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統「拜揖禮」說略】

坐 古無桌椅,器皿置於地,凡祭祀、飲食諸事,皆坐於地。禮經上所謂「坐」,即如今日之「跪」。古人席地而坐,其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如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時身體要聳直,臀部不得落在腳踵上。在《儀禮·鄉射禮》中,「主人坐取爵於篚降洗」,「主人坐奠爵,遂拜,降盥」,「興,席末坐,啐酒,降席」,等等如是文字描述,亦見諸《燕禮》、《大射禮》等禮經他篇之中。古人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即所謂「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完成致意。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而由跪(或坐)至起立,則謂之「興」,故「興者,起也。」

跪、跽(長跪) 亭林先生《日知錄》云:「古人之坐,皆以兩膝著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則為長跪矣。」在文獻中,合乎禮義之「跪」有二:一是臀部與腳跟接觸的跪姿,此即「坐」;一是身體與大腿小腿約成90度、臀部不與腳跟接觸的跪姿,此較前者尤為敬意,古人謂之曰「跪」。但由於前者古人亦有稱為「跪」者,故後者又稱「跽」或「長跪」。蓋此跪之時挺身直腰。此時身體加長。故名之。由於「跽(長跪)」的姿勢殊為恭敬,所以懇請別人之時往往行跽禮。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雲秦昭王誠懇求教範雎曰: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閑,秦王復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秦王原來坐(跪)著,要請教時即跽(長跪),以示懇切之情。

《史記·項羽本紀》云: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此處項王按劍而跽則明顯是一種戒備之舉。

蹲踞 這是古代一種較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勢是腳板著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和今天所謂的蹲相類,所以《說文》說:「居,蹲也。」《論語.鄉黨》:「寢不屍,居不客。」意思是睡覺不象死屍一樣直躺著,平日坐的姿勢,也不用象接見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樣,把兩膝跪在席上。這是一種比較隨意、放鬆的姿勢。

箕踞 這是古人認為最不恭敬的一種坐法。不跪而將兩足前伸,全身狀若帶柄畚箕,謂之「箕踞」。其姿勢是: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象箕一樣。《禮記·曲禮上》:「立毋跛,坐毋箕。」箕,即指箕踞,有時候也叫做「夷俟」。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對對方的極不尊重,是一種倨傲無禮之態。

蹲踞箕踞二者,均為古人視作不合乎禮儀之舉。《論語·憲問》篇云: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夷俟即箕踞,原壤雖為夫子老友,但其箕踞之,孔子對其放浪形骸之狀深不以為然,因此以拐杖敲打其小腿糾正之。

《史記·刺客列傳》言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的場景云:

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成,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荊軻當時腿斷,亦只能倚柱而箕踞之。

拜、叩 跪的本義是屈膝、單膝或雙膝著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說文解字》曰:「跪,拜也」。《說文通訓·定聲》也說:「跪,兩膝拄地所以拜也」。可見,跪和拜亦同義。跪拜,單從字面來講就是跪而磕頭。在中國傳統中,這是作為臣服、崇拜或高度恭敬的表示;拜的本原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凡兩手下地曰拜。即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不跪不成拜,這是屈膝下跪後時配合跪進行的一個手的動作;而叩的本義則是擊打,如《列子·湯問》中的「叩石墾壤。」就是說用鎬刨石頭。叩頭就是跪在地上,上身從上向前向下的移動。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為長跪。首至手則為拜手。手至地則為拜。首至地則為稽首。此禮之等也。君父之尊必用稽首。拜而後稽首,此禮之漸也;必以稽首終,此禮之成也。故《大明會典》曰:「後一拜,叩頭成禮。」此古之遺意也。

先秦之時相見所行之禮主要有拜禮和揖禮。拜,是以跪著為前提的。

《周禮·春官·大祝》說拜禮有九:

辯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周禮》九拜,歷代禮家解說紛異。然此九拜之中,以稽首、頓首、空首三者為重則為共解。

1、稽首,《荀子》雲「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這是最隆重的拜禮,凡臣拜君都是再拜稽首,古人以稽首為敬之至。「稽首,拜頭至地。」其儀是先屈膝跪拜,而左手按右手,拱手至地,再慢慢伸頭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稍許。手在膝前,頭在手前。《禮記·玉藻》篇說「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鄭註:「致首於地,據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賈疏對稽首的解釋是:「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宋代經學家陳祥道在其《禮書》中說:「稽首者,諸侯於天子、大夫士於其君之禮也。然君於臣亦有稽首,《書》稱太甲稽首於伊尹,成王稽首於周公是也。大夫於非其君亦有稽首,《儀禮》:『公勞賓,賓再拜稽首;勞介,介再拜稽首』是也。蓋君子行禮於其所敬者,無所不用其至。則君稽首於其臣者,尊德也;大夫士稽首於非其君者,尊主人也。」但需要說明的是,禮,是相互的,稽首雖然是表達最為尊敬的禮節,古人並非僅僅是臣拜君,君主對待臣下,一樣也用稽首禮。(後世隨著遞變,亦有方外之人舉手所行常禮曰稽首者。然其同名而意異。)

