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6)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lu7.html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上一部分講了兒童應該學習的中國文化常識,這部分講兒童應學習的經典及為學的次第。

訓當教誨講。蒙當蒙童講,蒙本指初生之草,比喻兒童還處於蒙昧不明的狀態。講究即是講解考究。凡是教誨蒙童,必須講解考究。蒙童即剛剛開始啟蒙讀書的兒童。啟蒙是將兒童從蒙昧狀態中啟迪開來。這裡強調對兒童的啟蒙教育一定要重視,不能隨隨便便,馬馬虎虎。《易經》講:「蒙以養正,聖功也。」就是說用正確的東西啟蒙兒童,是聖人的功德。那麼,用什麼去啟蒙教誨兒童呢?當然是聖賢之道,只有聖賢之道才能指引人生的光明之路。《論語》一開篇即「學而時習之」,指出了學習的關鍵是學什麼,向什麼人學。孔子的學本身就是指學聖人之道。我們傳統教育的最好之處就是始終以聖人之道教人,從啟蒙之時就這樣。四書五經是聖人之道,蒙書雖不是聖人親撰,但其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聖人之道。現代教育的最大失敗就是遠離聖人之道,只教技能知識。

教誨蒙童的內容是聖賢之道,那具體教蒙童讀聖賢書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詳訓詁,明句讀」。訓詁是什麼?就是蒙童讀懂古書的一套學問。要讀書首先要識字,一個字有字形、字音、字義,這都是蒙童需要掌握的。廣義的訓詁是指研究字形、字音、字義的學問。後來這三者各自發展為獨立的學問,對字形的研究發展為文字學,對字音的研究發展為音韻學,對字義的研究發展為訓詁學(此指狹義訓詁學)。文字學專門研究每個字的字形和字義之間的關係兼及造字法與文字之演變。這裡以「文」、「字」兩字為例來說明字形和字義的關係。「文」的小篆()就像個花紋的樣子,文的本義就指花紋。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字就像花紋一樣,故而「文」又引申為文字的意思。文只表示一個花紋,所以文代表漢字里的獨體字。「字」的小篆()上面的寶蓋頭像母親的乳房,下面的子是指兒子。字的本義即「孳乳也」。孳即滋生、繁殖,「孳乳」本指兒子吸母親的奶越吸越多。漢字的獨體字只有不到四百個,而獨體字與獨體字組合又成為新的字,這樣發展到四五萬個,就像奶越吸越多,故「字」又引申來表示文字,不過是特指合體字。這就是文、字兩字的字形和字義的關係。

東漢有位大學者叫許慎,他編了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在這部書中,他第一次分析了中國9353個漢字的字形與字義的關係,堪稱文字學的巨著。歷朝歷代都有許多學者專門研究這部書,清朝還有四位大學者叫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號稱說文四大家。現在我們讀古書要查一些字的本義,都離不開《說文解字》。在這部書中,許慎第一次根據漢字結構總結出漢字的六書造字法,即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即根據事物形體直接畫出的文字,如日、月、牛、羊、水、火等。指示即抓住事物的某些明顯特徵,用符號標指出來,如上、下、寸等。上字金文就是一橫上面一點,一橫表示大地,大地上一點就表示上,大地下面一點就表示下。寸字小篆就是一隻手下一點,人的手腕是一寸粗,在手腕這裡點一點就表示寸。會意則是將兩個字的意思合起來組成新的字,如武、信、休等。武字是一個戈字一個止字的組合,止戈就為武,意思即真正的武功是制止戰鬥發生。人說出的話要兌現,就是人言為信的信字。一個人走累了靠著一棵樹休息就是休字。形聲即是取一個字的意,取一個字的音,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字,如江、河、歌等。江、河皆是以水表意,以工、可表音,在古代,工、可的讀音與江、河的讀音完全是一樣的,由於在歷史長河中語音發生變化,現在略有差異了。歌字的哥表音,欠表意,欠字小篆就像一個人打哈欠口中冒氣之形,唱歌時口中也要冒氣,故以欠表意。假借即本來沒有這個字,將其他的字借來表示這個意思,借久了,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反而沒有了,只有借出後的意思了,如難、令、長等。難字本指一種鳥,借來表示難易的難後,鳥的意思則沒有了。令的本義是發號,長的本義是長久,漢朝人借來表示令長(即縣令)之義,其本義也發生了改變。轉注即將意義相同的字建立一個部首,這個部首下的字雖有細小的字形字音差異,但意義基本一樣。如老、考、耆等。老、考、耆皆是以老為部首的字,耂分別加到了匕、丂、旨之上,就成了老、考、耆,而這三者意義完全相同。轉注字之由來,多因同一名稱而各地方言叫法不同,老、考、耆即不同地域對老之稱呼。

