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話服裝
作者 高關中(德國漢堡)
漢堡婦女聯合會舉辦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在一家小劇場(Hamburger Kammerspielen)舉行。主題是,「女性的服裝(搭配)與優雅」,來參加活動的姐妹們都穿上自己最心儀的服裝,包括休閑、運動和禮服,在舞台上走秀。由三人點評小組逐個點評,並評出各種獎項。婦聯會長康楊邀我參加這個活動,做個主題演講。這是一項文化活動啊!堅決支持,欣然接受。於是我翻閱大量資料,尋找服飾圖片,寫下了這篇介紹古今中外服裝的講演稿。
中國服裝的演進
服裝(服飾)作為衣食住行四大元素之一,是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各時代的服裝都有所不同,從中可以反映出環境的多樣和時代的演進。
在服裝出現以前,我們的祖先過著極為原始的生活,冬天以獸皮禦寒,夏天以樹葉遮體。傳說伏羲氏發明了織「布」,注意,中國上古是用麻布做衣服,而不是棉布。唐代詩人孟浩然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詩句。
種桑養蠶,製作絲綢,據傳是在黃帝時期發明的,黃帝時期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倉頡)、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正是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繅絲。有了絲綢。用帛製成冕服。通過考古,在山西夏縣發現了5500年以前的蠶繭。漢代養蠶、織帛、縫衣等手工業都已經相當發達。馬王堆出土的紗料單衣薄如蟬翼,一件長女服重量還不到50克。張騫通西域後,打開了通往西方的商路,絲綢為輸出大宗,因此稱為絲綢之路。西方人喜愛中國的絲綢,因此帶動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棉花原產於南亞西亞地區,唐代傳到西域南洋,宋末元初傳到內地,開始大量種植。女發明家黃道婆(1245-1330)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學習海南黎族的紡織技術並加以改進,推動了棉紡業,被尊為布業的始祖,紡織業鼻祖。從此以後,棉花與絲、麻並駕齊驅,成為我國人民穿著的主要原料。此外,寒冷地區,富貴人家也用皮草。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織帛、制裘、縫紉的記載。《論語·雍也》中有肥馬輕裘的說法。
周代已有冠服制度,冠帶衣履皆備。戰國時代,服裝的特點是長、大、寬,貴族以穿大袖大擺的拖地長袍為榮。但是這樣的服裝不靈便,所以才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趙王下令全國民眾穿胡服,採取胡人的短衣窄袖長褲,這是服裝隨時代需要演進的一個例子。
我國一向以「禮樂之邦」著稱,衣冠文物,那是很講究的。如在廟堂之上,大家都要穿上繡衣官服,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各個朝代都有流行或法定的服裝。古代皇帝穿龍袍,漢文帝首次用黃色,到元代明黃成為皇帝專用的服色,明清延續這個傳統。清代,被賞穿黃馬褂是得到皇帝恩寵的一種榮耀。
古代官場群臣袍服上的「補子」(前胸後背的金線方形圖案),起源於唐代武則天時期,以中國的飛禽走獸圖案區分等級,文官服綉飛禽,武官綉走獸,使人一目了然。
古時男女都穿裙子,稱裙子為下裳,古書《毛詩故訓傳》雲「上曰衣,下曰裳」,衣裳二字就是這樣來的。唐宋以後,婦女穿裙之風大盛,男以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裙釵」就成了女人的同義詞。在敦煌石窟和唐墓壁畫都有唐代的仕女服飾。裙子飾紋花樣繁多,如石榴裙、柳花裙、百鳥裙等等。其中石榴裙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至於旗袍,始於清代,本來是滿族婦女的服裝,故名旗袍。她們還要穿高底花鞋(花盆底,馬蹄底),用高頭飾。以後旗袍在城市漢族婦女中也流行起來。1929年,民國政府規定為藍色六紐旗袍為婦女禮服。如今成為中國獨特的民族女裝。
古代服裝有貴賤之分,貴族官僚的服飾歷代變化較多,每換一個朝代要易服色乃至樣式,著重於美觀。而普通百姓的衣衫則尚簡樸,著重於實用,沒有多大變化,甚至數千年如一日。普通人穿衫(連肩袖)、襖、袍子。衣服扣子是用布條做成的盤扣(盤紐),講究的用盤花扣。家家都會挽扣子。人們穿布鞋,婦女自己納鞋底。
