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肺結節?
編譯:王阿曼-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 來源:腫瘤資訊
近年來,全國各地霧霾天氣頻頻出現,人們對於呼吸道健康的重視度逐漸增強,尤其是低劑量CT篩查體檢的普及,使得肺小結節的檢出率顯著提高。這些人往往沒有任何癥狀,當被告知肺上有結節後許多人驚慌失措,把「肺結節」和「癌症」混為一談,還有一部分人則不以為然。肺結節的病因複雜,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那麼發現後該如何應對呢?本文將帶大家科學認識肺結節,從而不再談「結」色變。
什麼是肺結節?直徑在3cm以下肺內病灶都屬於肺結節範疇,大於3cm的病灶稱為腫塊,而小於1cm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於5mm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肺部結節有良惡性之分,良性的包括炎性、結核、不典型腺瘤樣增生、錯構瘤、痰栓、畸形、肺動靜脈瘺等,惡性的則可能是早期肺癌,以腺癌尤其是原位腺癌為多,也可能為肺轉移癌。結節大小與良惡性具有相關性,5mm以下的基本上多為良性,5-10mm的小結節惡性概率為15%-38%,20mm以上的結節64%-82%是惡性的,惡性概率隨年齡的增加而提高。此外,肺結節根據密度不同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其中,部分實性結節的惡性可能性最大,磨玻璃結節次之,實性結節,尤其是小的實性結節良性的可能性最大。
哪些人的肺結節應格外當心?
對於部分高危人群,一旦發現肺結節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儘早於正規醫院的放射科、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診,及時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1) 長期吸煙者,煙齡超過20年,每天抽煙至少20支,或有長期被動吸煙史的人群;
(2) 年齡40歲以上者,伴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帶血、消瘦、體重下降等癥狀;
(3) 有腫瘤家族史,特別是肺癌家族史者;
(4) 結節直徑1cm以上,伴有毛刺樣、分葉狀、磨玻璃樣、胸膜凹陷等改變。
肺結節與肺癌如何鑒別?目前判斷肺部結節性質的診斷手段仍然有限,尤其對於直徑不足1cm微小結節或磨玻璃影的鑒別尤為困難。PET-CT檢查對於小結節的診斷價值有限,而且穿刺活檢對於小病灶較為困難。因此,絕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影像學隨訪,對結節的生長情況進行動態觀察。這是因為腫瘤的生長有一段倍增時間,多認為是3到12個月。如果隨訪期間結節數年不變或逐漸縮小,往往提示良性病變。低劑量胸部CT檢查是隨訪肺結節最常用的手段,尤其是高解析度薄層CT掃描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放射科醫師主要依據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有無鈣化及衛星病灶,邊緣有無分葉、毛刺和胸膜凹陷等特點鑒別結節性質,準確率可達到95%以上。
發現肺結節後如何處理?肺部小結節患者,一般建議定期隨訪,複查胸部CT。
單個實性結節直徑小於等於8mm且無肺癌高危因素者,惡性風險相對較低,結節直徑≤6mm者建議每12個月隨訪一次;結節直徑在6-8mm者應每半年複查,如結節未發生變化,之後可每年定期複查。
對於高危因素且直徑≤8mm的單個實性結節,隨訪頻率應相對更高:
(1)結節直徑≤4mm者應每12個月隨訪。
(2)結節直徑4-6mm者應每隔6個月隨訪,如果結節沒有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
(3)結節直徑在6-8mm者應在最初的3至6個月之間隨訪,隨後在9至12個月隨訪,若無變化則每年定期隨訪。對於多個小的實性結節,隨訪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應依照最大的結節進行。
大於8mm的實性結節,惡性腫瘤的可能性相對增大。必要時建議進行多學科評估,積極手術干預或行CT下經皮肺穿刺、氣管鏡檢查等進一步鑒別。
總之,對於體檢發現的肺部結節,無需過度恐慌,只有極少部分為惡性,且即使為惡性也多為早期,應避免過度醫療。定期隨訪、早期診斷、適時干預即可防患於未然。
推薦閱讀:
※乳腺增生、乳腺腫瘤(結節)是否會癌變?
※教你必知的乳腺結節常識
※乳腺結節編輯
※典型病例講解--結節性甲狀腺腫CT病例圖片影像診斷分析
※你找到了肩頸痛點——結節了嘛?
TAG:結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