2、頓首,其儀大致與稽首略同。區別在於稽首頭至地時略有停留,動作舒緩不顯著。而頓首則是頭快速頓地且觸其額而即起,動作明顯。《周禮·春官·大祝》註:「頓首拜頭叩地也。」疏:「頓首者,為空首之時,引頭至地,首頓地即舉,故名頓首。」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所以《周禮正義》上說:「二種拜俱頭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時,頓首至地則舉,故以叩地言之,謂若以首叩物然。」陳氏《禮書》說「春秋之時,晉穆贏抱太子頓首於趙宣子,魯季平子頓首於叔孫,則頓首非施於尊者之禮也。」李陵《答蘇武書》末尾稱「李陵頓首」,丘遲《與陳伯之書》末尾稱「丘遲頓首」,以及傳統書信、帖札往來之中,署曰「某某頓首或某某頓首拜」者,皆是其例。

3、空首,又稱拜手,簡稱拜。跪而拱手,頭俯至於手,與心平,頭不至地。觸手即起。這是古代男子的常用禮,也用於君對臣的回禮。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而是懸在空中。《周禮·春官·大祝》疏:「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是也。即《尚書》拜手稽首。」古人常說的「拜」就是「拜手」的省稱。《論語·鄉黨》:「康子饋葯,拜而受之。」古人在行稽首、頓首禮時,一般要先行拜手禮。

4、振動,即振慟,稽顙而後踴之。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也就是說,頓首拜畢起而踴之,與哀樂節奏相應,表達極度的哀慟之情。鄭註:「杜子春云:『振讀為振鐸之振,動讀為哀慟之慟。』玄謂振動,戰慄變動之拜。」凌廷堪《禮經釋例·周官九拜解》:「四曰振動,此即《喪禮》拜而後踴也。振動之拜,諸儒言人人殊,惟杜子春得之。蓋因凶事之有振動,猶吉事之有稽首,皆拜之最重者。」

5、凶拜,凶喪之拜。「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先稽顙而後拜手,頭觸地時表情嚴肅,表示凶喪事重。這是喪禮中最重的拜禮,用於三年斬衰之喪。凶拜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故《禮記·雜記》云:「三年之喪,即以喪拜。非三年喪,以其吉拜。」

6、吉拜,先拜手而後稽顙,是謂吉拜。亦屬喪禮之拜,但較凶拜為輕。《禮記·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稽頭而後拜,碩乎其至也。三年之喪,我從其至者。」鄭註:「(拜而後稽顙,)此殷之喪拜也,頹,順也。先拜賓,順於事也。(稽顥而後拜)此周之喪拜也。頎,至也。先觸地無容,哀之至。重者尚哀戚,自期如殷可。」依鄭注之說,吉拜,指喪拜中之輕者,即稽顙,可用於齊衰期以下,不能用於三年斬衰。故《禮記·雜記下》又云:「三年之喪,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以吉拜。」

7、奇拜,《周禮正義》:「雲『奇拜,謂一拜也』,一拜者,謂君拜臣下。按《燕禮》、《大射》有一拜之時,君答一拜,後鄭從之。」奇為單數,即一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古人以再拜為重,所以說「一拜,(君)答臣下拜。再拜,拜神與屍。」

8、褒拜,褒羨之拜,也稱「報拜」。 「褒讀為報,報拜謂再拜是也。」這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或三拜,其再拜以上拜數不一。傳統上以再拜為重。古人行禮多用一拜,再拜表示加敬,三拜則表示遍及。

9、肅拜,又稱手拜,是拜禮中最輕的一種。跪,俯首兩手下垂,頭及兩手均不至地。《周禮·春官·大祝》註:「肅拜,但俯下手(俯身拱手下地),今時撎(揖)是也。」疏:「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軍中用肅拜禮,是因為將士披甲,不便於拜,所以《禮記·曲禮上》說:「介者不拜,故曰為事故,敢肅使者」。《左傳·成公十六年》中記載的晉楚交兵,晉將卻至對楚君的使者「三肅使者而退」。這個「肅」,就是指的肅拜。其儀是屈膝跪地,頭微俯,手拱舉而下,頭雖低但不至手,手雖下但不至地。其使用者一是身披甲胄的將士,不便拜倒;二是婦人。肅,就是手到地的意思。後世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署「謹肅拜」。婦人行禮也稱「端肅拜」,亦即源於此。

——以上,是為《周禮》之「九拜」。孫詒讓《周禮正義·卷四十九》云:「此九拜,稽首、空首、頓首、振動四者為拜儀之正。肅拜則專為婦人之拜。吉拜、凶拜,則因事而別其手之所尚。奇拜、褒拜,則隨禮之隆殺,為拜之數。皆依上五拜而為之別,異其儀節也。」(賈公彥則認為稽首、空首、頓首三者為正拜。茲存此說。)