關於文字之演變,有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之別。甲骨文為至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人刻在龜甲、獸骨上用來占卜的文字。金文乃周朝人鑄在鐘鼎等上的文字。大篆即秦始皇統一天下前諸侯各國用的文字,小篆即始皇統一天下後全國通行的文字。小篆通行後,民間又出現一種簡便文字,因其為奴隸賤民所用,故稱隸書,隸書流行於兩漢。隸書出現後,又有了隸書的草率寫法,即草書。東漢章帝喜歡草書,下令臣子上奏章皆用草書,故草書又稱章草。三國時出現楷書,盛行於唐朝,一直用到今天。我們現在看到的工整的印刷體漢字都是楷書。楷書的簡便寫法即行書,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篆書瘦長,隸書寬扁,草書潦草不易認,楷書最方正,行書易寫易認。漢字之演變有兩次重大轉折,篆書變為隸書是一大轉折,是圖畫向文字的轉折。隸書變為楷書又是一大轉折,是漢字規範化的轉折。楷書通行以後,其他字體都多只在書法中運用了。以上都是文字學研究的範疇,下面說說音韻學。

音韻學主要研究字的聲、韻、調、注音及語音的古今之別、地域之異。聲是對字音聲母的研究,古人將聲母稱為字母。字母的出現較晚,到唐朝末年才有三十字母之說。三十字母即三十個聲母,即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日、見、溪、群、來、疑、精、清、從、審、穿、禪、照、心、邪、曉、匣、喻、影。這是唐末僧人守溫根據雙聲字歸納出來的。後經宋人增改為三十六個,即所謂的傳統三十六字母。按照聲母發音部位的不同又分為唇、舌、牙、齒、喉五音。五音則根據一個音主要靠口腔的哪個部位發出來分別。唇音靠嘴唇發音,如不、並;舌音靠舌頭髮音,如端、知;牙音靠大牙發音,如見、溪;齒音靠門牙發音,如精、禪;喉音靠喉嚨發音,如曉、喻。所謂雙聲即兩個字的聲母都相同。

韻主要是對字音韻的研究。古人對韻的研究從魏晉開始,早於對聲的研究。韻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分韻部,所謂分韻部即將同韻的字取一個作為這一韻的代表,建立一個韻部,一個韻部里的字韻母都相同,比如東部里的東、空、蟲、弓、宮、紅、翁,韻母都發onɡ音。歷朝音韻學家根據各自的研究所分的韻部各不相同,並著了大量韻書。宋朝以後通行的韻書一般是一百零六韻。疊韻即幾個字的韻母都相同。

調即研究一個字的音調,音調研究的時間略晚於韻研究的時間,大概是在南朝的齊梁之間確立了漢字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稱為四聲。平聲又分陰平、陽平兩類,陰平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陽平為二聲,上聲即三聲,去聲即四聲。入聲在現代漢語中已沒有了,分派在一二三四聲中了,叫入派四聲,所以現代漢語的四聲字中都有入聲字。入聲字發音短促急速,像骨、吃、竹、學、樂、一、六、七、八、十都是入聲字。《康熙字典》里載的一首歌訣對這四聲有精要描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古人認為四聲是從音樂的宮、商、角、徵、羽五音推衍而來,聲調雖說只有四聲,但平聲中有陰平陽平,實際還是五聲。五音和五行相配,五聲又和五音相配,那麼五聲就也與五行相配了。這樣每個字根據它的聲調,就可以判斷它在五行中的屬性,所以字與字之間也有生克制化的關係,後世的姓名學也就由此建立起來了。

語音的古今之別是研究不同時代語音的差異變化。音韻學將語音分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現代音。上古音指先秦兩漢的語音,中古音指南北朝到唐宋的語音,近古音指元明清的語音,現代音指以現代標準普通話為準的語音。語音的地域之異是研究古代各方言區語音的異同。注音即是研究古書中字的注音問題。古人注音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音法,一是反切法。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比如荇字,直音法下面註:「音杏」。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給生字注音,取上字的聲母與下字的韻母合成一音,聲調取下一字的調。如東字,反切法注音即:「都冬切」,用都的聲母與冬的韻母相拼。反切法大概出現在東漢末,它為聲與韻的研究打下了基礎。反切的出現標誌著古人已發現了漢語的音節是由聲母、韻母兩部分構成的規律。以上就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

