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國孫吳與皖南山越鎮撫與反鎮撫

作者:陸再奇

東漢未年,孫權、劉備和曹操三分天下,孫吳據江東,擁有漢王朝的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州。揚州為孫吳政權統治中心所在地,隸屬揚州丹陽郡的皖南毗鄰孫吳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蘇省南京市)。此時,皖南山高林密,水網密布,溝壑萬千,綿延千里,自古為山越及其祖先越人的天下。秦漢時期,中央政府基本棄之不管。 漢武皇帝劉徹(前141年-前87年)在位時,淮南王劉安曾上書言:「越為方外之地,斷髮紋身,和中原習俗很不相同。他們相互攻擊,不可勝數,中央政府歷來都是不管的。」 孫吳與山越視皖南為自己的領地,孫吳自奠基起,便開始對皖南山越進行鎮撫。山越的策略是孫吳與曹魏、蜀漢對抗時,襲撫其後方,迫使孫吳不得不屢屢顧及後方,被迫向曹魏卑詞稱臣,與蜀漢復盟。 「山越」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靈帝紀》:「建寧二年(169年)九月,丹陽(郡)(註:郡治今宣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山越圍太守陳夤(yín),夤擊破之」。胡三省《資治通鑒》註解:「山越本亦越人」,因其「依阻山險,不納王租,故曰山越」。《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亦載:「案山越者,自周秦以來,南蠻總稱百越,伏處深山,故名山越」。 史載山越人身體矮小、短面、鬚髮少、鼻形廣、眼睛圓而大,習慣傍水而居、好水斗、善於駕舟行筏、有斷髮紋身的習俗。 二戰時期,東南亞土著居民加入英軍部隊,組成的「馬來虎」部隊,日軍死在這支部隊手下的極多。在茂密的叢林里,沒有任何人是他們的對手。 這些人和山越人無論是體格還是活動環境幾乎一模一樣。其先祖在炎帝、黃帝時代居住於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流域,由於與炎黃、東夷部落爭戰落敗,被迫向林莽密布,瘴氣橫行的長江中下游一帶遷徙。 越人建國大約在公元前1888年左右,始於大禹七世孫少康,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 據《吳越春秋》記載:當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後更名會稽)朝見四方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後葬會稽。大禹死後,其子啟廢除禪讓制,實行世襲制,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啟為祭祀其父,每年春秋時節派人到越地祭祀。傳至少康時,少康擔心後人祭祀大禹的香火斷絕,便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賀循《會稽記》載:「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朝稱「揚越」、「荊越」。 越國建立後,一直保持著比較落後的生活習俗,很少與中原地區發生聯繫。直至傳到第38代越王允常(前538—前497年在位)時,與吳國發生了矛盾,並相互攻伐。 允常死後,其子勾踐(前497——前465年在位),於周元王姬仁三年(前473,越王句踐二十四年)滅吳國,此後將國土擴展到了今山東東南部,並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為越國最強盛的時期。 周赧王姬延九年(前306,楚懷王廿三年),楚威王羋(mǐ)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前339年——前329年在位),乘越國內亂興兵伐越,殺越王無強,在此設楚國江東郡。越國貴族四散而逃,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皆向楚國朝貢,散居在今浙江至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時地名交趾)範圍內,或稱「吳越」(今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區)、或稱「閩越」(今福建省境內)、或稱「揚越」(今江西省、湖南省境內)、或稱「南越」(今廣東省境內)、或稱「西甌」(今廣西省北部地區)、或稱「駱越」(今越南北部和廣西省南部地區)等等,史書上統稱「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