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孔子的道德思想】

在孔子的思想中,是非常注意「道德」的。這也是他接受了傳統的,如周代之所以建國,是周文王之有德,如《詩經·大明篇》:「其德不回,以受方國。」<雝>:「文王之德之純。」《毛公鼎銘》:「不顯文武,皇天(弘)厭(厥)德,配我有周,雁(膺)受大命。(有天下之命)」等,是也。孔子把道德之總稱,以「仁」括之:「仁」字在《論語》一部書中,共出現一百零五次。然而「仁」的觀念,並非始於孔子,在中國先秦典籍中,如《書經:金滕篇》:「予仁若考」(按:「考」字即「孝」字),是周初已有「仁」觀念。又如《詩經·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齊風·盧令》:「其人美且仁。」《毛傳》:「仁,愛也。」《論語·堯曰篇》:「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墨子·兼愛篇》引作「傳曰」。孫星衍《尚書今古文疏證》:以為「尚書逸文」)。《國語·周語下》:「仁,文之愛也。」《周語中》:「仁,所以保民也。」《國語·晉語一》:「為仁者,親愛之謂仁。」又:「為國者,利國之謂仁。」《國語·晉語三》:「殺無道而就有道,仁也。」《國語·楚語上》:「明慈愛以導之仁。」《左傳·僖公九年傳》:「宋公疾,太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又<三十三年傳>:「臼季曰:『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又<成公九年傳>:「(晉)範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君,不背本也。不背本,仁也。』」又<昭公二十年傳>:「無極曰:『(伍)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曷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

綜合以上所引述的先秦文獻,早在孔子以前,人們已有了關於「仁」的了。其內容包括:「孝」、「親愛」、「慈愛」、「保民」、「利國」、「禮讓」、「恭敬」、「不背本」等意義。《逸周書》中也嘗見「仁」字,(大約有二十五次左右),大致與以上引述的先秦文獻相同。而這些意義,也都見於《論語》中,孔子對於「仁」的說法。只不過孔子把「仁」的範圍更加擴充,並賦予新的、更具體的命意。

在孔子的見解,「仁」不只是諸德之一種;並且是人類行為標準之總名,見於《論語》者:<里仁篇>:「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子曰:『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公冶長篇>:「未知(智),焉得仁。」<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顏淵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里仁篇>:「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路篇>:「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八佾篇>:「臣事君以忠。」按事亦是「與人」之一端。(<憲問篇>:「仁者,必有勇。」<陽貨篇>:「恭、寬、信、敏、惠。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宰我欲不行三年之喪(父、母之喪),孔子批評他對父母無哀思,是無愛情,無愛情則為不孝。而說他:「予之不仁也。」<子張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思,仁在其中矣。』」此雖子夏語,似合孔子之仁說。(以孔子仁說,由今所引各節,故似得孔子意。)<憲問篇>:「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以管仲有安定天下,扶持華夏好的文化於不墜,而孔子稱其「如其仁!如其仁!」《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傳》:「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如何?』(以其評議政府)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又<文公二年傳>,載孔子以(魯)臧文仲不能用賢人,加稅斂,以妾售織蒲與民爭利,而謂其不仁。

此外,孔子又甚稱「直」之行為,<雍也篇>:「人之生也直。」直者,內無自欺之心,外無欺人之行,所以孔子讚美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雍也篇>)<子路篇>又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子天倫也。「攘羊」為竊盜之行,故不忍言而即不言,是亦直也。這是孝慈之道。孝慈既包括在「仁」內,則「直」也是仁之一端了。

由上可知,孔子所說的「仁」,乃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因此孔子說:「苟志於仁,無惡也。」(<里仁篇>)也就是說具備仁德的人,始可稱之為人。孟子與中庸所說,似能契合孔子之意。因此,由己身推及他人,而「老安少懷」(<公冶長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篇〉),「四海之內皆兄弟」(<顏淵篇>)則民胞物與,大同的境地,終有達成的一天。

推薦閱讀: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如何評價孔子在當代中國的影響力,尊孔是否有復辟的可能和存在土壤。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牟鍾鑒先生: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儒教)試探
老者安之__孔子
孔子的未竟之願

TAG:道德 | 思想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