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歷史文化500題】合浦山歌 精彩俏麗(上)
合浦山歌是南珠文化園地中,一束散發著濃郁的地方特色芳香的茉莉花,是珠鄉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合浦山歌起源於何時,沒有精確的年代考證。廉州府志·雜誌》中記:廉人好歌,風晨月夕,相互酬答,詞不必雅,而文機所觸,語多纏綿。如:雨里蜘蛛還結網,望情惟有暗中絲。』如『金樽取下裝紅豆,裡面相思入手難。』若龍舟歌、西海歌、鹹水歌,皆寄託雙關天籟也。」又如清初李調元編寫的民間歌謠集《粵風》中收集的《妹相思》:妹相思,妹有真心弟也知,蜘蛛結網三江口,水推不斷是真絲」,就與合浦山歌中的《妹千金男女歌》如出一轍「蜘蛛牽網半邊絲,無掛牆根無掛籬。掛籬掛壁有人見,掛在哥心無人知」。此外《粵風》中錄輯的《照梳頭》、梁山伯》等民歌,也在合浦山歌中的「男女歌」中找到相同的句式和內容。由此可見合浦山歌在當時已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可以肯定的說,合浦山歌起碼在明代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歌圩婚配習俗
合浦歌圩古已有之。青年男女在歌圩上以歌傳情,互定婚配早成習俗。由於歌圩上的以歌傳情是赤裸裸的情感表達,因此有許多優美的民歌流傳下來成為經典,特別是作為合浦山歌中「守本戲」,至今傳唱不已。歌傳情,歌為媒,這種毫無遮攔的情感表達,反映出民間藝人和歌手的創作才華之外,難免引起官府的反對和禁止。因此,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官府衙門下了一道禁令,嚴禁合浦歌圩上進行「互歌婚配」,違禁者將以「傷風化」處理,重者甚至被處以充軍流放及至處死。
當年合浦歌圩上「互歌婚配」是什麼樣的情形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這些「以歌傳情」者的心聲表白吧!「新買紙扇白又紅,一邊畫鳳一邊龍。畫龍畫鳳哥無想,單單想妹好姿容」。歌圩上的青年男子買了一把描鳳畫龍的紙扇。他在歌圩上尋尋覓覓,就是為了見到日思夜想的情人妹妹,要與情人妹妹「龍鳳配」。而情人妹妹「互歌對答」更有意思:鴨嘴無比雞嘴尖。妹嘴無比哥嘴甜。妹想同哥親只嘴,三年無用買油鹽」。
一邊是「單單想妹好姿容」的急切心情,一邊是「妹嘴無比哥嘴甜」的考慮猶豫。靈活靈現地表現出歌圩上相戀男女的心態。很明顯,這種自由婚戀方式與封建禮教是格格不入的。官府下令禁止也就在所必然的了。
歌圩上的情感表達又是熱烈的,也許是這種情感表達最容易點燃青年男女心中的激情火花。因此,歌圩上的「互歌婚配」成功率也不會低。蜘蛛牽網半邊絲,無掛壁根無掛籬。掛籬掛壁有人見,掛在哥心無人知」。這是女主角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相思訴說。她對歌圩上結識的情郎的萬般思念,就像蜘蛛網上的絲(思),千絲萬縷纏繞心頭,卻又怕人知曉。而男主角的表述則是毫無遮攔的了:妹阿姨,阿哥想思你無知。月大思妹三十日,月小思妹了無期。」他直截了當呼喚著與情人相見:妹又回,三朝七日你要來。三朝七日來一趟,莫讓大路上青苔」。這是多麼急切的期待啊,三天七日的圩期,對這些熱戀中的情人來說就是「了無期」的漫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敢於衝破傳統的盲婚啞嫁,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事實上,這種歌圩上的「互配婚姻」是難以被當時的社會環境所接受的,官府的嚴禁措施就是有了廣泛的家庭基礎。
合浦歌圩上的「互歌婚配」現象並不是偶然或孤立的現象,也不是「外來」文化元素的影響,而是本生本土的「土著」文化根源。在當今的人們看來,歌圩」是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合浦是漢族地區,且又是從沒有聽說過歌圩婚配在當地流傳。其實,這是對合浦社會人口狀態的缺乏了解的誤識。
合浦古屬百越族群,烏滸族群的聚居地就是在合浦。而後來形成的壯族群體就是住在合浦。合浦「俗有四民」中的俚人,柴疍即是壯族。據《壯族通史》記述,至元明清時期,合浦依然是壯族人口的重要分布地區(如唐代廉州壯族人口為13029人)。元明以後大量中原移民(客家人)遷徙定居嶺南,進入合浦,才改變了合浦人口的民族結構。到了清代,合浦境內還有大量的壯瑤族居民並有固定的壯、瑤田。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兩廣總督班第就為解決合浦境內的壯瑤問題向朝廷提出了建議:廣東合浦且永平司巡檢地方,為瑤,壯出沒之所。明成化年間,曾設有分守要隘之俍兵、瑤兵及供其耕食之田地。至本朝初年,尚存俍、瑤田14418畝」。由於這些專供壯、瑤人耕食之田地「多被誘騙典當」。
