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美麗的《詩經》[轉]

中國古代最美麗的《詩經》華夏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於世,不僅因為擁有至今依然沿用幾千年的漢字,這是世界幾大文明古國唯一不曾中斷演進而繼續廣泛使用的文字,不僅維繫了中國和全世界華人文化的傳承和聯接,而且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上千首輯錄而成的古代中國最優美的詩篇。到了春秋時代,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對這些詩歌進行了整理,選編了三百首,這就是後來成書的《詩經》。十二首短詩感受《詩經》的魅力

中國到了孔夫子的年代,可見的詩篇據聞至少三千首。多乎哉?不多也。

西周時,諸侯逾千人,大約有八百小國,「詩經國風」八九不離十,孔子刪除了大部分,編輯精選三百零五首,是為詩經。這一說法,始自司馬遷,但朱熹不同意這一說法,他認為孔子不曾刪去,只是刊定而已。根據呢?沒有根據,僅僅是學者的臆測。要知道後人在幾萬首唐詩中選輯三百首唐詩和古文觀止收集選定一定數量的古代散文是一樣的,為的是欣賞和教學的方便。孔子弟子三千,述而不作,教書需要編選教材,而春秋戰國時代是沒有紙張的,抄寫在竹片上是一件費事費時攜帶運載不方便的事情,對學富五車的孔子亦然,只能舉一反三了。於是孔子所收集的詩篇都是當時的精華之作,且都是描寫男女相愛的愛情詩。筆者舉例如下——

第一首,關關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是首愛情詩,果然如此。詩歌的存在首先是由於愛情的存在。嚮往見到和結識心中愛慕的嫵媚女孩,怦然心動,朝思暮想,見到河中洲上的一對對俎鳩鳥兒,。觸景生情,自然聯想到美麗淑女是佳偶。淑,是善良的意思,善屬道德範疇,自古以來,都把品德即人品放在第一位,因而美的最高境界是以善良為基礎的。這和好是一個意思,好由女和子構成,是美好的意思,又同時是對品質的確認。詩歌里凝思痴想意為著追求理想狀態,美麗女子在文學作品中必然是賢慧善良的,猶如現代民歌所唱,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一定是秀外慧中。

這種自然而然的情感在今天也是如此,社會外在的事物幾千年來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可是男女相愛的原始衝動激情沒有改變。

第二首,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思而不見,求之不得,翻來複去,痛苦不堪。心理和狀貌描寫的十分逼真。

寤是醒時,寐是睡夢中,夢中人在心中,不論何時都在想念她。荇菜是可食的水中植物。這種不期而遇的邂遘,是單相思,總是有些無可奈何,徒然增加了心理負擔,不同於青梅竹馬自然而然。現代歌曲天上飄著白雲,地下吹著微風,怎能叫我不想她?如出一轍。

第三首,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一首是說如何使窈窕淑女愉悅,那就是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第四首,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中的方字,以筏子渡江河。

第五首,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躑躇。

詩歌描述兩個年輕人相約會面,說好在城邊一角不見不散,可又一時見不到人影,等得心煩意亂不知所措。靜女其姝,,漂亮可愛的女孩;俟,等候.這裡只是說男子搔首躑躇,沒有交代是不是他來的太早,或者女孩有意姍姍來遲.

第六首,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乎不夷?

夷,平靜。這一首和以下兩首詩歌講的是在風雨交加的日子,女子所懷念的男朋友不期而至的意外驚喜和歡樂。

第七首,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詩中的瘳字,病癒的意思.

