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哈貝馬斯的後現代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 哈貝馬斯(1929 — 2009),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1929年生於杜塞多夫, 曾先後在哥廷根大學、蘇黎世大學、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歷史學、經濟 學等,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論謝林思想中的矛盾》。1961年完 成教授資格論文《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歷任海德堡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教 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以及德國馬普協會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長。1994 年榮休,2009年去世。_、哈貝馬斯的思想歷程德國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地並有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傳統。20世紀以來,特別 是在法西斯德國覆滅後,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思想在德國的傳播和發展進人新時 期。戰後幾年中,德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理論界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批判法西斯 主義並揭露其思想理論根源。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共產黨員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 伊德主義結合起來,形成了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20世紀60年代,德國形成了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 和阿多爾諾等人為第一代,哈貝馬斯和涅格特等人為第二代。第一代法蘭克福學派學者們,在一定程度上採納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 把資產階級社會理解為資本主義社會,堅信資本主義社會是必須被超越的。第二 代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代表哈貝馬斯,雖然宣稱自己的理論根基是在馬克思那裡, 但是其一,他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從形式上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定位在「介乎於」 哲學和實證科學「之間」,他通過重構歷史唯物主義,建立社會交往理論來完成他 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二,他認為,「這個理性社會雖然還很有問題」,「但 現在比以前確實好些了。」從而,他所關注的核心是現代西方民主如何執行職能的 問題。後來,哈貝馬斯同各種後現代主義展開論戰,包括強調捍衛現代性,很大 程度源於此。哈貝馬斯的思想大體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一是「前交往期」(1959 — 1968), 研究主題是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歷史分析以及認識論的歷史重建。哈貝馬斯通過 對實證主義和歷史主義的批判,提出了一種批判科學的概念。二是「交往期」 (1969 —1981),從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為社會批判理 論的交往行為理論體系的建立。三是「後交往期」(1982 — 1989),主要致力於對 現代性範疇的歷史清理和形而上學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後現代主義和闡述一種 建立在語言學轉向基礎上的「後形而上學思想」,從縱向(思想史)和橫向(形而 上學批判)的角度,對交往行為理論進行元論證。四是「反思期」(1990 — 2000), 20世紀90年代以來,哈貝馬斯開始有意識地把交往行為理論向政治哲學和法哲學 領域推進,通過對自由主義政治要領以及社群主義政治要領的批判,主張建立一 種新型的話語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序主義來重建民主制度。由於思想龐雜而深刻, 體系宏大而完備,哈貝馬斯被公認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甚至被譽為 「當代的黑格爾」,在西方學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哈貝馬斯的後現代馬克思主義思想哈貝馬斯作為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著名代表,既是自啟蒙運動以來現代主 義傳統的批判者,也是激進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批判者。