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2)
06-18
可他們見自己的大營插滿了漢軍的旗幟,以為本方已敗,於是趙軍士兵四散奔逃。韓信立刻揮師反攻,趙軍大敗,陳余被殺,趙王被俘。井陘之戰後,漢軍很快佔領了趙地。河東河北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劉邦控制,項羽的右翼赤裸裸地暴露在了漢軍面前,從此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從劣勢轉為優勢。而所有這一切的功勞都應歸於韓信。韓信功高難免自傲,後一句「假王徼福犯龍鱗」中的假王指的就是韓信。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後,他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當時項羽正把劉邦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的上書,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卻想著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劉邦的腳並低語道:「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叛亂。」劉邦立即改口「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於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功高震主的後果很嚴重劉邦曾經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韓信直白地說:「陛下最多也就能帶十萬兵。」劉邦又問:「那麼你呢?」韓信說:「我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邦聽了不高興,諷刺他說:「你這麼有本事,怎麼還被我所擒呢?」韓信說:「陛下不善帶兵,卻善於用將,所以我韓信被陛下所擒。而且,陛下是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垓下之戰結束,對於在楚漢戰爭中立有大功的韓信,劉邦感到一種功高震主的壓力,韓信雖殺了前來投誠他的項羽降將鍾離昧,但仍不被劉邦信任。劉邦把韓信從齊王降為淮陰侯,和周勃、灌嬰等人同列,為此韓信悶悶不樂,常常稱病不去上朝。有一次,韓信去樊噲家拜訪,樊噲對他十分恭敬,跪地迎接他,又跪送他出門,並自稱「下臣」,韓信出門後苦笑說:「我居然和樊噲這樣的人為伍!」對於韓信功成後不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太史公司馬遷議論道:「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直乎!」這意思就是說,如果韓信能謙虛低調一些,不居功自傲,對於漢家的功勛,不比前朝的姜太公、周公、召公他們差。唐代詩人劉禹錫經過韓信的拜將台時曾作詩《韓信廟》,哀悼韓信的慘死: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賤能忍恥卑狂少,貴乏懷忠近佞人。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李紳對韓信的感嘆也道出了後人對韓信複雜的感情。韓信在最好的時機沒有反叛,卻在手無寸兵之際依賴一個身在巨鹿的陳豨。有天下之勢卻無天下之心,功成而不能身退,明理而不能決斷。後人評價韓信「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實在是說得不錯。呂后與蕭何將韓信騙來,斬於長樂鍾室。蕭何還是當年那個將離開的韓信追回來的蕭何。是他的推薦,給了韓信一朝拜將、所向披靡的機會,也同樣是他,令一世英豪死於婦人之手。韓信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他嘲笑項羽「婦人之仁」,卻無法改變自己的猶豫不決。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韓信:「乘時而動,奪取天下,是市井之志;而功成後能酬功報德,就是君子之心了。」韓信是以市井之利使自己功成名就,可是又以士君子之心要求劉邦,這是很蠢的想法。「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句話在韓信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證。知識堂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原是項羽部屬,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始終未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轉投劉邦。劉邦的謀士蕭何十分賞識韓信,向劉邦力薦韓信,但劉邦一直沒重用韓信,韓信於是打算再次離開。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了,立即騎上快馬去追,追了兩天,才把韓信追回來。劉邦聽說後生氣地罵蕭何說:「逃走的將軍有十來個,沒聽說你追過誰,單單去追韓信,是什麼道理?」蕭何說:「一般的將軍有的是,像韓信那樣的人才,簡直是舉世無雙。大王要是準備在漢中待一輩子,那就用不到韓信;要是準備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準備怎麼樣?」劉邦說:「我當然要回東邊去,哪能老待在這兒呢?」蕭何說:「大王一定要爭天下,就必須重用韓信;不重用他,韓信早晚還是要走的。」漢王說:「好吧,我就依著你的意思,讓他做個將軍。」蕭何說:「叫他做將軍,還是留不住他。」漢王說:「那就拜他為大將吧!」蕭何高興地說:「這是大王的英明。」於是漢王舉行了隆重的拜將儀式,拜韓信為大將。自此,劉邦文依蕭何、張良,武靠韓信,最終奪得天下。(作者:江上漁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