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孝宗趙昚

宋孝宗,

趙昚(shèn),名伯琮,

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生於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於紹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宋孝宗被認為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遜位,讓位與兒子宋光宗趙惇。宋孝宗在位期間,平反了岳飛冤獄,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宋孝宗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史稱「乾淳之治」。

登基:

宋孝宗趙昚,原名伯琮,為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代自真宗開始,皇位一直在太宗一系傳承,到高宗時,由於獨子趙旉夭亡,大臣們建議從太祖的後代里選立繼承人。紹興二年,6歲的趙伯琮幸運地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36歲時被立為太子,改名為昚,同年登基。從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系。趙德芳的後人。高宗在揚州逃跑時因為受到了驚嚇,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獨子又在苗劉之變後死去。而英宗系的後人,在靖康之變後基本被金一網打盡,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國的使臣回來後說,金太宗長得酷似宋太祖,傳說太祖要回來奪皇位。於是高宗說,太祖大公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其後人衰微,朕準備將皇位傳給太祖的後人。於是從太祖的後人中選拔 ,最後只剩下一胖一瘦兩個小孩。高宗開始中意胖小孩,兩個孩子在宮中站著,突然來了一隻貓,瘦孩沒動,胖孩子卻伸腳去踢貓。這件事,讓高宗對胖孩子好感頓消,讓兩個小孩都留了下來,胖小孩名叫趙琢,而瘦小孩,便是趙昚。

作為:

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為的君主。他不甘偏安,力圖恢復中原,同時改革內政,希望重振國勢,高宗時瀰漫朝野的妥協求和之風曾一度有所扭轉。然而,面對高宗的處處牽制、主和派的極力阻撓、主戰派的人才凋零等內外不利因素,孝宗深感力不從心,中興大業最終不得不付之東流。戰與和:收拾舊山河的艱難曲折。

宋孝宗抗擊金兵的雄心,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有所表現。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南侵,朝中多數大臣主張逃跑,時年35歲的孝宗十分氣憤,主動上書,請求領兵與金兵決戰。但經史浩的提醒,為了避免高宗疑心,他再次上書,請求在高宗親征時隨駕保護,以表孝心與忠心。即位後,孝宗表面上不便對高宗妥協求和的政策明確表示反對,但在處理政事時,他一反高宗的做法,平反岳飛冤案,驅逐秦檜黨人,起用一批被高宗貶黜的大臣,還積極聯絡北方抗金義軍。紹興三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孝宗即位後的第二個月,他頒布手諭,召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共商恢復河山的大計。

張浚在高宗時為知樞密院事,堅持抗金,先後率軍轉戰川陝、兩淮等地,多有戰功,在南宋朝野間享有盛譽,金人也十分畏懼他。秦檜當政,張浚遭到排擠,被迫離開朝廷。孝宗久聞張浚的威名,內心早已非常仰慕,如今要恢復中原,主持大局的最佳人選非張浚莫屬。新皇帝銳意進取,力圖中興,對自己又如此尊敬與信賴,令壓抑已久的張浚興奮不已。他建議孝宗親赴建康,以招攬中原百姓之心;陳兵兩淮,進軍山東,聲援西線川陝軍隊。同時,他還向孝宗舉薦了一批力主抗戰的人才,如虞允文、陳俊卿、汪應辰、王十朋等,孝宗都一一予以起用。一時間,曾經瀰漫朝野的妥協退讓氣氛為之一掃而空,主戰派力量大大增強。

隆興元年(1163),孝宗任命張浚為樞密使,都督江淮軍馬,負責抗金前線的軍事指揮。此前,金人向南宋索取海、泗、唐、鄧、商五州之地及歲幣,被張浚拒絕。金朝屯兵虹縣、靈壁,擺出一副馬上要進攻南宋的架勢,南北局勢驟然緊張起來。張浚主張先發制人,立即進行北伐。此議一出,馬上招來了主和派的強烈反對,右丞相史浩就是其中的代表。

留在宮中的趙昚,從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長大後封公,後來被進封為郡王。這位天資聰明的准皇儲卻和權臣秦檜關係很僵。主要是趙昚比較厭惡秦的屈辱求和。而秦也顧忌趙昚能力太強。趙昚的生父病故,秦檜於是上奏要求趙昚守制3年,因為趙昚的皇太子身份並未確定,所以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但秦是想藉機免去他的皇儲身份。但高宗顯然不為秦所動,守孝期滿,趙昚就繼續回宮。後來,秦檜病重,是趙昚及時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親自去相府探視,粉碎了秦和他的爪牙準備讓秦檜兒子秦熺當宰相的企圖。