20世紀後期,在資本主義進人後現代社會階段之後,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社會 佔主導地位的現代主義文化?新自由主義思潮以現代性和啟蒙精神的繼承人自居, 對現代主義頂禮膜拜,強調現代主義之光將會普照整個世界。與此相反,後現代 主義思潮卻對現代主義的「現代性」和「啟蒙精神」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全然否 定現代主義的合理性。與這兩種思潮不同,哈貝馬斯站在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現 實基礎之上,既批判現代主義的基礎主義和形而上學本體論的思維方式,又反對 後現代主義的絕對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提出要以「交往活動」理論為基礎,維護現代性和啟蒙精神的合理性,完成現代性的未竟事業。「交往活動」理論,是哈貝馬斯既批判現代主義又批判後現代主義的理論武 器。人們往往根據哈貝馬斯的批判或把他歸為現代主義,或把他歸為後現代主義。 但是,從「交往活動」理論的目的看,哈貝馬斯對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進行雙 重批判的目的是為了建構一個能夠更好的解釋晚期資本主義出現新變化的新理論, 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他保留現代主義的內容,反對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另 一方面,他反對激進後現代主義的片面性,卻又贊同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觀。從而 在「交往活動」的基礎上,建構出一種屬於建設性後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態。(一)從馬克思的生產勞動到哈貝馬斯的交往活動哈貝馬斯提出「交往活動」概念,是以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實質為契機的。 而以交往活動為其理論基礎,則反映出哈貝馬斯的哲學思維方式已從現代主義邁 向了反基礎主義的後現代主義。20世紀下半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許多不同於馬克思時代的新情況。 哈貝馬斯認為這些不同表現在四個歷史事實上:其一,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 關係方面。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分離的,並且前者決定 後者。但是,到了當代資本主義階段,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經濟生活與政治生 活、市民社會與國家等都已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從而馬克思的經典唯物史觀 理論不再繼續有效。其二,在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問題上。今天隨著物質生活條件 的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馬克思描述的那種無產階級所處的異化勞動狀態 和日益貧困的生活狀況,已經消失了,從而以經濟為基礎的社會革命也過時了。 其三,關於工人階級革命主體的問題。資本主義利用「文化工業」和現代科技手 段對工人階級的無意識操縱,使工人階級已經與資本主義一體化了,從而不再擁 有任何革命的階級意識,傳統意義的革命不僅失去了革命的對象而且也失去了革 命的依靠對象。其四,關於資本主義。當代資本主義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 主義,一方面對廣大社會領域進行新的控制,另一方面又進行自我約束,從而與 馬克思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不同,新的資本主義更具有自我調整能力。面對這些新的情況,西方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或理解 產生了分化。哈貝馬斯把不同的態度或理解概括為兩類,一類是把馬克思主義的 實質概括為一種哲學。僅從方法論的角度接受馬克思主義,並基於人道主義角度 解釋馬克思主義、補充馬克思主義、改造馬克思主義。另一類是將馬克思主義的 本質理解為實證科學。而從科學性的角度看待馬克思主義,或者從現代經濟學出 發宣布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理論不再適用,或者從現代社會學出發把馬克思主 義的階級理論加以改頭換面,解釋成一種結構一功能理論,等等。哈貝馬斯反對上述兩類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指出他們都把馬克思主義分 割化了。