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山水名畫欣賞——宋代山水畫(三)

  《雪麓早行圖》  北宋 佚名 絹本淡設色 縱162.5厘米 橫74.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本圖寫大雪過後深山巨壑的早晨,崎嶇的山路上行進著騾隊行旅,左方山坳處有山村茅舍,右方則建有水磨,山間瀑布流經磨房注入溪澗之中。此圖舊題為范寬所作,從畫風看應為宋時范寬傳派畫家的作品。當時「關陝之士唯摹范寬」,據文獻記載,師法范寬較為著名的畫家有黃懷玉、紀真、商訓、寧濤等人,元代湯垕《畫鑒》中認為范寬的弟子中「黃(懷玉)之失工,紀(真)之失似,商(訓)之失拙,各得其一體。若懷玉刻意臨摹其雪山,遇得意處,深淺未易斷也」,此畫當是黃懷玉一流所作。

  《江山放牧圖》  北宋 祁序 絹本設色 縱47.3厘米 橫115.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祁序,生卒年不詳,江南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謂其工畫花竹、禽鳥,兼長畫水牛圖、鬥牛圖,奇思巧構,人或雲有戴嵩遺風。其作品生動活潑,富于田園野趣。此畫為祁序傳世孤本,細筆畫春景牧放。平遠的江南水村田野蔥蘢,農人們或在田間辛勞耕作,或偷閑盤坐樹下對弈。水塘中、沙岸邊,牧童們趕著自家的牛兒彙集於此。用筆工緻秀潤,設色清麗淡怡,樹石畫法明顯受郭熙的影響,是風俗畫與山水小景畫的完美結合。

  《漁村小雪圖》  北宋 王詵 絹本設色 縱44.5厘米 橫21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詵山水畫崇尚李思訓和李成兩家法規,在李成的清逸中融入了李思訓的華麗,在水墨畫法中引入了金碧山水的某些設色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貌,人們稱其畫風「清潤可愛」。此畫描寫快雪時晴之際關山、嶺巒和漁村的景緻。畫家用筆尖勁清散,在刻畫物態上十分精細自然,工中帶寫;用墨則明潤秀雅,華滋淳厚,注重氣氛的烘染。至於用色則更富創見,不僅在繪天山坳處用墨青作了處理,托出山嶺坡岸的積雪,又在崖巔、樹頂上用哈粉漬染,表現積雪在陽光下燦爛奪目的景象。

  《煙江疊嶂圖》  北宋 王詵 絹本設色 縱45.2厘米 橫166厘米  王詵(1048-1104),字晉卿,山西太原人,居開封。官至宣州觀察史,娶英宗趙日署女魏國公主。官左衛將軍,駙馬都尉。王晉卿所畫煙江疊嶂圖,傳世不止一本,畫法略用青綠設色,石皴在不方不圓之間,小樹多夾葉,別具一種風格,同專學李成、郭熙畫派的不同。此畫面蕭疏清遠,表現了煙霧迷濛的水鄉景色,在構圖上,遠近疏離,似有一透視感,遠山隱映於雲霧之中,悠遠秀麗。本幅無款印,有宋徽宗趙佶標題:「內府所藏王詵四卷中此為第一」。

  《溪山秋霽圖》  北宋 王詵 絹本淡設色 縱45.2厘米 橫206厘米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  本圖以長卷形式表現秋日雨過天晴後郊野的清麗風光。卷中忽而兩山夾峙野水逶迤,忽而重岩疊嶂連綿而起,忽而江水橫陳浩淼空闊,其中點綴高人逸士漁夫釣者,表現其悠閑生活情趣。宋人論畫山水謂需寫出可游可居之景,此圖布置有序,意境優美,正體現了這一要求。畫上無作者款識,元時曾經倪瓚、柯九思等人收藏,定為郭熙之作,但此畫畫風清潤素雅,用筆尖利,與傳世的郭熙雄健渾厚之畫風頗不相同,謝稚柳更定為王詵之作。

  《贏山圖》  北宋 王詵 絹本設色 縱24.5厘米 橫145.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用勾勒青綠填染畫山,古樸清雅,元代錢選小青綠山水即似此畫風,卷末山石上有小楷題識,云:「保寧賜第王晉卿贏山既覺,因圖夢中所見,甲辰春正月夢遊者。」但此圖是否為王詵手筆,鑒賞家中尚有不同意見。

