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與做人

修身立己和諧中正  一、中和之道,天下根本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1.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說:人的歡喜、憤怒、哀傷、快樂的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即使表現出來但是都合乎時宜和禮節,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生長發育了。   由此我們得知,倘若一個人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就會平靜淡然,這就叫做「中」。喜、怒、哀、樂都是人們的正常反應,是人們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後產生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說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情感是被控制的,內心保持著平靜和均衡,這是合乎正道的。然而,人的感情無法正常宣洩是不可能的,因此宣洩需要有個尺度,這個尺度就是: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於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極度悲哀或是過度高興都是不合理的,而是情感表現得合常理、合時宜、有節度,這就是「和」。  在《論語·八佾篇》中記載,「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句話表面上看來是孔子對《詩經·關雎》的評價,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一個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視。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綜合體,在孔子看來,情感的表露應當合乎節度,即使是快樂或哀婉的時候,也不會樂而忘我、悲而忘形,這就人們常說的「喜怒不行於色」。同樣,即使是控制情緒也不能做得太過分,那會使別人感覺你過於陰鬱,城府太深,不容易交往,從而對你敬而遠之。  然而,現代人往往只注重情感的釋放和個性的張揚,在行為上忽略了對「中」的把握。所以,我們提倡「中庸」之道,當人們一旦達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就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和做事處世,生活環境就會變得秩序井然了。  「中」與「和」是中庸之道的重要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種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處世態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諧,是指對待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與自然規律背道而馳。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人類社會中,只有在「中和」的和諧環境里,萬事萬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說,「中」是我們人性的根本;「和」是我們必須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欣欣向榮地生長發育了。  2.中唐是無處不在的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意思是,孔子說:「鬼神的德行,真是很大呀!看它卻看不見,聽它也聽不著,但它卻體現在萬事萬物之中而沒有遺漏。讓天下的人,齋戒沐浴後穿上莊重服裝,來祭祀它們,浩浩蕩蕩啊!祭祀時好像在人們的上方,又好像就在人們的左右。」  孔子的這段話通過對鬼神特點的分析來說明中庸之道是不可離的。我們現在通常認為「鬼」是不吉利的、可怕的,但是古代人卻不是這樣。他們認為,鬼神是祖先死後的魂靈,不但不可怕、可惡,還可以保佑他們的後代。古代人經常祭祀鬼神,以求得它們的佑護。鬼神處於天地之中,可謂盛大,雖然人們所看不到、聽不到,然而人們卻不得不對它們產生敬畏和謹慎之情,同樣,中庸之道也是如此。  眾所周知,「大道」是無言無聲、無形無相的。無論誰都沒有聽到過「大道」的聲音,也無從知曉「大道」的形象。然而,世上萬物都是「大道」創造的,都是「大道」的載體,都必須按照「大道」的規律去行事,順道而行就有發展,背道而馳就必然失敗,「大道」主宰著我們,就像老子所說的那樣:「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也就是說,它寂寞無聲,廣闊無形,獨自存在又永恆不變,循環運行而不會停殆,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  《易經·繫辭傳》中說:「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意思是說,觀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復始,聖人仿效自然造化的萬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這說明聖人也是以自然運行法則作為統治管理天下的依據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既有有形的、看得見的東西,比如我們的身體、樹木、動物等,也有我們無法看見的東西,比如各種規律、自然法則等。看得見的東西,我們很容易把握,但是對於看不見的東西,人類就無法用直觀的方法加以認知了,這時就需要運用智慧的思考,總結和歸納它們。中庸之道就是這樣無形無相卻又真實存在而不離我們左右的。