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學義兒科用藥經驗

裴學義老中醫1944年畢業於北平國醫學院醫科班,畢業後正式拜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先生為師,為孔師得意關門弟子,隨孔師行醫十餘年,深得其真傳,經常代師應診,醫好了許多疑難病患。曾任東城區聯合診所第一任所長五十年代初協助傳染病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治療各種瘟疫雜病,成績卓著。

裴老行醫五十餘年,醫學造詣頗高,通曉各科醫道,對兒科尤善專長,以療效明顯、醫術精湛而受同道推崇。在治療乳兒肝炎、小兒咳喘、腎病、小兒脾胃病以及成人婦科疾患等方面都有極其豐富的經驗,在患兒家長中享有很高威望。由他的經驗處方研製出益肝酶沖劑、金黃利膽沖劑,療效顯著。筆者有幸侍診裴老,現將隨師臨證體會做一總練:

一、注重脾胃,從中取傍

小兒每時每刻都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飲食是小兒生長的重要因素,故脾胃功能直接關係著小兒的成長,脾胃失調也是導致多種疾病的根源。因此調治脾胃是許多兒科疾病的治療關鍵在臨證時裴老不但對傷食、積瘡、吐瀉從脾胃論治,而且對咳嗽、黃疸、腫病也從脾胃圖治,如乳兒肝炎綜合征,病位雖在肝膽,但與五臟相關,尤以脾胃最要。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作輸布精微物質。藥物入口,亦靠胃受納腐熟,脾之運化方可達病所。而本病主要發病年齡是出生2~3天至2~3月的小嬰兒。出生嬰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脾胃運化功能薄弱,故遣方用藥應時時顧護脾胃,勿用大苦大寒之品損及胃陰,耗傷脾陽。

在退黃方中,裴老用生麥芽作為主葯,它具有生髮脾胃之氣,健脾養胃、消食和中之功,並可疏肝理氣。曾有報道,用單味生麥芽磨粉製成糖漿治療急慢性肝炎。對於脾氣虛弱明顯的還用茯苓、白朮、肉蔻、蓮肉、黃精、伏龍肝等健脾益氣,脾氣健動,肝氣調達,水濕得化,熱無所附,膽汁循常道而行,則黃疸消退。

又如腎病綜合征:本病中醫學認為稟賦不足,脾素虧虛或久病體虛是本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劉河間雲「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失職,谷反為滯、水反為濕,水濕內聚積而成水,溢於四肢身軀發為水腫。故腎病輕症裴老常從脾論治。若由脾及腎,腎氣虛弱不能溫化水濕,則水無所主,陰氣瀰漫,而致水腫反覆發作的,裴老則在健脾的同時注意溫腎行水。

舉例:

患兒王×,男,13歲,因浮腫8個月伴尿蛋白癥狀而住院腎病專科病房。入院後經查確診為腎病綜合征,在院外患兒一直口服大劑量強的松(60mg/日)及靜點環磷醯胺效果甚微,遂請裴老會診。

其表現高度浮腫不能下地,腹部腫脹可達胸膺,陰囊腫大如皮球狀,面色白,神疲氣促,喜暖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脈沉無力。證屬脾腎不足,三焦氣化失常。治以溫腎健脾,調暢三焦。處方:

肉桂4g,草蔻4g

砂仁4g,谷稻芽各9g

浮萍9g,大腹皮9g

姜皮9g,茯苓皮15g

車前子15g,橘核9g

炙甘遂末4.5g(分沖)

服藥1周患兒浮腫明顯消退,已能下地門診,服藥3周浮腫完全消退。

針對蛋白尿改方如下:

石葦30g,苦參10g

鳳尾草15g,倒扣草30g

生山藥30g,芡實9g

橘核9g,烏葯9g

生海蛤30g,生牡蠣30g

萆薢9g,炮姜9g

連服一月尿蛋白消失而病癒。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此處,對咳嗽痰盛之患兒裴老更是注重脾胃功能。《內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內經》雖分五臟諸咳,而尤重於胃,胃中水谷之氣不能上蒸於肺,留積於胃中隨熱氣而化為痰。隨寒氣而化為飲,胃中即為痰飲所滯,則輸肺之氣亦必不清而成為諸咳之患。小兒脾胃先天素虛,易為乳食生冷、積熱所傷,而致脾胃運化失調,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釀生痰濁,上儲於肺,或為外邪所誘發,壅塞氣道,致使肺氣不得宣降而引起咳嗽。即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

