標籤:

淺論老莊思想的差異

淺論老莊思想的差異

作者系南開大學法學院法律史專業2006級研究生。感謝林樹青推薦。

前言

先秦時期,各家學派並起,號稱諸子百家,百家爭鳴。道家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的思想核心為「道」,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人道順應天道。體現在政治法律上即表現「無為而治」的思想。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相傳軒轅皇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當年老子西出函古關,作五千言,遂成道德經,涵蓋其平生思想。被公認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有學者認為,莊子發展了老子的道,也歪曲了老子的道[1]。筆者認為,莊子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闡發「道」的不同涵義。其與老子的側重點不同而已。談及道家,皆呼老莊。可見老莊在道家的地位之重要。從孔子到孟子,儒家思想是沿著內在超越的路展開的,道家則不然。道家是一個從各個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展開的思想流派。老莊同屬道家,都認為「道」是世界的本源,崇尚自然法,反對人為法,在政治上都提出了「無為」的思想。但老子並無收徒,莊子是在老子的思想上加以發揮,另闢蹊徑。因此老莊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道」,從不同的層次來闡明「無為」。本文即是通過對老莊的思想進行分析,以明晰老莊思想中的差異性。

第一章 老莊對「道」的認識的差異性

論及老莊思想,首先就要談到老莊的哲學思想。思想具有貫通性,哲學思想與法律思想是相通的。道家的哲學思想不同於儒家的「入世」哲學,而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天道」「人道」為主的「道」的哲學。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和莊子都遵從這個「道」。但是,他們所指的「道」並不完全相同。

在老子這裡,「道」是他哲學體系的最高範疇。「道」是天下萬物的主體,具有生成論的意義,當然也具有超越性。何為道?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四章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裡的「夷」「希」「微」都是對道的超越性的描述。道是「無狀之狀」「無象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2]。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將這種高度抽象之物概括為道。道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正因如此,它才能夠成為所有具體物象存在的根據。道有什麼用處呢?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第三十六章中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3]老子認為,道先於天地而生,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所創造的,道是天下萬物之母。因此老子的道具有生成論和超越性的意義。

而莊子的「道」,他所關注的重點不再是「道」的生成論意義,而更多的關注「道」的普遍性。在他的哲學思想里,「道」更多的是一種普遍存在體,它是在世界上無處不在的,《莊子.知北游》中說:「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在瓦甓』『在尿溺』……」 [4]莊子認為「道」無處不在,廣大無邊,而又體現在一切事物之中。最後庄子又總結說:「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實同,其指一也。」,從「周」「遍」「咸」三個字可以體認出莊子對於「道」獨特認識,他把「道」的位置大大拉了下來,從宇宙生成論的高度拉到了人的內心,更多的把「道」看作人生修養的終極價值目標,人對於「道」的追求過程就是人的內心不斷完善的過程,而追求「道」的方法就是「心齋」和「坐忘」。人一旦達到了「得道」的境界,也就做到了「無己[5]」。

第二章 老莊辯證思想的差異性

道家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老莊的思想中不乏辯證思維的精華。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中指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此章老子即是從矛盾的同一性講起,老子認為,美是因為有丑而成其為美,善是由於有惡才成其為善,沒有有就沒有無,沒有難也就沒有易,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高也就沒有低,沒有音也就沒有聲,沒有前也就沒有後。世間相互矛盾相互對立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辯證思維在這裡灼灼生輝。緊接著老子在第三十四章中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主要闡述了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最終都要歸於無,無又生有,有歸於無,周而復始,乃至無窮,世界上的任何客觀存在都是合理的。因此老子認為要解決世間矛盾就不能採取壓制矛盾的一個方面,扶持矛盾的另一個方面的策略,而應該採取任其自然,讓其自生自滅的策略,也就是無為而治的策略。因此他告誡統治者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6]」並提倡「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但是老子在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只強調內因的作用而排斥外因的作用,他認為如果不存在矛盾的對立方,那麼矛盾就不會存在,因此他在《道德經》第十八章中提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認為治理國家應該拋棄所謂的「仁義禮治」,正是因為這些人為的規定,使得社會不能按照原有的規律自然發展,違背了「道」的發展規律,所以國家社會才陷入爭戰混亂的局面,百姓才不能夠安居樂業。老子認為他上面所說的不夠概括,也不夠深刻,於是明確的將其論點提出,統治者應該「見素抱樸,少私寡慾[7]」

有種說法是: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謝祥皓教授指出:辯證法和相對主義交織在一起,正是《莊子》一書的重要特色[8]。辯證法是研究對象本質自身中的矛盾的一門學問。莊子對他所研究的對象,都採取了揭露矛盾的方法,這是符合辯證法的。莊子不但繼承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而且有所發展和突破。首先,莊子承認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發展的觀點。在《齊物論》中,莊子寫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莊子認為人生的過程,正處於不可阻擋的迅速變化之中,如駿馬之賓士,沒有任何力量能夠使之停止。人的一生中,始終處於和自然界進行尖銳的鬥爭之中,「與物相刃相靡」「終身役役」就是這種貫徹始終的鬥爭的如實描寫。在莊子所處的階級地位和社會背景之下,莊子能夠看到人生過程複雜變化與尖銳鬥爭,則是莊子頭腦清醒,具有某些辯證法思想的因素。在《秋水》篇中「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莊子在這裡所講的「萬物」就是指客觀的物質世界。莊子非常明確的肯定了「萬物」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是「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的。莊子不但認定事物是在「變」,在「動」,而且認定了這個「變」「動」具有絕對的性質。在這裡表現出了相當鮮明堅定的辯證觀。