中庸之道就是「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中庸的「大道」就是這樣,雖然我們看不見它,它卻可以通過「無所不存」的形式使每一個人都心悅誠服。我們常常以為看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在違反規律做事時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規律會暗中考察我們的行為,然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懲罰。所以,我們為人處世只有真誠地遵循「中庸大道」,才能不招致災禍,取得最終的勝利。  3.中唐是最高的德行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翻譯過來是:「孔子說:『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人們很少能長久地實行它。」』可見,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原因就在於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去履行它,我們這些平常人往往不明白其中的真諦,甚至居於高位的人同樣也不能按照中庸的道理行事。所以中庸才顯得最高,行中庸之道才顯得難能可貴。  那麼,為什麼「中庸」這種智慧曲高和寡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還有更多的慾望、有更多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果無節制地膨脹下去,就會變成貪婪的慾望,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會變得醜陋了。人們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社會地位更優越,得到更多的讚譽和尊敬,就產生了追名逐利的慾望。於是,人們不再僅僅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與利去拼殺,慾望貪婪的人,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他們沒有滿足的時候,於是就違背事物的規律做事,在恰當的時候做不恰當的事,漸漸偏離了事物發展的正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做事「過了」。這樣的人自然無法依照中庸之道立身處世。古今中外,那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不明白見好就收,不知道「水滿則溢、月滿則盈」道理的人屢見不鮮,這恰恰就是中庸之道不容易施行的最好證據。  與此同時,我們趨利避害的天性催生出了另外一類人。這類人與那些為了達到目的而肆無忌憚的人不同,他們甘於平庸,不思上進,凡事都偷懶拖拉,做事「差不多就行」,根本無心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這類人做事就是所謂的「不及」,他們同樣也不能以中庸之道來待人處世。這樣說來,中庸之道確實是很難施行的,所以更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行為規範,加以提倡。我們來看一下球星舍甫琴科和魯尼的對比。  舍甫琴科一直被認為是足球運動員的典範,他的行為恰恰體現出了古老的「中庸」智慧。在球場上舍甫琴科威風八面,但是走出球場,他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非常「正常」:為人低調,絕對不會讓緋聞、醜聞纏身。與舍甫琴科相反,曼聯隊的前鋒魯尼卻顯得「少不更事」,他在球場上辱罵裁判,惡意報復對手,在賽場外打架、招妓,被評價為「一個愛使小性子的愚蠢男孩」。前英格蘭隊長希勒就曾經指責魯尼,說他把本該屬於足球運動員的天賦用在了歪門邪道上。  由此可見,中庸之道實質上就是要行當行之事,不做不及或者過分的事情。除此之外,良好的語言表達與得體的待人接物,也能體現「中庸」的道理。說話時,既不出言不遜,又能直指主旨;遣詞造句既符合當時的場合,又符合自己的身份,能恰當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既妙語連珠,又不會給人夸夸其談的壞印象。倘若能做到這些,就達到了「中庸」的境界。我們來看看下面的這些演說記錄。  在歷史上記載了一次冗長的演講紀錄,一位美國參議員為了使「私刑拷打黑人的案件歸聯邦法院審判」的法案得以通過,竟然在參議院高談闊論了5天,據說他在講台前踱步75公里,做了1000多個手勢。另一次長得過分的演講是一個眾議員用馬拉松式的演講來阻止美對英的宣戰,直到戰火燒到家門口,形勢迫在眉睫了,這位議員仍在喋喋不休。時至半夜,聽眾席上鼾聲四起,最後一個議員忍無可忍,把一個痰盂扔到演講者頭上,才終止了他的發言。  這兩位演講者都忽略了「中庸」的做人做事原則,不知道做事恰到好處才能獲得良好的結果。  中庸之道雖然看似平常普通,但是越平常普通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極致。不過,即使中庸之道「民鮮能久矣」,但卻絕對不是不可能做到之事,只要按照上面提及的原則去做,相信你一定可以成為貫徹「中庸」之道的典範。  4.中庸是可以達到的  中庸之道是真實存在的必然性規律,然而它卻是無言的、無邊無際的,它孕育了天地萬物,並使天地萬物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對於如此高深的中庸之道,普通人並不是註定要望「道」興嘆,無所作為。因為中庸之道不僅涵蓋了難以把握的宏大哲理,還包括了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智慧。我們舉個例子來看。  如果有人問我們「太陽系的早期情況是怎樣的」?一般人都說不出「一團雲狀的星際氣塵,也就是太陽星雲,由於自身的重力而混亂崩潰,隨後中心不斷升溫並且壓縮,熱到可以使灰塵蒸發掉的程度……」之類的話,但是如果有人問我們「晚上看到月亮的周圍有一圈圓暈意味著什麼」?人們卻可以說出「這是第二天會颳風的徵兆」,我們也因此可以安排好第二天的生活。  中庸之道常常高深得連聖賢都把握不好。比如說,天地是最以正道行事的,可是也不可避免地發生水旱災害。