  《山水圖》  北宋 李公年 絹本淡設色 縱130厘米 橫48.4厘米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館藏  李公年,北宋後期畫家。曾為江浙提點刑獄公事,是一位文人身份的山水畫家。《宣和畫譜》稱他「運筆立意,風格不下前輩,寫四時之圖,繪春為桃源,夏為欲雨,秋為歸棹,冬為松雪,而所布置者,甚有山水雲煙餘思,至於寫朝暮景趣,作長江日出,疏林晚照,真若物象出沒於有無之間,正和詩人騷客之詠題。」可知李公年善於在山水畫中圖繪四時朝暮,抒寫富有詩意的景趣。

  《江山樓觀圖》  北宋 燕文貴 絹本設色 縱31.9厘米 橫161.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燕文貴(967-1044),北宋山水畫家,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太宗時至汴梁於街頭賣畫,被畫院待詔高益發現並加以舉薦,後進入翰林圖畫院,甚得太宗賞識。作畫時常自出機杼,落筆命意不因襲古人,所畫景物清潤秀雅,又善於把山水與界畫相結合,將巍峨壯麗的樓觀閣榭穿插於溪山之間,點綴以人物活動,刻畫精微。《江山樓觀圖》描寫江景,氣勢開闊曠遠。卷首寫江邊丘陵起伏,近處碎石散布,雜樹迎風搖曳,遠處江水浩瀚。畫中溪山重疊,景物繁密,山間山濱布置台榭樓觀,筆法細緻嚴謹,是典型的「燕家景緻」。

  《溪山樓觀圖》  北宋 燕文貴 絹本設色 縱103.9厘米 橫47.4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燕文貴又曰燕貴,兼擅山水、界畫與風俗題材,較為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生活景況。此圖繪高遠、深遠景色,溪山重疊,自下而上,自近及遠,繁複細密。在險峻的峰巒之中,顯現出雄偉壯觀的樓觀殿宇,山崖下水榭迴廊與水波浩淼的江面互相映襯,加上陡峭的山勢與艱險的山徑,使此畫的境界雄渾沉秀,繁中見清。筆法尖勁峭麗,山石皴中有染,精細工整,是「燕家景緻」的典型範例。本幅左邊石上有「翰林待詔燕文貴筆」。有清代皇帝弘曆的御題詩,並鈐有「古稀天子」等收藏印章。

  《春山瑞松圖》  宋 米芾 軸 紙本設色 縱35厘米 橫44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居士、海岳外史等,40歲後改名芾。祖籍山西太原,後遷居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宋徽宗時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其性潔成癖,好奇石,行止狂放,人又稱「米顛」。其畫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爛漫,不求工細,多以水墨橫點,人稱「米點皴」,而其山水面貌多雲煙變滅之景,人稱「米家山水」,在中國山水畫中別具一格。此圖描繪的是雲煙涌動的山林景色。畫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

  《秋山蕭寺圖》  北宋 佚名 絹本淡設色 縱32.5厘米 橫321.4厘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本圖開卷處圖繪遠山溪岸,繼而群峰疊起大壑飛瀑,頗為壯觀,再次又轉入平川岡阜秋樹遠山,漸成清遠之境,布局變化錯落有致。全卷以水墨為主,間以簡淡之賦色,山石皴紋稍嫌呆板,林木結構系出於郭熙傳派,與傳世燕文貴作品之風格有出入,似應為南宋畫家的手筆。卷上有燕文貴小字款,乃後人所加。畫上鈐有「琴書堂」、「信公欣賞」及乾隆收藏多方印章。  註:以上內容摘自《中國傳世山水名畫全集》
推薦閱讀:

溫家寶在慶祝中國成立59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夏天也想穿長褲?那這樣穿准沒錯!【中國服裝圈·973期】
中國酒場繞口令
三教交鋒:儒佛道如何在中國文化中「相生相剋」?
那時回頭看,這才是中國。

TAG:中國 | 山水畫 | 名畫 | 山水 | 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