其次,莊子認識論的相對主義。相對主義是一種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哲學學說。它的主要特徵是片面地誇大事物性質的相對性,抹煞其確定的規定性,取消事物之間的界限,從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觀存在。在認識論方面,相對主義誇大人們的認識的相對性,把相對和絕對完全割裂開來,否認相對中有絕對,否認客觀的是非標準。相對主義是詭辯論的認識基礎,由於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對的、主觀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謬誤的客觀標準,因而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大開方便之門,成為進行詭辯的最應手的工具。在《秋水篇》中,莊子寫道:「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已。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 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任何事物都有它大的方面,也有它小的方面。從大的方面看,萬物皆大;從小的方面看,萬物皆小;同樣道理,也可以說萬物皆有、皆無、皆然、皆非、懂得了天地和米粒一樣小,毫毛和丘山一樣大。那麼萬物的差別和數量也就看得很清楚。懂得了任何事物都像東和西一樣相反相成,相互對立又不可分割,那麼事物的功用與本分便得以確定。莊子從天地與米粒,毫末與丘山的比較中,說明萬物的大小、貴賤、是非都是相對的,沒有定準的,而且是不斷的相互轉化的。然後進一步指出:以道的觀點看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大小、貴賤、是非、萬事萬物都是齊一的。

莊子認為,不論客觀萬物或者是人的內心世界都受到道的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認識上的是非,都是相對的。從根本上來說,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現象,如莊周夢為蝴蝶,蝴蝶夢為莊周一樣,只不過是一種幻覺,是沒有定準的。因而應該放棄一切對立、一切爭論,做到無知無覺,無見無識,回復到虛無的「道」那裡,就一切都統一了。雖然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過「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的明智的論斷,但是,因為對現實變化條件的茫然無知和主觀上超脫現實。擺脫矛盾、追求「真宰」的意向結合起來,莊子隨即寫道:「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9]」這個「聖人不由」寫出了莊子之類的「聖人」對於這些變化眼花繚亂,不能理解,因而只好以「天」明之。對於這些變化的條件,自然無從追究、不能追究了,於是便得出結論:「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既然「彼」「是」之間的矛盾對立全然消除,也就達到了「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的境地了。

第三章 老莊思想的立足點

關於老莊思想的立足點問題,羅安憲老師在他的著作《虛靜與逍遙》中說:「老子思考問題的重點還是社會之治亂。從社會角度、從社會治亂之角度立論而觀人,老子突出人之自然,從而強調『虛心』。莊子立論之出發點則是個體之人。莊子雖肯定人之自然,但莊子更推崇和強調者,則是人之自由。[10]」老子思想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社會之人,其所關注的是國家安定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如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中指出:「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一章的最終著眼點是告誡君王如何治理天下。老子生活在春秋時代,當時諸侯並起,硝煙瀰漫,智謀巧智之士奔走於諸侯之間,為社會兵連禍結推波助瀾。老子提出,要消除戰禍,就得使人無知無欲,「弱其志,強其骨」 採用愚民政策,使巧智不生,則國將定也。「無為」思想是老子最重要的法律思想。他呼籲統治者要「無為而治」。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認為,為政者應當做到「無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壓迫,讓人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夠安平富足,社會自然能夠和和諧安穩。老子把「無為」看作聖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莊子關注的是人之自由,是精神的自由。莊子出身於沒落的奴隸主貴族,曾為漆園吏,因對現實的不滿。不久歸隱。莊子認為自由自在是為人處世的理想境界。為了達到這一境界,必須與物「無待」,即擺脫與周圍事物的對立、依賴關係;而做到「無待」的關鍵是「無己」,即在矛盾的雙方中把自己的一方消除。如莊子在《逍遙遊》中寫道:「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列子可以駕馭風而行使,但是風也是物質,列子依然「有所待」,即依賴於風,有依賴就算不上絕對的自由。如果能夠順應天地的自然規律,掌握宇宙的變化,就可以達到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認為,宇宙的無極,只有用無極的內心才能洞悉。要成為一個「游無窮者」,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

結語

老子、莊子都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創建了道家,莊子發展了道家。老莊的思想核心都是「道」,在哲學上都屬於唯心主義,在政治法律上皆強調「無為」。莊子的思想出於老子,又不同於老子,他們的思想具有差異性。這與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個人經歷不可分。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使得老莊在中國法律史上、哲學史

推薦閱讀:

古人觀世界(一)本體論
這個世界有多危險?
子平格局法的核心思想
康有為梁啟超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TAG:差異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