訓詁學主要研究古書中字詞與名物掌故的意義及注釋古書的種類、方法、名稱、術語等。訓詁二字的訓當解釋講,詁通故,故就是舊的、過去的,訓詁就是解釋過去的字詞名物。訓詁的產生就是為了讀懂古書。訓詁出現在漢代,到漢代的時候,先秦的古書已有許多讀不懂了。因為先秦到漢代許多字詞的意義、讀音及事物的名稱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解釋就讀不懂。所以訓詁的作用主要是通古今,兼四方。通古今則需研究詞義的古今變化。詞義的古今變化有三類:擴大、縮小、變異。詞義擴大如江、河二字,古代「江」只指長江,「河」只指黃河,現在意義擴大,泛指一切江河。詞義縮小如宮、朕二字,「宮」古代泛指一般的房子,後來詞義縮小只能指宮殿。「朕」在古代當我講,每個人都可以自稱為朕。到秦始皇以後,「朕」的意義縮小,只有皇帝才能稱「朕」。詞義變異如雖、色等。「雖」現在表示雖然,古代當即使講。「色」現在當色彩講,古代則當臉色講。兼四方則要研究各地方言的差異,用通行的標準語去解釋方言的意義。比如「憮、、憐、牟,愛也。韓鄭曰憮,晉衛曰,汝潁之間曰憐,宋魯之間曰牟」。

文字學、音韻學也通過形、聲探討字詞的意義,故而被訓詁學吸收作為解釋字詞意義的方法,分別叫形訓、音訓,即是以字形解釋字意,以字音解釋字意。另外還有以通語、常言去解釋不易知的文語、古語或方俗語的叫義訓。至於考證名物,一是解釋事物不同時代的名稱差異,二是解釋事物的特徵、性能、作用等。比如對《詩經》、《楚辭》中鳥獸草木蟲魚的解釋。

訓詁有兩種:一種是隨文釋義,一種是通釋語義。隨文釋義即根據一部書的內容,逐字逐段解釋。像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就是對四書逐句逐段解釋。通釋語義就是將許多詞語歸納起來統一解釋,寫成一部新的著作。像《爾雅》、《方言》。《爾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訓詁專書,成書於西漢,乃漢儒註解儒經彙編而成。該書分為解釋普通詞語與解釋名物兩大部分,共十九篇,也是我國第一部詞典。《方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研究方言的訓詁專書,為西漢末年四川大儒揚雄所著。訓詁的名稱有傳、注、詮、釋、箋、疏、正義等,如《爾雅註疏》、《周易正義》、《毛詩傳箋》、《詩集傳》等,看到這些名稱就知道是解釋古書的書。訓詁的術語甚繁,清朝人列的訓詁凡例有四十類之多。「某,某也」即是用此字解釋彼字,如「師,眾也」、「元,始也」皆是。還有「某,今謂之某」,即是以今意釋古義,如「奄,今謂之宦人」;「某,某貌」是解釋形容詞,如「莫莫,成就之貌」;「某,某聲」即解釋一詞所表示的聲音,如「坎坎,擊鼓聲」;「某,辭也」即解釋虛詞,如「居,辭也」。再有標「衍文」、「脫文」、「未聞」等。「衍文」指本不該有而多出來的字,「脫文」指本該有又掉了的字,「未聞」指連注者也不知道的,書「未聞」表示存疑。這些都是訓詁的一些常用術語,讀古書隨時都會遇到。

古人將文字、音韻、訓詁合起來稱為小學,認為小學是一切學問的根基,沒有小學的基礎就讀不懂古書,連古書的字面意思都不能明白,更談不上領會聖賢的微言大義了。蒙童了解了一些常識道理後,開始正式讀聖賢經傳前,必須學一些文字、音韻、訓詁的知識,才能認得經傳里的古字、古音,明白它們的古義。《三字經》說要「詳訓詁」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在閱讀古書的過程中訓詁的水平會越來越高,反過來訓詁的功底越深,閱讀古書的能力也就越強。這裡的訓詁是指廣義的訓詁,也就是整個小學。一般研究國學的大學者,小學功底都很紮實。《四庫全書》將小學列在經部內,一是因為小學是為解讀儒家經書而興起的一門學問,另外也是因為要研究經學就離不開小學。所以小學本身也屬於經學的一部分。

