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色一枝梅:送禮首選,男女皆宜,有溫度、有內涵、有逼格

「從小讀宋詞」的第十三課

◆ ◆ ◆

詞人

舒亶(1041-1103),浙江慈溪人。歷史記載中他是一個不畏強權,敢於進言的御史,但人生最大的污點就是親手製造了陷害蘇軾的「烏台詩案」,或許是因為他過於耿直,對於蘇軾這類喜歡議論的名士恨之入骨,認為他們是國家的公害,把他們剷除,雖然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法,但仍然是忠君愛國的表現。

◆ ◆ ◆

詞解

這首詞,是舒亶寫給一位叫「公度」的朋友。宋朝有好幾位叫公度的,其中最有名的是黃公度,但根據考證,這裡的公度指的是當時的另一位詞人崔獻崔公度。

詞的起因,是因為遠在江南的公度託人給好友舒亶送了一枝梅花。

梅花,代表著的是江南的春色,也代表著古人之間一種君子之交的友誼。

這種傳統起源於南朝時的一個典故。

據《荊州記》記載,當時的名士陸凱和范曄是好朋友,范曄就是寫《後漢書》的那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陸凱當時在江南,范曄在北方的長安,陸凱託人寄了一枝梅花給范曄,並送上一首詩: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多麼風雅,多麼有「溫度」的禮物,帶著友人所在的江南花香,飽含著真摯的思念,雖然比不上送一些當地的手信實用,但不知道比只會送手信當禮物的人要高出多少。

一枝梅花,遙寄故人。

送出了溫度,送出了內涵,送出了文化,送出了逼格!

當時不僅文人之間送梅花,普通的老百姓也互相贈送這份「有溫度」的禮物。

南北朝著名的民歌《西洲曲》,講的就是情侶之間的梅花傳情。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南北朝的民歌真是好極了,比大多數詩人的作品都要好。用詞通俗而有情調,情感豐富但不流俗,怪不得說到民歌都說這是偉大的勞動人民的結晶,高手在民間啊。

這種風雅的習俗一直延續上千年,直到現代,詩人海子還寫過一首現代詩《折梅》:

站在那裡折梅花

山坡上的梅花

寂靜的太平洋上一封信

寂靜的太平洋上一人站在那裡折梅花

折梅人在天上

天堂大雪紛紛 一人踏雪無痕

天堂和寂靜的天山一樣

大雪紛紛

站在那裡折梅

亞洲,上帝的傘

上帝的斗篷,太平洋

太平洋上海水茫茫

上帝帶給我一封信

是她寫給我的信

我坐在茫茫太平洋上折梅,寫信

怪不得有人說海子是中國農業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多有古人之風。

但是越來越庸俗的中國人不再能欣賞這種風雅的禮物,現在很少有人給別人送梅花了,一來沒有那份閒情逸緻,二來梅花的梅字音同「霉」,現在的人講究這個,怕走霉運,你要是給人送梅花,人家覺得晦氣,你不會做人,情商太低。

時代不同了,折梅這麼風雅的行為在現在最多也就是金庸小說里的「天山折梅手」,聽起來吊吊的。

梅蘭竹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可是四位君子,梅花排在首位,如果現在還有人有這份心,折下一枝梅花,順豐包郵送到我手裡,我肯定會覺得,這個人是我朋友圈裡最風(zhuang)雅(bi)的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從小讀宋詞」:leishusongci,一起來聽語文老師不會講的宋詞課)


推薦閱讀:

水色秀麗的江南古鎮 ---- 西塘
江南貢院走出來的名士
山水柔情話江南
雨醉江南
把江南寫在煙雨朦朧的花箋上

TAG:送禮 | 溫度 | 內涵 | 江南 | 江南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