秦末漢初,百越族逐漸形成幾個較強盛而明顯的部分,即「東甌(ōu)」(又名東海,在今浙江省、江西省東部境內)、「閩越」(在今福建省境內)、「南越」(在今廣東省、廣西省東部和湖南省南部地區)、「西甌(ōu)」(在今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及以南地區)以及「雒(luò)越」(在今越南北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國大將軍王翦降服了居住在今浙江一帶的「東甌」,在此設置了會稽郡;降服了居住在今福建境內的「閩越」,在此設置了閩中郡;統一嶺南地區,在此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正月,始皇贏政東巡至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因俱怕越民強悍難以制服,實行強制性移民,將居住在今寧(波)紹(興)平原的越人遷徙到今浙江北部和皖南山區,並移來外地「有罪」的吏民,填補越人走後寧紹平原的空白地,「以備東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陰』」。 「烏程(縣治下菰城,今浙江湖州城南二十五里的雲巢鄉窯頭村)、餘杭(縣治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餘杭鎮)、黝(縣治今黟縣城東2.5公里原龍江鄉古城村)、歙(縣治今歙縣徽城鎮)、蕪湖(縣治今蕪湖縣黃池鎮南0.5公里許的楚王城遺址)、石城縣(縣治今池州市貴池區原灌口鄉石城村)以南,皆故大越徙民。秦始皇刻石徙之。」(《越絕書?記吳地傳》) 秦朝未年,閩越君主無諸、東甌君主騶搖等率越人反叛秦朝,並輔助漢王劉邦攻打楚霸王項羽。 漢王五年(前202),劉邦立無諸(前202.2—前192.2)為閩越國王。 漢惠帝劉盈三年(前192),立騶搖(前192.5—前185.9)為東海王,世人稱之為東甌王。 漢景帝三年(前154),東甌王跟從吳王劉濞起兵反漢,漢景帝劉啟利誘東甌人殺劉濞于丹徒(今江蘇鎮江),劉濞兒子子駒逃亡閩越,怨恨東甌殺了他父親,經常勸說閩越去攻打東甌。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閩越國出兵進攻東甌國。東越國自知國力不如閩越國,請求內附漢王朝。皇帝劉徹派嚴助率兵相救,並應東甌國請求將其全部遷往淮河流域,原東甌國故地被閩越國佔領。 建元六年(前135),閩越國國王郢(前155—前135.9)發兵攻打南越。郢的弟弟余善與大臣、宗室合謀以郢沒有漢王朝旨意擅自攻打南越,為保閩越國不被漢王朝滅國為由,殺死郢。 劉徹立閩越宗室繇(今福建將樂)君丑(前135.9—前120)為「越繇王」,冊封余善(前135.9—前110.初)為「東越王」,與繇王並立。 元鼎六年(前111),余善刻「武帝」印璽自稱「東越武帝」,公然對抗西漢王朝。劉徹發兵數十萬攻打余善,繇王居股(前120—前110年)等人合謀殺死了餘善。劉徹認為閩越之地多山險阻而且民風強悍,命令軍吏將閩越人遷徙於江淮一帶,降封居股為東成侯。 《史記?東越列傳》:「天子曰:東越(即:東甌)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 部分不願北遷的越人大多逃到今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境內深山中,數十家或幾百家聚居一處,「水行而山處」,「以漁獵、山伐為業」,大都「未嘗入城邑」,「白首於林莽」,並保持著其固有的民族習性,」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因長期聚居山地,「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伴隨著西漢後期和東漢社會戰亂和賦稅的不斷加重,一些漢人甚至地方上的豪族為逃避戰亂和賦稅的也都躲在山中。 東漢末年,「小霸王」孫策開拓江東時,百姓和地方土豪因被孫策威名所震懾,孫策未至就逃入山中。「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長吏委城郭,竄伏山草。」《孫策傳》引《江表傳》 這些逃入深山之中漢人,為了自保不得不與越人融合,建立自己的組織和社會,不服徭役,不納租稅,自給自足。 由於常年居住在幽深山谷,體格健壯,性情強悍、酷愛自由,大分散、小聚居,「自鑄兵甲」,常常以五萬人為大渠,三萬人為小渠,各渠立渠帥,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流動于山野之中,老死於林莽之間,入則為民,出則為兵,常利用峻山險谷,易守難攻的地形,憑藉山水險峻,「領人攻沒郡縣,殺掠官吏豪強」,攻則群至,敗則如鳥獸散。