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年後,拉開孩子間差距的,可能就是這些「無用」的事

成長樹原創文章(chengzhangshu9)

- 01 -

好友說,諷刺她教孩子詩詞是瞎耽誤工夫的同事,居然跑來問她,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喜歡詩詞,能快速地背誦。

年初《詩詞大會》正火,好友建議我們帶孩子看看這個節目,覺得讓孩子多接觸一下詩詞挺不錯的。就是這位同事毫不留情地潑她冷水,「孩子的時間很寶貴,要用在正地方。

詩詞古文在高考時就佔5到8分,有那時間多背幾個單詞,多記幾個知識點,多刷幾道奧數題,白費那工夫幹嘛。」這一年還沒到頭,居然也捨得讓孩子用寶貴的時間背詩詞了,變化也太快了。

原來是這位同事了解到「高考大綱變了,增加了古詩文的比例,所以詩詞就從瞎耽誤功夫變成了有用的東西!」

好友感慨道,「從小到大我們讀了那麼多書,能確定哪本對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哪本毫無用處嗎?學了幾千個常用字,知道哪個字是一輩子用不上的,不用去花費精力認識的嗎?現在看古詩文有用了,沒準過幾年英語又變成大熱呢!那時再扔下詩文抱起英文嗎?!而且,那樣孩子的人生會不會太功利,太無聊呢?」

是啊,「有用」幾乎是成年世界衡量事物的一條基本原則,能提升KPI方法、能帶來訂單的客戶、能增進同事關係的互動都是有用的,要盡全力去做,其它的沒用的盡量少做少想,不要浪費時間與精力。

這個觀念也被我們運用到孩子教育上,在戶外自由奔跑,晒晒太陽,踩踩影子、看看地上的螞蟻……都是無所事事的表現,所有考不了級、得不了證書、加不了分、不能算特長的東西都是沒用的,不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

約翰·列儂曾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算是浪費時間。但家長們的口頭禪是,這有什麼用?

- 02 -

不但要有用,還要能立竿見影,如果能以最小的投入,能獲得最高的產出、最高的分數、最快的效果,那就完美了。

前兩天參加了家長座談會,會後老師答疑,「老師,我兒子不愛寫作業,有什麼好辦法?」「孩子不喜歡看書,總打遊戲,該怎麼辦?」「每天寫日記都愁得要死,也寫不出來,老師,這個怎麼辦啊?」……老師講了一些輔導孩子的方法,比如要有耐心、培養興趣、平時多積累……沒等老師說完,就有家長打斷說,「老師,這沒有用的,有沒什麼特別的、見效快的方法。」很多家長附和,看來大家都希望得到一個秘籍,用了之後,孩子明天就能乖乖地上寫作業,愛上閱讀,寫出美文。

家長們討論這些的時候,我看到班裡成績最好桐桐的媽媽一直笑著不語。是啊,老師不是神仙,沒有藥到病除的仙丹,只有起效慢的慢道理。但家長覺得慢道理不叫道理,想一劑良方吞下去立馬藥到病除。吃下去馬上就能見效就有用的葯,大家敢吃嗎?所有有用的葯恐怕都需要時間來證明,教育孩子更是如此。

朋友給我一本書,就是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大女兒滿月時看的那本《給寶寶的量子力學》中文版。當初買的時候,他覺得這裡面一定有玄機,結果買回家孩子看幾眼就丟在一邊了,沒起任何作用。他納悶是不是自己沒找到讀這本書的門道,讓我琢磨琢磨,看明白了給他孩子講講。

不知道他想從中看出什麼,因為扎克伯格後來在訪談里回應說,其實他根本也沒指望女兒能看懂,而是希望教給女兒對世界要保持一種好奇心和求知慾,希望她能夠懂得自己需要,去探索,去不斷學習。「我覺得我這樣做一種價值觀的疏導,對於她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看來,玄機並不在那本書中,而是在家長的觀念里。

- 03 -

什麼是「無用」的?什麼是「有用」的?這與時間期限的長短很有關係,短期無用的知識可能是長期有用的知識。眼前有用的知識或方法,再回頭看時,可能發現那是一段彎路。

喬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講了他大學輟學之後的經歷。他並沒有離開學校,而是聽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其中一門是美術字課。這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的課,十年後當他設計第一台個人電腦時,為發明電腦上的可變字體發揮了作用。

