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論無為

老子論無為

「無為」是老子哲學的精髓,「無為」是道的體現。但「無為」的含義,未見有明確的解釋,我們初步的體會如下: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器,無之以為用。」(11)用三十根輻條造一個車輪,當中空(無)的地方,才有車子的作用。泥土燒成的器皿,當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窗戶建造房屋,當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間。「輻」就是支撐車輪的車條,車輪當中有一個孔,圓孔是空的,才能通過車軸,有車軸才能轉動,起到車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裝東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間。這是說:「無」並不是「真空」或「虛無主義」,而有其重要作用。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5)天地當中好象一個大的風箱(橐龠),當中是空的,但抽動起來,可以發出無窮無盡的風力。這也說明「無」的作用,所有「無為,無不為」的「無」,都要從這一角度來理解。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道」是永久存在(常)的,「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老子哲學的一個專有名詞,不能照字面直譯作「沒有作為」,或誤解為「無所謂」。老子主張行道,認為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都有其客觀性與規律性。人們對待自然(客觀現實),以至處理政治,必須依照自然發展規律(道)辦事,而不加以任何人為的措施。這頗有「客觀存在,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意味。「為」是指「人為」的事,「無為」不是一動也不動,什麼也不幹,而是不作違反自然的事。老子還體會到:天地萬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內,有其自然發展規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為的限制。可是當時的統治者都不是這樣想,他們以天下為己有,以人民為砧上肉,予取予攜,作威作福,這是違反自然的。因此,「無為」不是消極的,而是有其積極意義的。老子以「無為」對一切違反自然的事兒作鬥爭。老子提出「無為」,用意在推翻當時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無為」二字,以至引起了無數的猜測,就字面上作了各種不同的解說。 「無不為」在「無為」的條件下,沒有什麼不可為的事,一切都會自然進化。老子看到一切客觀事物如:日月四時自然運行,草木鳥獸自然生長,紅花綠葉不需要加以人為的渲染,鳥飛獸走各具本領,不待人教。俗語說:「天上一隻鳥,地下一條蟲,」一切都不需要加以人為的措施,有其自然的安排。所以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37)侯王們如果能夠遵守它(道),萬物都會自然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如果發生變異(欲),就本著客觀規律(無名之朴—道的本質),去克服它。道本身是沒有變異的,沒有變異就可以安定(靜)下來。那麼,天下就太平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48)「為學」是指從事於當時的所謂學問,如:仁、義、禮、智、信等,則「人為」的程度日益增加。相反地從事於「道」,則「人為」的程度會日益減少,以達到「無為」的境界。 「無為」是從客觀出發的,但老子是純客觀主義者,他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也。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29)人們想要把客觀世界(天下),照主觀意圖加以人為的措施,(「為之」——「無為」的反面,可能是「改造」的意思,)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宇宙(天下)是自然(神)的現象(器),是不可以「改造」(為)的。改造它的人就會破壞它,(自然發展規律)堅持、執行改造它的人就會失掉它。這就是機械唯物論,他認為人們在客觀面前是無能為力的,他否定了「主觀能動性」,這是不夠全面的。所以,有人認為老子是唯物主義者,也是不夠正確的。 怎樣「無為」呢?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64)事情在穩定的時候,就容易維持;在沒有定局的時候,就容易籌謀;在脆弱的時候,就容易分判;在微弱的時候就容易消散。在沒有發生困難的時候就要去做,在沒有發生紊亂的時候就要去處理。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以為難,故終無難矣。」(63)解決困難的事要從易事入手,作大事必由小事入手。天下難事必由易事作起,大事必由小事作起。凡是輕易於答應別人的就難得守信用,凡是認為事情很容易的,就會遇到困難。 「聖人」遇到事情還認為其中有困難,而善於處理,所以終於沒有困難。這是說:要重視困難,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階段,抓到有利的階段去做,就容易成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64)雙手摟得過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生長起來的。