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歷史沉思

Historical Meditation of the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作者簡介:楊耕,北京師範大學。

內容提要: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必須以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為理論主題,以實踐為邏輯起點和建構原則,應以實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體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哲學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和資本批判的高度關聯、融為一體,這是馬克思獨特的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特的存在方式。

要正確理解和把握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及其特徵,就要深入考察和分析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形成、確立和演變的歷史進程。這是一個有待深入開掘的研究領域,蘊藏著一系列重要的理論問題。本文擬就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形成、確立和演變作一歷史的考察和審視,以深化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

一、從《社會哲學概論》《現代社會學》到《社會學大綱》

中國學者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始於20世紀20年代。從總體上看,這種建構是沿著兩個方向展開的:一是以瞿秋白為代表,以辯證唯物主義為主導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二是以李達為代表,以唯物主義歷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為主導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

1924年,瞿秋白出版了《社會哲學概論》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就是「互辯法的唯物論」,即辯證唯物主義。正因為如此,瞿秋白依據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普列漢諾夫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布哈林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以及戈列夫編寫的《新哲學——唯物論》寫下了《社會哲學概論》,初步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並自覺不自覺地建構了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這就是:哲學中之唯心唯物論;唯物哲學與社會現象;宇宙之起源;生命之發展;細胞——生命之歷程;實質與意識;永久的真理——善與惡;平等;自由與必然;互變律;數與質——否定之否定;社會的物質——經濟;原始的共產主義及私產之起源;階級之發生及發展;分工;價值的理論;簡單的與複雜的勞動;資本及剩餘價值。

從這一體系的結構看,《社會哲學概論》主要是依據辯證唯物主義是宇宙觀、歷史唯物主義是歷史觀這一基本原則來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哲學概論》在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之後,又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若干觀點,從而初步顯現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社會哲學概論》因此標誌著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初步形成,並標誌著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一開始就是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結構」這個方向展開的。

如果說瞿秋白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主導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那麼,李達在20世紀20年代就是以唯物主義歷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為主導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一開始就是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為主導的。但是,在這一時期,唯物史觀往往被經驗化、實證化、科學化了,甚至被理解為社會進化論,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也沒有得到系統闡述。李達看到了這一局限性,所以,在1926年出版了《現代社會學》,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現代社會學》也是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基本觀點、建構唯物史觀理論體系的。在同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人類學的比較研究中,《現代學社會》建構了這樣一個唯物史觀的體系:社會之本質;社會之構造;社會之起源;社會之發達;家族;民族;國家;社會意識;社會之變革;社會之進化;社會階級;社會問題;社會思想;社會運動;帝國主義;世界革命。和同一時期同類著作相比,《現代社會學》對唯物主義歷史觀基本觀點的闡述更加準確、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它不僅闡述了經濟關係的決定作用,而且強調了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並提出了「階級意識」理論,不僅闡述了歷史的「唯物論」,而且闡述了歷史的「辯證法」。正是以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的高度統一為基本原則,《現代社會學》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自覺地建構起唯物史觀的理論體系。當然,《現代社會學》雖然自覺地建構起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理論體系,但它沒有說明唯物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關係,沒有說明唯物史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就沒有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其他觀點,沒有建構起一個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因此,同《社會哲學概論》一樣,《現代社會學》只是標誌著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初步形成。換言之,瞿秋白的《社會哲學概論》和李達的《現代社會學》標誌著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初步形成。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闡釋和體系建構的成果,集中體現在1937年的李達的《社會學大綱》。它以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為基本線索,以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三者同一為基本原則,建構了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當作人類的認識史的綜合看的唯物辯證法;當作哲學的科學看的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諸法則;當作認識論和論理學看的唯物辯證法;當作科學看的歷史唯物論;布爾喬亞社會學及歷史哲學批判;社會的經濟構造,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構造之歷史的形態;社會的政治建築,即階級和國家;社會的意識形態,即意識形態的一般概念和意識形態的發展。可以看出,《社會學大綱》在體系建構上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在整體結構和理論體系上,《社會學大綱》受到同一時期的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尤其是西洛可夫的《辯證唯物主義教程》的較大影響。但是,和同一時期的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相比,《社會學大綱》又有自己的顯明特點和可貴之處。這就是,在廣泛而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尤其是《1844年經濟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基礎上,明確提出馬克思「建立了實踐的唯物論」,達到唯物辯證法這一「統一的世界觀」,並明確提出了「當作實踐的唯物論看的唯物辯證法」這一重要命題。(《李達文集》第2卷,第60頁)