最後談一談「名句讀」的問題。一句為句,半句為讀。古書都是沒有標點的,要靠閱讀的人自己將其讀斷。能正確地斷句,表示你將書讀懂了。蒙童讀古書,第一是認字,第二是斷句,斷句是一個很重要的功夫。訓詁又是斷句的基礎,你能明白一些虛詞,如者、也、已、矣、焉、哉、邪、乎等,斷句就容易多了。古文是有規律的,一般一句話的末尾常會用到這些虛詞。一句話的開頭也會有一些固定的虛詞,如夫、蓋、竊等。當然也有的句子不出現虛詞就要斷句的,那就要靠對整個句子意思的理解了。以前的私塾先生教蒙童讀書,他讀一句,蒙童讀一句,他在哪裡頓,蒙童就在哪裡頓,他在哪裡停,蒙童就在哪裡停,久而久之,在長期的教讀中,蒙童也就體會到一些語感,讀到這裡自然就覺得該停頓了。書讀得越多,這種自發的語感就會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語言認識,斷句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教蒙童發矇讀書,一開始便應教讀書所應具備的基本功:訓詁、斷句。從《三字經》講的「凡訓蒙,當講究。詳訓詁,明句讀」這一句就可以看出我們傳統的蒙學教育很重視兒童對經典的理解,並不只是死記硬背。以前以死記硬背來批判傳統教育,現在兒童讀經又提倡只死記硬背,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背誦和理解皆不能偏廢,只背不理解兒童就會不感興趣,甚至反感;只理解不背,那經典就永遠不是你自己的,書只有背得了,才是你自己的,你才隨時能拿出來用。理解的深淺沒有關係,但蒙童有一些理解後就會產生興趣,像文字學裡的象形文字形象生動,符合兒童的形象思維,給他們講一講,最易引起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能引領他們不斷深入,將書讀得深讀得好。如果沒有興趣甚而反感,以後沒有了師長的督促,兒童再也不問津昔日所學,不理解的還是不理解,而且與聖賢之道再無關係,豈不是被不理解的死記硬背所害,斷了蒙童的慧命?此不能不為當代只講背誦不講理解的倡導兒童讀經者戒。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講了治學的基本功,接下來講為學的次第,也就是讀書從哪裡開始,依次該讀些什麼書。為學就是求學的意思,初當開始講。就是說求學一定要有開始之處,也就是《中庸》里講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爾」,要登高山必須從最低的地方開始,要行遠道必須從最近的地方開始。這個簡單的道理很重要,因為教育蒙童不從最基本之處開始,往往會事倍而功半。比如一開始就教蒙童很深奧的典籍,不僅不能將蒙童引入為學的正道,有時反而讓蒙童因畏其艱難而喪失信心,厭學懼學。還有蒙童求學之始不以儒家聖賢的經典教授,而去教其他諸子之書,如現代很多搞經典教育的同志,剛開始就讓蒙童讀《老子》,這不但不能讓蒙童得到老子的智慧,反而會給兒童以錯誤的人生觀。因為儒經講的是人生的常道,道家卻講的是非常道,蒙童連正常的情況該怎樣都沒搞清楚,就學非常情況下的道,這隻會讓兒童的思想產生混亂。《老子》應不應教?應教,但應是在學完儒經的常道以後,這時兒童建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再去學《老子》,那就會大增智慧,更加豁達。所以聖賢常講為學不能躐等。躐(li),當超越講,躐等就是超越等級。那麼為學從哪裡開始呢?從小學開始。小學在傳統文化中有兩種意思,一是我們前面講到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一是兒童啟蒙之學。這裡說的小學主要是指蒙學。古時兒童八歲入小學,也就是八歲始發矇讀書,教之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孝親事兄敬長之理。朱夫子綜合三者內容編了一本《小學》,專教蒙童。《三字經》說的「小學終」,「小學」就是特指朱熹編的這部《小學》。

《小學》分為內綱外目兩部分。內綱有立教、明倫、敬身三部分,外目有稽古、嘉言、善行三部分。內綱中的立教即立言以教蒙童,明倫是使蒙童明白人倫之理,敬身是使蒙童敬愛此身、不敢怠惰。外目中的稽古即考察古人立教、明倫、敬身之法,嘉言是將古人講立教、明倫、敬身的言語彙集起來,善行是古人立教、明倫、敬身事例的彙集。其實從今天的角度來說,小學就是兒童基本的道德標準、行為規範與人生常識。對現代兒童來說,《弟子規》、《三字經》是最好的小學教材。《弟子規》是講道德標準與行為規範的,分為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七部分,每一部分都詳細講了兒童應做到的具體內容,蒙童學了就可以在生活中去實踐。《三字經》主要講人生常識,德行常識、文化常識、歷史常識、治學常識、常用典故等,可說是蒙童的百科全書。《弟子規》重在行,《三字經》重在知,蒙童讀此二書可為知行合一,另外再讀一部《千家詩》,陶養一下蒙童的性情就更完美了。

小學讀完了,就該讀《四書》了。《四書》由南宋大儒朱熹編注,是宋朝以後八百年間中國讀書人的必讀書,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儒家學說從漢武帝開始便成為中華民族的正統學說,從漢武帝到北宋神宗,歷朝帝王共欽定表彰了十三部儒家經典,稱為「十三經」。《十三經》是朝廷認定的儒家最重要的十三部典籍,分別是《詩經》、《書經》、《易經》、《儀禮》、《禮記》、《周禮》、《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共647500字。朱夫子認為《十三經》內容太多,高深難解,一般人讀了也不容易領會精神,故從《十三經》中抽出了四篇書,認為這四篇書內容雖少,但讀了收穫大。這四篇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論語》、《孟子》本是兩經,《大學》、《中庸》只是兩篇文章,是從《禮記》中抽出來的。《大學》是《禮記》的第四十二篇,《中庸》是《禮記》的第三十一篇。《論語》15917字,《孟子》35377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這樣《四書》一共56615字,不到6萬字,只是《十三經》64萬餘字的零頭。

