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中國人為什麼必須爭第一?

[摘要]中國必須爭第一,有歷史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現實環境使然,中國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總量只有足夠大時,大家才能談得上過得富足。

中國人喜歡爭第一。10月23日,一盤揚州炒飯引發全國關註:揚州花費15萬元製作的4192公斤「最大份揚州炒飯」,在申請完吉尼斯紀錄後,被迅速倒掉餵豬;緊接著杭州傳來「捷報」:浙江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及公益使者,將3004隻內裝祈福卡的信封連接成一條總長達335.23米的心形信封鏈條,刷新世界最長信封鏈條吉尼斯紀錄;這還不算完,12月10日,廈門傳來「勝利消息」:世界上最大石斛年糕製成,直徑3米,將要申報吉尼斯紀錄……

看起來,中國人在各行各業都想要爭第一,願意與世界先進水平一較高下,只不過,有時候爭得的所謂第一,並無實際意義,甚至勞民傷財。為什麼中國人愛爭世界第一?是因為面子?還是因為所謂的民族驕傲?抑或是因為現實環境所迫?在筆者看來,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

「天朝上國」一直是中國人的潛意識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統治者歷來以「天朝上國」自居,尤其是明清時代,中國構建了以東亞朝貢體系和冊封體系為核心的宗藩體制,對朝鮮、越南、琉球等藩屬國,「天朝上國」的心態更是突出。乾隆皇帝曾對馬戛爾尼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一方面反應了中國最高統治者信息閉塞,另一方面卻也反應了中國人自視甚高的特點。

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描述的是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乾隆皇帝對中國的這一看法,並不是偶然現象,這源於長期以來盛行的「中國中心論」世界觀:這種觀點認為,中國處於世界中心,華夏之外的民族都是「化外之民」或者「蠻夷」,中國的皇帝是「天子」,王朝是「天朝」,天子的任務就是要使「四夷賓服」。

使遠人服從朝貢的觀念,並非形成於一朝一夕,也非哪一家那一派的觀點。傳統中國思想一直認為天子「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天子不僅是中國的首領,也是四夷的首領,《史記》中記載說:「黃帝居中,四夷賓服。」其實早在司馬遷之前,孔子便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韓非子則說:「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孔子和韓非子的觀點本質上並無不同,都是要修文德使遠人臣服,也就是所謂的「四夷賓服」。使「化外之民」臣服,在孔子之後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追求的夢想。隨著秦漢時期中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這種觀念進一步發展,陳湯有所謂「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說,漢、唐、宋直至元、明、清,中國在經濟、文化和科技發明上都遠遠領先於周邊國家,中國一直是周邊國家學習的對象,這些國家與中國或多或少保持著朝貢關係,中國皇帝大多都實現了「四夷賓服」的夢想。

基於這樣的歷史原因,即便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慘敗,「天朝上國」幻夢破滅,但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中國人無法抹去曾經的輝煌,提及漢唐盛世,必然引得國人血脈噴張。特別是近代以來,為了樹立民族自信心,文人學者又製造了不少中國輝煌的神話,如梁啟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國」之說,對四大發明的盤點,這些論點進一步樹立了中國是文明古國的印象,甚至使中國人以為,我們過去一直是「世界第一」!

既然我們曾經是世界第一,那麼今天就要「振興中華」,重回巔峰,這種意識,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血液,成為中國人的潛意識。

中國人口眾多不爭第一就意味著落後

當然,曾經輝煌也不足以構成中國必須爭第一的唯一原因,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但希臘當下經濟低迷,財政破產,早已失去了曾經的風采,希臘人也沒有爭當世界第一的雄心。那麼同為文明古國的中國,為什麼必須爭第一呢?這還得從中國面臨的現實情況說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為136,782萬人,人口數量依然排名世界第一,而同時段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36,463億元,按匯率折算越過10萬億美元,位於世界第二,但若按人均GDP計算,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為7485美元,世界排名90名左右,中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