清末從日本引進了仿自歐洲的西服。西服實用、合體,大方,在中國開始流行,由此派生出中山裝。1919年,孫中山在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陸軍制服改成便裝,吸收了中式服裝和西式服裝的優點,被稱為中山裝。新中國沿用中山裝,作為正式服裝,被歐美稱為「毛式服裝」。這樣由洋服演進成了中國服裝,可算是洋為中用的一個例子。
中山裝和旗袍被認為是中華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裝,即中式服裝。其實中國的服裝樣式還有很多。我們有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各具風采,各有特色。如我們熟知的藏袍,蒙古袍,穿長裙戴小花帽的維族女服等等。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西方服裝的演進
西方,指歐洲(近代為歐美),服裝材料用亞麻(Leinen)、羊毛、皮革等。歐洲早期沒有絲綢,所以引起絲綢之路的興盛。絲綢之路的主線就是從西安到羅馬。羅馬帝國時絲綢衣服貴如黃金。據古羅馬作家普林尼稱,羅馬帝國為購買絲綢、珍珠等奢侈品,每年的支出約佔當時羅馬帝國每年商品進口總額的一半。巨大的財政壓力,迫使當權者要想儘快掌握養蠶繅絲的方法。但直到公元6世紀以後養蠶業才傳入歐洲。
古代希臘的服裝,叫希頓(chiton),男性女性都可以穿,是用一塊長方形的亞麻布或毛料以各種方法披掛,兩肩處用飾針別起來,腰部用腰帶固定,沒有袖子。婦女所穿長及踝節。還有一種女裝,叫佩潑洛斯(peplos)。區別在於,用正方形布料,披掛於兩肩,並將長出部分倒轉摺疊並在腰部束緊。
古羅馬征服了希臘,但希臘文化征服了羅馬,包括服飾,如「丘尼克」(Tunic/Tunika),就與古希臘希頓服裝有類似之處。這是一種束腰衣。兩塊亞麻布相疊後,留出鑽頭伸臂的位置,把兩側和頂部的其他部分縫起,便製成束腰衣。衣長到膝蓋,或膝蓋以下,袖子可有可無,腰間束帶,兩肩用扣子扣住。外面還可罩斗篷。這種服飾一直傳到中世紀。古羅馬女性還穿「斯托拉」(Stola)、「帕拉」(Palla)。而托加袍(Toga)是古羅馬時期男性普遍穿著的外袍。
文藝復興時代,法國繼承了歐洲傳統服裝的優秀遺產,創造出具有自己民族風格的新樣式。早在17世紀,就成為歐洲服裝的中心。
法國女裝式樣的興起和流行,大多是由宮廷舞會、周末郊遊時王后、貴婦們所穿著的豪華優雅的服裝所引起的。特別是在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時期。服裝、髮式都發生過重大的影響。在服裝藝術上敏感的巴黎貴族和平民,迅速地採用新式樣。這些奇異新穎的女服為其他歐洲國家所模仿,成為當時歐洲服裝至高無上的典範。例如貴婦人的「鼓起裙」,用裙撐撐起,婀娜多姿,很吸引眼球。
法國在近代一直引領時裝潮流。18世紀貴婦們經常主持時裝「沙龍」,奠定了時裝發展的基礎。19世紀英國人沃思(Charles F. Worth,1825-1895)堪稱時裝設計的先驅,他長期在法國生活,成為巴黎高級時裝的奠基人,被譽為「時裝之父」。他的夫人瑪麗穿著他設計的服裝展示街頭,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時裝模特兒。
隨著產業革命的開展,紡織業進入大機器生產階段;縫紉機也在這一期間發明。一般認為,縫紉機是在1790年由英國人Thomas Saint發明的。1851年勝家(I.M. Singer,1811-1875)改進為腳踏縫紉機,大量生產。從那時起,縫紉機大大提高了紡織和制衣產業的生產效率。這些都為時裝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
世界上最成功的時裝設計家要數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1922),他很早就對服裝設計產生興趣,據說童年時,喜歡替鄰居的洋娃娃設計新衣服。1945年皮爾卡丹23歲時,在巴黎參加電影美女與野獸的服裝設計,作品頗受好評。1950年獨立開設了服裝設計公司。他對於時裝的概念是,時裝必須大眾化,價格和設計都要以平民為出發點。70年代其公司事業日漸全球化,在男裝,女裝,服飾配件中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1980年代他甚至跨界到餐飲業、經營起食品的銷售。