以此為前提,《社會學大綱》提出了三個重要觀點:一是「辯證法的唯物論,以勞動的概念為媒介,由自然認識的領域擴張於歷史認識的領域,使唯物論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變成了實踐的唯物論」;二是「實踐唯物論,把實踐當作歷史的——社會的範疇,解釋為感性的現實的人類的活動……所以能夠在其與社會生活的關聯上去理解人類認識的全部發展史,因而克服觀念論哲學的抽象性與思辨性,而到達於唯物辯證法」;三是實踐的唯物論「主張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認識發展的契機和真理性的標準,闡明了認識過程的辯證法,因而克服了舊唯物論的缺陷。所以實踐唯物論的認識論,實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由此,《社會學大綱》得出結論:「實踐的唯物論,由於把實踐的契機導人於唯物論,使從來的哲學的內容起了本質的變革。」(同上,第56、60~61頁)顯然,《社會學大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意識到實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意識到實踐唯物主義的創立是哲學史上革命變革的契機。所以,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安排上,《社會學大綱》力圖用勞動——實踐範疇連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但是,《社會學大綱》並沒有真正實現用實踐範疇連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並使二者「一體化」的意圖。在《社會學大綱》中,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仍處於「二分結構」。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社會學大綱》沒有真正理解自然是「歷史的自然」,歷史是「自然的歷史」,而「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實踐本質上是對象化活動,它是人的存在方式、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現存世界的基礎。

同時,《社會學大綱》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關係的理解也存在著邏輯矛盾:一方面認為,自然辯證法是唯物辯證法的基礎,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的「應用」和「擴張」。實際上,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一體化」的,既不存在一個獨立的、作為理論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也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僅僅具有應用性質的歷史唯物主義,更不存在一個超然於歷史辯證法和自然辯證法之上的唯物辯證法。這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難以避免的歷史局限。儘管如此,《社會學大綱》畢竟凝聚著中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特理解,是中國學者以自己的表述方式撰寫的第一部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標誌著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基本形成,同時也標誌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在中國基本形成。

二、從《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到《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1961年,艾思奇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標誌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在中國主導地位的確立。它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任務、性質,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都作出了明確規定: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在對「全部科學知識加以概括和總結」的基礎上,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運動的一般規律;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其主要任務是改變世界,因而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三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的整體」,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主義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艾思奇,第19、200頁)

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做了這樣的安排:世界的物質性,物質和意識,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認識和實踐,真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階級和國家,社會革命,社會意識及其形成,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其中,在闡述世界的物質性時,是撇開人的實踐活動、社會歷史來談論物質的,是撇開人的實踐活動、社會歷史來談論自然的;在闡述實踐時,又是撇開人的存在方式、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現存世界的基礎來談論實踐的地位和作用的,實踐僅僅被看作是認識的基礎。這裡,作為理論起點的物質實際上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抽象物質」,「人化自然」、「歷史的自然」、「社會的物」統統不見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實際上成了自然界各領域的統一性。顯然,《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所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是一個以「抽象物質」為起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結構」的理論體系。從總體上看,它在基本觀點和理論體系上沒有超出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當然,《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又不是對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簡單模仿,它具有「中國元素」,並具有中國學者的獨創性:一是結合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來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二是結合了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古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來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三是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哲學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豐富和發展,對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和實踐的闡述,基本上採用了《矛盾論》、《實踐論》的體例。

、1983年,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出版。在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性質和內容的規定,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上,《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從總體上繼承了《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同時,又深化了這些觀點。其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任務就是「揭示貫穿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一切領域中的最普遍的規律」。(肖前、李秀林、汪永祥,第40頁)其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高度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高度統一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辯證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是普遍的原則」,「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具有特殊意義」。(同上,第36頁)其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是「一般宇宙觀」,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歷史觀」「只有當包括自然觀在內的一般宇宙觀體現為社會歷史觀,並且真正付諸實踐的時候,一般宇宙觀才能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發生作用。」(同上,第8頁)正是在這三條基本原則的指導下,《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建構了以「世界的物質性」為起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結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世界的物質性;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唯物辯證法諸範疇;實踐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認識的辯證運動;真理;辯證思維的形式和方法。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歷史觀;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階級、國家、革命;社會意識;科學及其在社會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社會有機體及其發展和進步。