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既不是一種哲學,也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介於二者 之間的一種歷史哲學。這種歷史哲學,是包含了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 等方面內容的整體。哈貝馬斯強調,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分割成不同的部分,並基 於任一部分來理解馬克思主義。譬如對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既不能作單純的 人道主義解釋,也不能把它僅僅歸為自然科學模式。哈貝馬斯強調,自然科學和 社會科學是有區別的。自然科學重在認識,屬於揭示真理的模式;社會科學重在 意義,屬於理解型的模式,而理解是取決於具體的歷史處境的。哈貝馬斯強調,必須建立一門理解的社會學,理解的社會學要使不同主體之 間、主體與客體之間達到理解,就不能以先驗主體為基礎,不能以純粹個體為主 體,因此必須把理解社會學置於新的理論基礎之一。從此建構理解社會學出發, 他認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中包括合理的成分,但是,他強調,唯物史觀從總體上 看是現代主義的,不能直接用作理解社會學的基礎,必須加以改造,吸取其合理 的成分,重建歷史唯物主義新形態。哈貝馬斯特別抓住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核心概念一「勞動」。勞動或實踐的觀 點是馬克思哲學的核心概念,是其理解人,理解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新基點。馬 克思在以實踐為基礎闡釋社會及其變遷、發展時,雖然提出了交往概念,論及了 交往問題,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交往理論。哈貝馬斯強調,「勞動」概念包含著主 體間關係和實踐理性等合理性的內容,但必須加以改造和重新闡釋。於是他在改 造「勞動」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交往活動」(交往行為)概念,並以「交往活 動」作為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也作為理解社會學的基礎。「交往活動」是以理解為目的的。要達到主體間的相互理解,必須了解語言的 實質,這是交往活動的前提條件。為此哈貝馬斯研究了語言學,探討了一個言說 者憑什麼能夠讓聽眾相信他的話是真實的,是有意義的問題等內容。在這個過程 中,他一方面企圖達到語言的普遍有效性,另一方面則放棄了早期的基礎主義思 想,他把話語影響力建立在「主體間性」的基礎之上。這裡哈貝馬斯的哲學思維 出現了一個新變化,一方面繼續著現代主義的話語,追求普遍有效性;另一方面 又反對現代主義的哲學基礎,如基礎主義、形而上學本體論等。就其試圖為當代 社會科學提供統一性和普遍性的基礎而言,可以說他堅持了現代主義傳統,屬於 現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但是,就其反對普遍主義和形而上學本體論而言,他又走 出了現代主義,而與後現代主義合謀。尤其是,就哈貝馬斯是基於「交往活動」 這種後現代思維方式的角度提出普遍性、合理性問題而言,哈貝馬斯實質上是屬 於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範疇,在這個意義說,他是後現代馬克思主義者。(二)批判激進後現代主義,在新的理論基礎上解讀「現代性』』對待現代主義和現代性,激進的後現代主義尤其是後結構主義基本上是全然 否定的。在這個問題上,哈貝馬斯同後結構主義者之間展開了一場持久的爭論。 哈貝馬斯強調,雖然現代主義有局限性,有值得批判否定的一面,但是,現代主 義及其現代性中也包含著一定的合理性,對此也必須繼承和發揚。如何看待哈貝馬斯與後結構主義者爭論中所持的這一態度?過去人們習慣於 把反對現代主義和現代性的思潮稱之為後現代主義,因此,面對哈貝馬斯如此反 對後現代主義而桿衛現代主義和現代性的合理性,就認為哈貝馬斯是現代主義者。 我們認為這種見解是不全面的,沒有看到哈貝馬斯同後現代主義具有一致性,而 這個一致性恰恰表現在他們共同反對現代主義哲學基礎這一根本點上。對於這一 點,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福柯晚年有著深刻的認識,承認如果早些了解到哈貝 馬斯的觀點,他們就會避免一些爭端。現在看來,哈貝馬斯與後現代主義的區別 主要表現在,是對現代主義採取激進的態度全然否定,還是採取建設性的態度否 定性的繼承。如果我們考慮到後現代主義自身的分化,尤其是各種建設性的後現 代主義者對激進後現代主義的批評,那麼我們把哈貝馬斯歸為建設性的後現代主 義,併合理的解釋他與後結構主義之間的分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哈貝馬斯與後結構主義者一樣,一方面是在現代主義與現代性這一文化傳統 中成長起來的,另一方面,又生活在後現代社會,面對許多新的問題需要進行理 論上的闡釋。於是,如何看待現代主義和現代性,成了他們共同的課題。後結構 主義者,不僅否定現代主義的哲學基礎或哲學思維方式,而且反對現代主義的全 部內容,包括啟蒙精神和人類解放的理想等,認為這也是無根據的大話語、元敘 事等。對於這一點,哈貝馬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首先,哈貝馬斯認為,在啟蒙運動中形成的現代性是一份特殊的遺產,包含 了進步和退步的雙重內容。