有人說,在法蘭西文明中,有四個名稱的知名度最高、地位最突出:埃菲爾鐵塔、戴高樂總統、卡丹服裝和馬克西姆餐廳。皮爾卡丹獨佔兩個。馬克西姆餐廳(Maxim""s)1893年在巴黎Rue Royale 3號創辦,是高檔的餐飲社交場合,嘉賓如雲,其中不乏總統、國王這樣的貴客。1981年,皮爾卡丹以150萬美元買下這家即將要破產的餐廳,把它打造成世界品牌,如今連鎖店開到世界各大都市,包括北京上海。這是題外話。
今天除法國巴黎外,義大利米蘭、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也是時尚之都。在這些大都會舉行的四大時裝周引領著世界潮流。
女性時裝在不斷變化,每年都有新的流行款式,而以不變應萬變的則是男裝西服。西服堪稱今日西方的代表性服裝。西服是19世紀中期在英國問世的。其中最隆重的黑色燕尾服,據說是由中世紀馬車夫的服裝演變過來的。後邊開叉,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為了騎馬方便。如今時裝表演中也有男裝,但比起女裝的變化來還是遜色得多。
各國服裝面面觀
以上簡單介紹了一下中國和西方服飾演變發展的歷史。但世界有八大文明文化圈,190多個國家,更有2000多個民族。各國的民族服裝品種繁多,洋洋大觀。這裡只略微列舉一些有代表性的,供大家參考。
東亞文化圈以中國為核心。其他如朝鮮韓國婦女穿束胸長裙(高腰長裙),越南女裝類似旗袍,開衩到腰,內穿白色長褲。
日本文化其實也可以歸於東亞文化圈。其民族服裝和服即起源於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經過改良形成和服。男和服一般為黑色,女和服色彩斑斕,多用絲綢。腰帶背後打結,後中部有襯墊。
印度文化圈的典型女服叫紗麗(sari)。紗麗用印度絲綢製作,一般長5.5米,寬1.25米,兩側有滾邊,用刺繡裝飾。通常圍在長及足踝的襯裙上,從腰部圍到腳跟成筒裙狀,然後將末端下擺披搭在左肩或右肩。紗麗與開襟緊身上衣喬麗合用。婚服習慣穿綠喬麗,紅紗麗。
東南亞是多種文化交匯區。舉例如紗籠(Sarong),緬甸、印尼等國男女都穿。就是把一大塊布不經縫製就圍在腰上,下至腳面,類似筒裙。緬甸唐人街華人入鄉隨俗,也穿紗籠。菲律賓女服叫他儂(terno),為紗雅裙(saya)和班諾蘿上衣 (panuelo)組成的女套裝,在兩個肩膀頭翹起來。
伊斯蘭文化圈,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男女都穿袍服,婦女包頭巾面紗(Veiling),把耳朵都圍起來,甚至只露出兩眼。阿富汗則有斗篷式女裝,叫查連(chadri)。
西方文化圈,以西服、裙裝為主。一些國家還有自己的特色服裝,如南德和奧地利的傳統女裝叫狄恩朵(Dirndl),一般由女襯衫,外胸衣,長裙和圍裙組成,在慕尼黑啤酒節上常見。拜恩典型傳統男裝則是短背帶褲(皮褲),長襪,大頭鞋。再如蘇格蘭男人穿花格呢短裙(kilt,又譯凱爾特,百褶裙),吹風笛,是典型的蘇格蘭形象。再如美國牛仔褲,配寬邊帽,襯衣皮背心,這是典型的美國西部牛仔打扮。1850年一位美國人,用帆布(後來用棉嗶嘰)做成牛仔褲,後來不但風行美國,還傳到全世界。
斯拉夫文化圈,光俄羅斯的民族服裝就有上千種。我們熟知蘇聯的布拉吉(Blazy,即連衣裙)就是一種。兩排扣子的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後常穿而得名,原為男裝上衣,但在中國演變出女裝,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服飾。這兩種服裝50年代都曾風行新中國。
非洲文化圈是指撒哈拉沙漠地區以南的黑非洲地區。服飾款式色彩鮮艷,比較寬大,領子部分以無領或者矮領為主,如長袍,適應熱帶氣候。非洲女性不穿褲子,通常只著非洲式連衣裙,貧苦人家就是一塊裹身布。頭飾是非洲女性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缺少。「頭部工程」是非洲女性的重點工程。缺乏姣美的頭飾,就顯現不出服飾之美妙,二者相輔相成,互相輝映。
拉美文化圈繼承一些印第安人傳統,又受歐洲影響。一種披風式外衣比較典型,叫龐裘(poncho),是將整塊方形布料對摺,在正中開領口,套頭穿用的斗篷。龐裘在拉美各國,款式或用法各有變化。如阿根廷龐裘前門襟開口。20世紀下半葉,龐裘成為一種時裝在美洲流行。此外,龐裘式樣常用於防雨、防寒的服裝。
推薦閱讀:
※創意服裝裁剪圖分享----關於褲子的款式與變化
※轉瘋了:全世界賣服裝的,都在學的零售秘訣!!!
※秋冬服裝搭配 讓胖子冬季更顯瘦
※服裝合體修改操作初探
※服裝材料學>教程 [花血本了
TAG: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