喬布斯這樣回憶說:「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字課,蘋果電腦就不會發明這麼漂亮的字體;微軟視窗是照抄蘋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個人電腦上就都沒有這樣的字體了。」「在我念大學時,是不可能把未來的很多點連接起來的。只是在10年之後,當我回頭看時,是如此清楚和顯然。」

曾經就職的報社裡,大家所學專業五花八門,學經濟的、考古的、建築的、醫學的,本是不同行業的人,但對文字的喜愛把大家聚在一起。其中的一位同事,中學時偷著寫小說總被家長臭罵,大學被逼著選了當時最火的經管專業,當了兩年職業白領,後來成為記者,現在以寫小說為業。

人生是立體的、豐富的、不可預測的,某些「有用」的東西,可能只是暫時有用,以後一生都不會再碰;而某些「沒用」則可能是暫時沒用,以後終身受用。

- 04 -

曾經看似無用的知識或技能可能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會幫了你一把,由「無用」變成「有用」當然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但很多無用的知識似乎真的一生都沒有用上,曾經的付出是不是很可惜呢?

陪女兒讀書的過程中,很多繪本讀過好多遍,但再次拿起來時,她全無印象,好像是第一次讀,真是讓人泄氣啊!但是,某天,她突然說,將來她長大了也要去很多地方,住在海邊,做很多讓世界變得更美的事。問她,像花婆婆那樣嗎?《花婆婆》里講了一個女孩怎樣度過一生――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老了住在海邊,將鮮花種子撒滿小島,讓小島上開滿了美麗的花。她已經不記得這個故事了,但她想像書中的女孩那樣自由美好地生活,這就足夠了。

很多人小時候曾痴迷某個愛好,喜歡唱歌,整晚地試唱一首曲子,或是喜歡美術,畫過很多張素描,還有人沉迷閱讀,看過的許多雜書……但後來他們並沒有成為歌唱家、畫家或是作家,而是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是,相處久了,你會發現,他們依然能夠信手畫出美麗的圖畫,隨口哼出優揚的曲調,交談時用詞準確優雅讓人如沐春風,那些看似無用的付出已經不知不覺地潛在氣質里、談吐上,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隨著孩子的成長,讀過的閑書、曾經痴迷的愛好、滿院子瘋跑浪費的時間、甚至地上的隨手圖鴉,都在以某種方式伴隨著他一路前行,可能會讓他的人生發生微妙的變化。即便一直都沒能發揮作用,回想起這些「自在無用」的美好時光與歲月靜好,也會讓他感到溫暖。

上月,扎克伯格夫妻給剛出生的小女兒寫了封信,他說,與其告訴你如何成長,我和你媽媽更願意聊聊你的童年。當你長大了,你一定會面對一個無比嚴肅、正經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要好好享受童年的原因。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童年,所以不要浪費太多時間擔心未來。

他希望女兒:

能盡情地閱讀蘇斯博士的書,然後自己創作關於Vipper和Vipp的故事。

能和Max(大女兒)一起騎旋轉木馬,直到騎遍每一隻彩色的小馬。

盡情地在家裡的客廳和院子里瘋跑,想跑幾圈就跑幾圈。然後,還希望你能多多地睡覺,睡得安穩。

在你的每一個夢裡,都能感受到爸媽對你的愛。

多休息,多活動,多晒晒太陽,讓孩子健康起來;對孩子喜歡的事情,引導他、激發他、培養他,在他心裡種下快樂和求知的種子;給他無限的愛,讓童年充滿溫暖的亮色,將來可以對抗那個「嚴肅、正經的世界」。看起來都是沒什麼用的話,卻是很好的童年生活指南,能積累下對孩子的一生中都會有用東西,並一直有用,寫在生命里傳遞下去。


推薦閱讀:

你和老手之間的差距就是一張長曝光作品...
你和別人的差距,不止長相!
黃曉明的乾媽,張學友的乾媽,劉德華的乾媽,網友:好有差距感!
7張對比圖,看出人和人的差距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三點

TAG:孩子 | 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