其中,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學和道德、藝術、 法律等屬於進步的內容。由於現代主義理論基礎的局限性,致使這些進步的內容 沒有更好的發揮,反而導致了生活世界的異化和殖民化。如何看待現代主義自身 的這一矛盾狀況,毫無疑問必須批判否定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對此,哈貝馬斯 反思批判了啟蒙以來的現代主義歷史,尤其是反對現代主義的基礎主義和形而上 學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哈貝馬斯強調,也不能只看到現代主義 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不能採取全面否定的態度。這一點,在哈貝馬斯作為法蘭 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家時,就表現得非常明顯。法蘭克福學派老一代理論家霍克 海默和阿多諾對西方自啟蒙以來的歷史持激進的否定的態度,主要從現代化過程 中的不合理性人手批判現代主義。對此,哈貝馬斯表示了不同意見,認為現代化 過程中也有合理性一面,而這一面恰恰是不能忘記的。在與後結構主義的論戰中, 哈貝馬斯繼續堅持並發展了自己的這一觀點,提出要在新的理論基礎之上拯救現 代性的合理性。哈貝馬斯公然提出「現代性是一項未竟的事業」的口號,並把如 何完成這一事業作為自己的理論重點,從而表現出同後結構主義之間的重大分歧。 對此,我們不能把眼睛僅僅盯在維護現代性這一點上,還應進一步追問,哈貝馬 斯要在什麼基礎上完成這一事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哈貝馬斯的思想。 而從哈貝馬斯強調反對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看,從哈貝馬斯提出「交往活動」新 的理論基礎看,無疑哈貝馬斯是一位建設性的後現代主義。其次,哈貝馬斯對福柯的反理性主義進行了批判,認為只有新理性主義才能 克服現代主義。福柯在《瘋狂與文明》一書中,通過考察西方社會對待瘋人的歷 史,把西方歷史解釋成居於絕對統治地位的「理性」壓迫沉默而無權的「瘋狂」 的歷史。福柯把理性與瘋狂絕對對立起來,對理性進行了堅決的批判。對於福柯 的這一觀點和態度,哈貝馬斯表示不同意。在哈貝馬斯看來,如果理性是完全獨 裁的,而瘋狂又是沉默不語的,那麼福柯又怎麼能夠寫出一部批判理性的歷史, 理性又怎麼能夠讓其從事這種工作。而福柯能夠從事這項批判理性的工作,本身 就顯現出福柯觀點的不可信度。哈貝馬斯指出,福柯是站在超驗性的基礎上思考 這一問題的,沒有正確理解話語與實踐之間的關係,而話語作為一種媒介,實際 上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但福柯卻賦予話語優先於實踐的權力,從而使話語成為一 種沒有前提條件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自主的東西。這樣一來,話語也就成了一種 形式主義的東西。哈貝馬斯強調,理解歷史的基礎是「交往活動」,而「交往活動」離不開理 性,但它又不同於現代主義的工具理性,而是一種關於主體間性關係的新理性。 這種新理性不僅僅局限在理論層面上,而且它又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也不同於 那種技術性的面向自然的活動(勞動),而是一種以協調主體間性關係為目的的新 活動。通過這樣的新理性或新活動,才能夠理解歷史,才能夠克服現代主義理性 的局限性,才能夠走出現代性的局限性。最後,哈貝馬斯也不同意後結構主義完全否定元敘事的主張。在後結構主義 的代表人物中,利奧塔是從人類文化和知識的地位和狀況人手談論後現代主義的, 強調後現代主義是無「元敘事」的「敘述」時代;認為不能以現成的成規(現代 主義)來看後現代主義。由此人們把利奧塔的後現代主義看作是「元敘事危機」 理論。在利奧塔看來,科學、哲學、文學藝術等都是遵循著一定的「遊戲規則」的 話語活動。19世紀以前,它們都是在「宏大敘述」的制約下獲得一套自圓其說的 「元話語」。所謂現代主義,就是指這個時代的「知識」能夠從它所屬的體系本身 獲得合理化的全部依據,可以進行「元敘述」。這些元敘述包括啟蒙運動探索人類 解放理想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弗洛伊德理論等。但是,20世紀以後,這種 元敘事卻產生了 「敘事危機」,所謂後現代主義就是對一切「元敘述」的懷疑,因 此在後現代主義中,沒有統一的、整體的敘事,只有零碎的話語。利奧塔說:「後 現代科學所關心的是:無法決定的東西、精確控制的限制、不完整的信息所造成 的衝突、『碎片"災難及實用的矛盾一一經由這種關懷,後現代科學把自己的演 進看成是不連續的、災難的、不可矯正的和矛盾的,並把這一演進過程加以『理 論化』。」?利奧塔強調只有反叛才能出新,認為後現代是那些在現代中尚無法表現的東 西,現在人們要設法將其表現出來,使一種無形的東西變為有形。這樣一來,後 現代主義自然是不受現代主義成規約束的,所以,人們不能用某一定論的東西來評論它。哈貝馬斯從反基礎主義出發,同意利奧塔反對現代主義「元敘述」的態度, 指出確實不存在一個絕對的基礎或元點。但是,又與利奧塔不同,哈貝馬斯認為 不能完全否定一切「元敘述」。他認為「元敘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哈貝馬斯①引自王岳川、尚水著:《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頁。