九層高的樓台,是從一堆土建築起來的。千里的旅程是從第一步開始的。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遠發展起來的。這一定的步驟必須循序漸進,不可躐等。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凡事必先有所張開,才能有所合攏;先有所強大,才有所削弱;先有所興舉,才有所廢棄;先有所給予,才有所奪取。這叫做「微明」。(不很明顯,而事實必然的現象。——矛盾的辨證關係。)其間的關係好像魚不能離開了水,國防設備不可以顯示於別人。凡事必有一定的先決條件,才能有所成就。 這一定的階段,一定的步驟,一定的條件,就是自然發展規律(道)。「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64)如果不遵照自然規律去做的人(為者),就會破壞它(道),堅持去做的人(執者)就會失掉它。因為「聖人」實行「無為」,所以不會破壞它,不堅持去做(無執),所以就不會失掉它(道)。「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64)人們做事往往「功敗垂成」,必須始終如一地謹慎為事,才不會失敗。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27)善於走路的人,不會留下腳印;(指做事沒有痕迹)善於講話的人,不會出差錯;(指不會被人抓住話柄)善於計算的人,不用籌碼;善於關閉的人,不用鑰匙而人不能開;善於打結的人,不用繩索而人不能解。這是說:一切順著自然規律,利用自然條件辦事,其結果要比人為的可靠得多。 老子的「無為」學說是針對當時的政治思想狀況而發的,他反對一切人為的措施,特別是「仁義禮智」的一套封建政治制度。這是富有鬥爭性與革命性的。 「大道廢,有仁義。」(18)老子認為當時的統治者都不能行道,因為大道不行,才有所謂仁義。「仁義」是一套人為的制度,是違反自然的。必須「絕仁棄義,民復孝慈。」(19)把這虛偽的仁義去掉,人們才會回復到自然孝慈的本性。「仁義」是我國士大夫一向所尊崇的,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老子為了抨擊當時的政治,對仁義也提出反對,可謂卓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38)老子把人類的修養,包括人們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處理政治的方式方法,分為二級;高級的修養(上德)不求有所得(德),所以就有所得(有德)。低級的修養(下德)不放棄求有所得,所以無德。這是說:最好的修養不是為了自己有所收穫,而是在於把事情辦好。最高的修養是「無為」,一切依照自然發展規律去做,而沒有什麼需要加以人為的措施,所以說:「無以為」。低級的修養「為之」(「無為」的反面),而以為種種有人為的措施之必要,所以是「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38)最好的仁術是「為之」,而「無以為」。最好的義行是「為之」,而「有以為」。最好的禮制也是「為之」,但結果是沒有用的(莫之應),就伸手把它扔掉。「上仁、上義、上禮」都是「為之」,屬於「下德」一類,老子認為是不可取的。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38)所謂「禮」是由於人心不夠忠厚,社會開始混亂而訂出來的。以前的智者不認識「道」的精神實質,而去追求一些表面現象(華),這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採取忠厚實際(道),而不採取虛華(仁和禮)的體制。封建時代的所謂「禮」,不是單純的禮節儀式,而是一套統治人民的特殊制度。是人為的,違反自然的,所以要把它扔掉。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38)人們對待自然,處理政治,在依照自然法則(道)實行「無為」,而不應加以人為的措施(為之)。可是人們都不懂得這個道理,放棄(失)了「道」這個最高原則,而去求其次(仁義禮),可謂捨本逐末。「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23)所以,從事於道的人就能一同行於道。從事於德(仁義禮)的人,就同是屬於德(下德)一級。沒有德的人就是「失」(無德)。反過來說:不求道的人就不會得到「道」。老子強調「道」的重要性,否定「德仁義禮」。 按:老子以「道」(無為)為上德,以「仁義禮」為下德(為之)。但「失道而後德,失道而後仁」的「德」,未知何指?如果以一般的「道德」來解釋是不恰當的。因為當時的道德,就是指「仁義禮」,那是「下德」。 「智慧出,有大偽。」(18)「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者,國之賊;不以智治國者,國之福。」(65)「絕學無憂。」(19)人們有了智慧就會利用它,來做出虛偽的事兒。人民的所以難於治理,就是由於他們的智慧多了。所以,以「智」來治國的,是國家的侵略者。不以「智」治國的,是國家之福。總之,當時的所謂學(智),一切煩惱由此而起,去掉它就沒有憂慮了。 老子的「無為」學說,以「道」(自然法則)和「名」(自然現象)為基礎,對待自然和對待人民都要依照自然發展規律。而當時的政治以「仁義禮智」為基礎,這是一套違反自然和違反人民的措施,老子反對它。 當時的所謂學者都在大讀其「仁義道德」,統治者憑這一套法寶以欺壓人民,剝削人民。老子提出「無為」與之對抗,可謂難能可貴!


推薦閱讀: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道篇1-37)
《老子》說道:道生一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學習筆記
【原創連載】道德經 深度解析《老子不讀》之不堇第六
2-老子說略卷上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