可見,就基本觀點、基本原則和基本結構而言,《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同《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本質一致,沒有超出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即使1991年出版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修訂版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修訂版,在總體上也是如此。

可以看出,《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具有本質的相同性,這就是以自然、社會和思維運動的一般規律為研究對象,以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為基本問題,以「抽象物質」為理論起點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體系。當然,筆者注意到,在概括自然科學的新成果,總結社會實踐的新經驗,吸收哲學研究的新思想,以及在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的深度和廣度上,《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都遠遠超出了《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進一步深化了《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進一步完善了《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體系,併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如果說《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確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在中國的主導地位,那麼,《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則從學理上鞏固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在中國的主導地位。

三、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重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5、1987年出版、高清海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標誌著中國學者開啟了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歷史進程。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的觀點,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基本上是從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借鑒來的。這一體系是按照「兩個主義」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四大塊」即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來安排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的,並把本體論、方法論、認識論和歷史觀變成幾個雖有聯繫,但又各自獨立、並列的部分,因而不可能真正貫徹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或辯證法、邏輯學、認識論內在統一的原則,難以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研究對象和理論內容上的根本變革,難以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與實踐密切統一的理論這一根本特徵。這一評價中肯而深刻。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以實踐為理論基礎,以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為基本原則,以主體與客體的矛盾關係為基本線索,以意識與存在的關係為人類認識史的基本矛盾,建構了一種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這就是,客體的規定性:事物的規定性、過程的規定性、關係的規定性;客體的規律性: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世界統一於運動著的物質: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空間、時間和物質的存在形式、世界是多樣性的物質統一體;人作為主體的基本規定性:自主性、主觀性、自為性;主體能力的自然基礎:主體是自然演進到社會的最高產物、主體能力的生理基礎、主體能力系統與智能模擬;主體的社會規定性:主體的存在形態、社會條件對主體活動的制約性、主體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主客體統一的規定性:主客體對立統一關係的本質、主客體對立統一的內容;實踐:實踐的本質、實踐的系統結構、實踐的作用;認識:認識活動的本質、認識活動的要求及其內在機制、辯證思維與知性思維、認識的發展及其規律;自由:自由的本質、自由的實現。顯而易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已經在總體上突破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併產生了重大影響。

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起點上沒有實現根本突破,仍然是以一種「抽象物質」為理論起點的。它雖然明確提出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觀點和理論核心,但在具體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時,又沒有把這一首要觀點、理論核心貫穿始終。相反,只是在闡述了客體規定性、主體規定性之後,才在第四篇,即「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中對實踐觀點作出闡述。客體的規定性、規律性仍然遊離於實踐觀點之外,存在仍然沒有被看作是在實踐活動中生成的對象性的存在,「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仍然在理論視野之外,就實質而言,物質仍然被看作是一種與人的活動、社會歷史無關的「客觀實在」,即馬克思所說的「抽象物質」。

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問題上沒有實現根本突破,仍然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的「貫徹」、「運用」、「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強調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得以形成的理論前提,「關於實踐的理論既是發現唯物史觀的必然結果,又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高清海,第260頁)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又提出,「不能由此就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基礎理論」「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則是把辯證唯物主義運用於歷史領域的「中介性理論」,是體現在歷史觀上的辯證唯物主義。(參見同上,第101頁)這是一個邏輯矛盾,也是一個理論誤判。如前所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並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僅僅作為「理論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也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僅僅具有運用性質、作為「中介性理論」的歷史唯物主義。

1988年,兩個對重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會議召開:一是「全國哲學體系改革討論會」,會議形成共識,即實踐唯物主義應是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方向;二是「全國實踐唯物主義討論會」,會議就實踐唯物主義的理論內容和體系特徵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討論。此後,以實踐唯物主義為基本原則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逐漸成為國內哲學界的主流。其中,辛敬良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肖前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具有代表性。