看來,如果沒有「元敘事」,也就沒有了什麼「合法性」標準,從而人們在敘述時 就會變成一種隨意的自我中心的自設標準,這反而導致本真與虛假、科學理論與 意識形態之間無區別性,這也就等於放棄了任何社會的希望。哈貝馬斯反駁利奧 塔的觀點,指出即使要不信任元敘事,也必須至少有一種標準來解釋所有理性標 準的崩潰。否則,就無法擺脫「自我中心式的批判」的虛幻。對此,哈貝馬斯強 調要從完善現有理性文化人手解決後現代與現代之間矛盾問題,從而提出一種新 的「元敘事」理論,這就是以「交往活動」為基礎的「新理性的敘事理論」。這種 新的敘事,雖然不把現實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但卻強調理論上要有一個統一的標 准。對於哈貝馬斯的這種新的元敘事,從其把現實與理論分開的角度談論整體性 來講,實際上是非常後現代的,這一點從後面我們要講的詹明信的後現代馬克思 主義中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印證。(三)反對整體論世界觀,重新理解社會主義基於反對基礎主義的立場,哈貝馬斯不僅同意利奧塔反對現代主義的「元敘 事」觀點,而且進一步從其新的敘事理論出發,對馬克思的世界觀進行的改造。 哈貝馬斯認為,馬克思的世界觀是一種「整體論」的世界觀,表現在認為未來的 共產主義必須同現代資本主義進行徹底的、全面的決裂。堅持這一整體論的世界 觀,在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中失去了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多元文化等這些在當代 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著的有價值的東西。由此,哈貝馬斯不同意馬克思的社會主 義這種全面否定資本主義一切內容的做法,強調社會主義必須吸取資本主義社會 中有價值的東西。在他看來,蘇聯社會主義失敗的教訓就在於機械地堅持馬克思 的這種「決裂」式的社會主義。哈貝馬斯強調,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發展而來 的,為了吸取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搞社會主義建設只能走一條「進化」的道路, 而非「革命」的道路。「進化」的道路是在資本主義自然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既 體現著社會發展的變革性又體現著連續性。如何看待哈貝馬斯的這一觀點,需要深人分析。應該說哈貝馬斯確實看到了 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而這些變化也確實是馬克思時代根本不可能想像的。資本主 義經過自身調整,確實使馬克思的一些判斷發生了變化。但是,哈貝馬斯基於這 些變化認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必須改變的觀點,以及作為其結論前提的關於馬克 思要全部否定資本主義合理成分的觀點,卻是不能成立的。馬克思在論述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時,基於經濟基礎根本變革的角度,提 出了共產主義必須同資本主義實行兩個徹底決裂的思想,但這主要是從同資本主 義的根本制度和根本觀念的角度講的。馬克思區分了資本主義自身特有的東西和 資本主義社會中人類的文化遺產,強調要否定前者而繼承後者。當然,對於資本 主義社會中哪些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和人類的文化遺產,在不同時期人們的認 識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些並不表明馬克思辯證法理論的片面性,因為馬克 思的辯證法恰恰強調要依據具體的歷史條件辯證的否定前者。哈貝馬斯實際上也 正是由於堅持這種辯證思維方式,才強調要辨析資本主義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 辨析現代性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等問題。因此,以馬克思的個別論斷的片面性推 論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片面性,這是不合理的。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設想,早期提出「暴力革命論」,而到了晚期 則進而又提出「和平方式」,這反映出馬克思對社會發展條件的具體分析,至於通 過什麼途徑或方式實現社會主義,這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馬克思反對先在地規定 一個模式,也反對把一個時期、一定條件下的設想絕對化。這在馬克思的東方社 會理論中完全可以看到。哈貝馬斯沒有全面地考慮這一點。哈貝馬斯提出的這些 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進行深刻的反思,同時,我們也必須 對哈貝馬斯的思想進行深刻的反思。
推薦閱讀:

Reading Note |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哈貝馬斯

TAG:馬克思主義 | 現代 | 後現代 | 主義 | 馬克思 | 哈貝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