朱熹還專門為《四書》作了註解,叫「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所謂章句,即將一篇文章分為很多章很多句,然後對每章每句一一解釋。《大學》、《中庸》就是用章句體註解的,故又叫「大學中庸章句」。集注是針對要註解的書中的某個問題,先集錄古人的解釋,再加上自己的判斷。《論語》、《孟子》就是用此種方法註解的,故又叫「論語孟子集注」。朱熹一生著書甚多,但用功最多、成就最高的還是他這部《四書章句集注》,朱夫子到臨終前一天還在修改他的《大學章句》。在朱夫子生前,《四書集注》並未得到朝廷認可,到了元朝的第四個皇帝元仁宗才正式將《四書》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將《四書集注》作為考試的標準答案,直到清末廢除科舉為止。即使到了民國,私塾的主要教材還是《四書》。這裡說的「小學終,至四書」的「四書」,其實就是指的《四書集注》。蒙童讀《四書》就算是真正直接學習聖人的思想言行,正式讀聖人的經典了。《大學》反映了儒家整個學問的規模氣象,《中庸》反映了儒家學問的精神義理,《論語》是儒家的人生哲學,《孟子》是儒家哲學中的政治哲學。蒙童將《四書》讀完,就建立起了整個學問基礎,安身立命的支柱也就有了。當然有條件的還可以繼續深造,再讀《五經》,沒有條件深造的,《四書》的學問也足夠用了。現代人能將《四書》讀完,就算是頗有國學根底了。對於《四書》的註解,朱熹而後也有許多,但其簡明精要、深入透徹都不及朱夫子,所以初學《四書》還是以朱夫子的《四書集注》為最好。

現在很多人都對朱熹及其學問有偏見,這裡順便談談朱熹和董仲舒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中產生了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絕不是偶然的,也絕不是幾個帝王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的。這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儒家成功地將精深的思想與淵博的學識結合起來,使儒家的學說能滿足自然、社會、人生的各種需要。而成功地將精深的思想與淵博的學識結合起來的有兩個傑出的代表,一個是漢朝的董仲舒,一個是宋朝的朱熹,他們在中國歷史上兩個大轉折的時代對儒家學說都作了適應時代需要的調整。董仲舒使儒家學說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為中華民族建立起兩千餘年長治久安的思想理論。朱熹使儒家的聖賢之道變得簡明易曉,再一次從佛道二教中脫穎而出,為元明清三朝八百餘年的繁榮建立理論基礎。可以說,儒家文化的廣泛深遠影響與這兩個人是密不可分的。這兩個人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最淵博的學者和第一流的思想家。很多人對他們有偏見,原因一是沒有全面認識理解他們學問的精神,二是覺得他們對儒家學說作了調整。但如果沒有這種調整,儒家學說或許就黯然不彰,不能發生它本應發生的巨大積極的社會作用。任何學說都需要發展,董、朱的調整本就是一種發展。還有一些人批判朱熹是站在佛教的立場上,因為朱熹有指責佛教的地方。但學術上的爭論原也正常,無可厚非,況且還有特定的社會歷史原因。

最後還要談一點,《四書》體系的建構者是朱子,但《四書》的被推崇則是從唐朝就逐漸開始了。《四書》中最早受推崇的是《大學》,推崇《大學》的人是唐朝大儒韓愈。唐朝佛教太過興盛,大家都愛空談佛理而不務實,韓愈則選出切實可行的《大學》加以表彰,以反對佛教的專務空虛。韓愈的弟子李翱認為佛教在理論上愛講性命之學,故而專門選出儒家經典中講到性命的《中庸》與之抗衡。到了北宋,二程夫子程顥、程頤認為《論語》、《孟子》是最直接展現聖人言行的經典而大加表彰,說:「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當然他們對《大學》、《中庸》也繼續推崇,稱《大學》為「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中庸》為「孔門傳授心法」。朱子則是唐代以來研究《四書》的集大成者。《四書》中有一個聖人之道相傳的傳統,也就是道統,即孔子將道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子思傳給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有《論語》,曾子著《大學》,子思著《中庸》,孟子著《孟子》,二程夫子認為他們是接了孟子的道統,朱子又認為自己是接了二程夫子的道統,他的《四書集注》就是這個道統的最好體現。《宋史·道學傳》有一段對朱子的評價講得好:「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傳,其學加親切焉。大抵以格物致知為先,明善誠身為要。凡《詩》、《書》、六藝之文,與夫孔、孟之遺言,顛錯於秦火,支離於漢儒,幽沉於魏晉六朝者,至是皆煥然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意思是說朱熹接了二程夫子的正傳,讓被秦始皇焚燒的儒經,被漢儒支離破碎註解、在魏晉六朝沉寂的儒學,重新煥發了光彩。而這個工作主要是靠《四書集注》完成的,由此大家也就知道朱子《四書》的分量了。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前面講正式讀經從《四書》開始,現在開始分述《四書》的內容。