1991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認為實踐唯物主義不是把世界當作與人的活動無關的純客觀的存在,不是對世界本原的終極性思考,而是把世界作為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來把握,從而成為理論體系與價值體系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辯證法、認識論與邏輯學的統一。以此為基本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建構了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以實踐為中介的自然過程,即自然的客觀性及對人的優先地位,自然界的對象性及向人的呈現,自然界的歷史性及與人在社會中的統一;以實踐為本質的社會歷史過程,即社會有機體,歷史的主客體和歷史過程,社會物質生產,人自身生產和人群共同體,社會精神生產,精神產品的兩大類型——意識形態和科學,社會形態及其演進序列,人、人性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實踐為基礎的意識和認識過程,即意識的發生和結構,認識過程,實踐與真理,思維的規律和方法。

在這一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實踐觀點的地位是基礎性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一是在自然觀中強調「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並認為「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實踐是自然與歷史「一體化」的基礎和中介,物質則「是實踐活動的能動改造作用的最後界限」(辛敬良,第132頁);二是在歷史觀中強調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歷史是人類實踐活動在時間中的展開,意識形態和科學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掌握世界的精神樣式;三是在認識論中,強調意識與自我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取決於人的實踐活動,認為「主體與客體的相互規定及雙向運動的結構亦即對立統一的關係,就內化為辯證思維的規律也就是矛盾思維律」。(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所建構的理論體系體現了實踐唯物主義精神,為重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開闢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但是,在如何克服「抽象物質」的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又顯得力不從心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的確注意到「抽象物質」的缺陷,因而提出物質「是作為實踐對象的一切事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或概括」,主體在實踐活動中按照自己的目的,「用關於現實的觀念模式和關於客體屬性的知識來實現對客體的物質規定」。(同上,第132、54頁)但是,這只是轉移問題,而沒有解決問題。實際上,「物質本身是純粹的思想創造物和純粹的抽象」。(同上,第343頁)馬克思關注的並不是「物質本身」,並不是人之前或人之外的存在,而是關注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物質的存在形態。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並不是像舊唯物主義那樣,撇開人的實踐活動,撇開具體的社會條件,抽象地談論物質,抽象地談論存在,相反,馬克思總是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去研究物質在具體社會條件下的存在形態,理解「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探討「對象、現實、感性」何以成為這樣的存在,把握「社會的物」、社會存在,正如馬克思所說,「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存在對他來說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頁)

1993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力圖從一個新的視角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認識論與本體論的統一、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主體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的統一。

第四,「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內含否定性、革命性規定的實踐概念作為自身的基礎,便從根本上決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質」。(同上,第58頁)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內在地包含著革命性、批判性的規定,這種革命性、批判性的規定又是內含於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石的實踐範疇之中的。作為一種客觀的、物質的否定性活動,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因而成為人類一切否定性活動的原始形態,是人類一切革命性活動的源泉。因此,當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的觀點作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時,它就必然內在地具有革命性、批判性的規定。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批判性體現在方法論上就是辯證法。從實踐出發,不僅從客體的形式,而且從主體的方面去理解現存事物,從而把握現存事物的歷史性,就是辯證法。所以,「合理形態的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這同時表明,辯證法本質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從實踐出發,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現存事物,「不僅是一個世界觀或存在論的原則,而且也是一個根本的方法論原則」。(同上)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因此在實踐範疇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

第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體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及其統一,同樣是由實踐範疇所規定的。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觀點,人們以其目的為范型而進行實踐活動,把目的實現於外部世界,不斷地使觀念的東西轉化為實在的東西,就是對現存事物的否定。這充分體現了人的主體性。所以,以內含否定性、批判性、革命性規定的實踐範疇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高度尊重並弘揚人的主體性。「現實的而非抽象的主體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同上,第60頁)