「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因此,這些未被漢族同化的百越土著後裔和為逃避壓迫、奴役或因其它原因自願棄漢入蠻的漢人,後人統稱其「山越」。 孫吳割據的漢王朝江東之地,地廣人稀,人口不足,兵力更是稀缺,與曹魏、蜀漢爭雄,首要的問題是要解決人口來源問題,一則「強者為兵」,滿足與曹魏、蜀漢對抗的軍事鬥爭需求;二則「羸者補戶」,以獲取足以維繫政權的賦稅需求。 孫吳採取的策略是,對外招撫、誘引魏蜀兩國的邊境居民到孫吳境內定居;對內則是用武力鎮撫山越民眾,使其為郡縣在籍的編戶,並將其中強壯的男子充實到軍隊中。 據相關史料記載,「孫權嗣立,先後得山越兵不下十三萬人。」(《三國吳兵考》)過慣了無租無稅生活的山越人自然不願出深山服徭役、納租稅;孫吳當然也不會允許如此多的在深山老林中過著「不知孫吳」生活的山越民眾。 孫吳與山越間鎮撫與襲擾最早可以追朔到孫策還沒有獨立於袁術時。東漢獻帝劉協初平二年(191),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在參加袁紹統領的十八路諸侯討伐權臣董卓、攻戰京都洛陽的戰鬥中,撿到了漢朝的傳國玉璽和氏璧,擬返江東老家,開闢自己的地盤,成就一方霸業。 在袁術派其征討荊州,攻打劉表戰鬥中箭身亡。孫堅死後其部下歸在袁術旗下,孫堅之弟孫賁(bēn)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任務之一就是為袁術討伐山越。 孫堅其長子,「小霸王」孫策為完成父親遺願,平定江東,向袁術討還其父孫堅舊部,被袁術拒絕後,投奔丹陽太守、舅父吳景。在舅父的鼎力相助下,千辛萬苦召募的數百名兵勇,尚未成軍,便遭到丹陽山越大帥祖郎的襲擊,孫策本人險此丟掉性命。 興平二年(195),孫策用玉璽從袁術處換來5000兵馬回到了江東,被山越大帥祖郎打得大敗。 同年,孫策奉袁術之命平定江東,大敗揚州刺史劉繇,劉繇部下太史慈逃入涇縣大山之中得到山越人的擁戴。 太史慈便自稱「丹陽太守」,孫策討伐太史慈之戰也因此變成與山越人之戰。 建安二年(197)二月,袁術稱帝,吳侯孫策和吳郡太守、安東將軍陳瑀奉朝廷詔令共伐袁術,陳瑀暗中勾結丹陽郡境內丹陽、宣城、涇縣、陵陽、石城、黟縣、歙縣7縣的山越大帥祖郎、焦已以及吳郡烏程縣的嚴白虎等人,欲攻取孫策擁有的江東諸郡。 建安三年(198) 十二月,袁術再次暗中鼓動山越宗帥祖郎對付孫策。 孫權隨孫策討伐涇縣以西六縣山越人時,孫權在宣城(今蕪湖縣青弋江鎮),遭山越人偷襲,刀已架到脖子上,若不是周泰拚死相救,孫權就此將命送黃泉。 建安五年(200),孫策欲乘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之機,欲偷襲曹魏都城許都(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東部15公里張番鄉古城村),廣陵太守陳登為了給自己叔父陳瑀報仇,挑動江東後方的山越人趁機叛亂,致使孫策喪失此天賜良機。 同年,孫策逝世,隨孫策創業的將領甚至不得不放棄赴喪,被迫選擇留在任地防備山越叛亂。 建安八年(203),孫權第一次西征黃祖,僅剩攻城,後方揚州的山越人卻乘機作亂,孫權功敗垂成,不得不回兵討伐。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大戰前,周瑜向孫權請兵五萬,孫權只給三萬,不得不留兵二萬用於提防丹陽郡境內歙縣、黟縣山越。 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操攻打孫權的濡須口(指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的水口。濡須山在今含山縣東關鎮境,臨河設關謂東關;七寶山在今無為縣黃龍鄉境,臨河設關謂西關。兩山對峙,形勢險要,為巢湖的出口),冊封盤居在涇縣(時涇縣轄境包括今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和南陵縣部分地區)山區的山越大帥費棧為蘄春太守,偷襲孫權後方,牽制孫權。 黃武七年(228),孫權在石亭(今舒城縣境) 斬俘魏軍1萬餘人,正欲全殲曹魏10萬大軍並佔領淮南時,丹陽、吳郡、會稽三郡的山越趁機大肆叛亂,被迫回兵彈壓。 寶鼎元年(266)冬十月,吳興郡(三國時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治所在烏程,即今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永安縣(故城遺址在今浙江德清縣武康前溪北面)山越頭領施但等聚集數千人,在今浙江湖州莫干山一帶劫持了吳末帝孫皓的弟弟、永安侯孫謙,欲立其為帝,經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打到建業(今江蘇南京市)僅20餘里時便擁兵一萬多人,才被剿滅。 