第八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見到了男朋友的高興意思

第九首,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詩歌作者說,從東門出去,街市有無數女子,眾多女子都不是作者嚮往選擇的對象,只有那個穿著潔白衣裝圍著綠色頭巾的女孩才使我歡心快樂。

第十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是蘆荻蘆葦,這裡描述的是秋季。詩歌作者好像對旁人訴說,心中懷念牽掛的人不在視覺範圍之內和難以尋訪。

第十一首,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這首詩歌音樂感極強,節奏優美,輕鬆快樂。對遼遠空曠幽深的綠色環境的渲染有聲有色,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比喻貼切,意境非凡。給人以積極向上,嚮往和平友誼和快樂人生的感覺。

第十二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首詩歌修辭優美而且口語化,像與朋友陳述,用楊柳春色,當初離別時依依不捨和現在冬天霏霏雨雪,歸鄉心情急切而路途泥濘行道遲緩,同一地點不同季節變化對比的反差,襯托心理難以承受的悲涼凄切心情。給所謂詩中有畫,提供了最生動鮮明的例證。楊柳春色一片嫩綠和明媚,雨雪灰白景色黯然,撫今追昔對比極為強烈,讀者無不動容。

詩–法度森嚴,來於生活,高於生活

按照以往歷代的解釋,最初對古代中國詩歌的官方搜集,是為統治者也就是天子了解民情進行的調查。「漢書藝文志」和「食貨志」里有專門描述:孟春三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詩經里就有這樣的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古代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相對穩定時,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和反饋,以達到統治階級有效統治管理和便利對思想意識形態的控制。這和當今信息大爆炸各種通訊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已經決然不同了,但只是搜集整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效益規模和速度的技術性差別;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演進和變化,使管理的信息收集和決策制定實施產生很大不同。至於詩歌創作作為一種獨特形式,一種載體,反映個人或現代社會生活內容的功用,表達情感願望的心理過程和形成機制和以前還是一樣的,這是人類生活現象,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人在痛苦時會呻吟,快樂時會歡笑,即興賦詩,手舞足蹈歌唱。古代的尚書里也是這樣解釋的,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古人認為,詩者持也。持,就是把持,就是控制,就是有所不為;荀子在勸學篇中說,詩者,中聲之所止也。所謂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也就是說,詩歌不是哭喊,也不是狂笑,而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猶如人云律詩是戴著腳鐐的舞蹈。王安石字說雲,詩左邊是言,右邊是寺廟的寺,所謂法度森嚴也。這是引伸的說法。

三千年前的詩歌有重要的美學價值

三千年前的詩歌美學觀點解釋幾千年前的文學現象,和二十一世紀的解釋大同小異。

因為詩歌的諷誦功能,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這是一種過去的說法。但是,以往論者解釋官方收集民歌和民遙,只是強調下情不上通,天下所苦,天子不知;政教失流,風俗陵夷。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種歷代沿襲的站在統治管理者的解釋未嘗不可。

《詩經》和宋代蘇軾的《荔枝賦》描寫的對唐代進獻宮中貢物的過程性質是類似的,綾羅綢緞如此,琴棋書畫如此,亭台樓閣如此,如雲美女如此,到了晚清宮中的崑曲京劇甚至相聲也是如此。詩歌曲賦和音樂舞蹈都是藝術作品,有重要的美學價值,欣賞過程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和消遣。

關於詩歌的欣賞和流傳,以前的學者在《通論十三國風》時說,蓋凡文章一道,美斯愛,愛斯傳,乃天之常理,故有作者,即有傳者。但世近則人多誦習,世遠則漸就淹沒,其國崇尚文學而鮮忌諱,則傳者多,反是則傳者少。不然兩漢六朝唐宋以來,並無採風太史,何以期詩亦傳於後世也?

詩歌是文學的精華部分。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詩歌創作,當人類開始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表達情感時,原始的詩歌創作就已經萌發了。即使當時沒有文字,有些和民族歷史密切相關的史詩還是一代一代以口頭形式流傳下來。這在古希臘和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學史上都有現成的例子。中國已如此。


推薦閱讀:

早安!清晨最美的問候送給你!打開看看!
據說是網上最美的28隻貓
藏飾,最美民族風!
你見過最美的女人是誰?(2501個回答)
26座世界上最美最酷的圖書館

TAG:中國 | 古代 | 美麗 | 最美 | 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