同時,客觀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又一基本原則,人的實踐活動是有目的的活動,但實踐活動的對象,即自然界具有自身運動規律,客觀的自然規律預先限制了實踐活動可能達到的廣度和深度,既定的社會條件直接制約著實踐活動目的的實現,這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是一種確定的限制。因此,實踐概念又內含著客觀性的規定。正是實踐範疇內含的這種客觀性規定,決定了建立了實踐範疇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又具有客觀性原則。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這些觀點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真精神,為重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開闢了新的天和地。然而,就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為重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展示一個新的地平線時,它又後退了一大步,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於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同上,第50頁)馬克思主義哲學同西方近代哲學乃至整個傳統哲學一樣,關注的仍然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仍然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問題。一言以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上仍然是知識論形態的哲學,仍然是「形而上學」。

以上述思想為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建構了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物質世界的聯繫和發展;世界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世界聯繫和發展的基本規律;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物質生產;物質生產基礎上的社會有機系統;階級鬥爭的歷史地位;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科學及其社會功能;認識的本質和特徵;認識的辯證過程;思維方法;真理和價值;文化、文明和社會進步;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的解放。無疑,《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結構」體系有突破之處,尤其是強調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所建構的這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並沒有把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這一精神真正貫徹下去,尤其是沒有把實踐的觀點貫徹到本體論之中,沒有貫徹到辯證法之中,因而也就沒有真正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以實踐範疇為基礎建構自然觀、歷史觀、認識論和價值論,從而以實踐唯物主義為根本線索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從根本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仍然是以脫離人的活動和社會歷史的「抽象物質」為理論起點,並以此為基礎論述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沒有真正理解實踐的本體論意義,因而也就沒有深刻把握「社會的物」,沒有深刻闡述自然存在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已經轉化為社會存在,沒有深刻闡述存在的社會歷史性。

為基本框架,還是以實踐、辯證、歷史的唯物主義「一體化」為基本框架?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學者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結構」為基本框架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學者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是以實踐觀點為核心範疇和建構原則而展開的。但是,我們不能把實踐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對立起來,不能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立起來。在哲學史上,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一種實踐、辯證、歷史的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個基本特徵,而不是三個主義。用「實踐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了透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內含的實踐維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用「辯證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了透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內含的辯證法維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用「歷史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了透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內含的歷史維度及其徹底性和完備性。我們應以實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體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三是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是把「純粹」的哲學批判作為本質規定,還是把哲學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和資本批判的統一作為本質規定?幾乎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在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時,都注意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但基本上都是在「純粹」哲學的層面上闡述這種批判性。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是哲學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和資本批判的高度統一。我們應當明白,資本不僅改變了與人相關的自然界的存在屬性,而且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存在形態;不僅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並使人與人的關係轉化為物與物的關係,表現為物對人的支配關係。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具有支配一切的權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規定、存在形式和建構原則,並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建制。一言以蔽之,資本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社會存在,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和最高的社會存在物。

正是在資本批判的過程中,馬克思揚棄了抽象的存在,發現了現實的社會存在,發現了人與人的關係以物化方式而存在的秘密,並透視出人的自我異化的秘密所在,從而把存在論或本體論和人間的苦難與幸福結合起來了,使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得到了本體論證明。這就是說,馬克思的資本批判本質上是一種存在論或本體論意義上的批判。馬克思哲學批判的力度只有在同馬克思資本批判的高度關聯中才能顯示出來;馬克思資本批判的深度只有在馬克思哲學批判的概念背景下才能得到深刻理解;而無論是哲學批判,還是資本批判,都只有在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一更大的意識形態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哲學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和資本批判的高度關聯、融為一體,這是馬克思獨特的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特的存在方式。

原文參考文獻:

[1]艾思奇,1961年:《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人民出版社。

[2]高清海,1987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下冊,人民出版社。

[3]葛蘭西,1990年:《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

[4]《李達文集》,1981年,人民出版社。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0年、1972年、1979年,人民出版社。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篇)》第2卷,1988年,人民出版社。

[8]西洛可夫、愛森堡編著,1932年:《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李達、雷仲堅譯,筆耕堂書店。

[9]肖前,199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0]肖前、李秀林、汪永祥,1991年:《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修訂本),人民出版社。

[11]辛敬良,1991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莊子的逍遙觀?
哲學隨筆—從概念到存在
哲學也幽默
興亡與甘苦
【西哲】古希臘城邦——共同體中的人(2)、古代印度思想、古代中國思想概述

TAG:中國 | 歷史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 | 主義 | 馬克思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