這位兩廣總督建議朝廷訂定章程,如確貧不能守業者,只准本族,本地之壯、瑤承買,不得外售於民人」。由此可見當時合浦是漢「壯、瑤雜處而居』。壯、瑤都有歌圩「互歌婚配」的民俗習慣,即使官府明文嚴禁也無法禁絕。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官府在合浦嚴禁歌圩「互歌婚配」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了。同時,也反映出合浦民俗風情的絢麗多彩。
歌仙劉三妹是合浦郡人。關於合浦山歌的歷史事典,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八「女語」篇中記有「劉三妹」的故事:「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 訁州和而去。三妹解音律,遊戲得道,嘗往來兩粵溪峒間,諸蠻種類最繁,所過之處,咸解其言語。遇某種人,即依某種聲音作歌,與之倡和,某種人奉之為式。嘗與白鶴鄉一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僮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咸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土人因祀之於陽春錦石岩。岩高三十丈許,林木叢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口有口磴,苔花綉蝕若鳥跡書。一石狀如曲幾,可容卧一人,黑潤有光,三妹之遺迹也。
月夕輒聞笙鶴之音,歲豐熟,則彷彿有人登岩頂而歌。三妹今稱歌仙,凡作歌者,毋論齊民與狼、俍、僮人、山子等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兵後,今蕩然矣。」從屈大均的記述中可知,劉三妹(即劉三姐)的籍貫是廣東新興,生活時代是唐中宗年間,相傳她是第一個造歌的人。劉三妹12歲,就已經貫通經史,善於歌詠。千里方圓的人聽說她會唱,都遠道而來與她對歌,但是,有的對了兩三天,有的只對一天,就因為對不過三妹而回去了。三妹懂得音律,曾往來於兩廣的溪峒之間。生活在那裡的蠻人種類非常多,但她每過一處,都能懂得他們的語言。遇到哪一種人,她就用哪一種聲音(作歌和他們唱和,這種人就把她所唱的奉為典範,照之演唱。她曾經同白鶴鄉一個少年登山而歌,相互問答,那些住在大城市和住在山野里的各種人在旁邊圍觀,男女老少有幾百層,都把她當成了歌仙。三妹同那少年站在那裡對唱,一直唱了七天七夜,歌聲未絕,勝負未分,後來兩人都化成了石頭。當地人敬重她,就在陽春錦石岩祭她。錦石岩上林木叢蔚,岩口有石磴,經過風雨剝蝕,就像鳥書一樣。岩上有一塊九曲石,可以容納一人,據說就是三妹的遺迹。這裡經常聽得到笙鶴之聲,當莊稼豐熟的時候,則好像有人登上岩頂而為之歌唱。今人把三妹稱作歌仙,作歌必奉她為典範。
劉三妹的籍貫廣東新興,屬於漢合浦郡境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後,在南越地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個郡,史稱「嶺南九郡」。合浦郡領合浦、徐聞、高涼、臨允、朱盧五縣,其中的臨允縣就是今新興縣。按此而言,歌仙劉三妹也是合浦郡人。合浦郡既然是歌仙劉三妹的故鄉,合浦山歌當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特色。
精彩俏麗的合浦山歌。合浦山歌的語言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客家方言山歌,以公館木魚為代表;二是疍家山歌,以黎話即沿海官話為代表;三是廉州方言山歌,以西海歌為代表,老楊公」是廉州山歌的歌舞形式。合浦山歌的流傳,主要是男女山歌手對民間山歌的整理收集。除少數的傳統民間情歌經文人整理潤色記入史籍保存之外,絕大部分的山歌全憑歌手記憶,口頭流傳,並在即興表演中加以補充、完善。民間手抄本的出現,保存了大量的合浦山歌和原汁原味的創作話本。也叫「話本山歌」。這些「話本山歌」基本上是口語化詞句,根據民間表演形式的需要,有獨本山歌,講述一個完整的民間故事,如《雙英墳》、林超德》。
有按表演形式的話本,如《老楊公》。有對唱類的「男女歌」,有警世勸喻類的《全家寶訓》、新人辭祖》。也有匯總詞句類的《姑蘇韻逼硬》、圈聯男女歌》等。其中以「男女歌」話本最多,如《支離男女歌》共十餘種。這些話本山歌多了幾分山野氣,少了幾分書卷味,真實而又生動地記錄了珠鄉百姓的各個層次的社會生活,民情風俗。賦予了合浦山歌豐富的思想內容,人們從中大致可以領略珠鄉的歷史風貌和精神文明。