史載,孫吳政權內有三患:即,交州之南越,荊州之武陵夷,揚州之山越。交州轄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地區,地處孫吳邊遠地區,對孫吳政權無甚大礙;揚州轄今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和江蘇、安徽的淮河南部地區,其境內的山越對孫吳政權威脅最大,活動在孫吳統治中心秣陵(今江蘇南京)附近的皖南山越,則直接威脅到孫吳政權的存亡。 孫權繼位後第一步便是「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立郡縣以鎮山越」。孫吳從開國至亡國,始終如此。 史書記載孫吳參與對皖南山越鎮撫將領有大都督周瑜和丹陽太守孫瑜,建安十一年(206),討麻、保二屯山越,「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周瑜傳》)。昭武將軍、石城侯韓當「從征劉勛,破黃祖,還討鄱陽,領樂安長,山越畏服。」丹楊都尉黃蓋「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凡守九縣,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宛陵縣令呂范「討破丹楊賊,還吳,遷都督……會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作亂,出牧為監軍使者,討平之。數討山賊,諸深惡劇地,所擊皆破。」偏將軍董襲「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襲與凌統、步騭、蔣欽各別分討。襲所向輒破,虎等望見旌旗,便散走,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奮威校尉全琮「授兵數千人,使討山越。因開募召,得精兵萬餘人,出屯牛渚,稍遷偏將軍。」蕪湖侯徐盛「 討臨城南阿山賊有功,徙中郎將,督校兵」。 嘉興侯朱諸、毗陵侯朱治等40多名將領,其中,最出名的三位將領分別是:賀齊、陸遜和諸葛恪。增設的郡縣僅在丹陽郡境內,分南部置新安郡;分宛陵縣南部增設寧國、懷安二縣;析陵陽縣和石城縣地境增設臨城縣;分歙縣增設始新、新定、犁陽、鵂陽等4縣。 賀齊 (?—227年),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鎮撫抗山越最經典戰例是建安十三年(208)淋瀝山之戰。 淋瀝山,又名林歷山,以洞有寒泉滴瀝不絕,得名。位於黟縣城南十里,山高五百四十多米,周圍近十里,三面壁立,北麓山路危仄,有石登可登,沿山右行,連金竹山,青嶺山,為黟縣第一名山,自古為山越人居住地。 東漢末年,皖南黝縣、歙縣境內的山越為歷史上最強盛時期。黝縣縣境包括今黟縣、祁門縣、石台縣和黃山區的一部分地區,故城遺址在故址位今黟縣城東2.5公里原龍江鄉古城村。歙縣縣境包括今浙江淳安、遂安和歙縣、休寧、績溪、黃山市屯溪、徽州區及黃山區湯口鎮以及江西婺源一部分,故城遺址位於今歙縣徽城鎮。黟縣山越頭領陳仆、祖山率兩萬戶屯居淋瀝山及相連的青嶺山和山下的仆城裡等地;歙縣山越頭領金奇率萬戶屯居安勤山,毛甘率萬戶屯居烏聊山,互為援軍,時刻威脅江東孫吳政權。 建安十三年(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趁曹操主力在荊州之機,親率大軍圍攻曹操在江淮地區的軍事重地——合肥。歙縣和黟縣的山越乘機發動騷亂。 為穩定境內局勢,便孫權派遣威武中郎將賀齊率部前往鎮撫。賀齊兵到之處,歙縣東部的武疆,葉鄉,東陽,豐浦4個鄉的山越民眾,率先投降,賀齊上表孫權,以葉鄉置始新縣,即今浙江淳安縣。 隨後進入山越中心地域,屯兵於橫江、率水與新安江匯合處,即今黃市屯溪區。「屯溪『地名由來,意取,「屯兵於溪,故曰屯溪」。 派兵遣將攻打盤居在黝縣淋瀝山的山越頭領陳仆、祖山所部。史載,陳仆、祖山兩位山越頭領憑險扼守,臨高下石,賀齊官兵久攻不下,將士憂患,束手無策。賀齊親察地形,組織敢死隊,乘夜幕,從淋瀝山北麓山崖,利用鐵勾、繩索攀援而上,佔據制點後,將繩索扎捆牢固,懸至山下,接應後續部隊。山上山下同時發動攻擊,一時間四面俱鳴鼓角,呼號雷動,火光衝天,減殺聲驚天動地。 睡夢中驚醒的山越士兵,以為東吳大軍攻破山寨,頓時陣營大亂,軍心動搖,四處逃散,山寨很快被攻破。 此戰,賀齊俘獲山越士兵近萬名;俘殺陳仆、祖山所部將士七千多名,陳屍遍地,刀箭狼藉,鮮血將山溪泉水染得通紅。由於死人過多,又曝屍荒野,相傳其骸骨入夜化為磷火。歙縣的金奇、毛甘率部眾降。賀齊大獲全勝,平定了整個歙黟地區。 