故小兒咳嗽應一半治肺、一半治脾胃,若僅用或早用止咳斂肺之葯可能會很快奏效,但以後每遇氣候外邪之變化又可引動中焦而作咳。因此本病一定要實脾腱胃,裴老常以鮮蘆根、前胡、杏仁、杷葉為基礎,而加用半夏、化紅、焦楂、內金、草蔻、砂仁、炒萊菔子等,從本而治。由此而治,患兒受益無窮,咳嗽往往不易再發,或發而較輕。

二、重視陰分,善用清涼

小兒生機蓬勃,發育旺盛,患病以後常為實證、熱證,而且容易出現陽熱亢盛及津液耗損現象。裴老臨床十分注意寒涼清熱、酸甘化陰而以妄攻峻補,損陰竭津為禁約。如厭食一證,裴老在健脾開胃基礎上善加滋養胃陰清解五臟之熱的藥物。小兒厭食目前有逐年遞增之勢且病因繁雜,但與社會因素、生活方式變更有直接關係。

現在小兒多為獨生子女,家長愛子心切,常常缺乏科學餵養知識而拔苗助長,盲目投以肥甘厚味,如過食糖類、煎炸粘膩或濫服補藥等。以上均可助熱生燥損及胃陰。胃之陰津受傷,則受納失職,納谷呆鈍,故此證裴老常用神曲、草蔻、砂仁、焦楂、內金、生麥芽、谷稻芽、加石斛、麥冬、元參、生地、青黛等。使全方清補而不膩,養胃而不礙脾。

又如發熱為小兒常見之證,病因紛雜,證候表現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治療應因證而異。西醫辨病考慮三個方面:感染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及腫瘤。但在臨床時常遇到某些患兒表現發熱持續十餘日不退,實驗室檢查均為正常或某些患兒表現反覆發熱二周或一月一次,或咳或不咳,常伴咽赤、舌紅苔白脈數等。此二類發熱在臨床上西藥很難奏效或不易控制複發。而用以辛涼清熱、甘寒育陰之法卻收到較好的療效,顯示出了他的獨到之處。

舉例:

患兒李××,女,5歲,自生後1歲起即反覆出現發熱,每兩周或一月發作一次每次均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家長甚為著急,遂求治於裴老。患兒平素貪涼喜飲,納食不香,大便偏干,舌質紅,苔白,脈滑細。

裴老辨證屬余邪未清,陰分暗傷,選竹葉石膏湯、白虎湯、銀翹散化裁之方:

竹葉3g,生石膏12g

銀花9g,連翹9g

知柏9g,板藍根9g

瓜蔞20g,青黛3g

鮮蘆根30g,鮮茅根30g

全方辛涼透表,甘寒養陰清熱,使余邪清,里熱除。患兒服上方四周,上述癥狀消失,一年後家長再來門診,訴患兒發熱次數已減至一年2~3次。

諸如此類患兒很多,或反覆發熱或反覆咳嗽,常年不愈,每每經裴老清里和表之法而病根消除。

三、氣候變遷,應時制宜

裴老師從孔伯華先生。在隨師期間,先生即告學生:不要拘泥成方而不知變通。隨著時代變遷,氣候、生活定有不同,故用藥寒熱溫涼必應隨之而更以適應環境之變。先生聰穎敏悟,當前氣候逐漸轉暖,冬天應寒反熱,故外界寒邪日益減少,加之目前生活水平日趨提高,又多是獨生子女,故嬌溺縱慣者多,調護時偏暖偏飽者多,從而造成內熱、濕熱者多。

因此,在臨證時裴老臨床用藥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在老師經驗基礎上有所發揮,如多用清熱育陰淡滲利濕之葯以適應天地氣運之變化。在一年四季中裴老也法有不同,葯有側重。如冬季每遇寒流襲來之時,對外感患兒裴老適當加用少量麻黃、蘇葉、蘇梗等辛溫散寒之葯。在夏季暑熱之時多用藿香、佩蘭芳香化濕之葯。春天多風而選用解表祛風之葯。秋天多燥則隨證而加潤臟之品。裴老療效顯著正源於他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避於不知變通。

推 薦 閱 讀點擊標題查閱

◆李乃庚治療小兒久咳經驗

◆重用茜草或可促排卵

◆陳亦人教授治黃汗醫話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但根據筆者個人經驗還覺得最主要`最準確的方法還是
豬媽的總結經驗貼
達人總結50條爆強廚房裝修經驗!!!
以部分廉潔經驗帶動整體廉潔成效
垂釣比目魚的經驗與心得

TAG:經驗 | 兒科 | 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