「論語者,20篇」是講《論語》這部書共有20篇。《論語》每篇的題目都是來自該篇第一句話首二字。比如「學而」,出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前兩個字;「為政」即是出自「為政以德,譬諸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前兩字。「群弟子,記善言」是講《論語》這部書是誰編的,其主要精神是什麼。《論語》是孔子的門生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輯的孔子的言行。孔子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私家教師。孔子以前,學問都在朝廷,只有貴族才有權利受教育,孔子是第一個在民間講學,並且有教無類,將教育向民眾普及的人。「有教無類」即教育不分類別,無論貧富、貴賤、高低、長幼,只要願意來學的他都教。從孔子以後,才有民間講學之風,平民百姓才有可能受教育,所以後世都稱孔子為「萬世師表」。以前文廟的正殿大成殿里都懸有「萬世師表」的匾額。正因為孔子向廣大民眾講學,所以他弟子眾多,史書上都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子用以教人的教材是六經,後面還會講到,但在講學之餘,弟子們還有許多人生、社會、學問上的疑問請教,孔子有問必答。平時孔子看見弟子們有什麼問題也隨時給予指點。弟子們把老師的這些言語記錄下來,對於老師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細節,弟子們也作了記錄。等到孔子去世後,弟子們為紀念先師、勉勵自己與後來,遂將老師的言行編輯起來。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們都將自己的筆記拿出來編排,第一次編了前十篇。前十篇編完後,許多遠方的或未能參加編排的弟子們看了,就認為編得不全,各人那裡還有一些先師的言行未編入,就又編了第二次,即後十篇。前十篇因是專門編輯,所以系統性比較強,篇篇都有主題,而且篇與篇也有聯繫。後十篇因是補編,相對說來不像前十篇編得那麼嚴密。大致來說前十篇是孔子哲學的體,後十篇是孔子哲學的用。分開來看呢,前後十篇又各自體用具足。宋朝丞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有人就問是哪半部?是上半部還是下半部?清朝人就說「上半部也可,下半部也可,但凡讀半部則可」。這雖是笑話,也足見《論語》的作用。

將《論語》前十篇的體系搞清楚了,對《論語》的思想也就更清楚了。「學而」開篇便講人生天地之間學的重要性。學了做什麼?學了以後治國平天下,為蒼生做事,故第二篇即是「為政」。要為政首先就要找出社會中最該解決的問題。「八佾」第三即找出了天下最大的問題是社會混亂無序,禮樂崩壞。找出問題還要開藥方,治理無序的方法是建立仁德,故第四篇是「里仁」。有了治理天下的方法,還需要有實施方法的人才,「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便是孔子的人才論。「公冶長」是對人才的現實評點,「雍也」是人才觀的理論總結。人才從哪裡來?從教育中來,「述而」第七便是孔子的教育論。教育需要理論做指導,「泰伯」第八則講了孔子的教育理論是對歷代聖王思想的繼承與總結。繼往還要開來,「子罕」第九則是孔子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思想要用於實踐才能發生作用,「鄉黨」第十則是孔子實踐其中庸思想的具體行動的記錄。前十篇以學開端,以學到後落實於人生行常結束,周詳完備,體大思精。後十篇主要記錄孔子的政治實踐與周遊列國的情況,最後一篇「堯曰」則點出了儒家歷代聖王相傳的道統,以此作結。這便是《論語》的編輯體例與全書的結構。至於「記善言」記的什麼善言,歸納起來有六個方面,一是孔子其人,二是孔子論人,三是孔子論成人,四是孔子論治人,五是孔子論教人,六是孔子弟子的言論。這六個方面便是《論語》的全部內容。