合浦山歌的思想內容
合浦山歌的思想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記事勸世這是合浦山歌思想內容的主流。這部分山歌的產生和傳播,專業歌手(俗稱山歌佬)功不可沒。這些山歌大多取材於本地的民間故事或神話傳說。影響較大的有《林超德》、《雙英墳》、《單眼仔取妻》等,屬於完整的話本山歌。《林超德》共有八場,講林超德艱苦堅忍賣水為生,蒙冤受屈最後得中狀元,其中得千金小姐幫助,最後花好月圓大結局的故事,勸喻世人積德向善,修身齊家。《雙英墳》講述的是清朝嘉慶年間,廣東青年陳紫與珠城名妓雲英一見鍾情,互訂終身。最後因陳家父母反對,倆人以死殉情。殉情之時,倆人共同穿上紫英事先請人縫製的一件三條褲腿的大褲,之後,把二人頭髮抖散後再合在一起結成一條大辮,再用一條長繩縛住二人腰間,躺在床上,共同服毒自殺。倆人死後有人捐資殮葬於城東雞射嶺,並築一高大墳墓,後人稱「雙英墳」,是合浦名勝之一。這個故事編成話本山歌,歌頌堅貞不屈的愛情,有「合浦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之稱,是不可多得的山歌傳世珍品。《單眼仔取妻》說的是富家子弟洪大順為富不仁,以長相英俊的打工者梅瑞良冒名頂替去騙婚,最後弄假成真的故事,諷刺為富不仁者賠了夫了又折兵的醜行。這三個話本山哥不論在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成就方面,都堪稱合浦山歌的代表作。
二.是反映道德觀念、民俗風情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歌,當地的民俗風情都是永恆的主題,合浦山歌也不例外。老楊公》作為固定表演形式的話本山歌,有固定的人物出場,那就是仙姑和老楊公。這種話本山歌不在內容,而是表演形式和場合。
因為《老楊公》一般都是在民間喜慶,社祀活動中演出,內容因事而易。如在說唱婦女十月懷孕的過程時,從「天中開桂一隻月」,一直唱到「立冬小雪十隻月」,反映了民間對婦女妊娠的認識,頗有產前教育的意思。新人辭祖》除了哭嫁程序的山歌表現之外,「十辭調」更是反映了民間婚嫁的禮俗和道德觀念。十月懷胎娘辛苦。三年餵乳幾艱難,小時搬尿又抱屎,搬尿抱屎幾骯髒」。歌調是平淡的,感情是真摯的。為此,出嫁的女兒從一辭祖先唱起,一直唱到辭妹妹:第十辭來我妹妹,姐妹今日又分開,希望妹妹聽教講,規規矩矩莫纍堆。累纍堆堆被人笑,父母傷心人無愛」,這唱的不是一個出嫁女的心聲,而且是珠鄉百姓的家庭道德觀念和婚俗禮儀。又如《十二排古人小曲》中,在十二月中排出歷史人物,天文地理,民間習俗。又是別有一番時代氣息:正月排來是立春,盤古初開到如今,自從盤古分天地,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是總論,講帝王將相:七月月排來是立秋,姜公釣魚河邊勾,不信但看朱洪武,皇帝細時放過牛」,排完十二月,中國歷代朝廷更選,帝王賢臣名將歷歷訴說。從中反映出人們對道德標準的舍取和民主思想。
三.是反映多彩浪漫的民間愛情生活反映民間愛情生活的多彩多姿,也是合浦山歌的主題之一,更是合浦山歌最精彩紛呈的華麗篇章。合浦山歌說唱男女自由婚姻的真誠和幸福,敢於為在封建制度下為情抗爭的叛逆男女們謳歌。這在《妹千金男女歌》中俯拾皆是。而在北海客家研究會收集整理的客家山歌中,這種對自由婚姻的大膽追求更是石破天驚:敢吐山歌敢大聲,敢放白鴿敢響鈴。敢要大刀敢上陣,敢戀妹子敢同行」。這是多麼豪邁的愛情宣言啊!在這類山歌中,女性也大膽抒發維護愛情的心聲:十指尖尖捧一杯,問夫今去幾時回。路上閑花君莫采,家中還有一枝梅」。合浦山歌中這種對愛情至死不渝的執著追求,比起名門淑女,深閨千金那種: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無奈,在思想境界上真是天壤之別。這也就是合浦山歌在反映愛情方面折射出來的獨特的民主思想光芒。
合浦山歌的思想內容,反映了珠鄉百姓的人生遭際及因此形成的人生觀和道德觀,直接表達了各層面人群的各種心跡,因此在內容和形式的並存延續方面,就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也就是有了肥沃的生存土壤,使合浦山歌這棵藝術之樹紮根其中,枝繁葉茂,成為珠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作 者:范翔宇
來 源:北海日報
推薦閱讀:
※一舉動,都是文化,這就是太極拳
※2013年中國四百大姓最新排名是什麼?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30
※如果圍棋的核心就只是勝負,那它還有什麼意義?
※高智商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