孫權詔令將歙縣一析為五,在保留歙縣建置的同時,於其東鄉置始新縣(今浙江淳安縣)、南鄉置新定縣(今浙江遂安縣)、西鄉置犁陽(今屯溪)、鵂陽(不久改名休陽、今休寧)二縣,將黝縣改為黟縣,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即後來的徽州,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任命賀齊為首任太守,加封偏將軍。 陸遜(183-245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陸遜之前,孫吳解決山越問題的策略以鎮壓為主,結果是山越屢屢反叛。 建安二十二年(217),陸遜結合當時孫吳政權內外交困的危局,向吳主孫權提出了「強者為兵,贏者補戶」,即從單純鎮壓轉為收編,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被孫權採納,並任命其為右部督。 同年,山越頭領費棧被曹魏策反,在在皖南一帶煽動山區越族居民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 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山越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於是,陸遜採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裡派人潛入山谷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山越。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弱者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強壯者從軍,得精兵一萬餘人。 嘉禾六年(237),陸遜採用同樣的策略,招撫叛亂的山越民眾,從中挑選精兵八千多人。 諸葛恪(203-253年),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孫權臨終託孤大臣之首。孫權死後,曾長期執掌東吳軍政大權。解決孫吳境內山越內亂問題成就最大之人。 吳嘉禾三年(234)秋,孫權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鎮撫皖南崇山峻岭(今池州山區)的山越內亂。 諸葛恪到任後,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攻心並用的策略,發放公文至所轄各縣,令其各守疆界。隨後調兵遣將,在險要的山川穀口修築工事,將山越分割包圍起來,堅守不出,不與山越交戰。 穀物成熟季節,令士兵全部搶收,斷絕山越新的糧食來源,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盤居在深山中的山越人因饑荒被迫出山歸降。 諸葛恪為收買山越民心,下令不得對投降的山越人有所懷疑或拘禁他們。山越人周遺,過去橫暴為惡,如今困迫無路,只好出山,但仍心存異志,準備伺服機為亂。縣長鬍伉知他心思,並將他綁縛送到郡府。諸葛恪以胡伉違抗「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為由,將其處死。其餘未投降的山越人見此,認為朝廷只想他們出降,並無加害的意圖,於是不論老幼紛紛相繼出山。 至嘉禾六年(237)冬,諸葛恪兵不血刃地令山越主動自願投降,收服山越民眾10萬人,將其中身強力壯的4萬人補充從軍,其餘的6萬餘人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孫權為嘉獎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績,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候。 《吳主傳》載:嘉禾三年秋八月,以諸葛恪為丹陽太守討山越。六年冬十月,恪平山越,北屯廬江。 三國孫吳時期,山越民眾雖無法確切統計,但從孫吳與山越歷次作戰記載來看,山越方的參戰人數,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另外孫吳軍討山越獲勝,將其歸順的編入孫吳軍隊的人數,少則數百,多則數萬,由此推斷,山越之總人口應有二十萬之眾。山越的力量雖然不足以跟孫吳政權抗衡,但孫吳政權也無法完全將其征服,兩者之間鎮撫與襲攏,從孫策、孫權兄弟在江東奠基起一直延續到西晉滅吳。 《十七史商榷》載:「山越歷六朝至唐,為害未息。」


推薦閱讀:

從夷陵之戰到三路伐吳:東吳的豪賭,打碎了劉備和曹丕的小算盤
如果三國也有奧斯卡,那麼小金人該發給誰?
新三國演義,空城計是第幾集?
呂布死前為何單單只罵劉備一人?
南美三國訪問散記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