孔子其人通過《論語》的記錄全面地展現了孔子的精神氣象。這個部分又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孔子自道,即孔子的自我評價;二是弟子稱道,即孔門弟子對孔子的評價;三是時人論道,即孔子同時代的其他人對孔子的評價。孔子論人是孔子對別人的評價,對別人的評價反映出孔子的價值評判標準。這部分也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評論歷代聖賢;二是評論弟子;三是評論時人,即評論同時代的人。孔子論成人是孔子論述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這其中又有兩方面,一是孔子論君子,一是孔子論仁者。君子是孔子做人的第一個標準,做人就應該做君子,君子是有道德有學問而尊貴的人。君子的根本即孝。在論君子這部分中孔子往往是將君子與小人對比起來論述的,使人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仁者是孔子認為做人的最高標準,這部分往往將智者與仁者對比起來,使人知道要成為仁者,必須先成為智者,但成為智者還不夠,還應成為仁者。孔子論成人是《論語》中最核心也最重要的部分,它為中國人的人格制定了標準:人應學成君子,最好的是要成為仁者。孔子論治人則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也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禮治,二是德治。孔子認為治天下就是要大家各守各的本分,各盡各的職責,這就是禮,大家都講禮,社會就和平有序了。德治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論,後來也成為儒家的一貫追求。所謂德治即統治者必須是一個有崇高德行的人,他以他的德行來感召周圍的人和天下人,所以為政者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完成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德行就是榜樣的力量。孔子論教人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身教,二是異教,三是詩教,四是天教。身教即凡是自己說的,都要身體力行,以此來真正教育人。異教即對不同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詩教體現孔子非常重視以詩來教人,因為詩形象有情,比空洞的說教更易打動人心,更有感染力。天教即孔子用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道理來教人。孔子弟子言論即孔門弟子對各種問題的討論與論述。

《論語》的全部內容,無論孔子其人、評人或論成人、論教人、論治人,都是圍繞一個人字展開的,所以孔子的學問就是人學,孔子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者。孔子關注人,尊重人,關注人的命運,關注人的意義和價值。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孔子的全部學說即將自然人變為理想人。理想人即仁,所以孔子說:「仁者人也。」仁者又是由普通人修養而成的。《論語》中談到仁的有58章,用到仁字的有109次。《論語》的核心精神大抵也就在此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論語》就是一部生活的教科書,可以說人生中幾乎各方面的問題,《論語》都講到了,大家細細學了,是可以幫助解決各種疑問從而獲得心靈真正的快樂的。

讀經必定要尊聖,讀《論語》自然要對《論語》中最重要的聖人孔子有所了解。歷代帝王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對這個封號有所了解,對孔子也就有所認識了。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稱讚,孟子說「夫子之學,集大成者也」。集什麼大成?集歷代聖王智慧之大成。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整理總結他以前的歷史文化的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思想都在孔子這裡彙集,孔子的智慧是歷代聖王集體智慧的結晶。至聖即是聖到極致,聖人中沒有比他更聖的了。何以故?因為孔子以前的聖人是實幹家,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都創造了一個個治世,但他們沒有理論總結,只有孔子將歷代聖王的思想做了理論的總結,使後世有所遵循。舊時孔子像的贊語中有「百世而上,以聖為歸;百世而下,以聖為師」一句,意即百代以上的聖人都在孔子這裡做了總結,百代以下都以孔子為老師。先師前面已講了,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民間最偉大的老師。國民黨的元老、活了102歲的陳立夫先生說:「孔子是中國文化人格化的象徵。」中國文化若要以一個人來代表,只有孔子。以前文廟中有一塊匾叫「斯文在茲」,意思即孔子在這裡,中國文化就在這裡。新中國成立前縣縣都有文廟,文廟即祭祀孔子的地方。大家了解了孔子的偉大,對學習《論語》是有幫助的。反過來,讀了《論語》更能深切體會到孔子的偉大,也就知道歷代帝王及聖賢對孔子的褒讚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家要詳細了解孔子和《論語》,可以參看我寫的《論語講義》。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里少時從外祖父母好友周公汝森習駢古對聯,周公每告里,作古文必自孟子入手,朝夕涵詠,必有所得。里獲益匪淺。惜公未足八旬則驟然而逝,傷心哉。繪以悼之。共和國六十年清明於清平渡寺。孟子名軻,戰國時鄒國人,鄒是魯國旁的一個小國。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為八派,到孟子才將孔子的學說全面繼承發展,成為孔子的嫡傳。孟子與孔子相距百餘年,孟子是孔子的三傳弟子,孟子之上有子思,子思之上有曾子。孟子說自己平生「志在學孔子」,故他一生的經歷與他的太老師孔子很相似,即讀書、遊歷、教書。但孟子的遭遇又要比孔子的好得多:孟子少年讀書有孟母良好的教育,後又從學大儒子思,不像孔子「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少年貧苦,靠干許多鄙賤事為生;孟子周遊列國20餘年,所到之處都受到上賓的禮遇,被尊為大儒,孔子周遊列國經常饑寒交迫,好幾次差點被人殺掉;孟子65歲回到老家講學著書,84歲才去世,孔子68歲才周遊列國返鄉,73歲就去世了。但在政治追求上,孟子和孔子同樣不得志。雖然孟子周遊列國皆受禮遇,但諸侯國君都認為孟子學說迂腐,不予採用。不過孟子身後卻不像孔子幸運,秦始皇坑儒主要就是針對孟子一派儒生,宋代以前孟子一直被視同諸子,不像孔子在漢代就被尊為大聖人,享有崇高的地位。孟子開始受尊崇是在唐代,大儒韓愈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原道》,在這篇文章中韓愈列出了儒家的道統,認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道是被孔子傳承,孔子的道是被孟子傳承,孟子死了,聖道就不傳了。韓愈的表彰對孟子地位的提升有很大影響,到了宋代,孟子更得到朝廷重視,第一次被加爵封號,列入文廟,與孔子同享祭祀。宋神宗時《孟子》才正式被列入經書,成為《十三經》之一。至元朝孟子方被封為亞聖,從此孔孟並稱,孟子成了孔子以後的第二位大聖人。