所以說,即使是有德行的人講到中庸之道的高深境界時,也不可能全部精通。因此,中庸的道理是「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說得再具體一些,我們人類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認識與實踐兩部分。認識指導實踐,實踐產生認識,認識與實踐相統一,就是「知行合一」。通常來說,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有正確的行為實踐。從認識的角度來看,有智慧的君子擁有主動探索中庸之道的能力,所以可以認識中庸之道的精髓,並且在行動中體現中庸的智慧;然而,我們普通百姓雖然不具備自覺探索其中奧妙的能力,但是由於中庸之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們可以在日常實踐中模糊地感受到它的存在,然後根據這種實踐得到關於中庸的經驗,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因此,「中庸」這一大智慧,我們這些普通人是可以知道,並且實踐的。君子所行的中庸之道,開始於普通的男男女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卻能達到整個天地。舉例來說:  客氣話是我們用來表達恭敬和感激情緒的常用語言,恰當地說客氣話,可以拉近與他人的距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可是如果客氣話說多了,就會流於形式,顯得虛偽,反而事與願違。比如有人遞給我們一杯茶,我們說一聲「謝謝」也就夠了,說多了反而不正常,就好像姜昆說的一段有名的相聲《踩腳》中描述的那樣:一個人踩了另一個人的腳,這原本是一件小事,可當事人卻從網路到科技,從國際新聞到政治形勢,天南地北地亂侃一套,本來只說一句歉意的話就可以了,卻讓此人說得令人生厭了。  中庸至德既可以供有德君子研究探討,也可以供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去認知和實踐。我們普通人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所能理解的淺顯的道理;那些智慧高人一等的人,則可以從中獲得廣大的真理。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都已經離不開電腦了,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開發軟體、編寫程序以及電腦的原理,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使用電腦,我們仍然可以打字、上網,而專業人士則可以從事高深的計算機軟硬體開發工作。   所以,雖然我們並非君子、聖人,可是只要人們去認真理解、實踐中庸之道,就一樣會有收穫,在立身處世之中處於不敗之地,從而獲得成功。  二、順乎規律,遵循本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1.中唐要求遵循規律  所謂「中庸」,就是為人處世要遵循事物內在的規律,順乎事物的自然秉性。既然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那麼我們以之為標準去待人接物就是自然而然的行為。  然而,孔子多次感慨中庸之道不易施行,甚至認為與行中庸之道相比,把天下國家治理得井然有序反而是簡單的。將天下國家治理得公平、公正,需要有大智慧;放棄誘人的官爵俸祿需要有大仁義;從雪白的刀刃上踩踏過去需要有大勇氣。把大智慧、大仁義、大勇氣發揮到極致已經很不容易了。有大智慧而平天下者,有堯、舜、大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大仁義而淡然名利者,有伯夷、叔齊、虞仲、朱張、柳下惠、少連,陶淵明等;有大勇氣而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仁人志士更是不勝枚舉。  那麼,為什麼做到這些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之後,卻不一定能遵行中庸之道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倘若一個人擁有大智慧、大仁義和大勇氣,就說明這個人的頭腦中有智慧與愚笨、仁義與不義、勇氣與怯弱的概念,也就有善惡、美醜、正邪、高低、貴賤等的判斷。頭腦中有了這些相對立的概念,就好像有了佛教中所說的「分別心」,故而思考問題和做事情時就難免被這些概念所左右,戴上「有色眼鏡」,產生偏見,就不可能做到「執兩用中」,因此也就不可能做到永遠正確。 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聖,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於鈇鉞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這一思想源於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於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戒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 忠恕之道在《大學》里被稱作「 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 毋(勿)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這謂 