最近,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5年報告》,據該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有收入勞動者的平均工資數位30197元(年收入,約6000美元),而同期美國中產家庭的年收入大概在5萬3千美元到8萬4千美元之間,超過中國近十倍,中美勞動者的收入差距依然巨大。

實際上,除了工資上這種明顯差距外,中國還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目前有2億左右的貧困人口。而依據國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介紹,2014年中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還有7017萬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中新網2015年10月12日報道《扶貧辦:中國尚有7千萬貧困人口6年內全部脫貧》)7000萬貧困人口,比英國的人口都要多。

從這個現實情況出發,即便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的人均收入依然處於世界中位數,中國人的人均購買力依然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差距巨大,也就是說,中國不爭第一,就意味著貧窮落後。

當然,人口數量眾多並不意味著負擔,中國的基礎教育相對比較發達,受過基礎教育的人口數量眾多,只要工業和第三產業能夠得到發展和繁榮,中國龐大的人口基礎就能轉化成巨大生產力,從而促進中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

從另一個層面而言,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不太可能依靠外部援助生存,沒有那個國家會負擔這麼多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也沒有國家能負擔得起,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是現實所迫,也是必然的選擇,中國只能依靠自己,這並非一句空話。

在世界上爭第一從來都不是丟人的事

任何有理想和追求的民族,都不會自甘落後,都會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出人頭地」,這是現實世界的競爭使然,世人無法迴避。

美國電視劇《新聞編輯室》第一季第一集就是這樣一幕:一名叫珍妮的學生希望台上嘉賓用一句話說明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嘉賓各自發表看法,唯有新聞主播Will McAvoy認為,美國不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他通過一系列數據證明這一結論,最終提出自己的看法——美國曾經輝煌過,為正義而戰,為道德而戰……我們敢於挑戰,同時心懷謙虛,我們崇尚智慧,我們不以聰明為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要承認問題的存在,美國再也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了。這部劇其實是美國人心態的一種體現,美國曾經是最偉大的國家,現在不是了,所以要重新變回最偉大的國家。

類似的擔憂,奧巴馬在2010年《國情咨文》中亦有提及,奧巴馬第一次公開表示擔心美國會從世界頂峰跌落,他甚至公開發誓,美國不能接受「世界第二」,必須要捍衛美國世界第一的位置。從政治人物到民間,美國人甚至連「世界第二」都不願意接受,一心想要做最偉大的國家。

爭當第一的追求,在德國人身上同樣存在,從19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德國經常被稱為「歐洲病夫」,用來形容德國高漲的失業率,低迷的經濟,然而到了今天,德國成了歐洲的經濟明星,甚至歐元危機也沒阻止德國經濟和就業的強盛。十年變革,使得德國重新成為歐洲第一,這背後,支撐德國人就是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正如俾斯麥所宣稱的:「德意志民族就像強壯的男人……男人就算經常摔倒,但總是能很快地又站起來。」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德國一次又一次在失敗後站立起來。

其實,曾經輝煌的民族或國家,都不甘心接受沉淪的命運,爭做第一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骨髓,自立自強、開拓進取,是每一個輝煌國家的歷史註腳。從這個層面而言,爭當第一,從來就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相反,只有昂揚向上,不斷進取,才能促使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不管是站在批評的角度,還是站在歌頌的角度,其實多數人都希望中國重新強大,重新輝煌,「振興中華」看似是一個口號,但其實已經深入到中國人內心,中國人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結語:

中國必須爭第一,有歷史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現實環境使然,中國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總量只有足夠大時,大家才能談得上過得富足。如果小富即安,就意味著大部分人要承受貧窮落後,單單從消滅貧窮的角度而言,中國就必須爭第一。

當然,如果把爭第一的眼光局限在諸如揚州炒飯、石斛年糕這類瑣碎小事上,除了勞民傷財,沒有任何意義,這類第一,不爭也罷。騰訊文化
推薦閱讀:

奎宿 | 中國國家地理網
二世祖康熙:打造中國古代最長久的盛世(3)
中國美術史:第五節 吳道子及其畫派
中國的千萬富翁,為什麼日子都緊巴巴的?
第一二代旅法中國藝術大師匯展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