《孟子》的成書也與《論語》不同。《論語》是孔子死後,孔門弟子輯錄孔子言行而成;《孟子》是孟子晚年與弟子萬章等一起將自己的言論編輯而成,編成後,孟子又作了審訂潤色。《孟子》一共有七篇,分別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這便是「孟子者,七篇止」的意義。止當終結講。「講仁義,說道德」是對《孟子》其書內容的概括。孟子的學說是對孔子學說的全面繼承和發展。孔子談仁,孟子便談仁義;孔子談德治,孟子便談王道;孔子以人為本,孟子以民為本。孟子對儒家哲學的最大貢獻是為孔子仁的思想建立了理論基礎,這個基礎即性善論。人天性善,才有愛人行仁的可能,人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皆是善端,將此四端發展開來即為仁、義、禮、智四德。四德發展到極致便可以成為聖人。人人天生皆有善性,故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而統治者以堯舜之道來治天下,即是行王道。所謂王道即是以德服人,和戰國時諸侯競相以力服人的霸道形成鮮明對比。王道也就是仁政,統治者以仁義之心行政即仁政。仁政的核心則是民為貴,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歷代統治者頗不喜歡孟子的重要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對孟子「民貴君輕」的學說十分反感,說「這老兒如活到現在,非嚴辦不可」,還下令將孟子的牌位搬出文廟,將《孟子》書中有這些方面思想的地方刪去150處。當然這正反映了孟子學說以民為本的寶貴性。

孟子不光提出以民為貴的王道政治,還具體勾畫出這王道政治的理想藍圖——井田制。井田制即國家將土地劃成許多小塊,每小塊一百畝,九塊一組排列成井字形,然後分給八家農民耕種。八家人各耕一塊,收的糧食自己享用,中間一塊公田,八家人共耕,收的糧食歸公,國家則用這些收入來辦學校、辦養老院。每家農民在自己的百畝地上以五畝修房居住,在屋周圍栽上桑樹,這樣5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穿綢子了;再養些雞、豬,7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食肉了。百畝地按時種莊稼,八口之家的人都能吃飽了。這樣百姓都可以「養生喪死無憾」,這便是王道的開始。當百姓的物質生活都有了保障,再教之以孝悌禮義,這便是王道的完成。

在精神修養方面,孟子提出了重要的養氣說。孟子說人應該養浩然正氣,浩然正氣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動心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至大至剛」,無所畏懼,其根本則來源於人的問心無愧,就是孟子說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抬頭無愧於蒼天,低頭無愧於他人。也即是孔子所說的「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內心反省,沒有愧疚,又有什麼可憂慮畏懼的呢?而養氣的方法則是「配義與道」,即「明道」和「集義」兩方面。「明道」是對自己行為正義性的自覺,有了這種自覺則可「理直氣壯」。「集義」則是長期堅持做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比如堅持孝親敬長,堅持助人為樂,堅持見義勇為等。堅持既久,便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事,這時你心中的浩然正氣便油然而生。文天祥面對蒙古人的威逼利誘能夠毫不動心,是長期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所形成的浩然正氣所致,他在獄中所寫的《正氣歌》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懂得了浩然正氣這個詞,才可以懂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所以說孟子直接承接了孔子的道統,孟子是孔子的嫡傳,就是因為孟子真正繼承了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偉大理想主義精神。理想主義是儒家最光輝的品格,永遠為人類指引光明。孔子為人類描繪了理想的人格,孟子則為人類描繪了理想的社會。

從文章來講,《論語》的文風溫柔敦厚,雍容典雅,《孟子》的文風雄強剛毅,辯說無礙。《論語》見出聖人的博大寬厚,《孟子》見出聖人的正氣凜然。《論語》如春天發育萬物,《孟子》如夏天熾烈火熱。《論語》與《孟子》共同鑄造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品格。


推薦閱讀:

最新版《三字經》「新鮮出爐」!孩子10分鐘背完,好用得不得了!
淺釋《三字經》——吳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16)
博士媽媽這樣教《三字經》,不僅漲知識,兒子情商、智商雙高!
楊華楷書《三字經》1

TAG:《三字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