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並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中道行不偏倚權衡兩端,取其中道執其兩端,中道而行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遠不近,調整距離立正自身,時中而立過猶不及適可而止和諧調度,恰到好處步步到位,合情合理恰如其分,自然而然克己私慾,處事周到正直但不清高性格率直,堂堂正正胸懷磊落,光明正大正道而行,知足常樂以德立身,嚴於律己忠於職守,孜孜不倦曲高和寡,水清無魚貴在自知,切忌清高與民同樂,適時激勵居上不驕,處下不餒豁達為人,寬容處世善良但不懦弱人心真善,金石可鏤與人為善,擇善而行實誠無妄,至誠無欺真才實學,切忌虛偽施善有度,貴在中庸適中處之,自我保護合理拒絕,適度反饋明處吃虧,暗中受益內柔外剛,忍讓有度面對臉色,自信坦然城府但不圓滑素位而行,反求其身精於城府,敏於心機胸懷大度,厚德載物忍讓變通,知錯就改頭腦清醒,心態平和方於其里,正於其外堅守原則,方正不阿真誠待人,榮辱與共因人而異,靈活應對善於聆聽,明辨是非強但不獨斗自強不息,自信不已拋棄宿命,把握命運主動出擊,展現自己無志者敗,有志者成充分準備,抓住機遇獨斗無益,貴在團隊技藝再高,須人合作結交貴人,背靠大樹聽人規勸,摒棄偏見上下同欲,左右逢源果斷但不魯莽明智做人,果斷處世相信自我,反抗命運果斷幹練,抓住機會富有主見,積極爭取適度冒險,體味生活行為有法,張弛有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慌亂有害,武斷無益慎重承諾,巧妙反駁有條有理,無過無欠堅持但不固執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相信自己,執著自我行之以道,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直面挫折,笑對失敗審時度勢,相機而動巧於靈活,善於變通明察秋毫,見機行事目光長遠,學會放棄判斷形勢,準確決策傲骨但不自負貴在傲骨,不存傲氣貴在傲骨,贏取尊重不存傲氣,獲得承認七分實力,三分餘地切忌自卑,建立自信中正平和,不露鋒芒隱藏實力,等待時機韜光晦跡,藏鋒守拙居高不傲,共享榮譽發揮長處,克服缺陷智謀但不奸詐睿智明達,有勇有謀慎重思索,明晰分辨布在方策,謹慎謀劃遵道而行,深謀遠慮對比效應,心理操縱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謀以正途,切莫欺詐不揭人短,不戳人痛避免爭吵,化解矛盾權衡深淺,捕捉玄機耿直還要通融為人公正,處世公平秉性耿直,心存坦誠以直報怨,以德還德嚴於律己,誠信與人人格獨立,操守堅定因勢而通,因時而融正面受阻,反面入手急中生智,隨機應變必要時期,非常手段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兼容還要超越寬容以交,忠恕為本兼容並蓄,包容大度忠言逆耳,學會傾聽寬容自己,忠恕他人見賢思齊,敏而好學兼聽則明,超越自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據理力爭,當仁不讓立足本位,忠於職守尋找良師,結交益友剛強還要溫柔剛毅堅強,魅力非凡剛強有三,中庸為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權利,維護利益維護自尊,抵擋誘惑柔以濟剛,雙管齊下內剛外柔,軟硬兼施剛柔相濟,適者生存語氣謙和,切忌霸道反躬自省,勇於改過高標還要低調立身為上,高標處世遠大志向,輝煌人生飽含熱忱,富有激情埋頭做事,抓準時機順勢而為,善於借物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自我剋制,謹慎小心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心態平和,寬容待人和顏悅色,放低姿態施威還要施恩樹立威嚴,打造威信不做笨蛋,切莫太實從善如流,正面影響小事泄憤,大事鎮定以德服人,仁行天下施威善後,恩威並重威嚴於表,寬容於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之以恩,動之以情互助互進,互惠互利三思還要後行深謀遠慮,充分準備謹慎思考,仔細謀略度量深淺,權衡利害全面斟酌,多方思考有備而來,有計可施及時行動,敢作敢為猶豫不決,一事無成勇於嘗試,敢於冒險欲速不達,循序漸進珍惜時間,專註做事 能屈還要能伸寵辱不驚,委曲求全克己忍讓,小忍大謀學會認輸,立於不敗求人辦事,把握分寸謙虛謹慎,適度張揚有屈有伸,屈伸有度自尊自愛,保持彈性了解對方,投其所好說服他人,推銷自己掌握技巧,利用領導可方還要可圓方正做人,圓滑處世紅臉白臉,可方可圓外圓內方,性格靈活把握身份,巧妙言談智慧圓融,行為方正方圓兼顧,遊刃有餘消除隔閡,突破防線化解矛盾,避免衝突量力而行,應對非議彈性管理,輕鬆領導會進還要會退知進知退,中規中矩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退讓折中,隱忍適度以進為退,以退為進了解對方,掌握主動避其鋒芒,後發制人隱藏實力,尋覓時機勇於進攻,敢於冒險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樹立夢想,激發創意嚮往未來,堅持現在懷抱希望,提高能力事在人為,正視開端心理暗示,統一目標直面現實,勇敢打拚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面對得失,處之泰然打破常規,創意致勝轉變思想,柳暗花明在聰明與糊塗之間愚智相濟,涇渭分明大智若愚,養晦之術愚於其表,智於其里大處精明,小處糊塗智中有愚,愚中見智弄拙成巧,智慧增值以勤補拙,成就大業.幽默機智,智慧人生言談有度,沉默是金於人面子,於己方便在朋友與敵人之間善待朋友,保持距離志趣相投,道同為謀距離適當,親密適度朋友犯錯,中肯寬恕友可變敵,貴在謹慎寬容對手,化敵為友遠離小人,不結冤家尊重對手,寬待敵人內心自由,持中而立敵可化友,以誠服敵在競爭與妥協之間參與競爭,敢為人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融入環境,激發潛能人棄我取,捕捉玄機腳踏實地,基礎紮實適度妥協,笑到最後不求圓滿,見好就收放棄偏執,適時調整滿足他人,方便自己做事失敗,做人不敗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博學多識,滿腹經綸善於觀察,虛心學習總結教訓,敗中求勝改變態度,活出精彩實踐為主,理論為輔貴在學習,重在應用亮出絕活,爭取機會摒棄惡習,戰勝自我勤勞實幹,脫穎而出
推薦閱讀:

卷五十二 中庸第三十一
中庸是不是一種很大的缺點?
如何理解《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含義?及與《道德經》道學的關聯?
中庸之道:誠與道德修養

TAG:做人 | 中庸 | 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