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快步頻來提速,這事兒沒毛病吧?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傷,新手快入門。願跑友親們更健康不受傷,一起跑一輩子。
原創技術文章,真實案例分析
文 | 老Q
今兒來看一份挺有意思的、比較完整的數據記錄曲線,是老Q一位跑友的數據,拿到手有一段時間了,今兒咱們一起來瞅瞅。
先來看配速。
前慢後快,兩大塊涇渭分明。半小時不到時休息過一次,然後明顯提速。
再來看心率曲線:
從單純的心率數值來看,也是明顯的兩段。平均156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估計總體還是在有氧心率範圍里吧,估計前E後M區。
繼續看步頻。
喲,這步頻數據很Diao哦。很驚艷,步頻高達平均198spm不說,且非常穩定,最後隨著配速的提升,步頻曲線明顯上揚。
步幅基本上就是兩種。一種低配速下大概85cm左右,另一種高配速下的95~100cm左右。兩段步幅也很分明,且都很穩定。
綜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判斷:他在後期的提速,是通過提升步頻實現的,並沒有增加步幅。
我們再看看觸地時間,基本上是一直降低的趨勢。後期配速提升跑得越快時,觸地時間降得越多。
順便說一下,觸地時間這個數據表現的是跑步效率,越低越好,普通跑友平均值在240ms左右,業餘高手能在200ms以內。短跑選手70ms以內,馬拉松職業選手在165ms左右。這個數據普通佳明手錶測不出來,只能通過心率帶HRM4才能採集。
再綜合一下前面所有的信息,基本的關聯是:步頻的提升,使得配速提升,也使得觸地時間降低。
繼續往下看,越來越有趣了:
平均垂直振幅5.7cm,這個數字也很驚艷。而且,請注意——重點來了——越到後面垂直振幅越低。
我們應該還會記得這位跑友親在後面的配速比前面高,而且其步幅一直比較穩定的吧?也就是說,他的步幅沒有隨著配速的增加而加長。這說明啥?他提速的時候沒有蹬地。
再來看終極數據:垂直振幅比。
這個數據也是直觀反映跑步技術和效率的數值,它的計算很簡單,用垂直振幅除以步幅,越小越好。
從上圖來看,隨著配速的提升,這位跑友兄弟的垂直振幅比確實越來越降低。
一切都很不錯。
總結一下:
這應該是位比較注重技術細節的跑友,他提速時步幅基本保持不變,只是通過提升步頻來達到提高配速的目的。而且越提速,垂直振幅越低,沒有通過蹬地去要步幅,這一點值得其他跑友學習。
但是——希望還能有朋友做——純靠提升步頻來提速,這樣真的好嗎?
其實並不好。
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問題,他很可能跑步時先出腳——所以才好控制步頻——而這是不對的。
加速的途徑是什麼呢?我們建議是通過加大前傾角度(絕對不是蹬地,說過很多次了)。正常來說,前傾角度加大,步頻、步幅都會提高。前傾角加大,上拉腿高度就會增加,相應步幅就大。
而這位跑友親加速時步幅居然沒有什麼變化,只能有一個解釋:跑步時先出腳了,而不是先前傾,後果就是沒有很好地利用重力來跑步。
這可是不對的哦。
--本文完---
作者:老Q(老劉)
推薦閱讀:
※她曾與梅蘭芳比翼雙飛,可她身上有個毛病所有男人都受不了
※離婚的女人,逃不了這三種毛病
※七言|好脾氣都是磨出來的,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愛挑事都是閑出來的。
※女生堅持這4個毛病,小腿會一直變粗!
※「先成家後立業」沒毛病,結婚的確讓男性更能掙了
TAG: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