趙昚被養在宮中將近20年,卻一直未被確定太子的名份。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還是抱有幻想,想自己爭取再生個兒子出來。其次秦檜的強烈反對。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韋太后不喜歡趙昚,而喜歡另一個養育在宮中的趙琢。直到韋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後一招,給兩位準繼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名,過了一陣又把她們召回。經過檢查,發現給趙琢的那10個都已經不是處女,而給趙昚的那10個依舊都是完璧(趙昚是聽從了史浩的意見)於是,確立了趙昚的皇太子地位。

兩年後,金朝海陵王南侵,高宗又準備下海逃命,皇太子趙昚上書,要求自己率兵迎敵。事先不知情的史浩知道後大驚,知道趙昚犯了大忌,趕快讓皇太子上書謝罪,並要求隨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後。高宗決定禪位給趙昚,自己退居太上皇。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死於德壽宮中,孝宗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又禪讓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為宋光宗。孝宗自稱太上皇,閑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殿,繼續為宋高宗服喪。光宗與孝宗不和,長期不去探望孝宗。為此,孝宗悶悶不樂而起病。最終在宋光宗紹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孝宗逝於臨安重華殿。宋太祖少子秦王趙德芳生英國公惟憲,惟憲生新興侯從郁,從郁生華陰侯世將,世將生慶國公令譮(huà),令譮生子偁(chēng),是為秀王。趙子偁即孝宗生父,生母張氏。由於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沒有嗣子,所以只好從其他宗族中選擇後繼者。宋孝宗被普遍認為是南宋有作為的皇帝。

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出生。六世祖為太祖趙匡胤的四子秦王德芳。父親為秀安僖王趙子偁。由於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沒有嗣子,所以只好從宗室中選擇繼承人。《異跡略》記載,宋高宗被宋太祖託夢,稱「汝祖自攝謀,據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當還我位。故宋高宗過繼了太祖七世孫作為養子,並立為太子;宋史中也有相似的記載,但為孟太后被託夢。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讓位於趙昚,是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長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遜位,讓位與兒子宋光宗趙惇。紹熙五年(1194年)病逝,終年68歲。謚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永阜陵。

紹興三年(1133年)二月為和州防禦使,賜名趙瑗,改貴州防禦使。十二年(1142年)正月封普安郡王。三十年(1160年)二月立為皇子,改名趙瑋,進封建王。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立為皇太子,改名趙眘。六月,高宗禪位,孝宗登基,定年號隆興,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恢複名將岳飛諡號武穆,追封岳飛為鄂國公,肅清秦檜餘黨,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突襲大敗。接著金軍趁勝追擊,南宋軍隊損失慘重,此後雙方互有勝負,但金無法越過長江,宋亦未能渡黃河。

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1164年)和金國金世宗簽訂「隆興和議」,次年改元「乾道」。

乾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加上高宗較少干政,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乾淳之治(乾: 乾道,淳: 淳熙)的小康局面。宋孝宗時有一批寵臣,如曾覿、龍大淵、張說等人,與宦官梁珂等「相與盤結」,「士大夫無恥者爭附之」,被列入《佞幸傳》。

孝宗登基後,定年號「隆興」,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恢複名將岳飛謚號「武穆」,追封岳飛為鄂國公,剝奪秦檜的官爵,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阻擊,大敗。接著金軍趁勝追擊,南宋軍隊損失慘重。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1164年)和金國簽訂「隆興和議」。次年改元「乾道」,並又任用王淮理財備戰。乾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

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禪位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為宋光宗。孝宗自稱太上皇,閑居重華殿,繼續為高宗服喪。光宗與孝宗不和,長期不去探望孝宗。為此,孝宗悶悶不樂而起病。最終在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於臨安重華殿。 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時刻不忘恢復中原,專心理政,勵精圖治,堅決主戰,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綜觀孝宗一朝,對外力圖中興恢復,最後卻徒勞無功;在內重新樹立起了皇權的威嚴,但吏治腐敗、民亂迭起的狀況卻沒有得到根本好轉。淳熙後期,孝宗已經深感力不從心,開始厭倦煩瑣的政事,打算讓位於太子,但礙於太上皇高宗還健在,一時無法施行。淳熙十四年十月,高宗病逝,孝宗決定服喪三年,以「守孝」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正式傳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光宗,自己退居重華宮,做起了太上皇。


推薦閱讀:

宋孝宗即位之謎:他是如何靠十個女人登上皇位的?
壯懷激烈——宋孝宗

TAG:宋孝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