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起源和發展
印度教也稱新婆羅門教,它是在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吸收印度民間信仰、佛教和耆那教等因素,發展起來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學觀念、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總稱。
印度教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印度原始公社瓦解時期的吠陀的宗教。吠陀的宗教是由中亞一帶移入的雅利安游牧部落和印度河流域土著居民宗教信仰的混合物,它崇拜種種神化了的自然力量和祖先、英雄人物等。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度在奴隸制國家逐漸形成過程中,吠陀的宗教被注入新的內容而成為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實行「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並在種姓分立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繁瑣的玄學體系和祭祀儀式。
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以後,婆羅門教文化獲得復興。在笈多諸王統治時,編纂了《摩拏法典》、《耶納瓦爾基耶法典》和《那羅陀達法典》等,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最後形式也在這一時期完成。神學家們還編寫了印度教的早期神話集《普羅那》。在史詩和《普羅那》的影響下,婆羅門教中的有神論信仰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毗濕奴和濕婆兩位神祇被當作主神而普遍地加以崇拜,在婆羅門教的萬神殿中還吸收了印度各地的民間神祇,這些神祇被看作是最高神靈或最高存在在各種不同場合的顯現。另外,婆羅門教還認為最高神靈在創造宇宙過程中有著創造、破壞和護持三種不同的職能,又提出了對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位一體」的崇拜。這些有神論信仰在其發展過程中樹立了神像、建立了寺廟和設置了聖地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的過渡。
在笈多王朝以後,印度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朝,這些小王朝的統治者大部分都信奉印度教。在6、7世紀以後,印度教中出現了密教的派別,密教是採用秘密儀式教派的總稱,它擁有一套特有的哲學、神學和祭祠儀式,其經典稱為坦多羅,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和俗信為特徵,主要崇拜對象是女神。
8世紀,鳩摩哩羅·跋陀和商羯羅對印度教進行了改革。鳩摩哩羅重新解釋了《彌曼蹉經》,確立了吠陀在印度教中的絕對地位,恢復了吠陀的某些固有祭祀儀禮。商羯羅系統地闡述奧義書一元論的原理,對印度其他的宗教哲學派別進行批判,為印度教的濕婆派和性力派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在印度次大陸四個方位建立了四座寺院作為教徒崇拜的中心,並仿照佛教的僧伽,建立了「十名教團」,推動了印度教的發展。
在莫卧兒帝國伊斯蘭教徒的統治下,印度教曾一度受挫,不少寺院被毀,大量教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但也有大批賤民為掙脫印度教種姓制度的桎梏,主動皈依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諸王中有的對印度教嚴厲鎮壓,有的則取寬容的態度。莫卧兒帝國勢力一直沒有深入次大陸很多偏僻的地區,南印度的瓦吉耶那伽羅王朝仍然維持著印度教繁榮的局面。從11世紀開始,印度教中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融合;另一種是在印度教中出現了具有改良主義性質的虔誠派運動。
在印度啟蒙運動中,印度教中出現了很多宗教和社會改革的團體。他們批判了中世紀經院神學和宗教派系林立、婆羅門專橫、崇拜偶像和動物等現象;反對種姓制度以及寡婦殉葬、童婚和不許婦女參與社會活動等社會陋俗;在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提倡民族的文化和語言。這些印度教改革團體在印度近代社會改良和民族主義運動中起過重要作用。
(黃心川主編,《世界十大宗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一哲/摘)
推薦閱讀:
※中國二十八星宿的起源說之其一
※民主化浪潮:起源與擴張
※戰爭的起源:歐洲中心的外擴張力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起源是什麼?
※大爆炸的那一刻,是否已經有了牛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