周禮所謂九拜,或就頭、手、身、足配合言之,或就行禮次數言之。其具體行禮時則要視行禮之對象來決定。故《曲禮》云:

大夫、士見於國君,君若勞之,則還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則還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見,雖貴賤不敵,主人敬客,則先拜客。客敬主人,則先拜主人。凡非弔喪、非見國君,無不答拜者。大夫見於國君,國君拜其辱。士見於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國始相見,主人拜其辱。君於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則答拜之。大夫於其臣,雖賤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而後世禮書及史料所云,實與《周禮》所說相去甚遠,約略言之,其常見者撮其要如次:

再拜稽首 拜兩次。表示禮節隆重,這是一般情況下的最敬禮。《論語·鄉黨》:「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再拜之禮,用於平輩之間。如果臣對君,再拜之外,還要行稽首禮,所以古書中常見「再拜稽首」連文。如《左傳·成二年》齊晉鞌之戰,晉大夫韓厥即將俘虜齊君,行的就是「再拜稽首」之禮。《禮記·玉藻》亦云:「凡獻於君,皆再拜稽首送之。」

《左傳·僖十五年》則記載秦穆公在戰場上俘虜晉惠公,晉國大夫請求釋放惠公,對秦穆公行「三拜稽首」,禮家有說此「三拜」為亡國之禮,且存此說。而《戰國策》中蘇秦佩六國相印衣錦還鄉,其「不為炊」的嫂夫人則「蛇行匍伏、自跪四拜」。此三拜四拜,皆非當時之常禮。

後世文獻中常見的「頓首頓首」字樣,亦即再拜稽首之意。

百拜 多拜之意。《樂記》云:「一獻之禮,賓主百拜。」註:「百拜以喻多。」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八》「百拜」云:「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計一席之間,賓主交拜,近至於百。若平禮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於君,亦止再拜。禮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書狀動稱百拜何也?」

從歷史上來看,拜之「節」多有變。明代以四拜為尊,《明史·禮志一》雲洪武九年定「大祀」拜禮:迎神四拜,飲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而畢。清代則以三為節,三跪九拜、三跪九叩是其禮之大者。有人嘗以清人此禮源自《左傳·定四年》申包胥乞師於秦之九頓首故事,實則大繆。殊不知申包胥之乞秦師,乃亡國大夫之禮者三,故有此九頓首,與清人之三跪九叩實為徑庭之別。

《王制》云:

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孔穎達疏曰:「其受君命之時,理須再拜,不堪為勞,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亦有以《王制》此「一坐再至」言三跪九叩者,實皆誤矣。《王制》此為對八十歲老者及盲人特別之法,示仁愛也。焉可與之同語哉?

周禮之中還有一「趨」和「翔」之說,皆為古人「走路」之儀態:

《論語·季氏》篇「孔鯉趨而過庭」,《曲禮》亦云:「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趨,就是急。《少儀》:「堂上不趨。」鄭註:「步張足曰趨。」《說文》走、趨互訓,段註:「《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此析言之。」又,《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古人於朝堂、祭祀之時必以「趨」步,這個「趨」,就是在尊長之前小步疾行,以示恭謹之態。《論語·子罕》篇又曰:「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齊衰者乃重孝之人、冕衣裳者為著禮服之人、瞽者則是盲人,「作」,即站起來。此言夫子對於同情的人和尊敬的人,雖然其年輕也以趨步以示敬意。

除了「趨」之外,古人還有一種表示恭敬從容、不慌不忙的走路儀態,謂之「翔」。《曲禮》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室中不翔。」鄭玄注曰:「行而張拱曰翔。」《曲禮》又雲「望柩不歌,入臨不翔。」鄭注「哀傷之,無容樂。」所謂「經禮三百、威儀三千」, 「翔」,為古人莊重之儀態。


古人不跪不叫拜,凡拜必有揖。與「拜」密切相關的就是「揖」。 揖,《說文》註解:「攘也。」《曲禮》曰「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此「拱」,即雙手抱拳,《尚書·大傳》以「拱手抱鼓」形容之。正立而拱手,以示恭敬之意,此即揖禮。拱手時手舉至齊,雙臂伸直。《內則》曰:「凡女拜,尚右手」,《檀弓》又云:「孔子與門人里,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自之嗜學也。我則有姐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凡拱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此謂尚左;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此謂尚右。中國文化尚左,左為陽,右為陰。左為陽,陽則主生,所以吉拜之禮尚左,凡稽首、頓首、空首、肅拜、振動皆尚左;右為陰,陰主殺,所以凡女子之拜及居喪期間的凶拜之禮皆尚右。

今人影視劇中拱手率意而為之者,殊不知貽笑大方、乃至自取其辱爾。

抱手為禮曰揖。揖禮也屬於相見禮。但它比拜禮輕,常用於賓主相見之時。據《周禮》之說,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揖有土揖、時揖、天揖之分;在具體使用上則又有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別。鄭玄云:「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凡推手小下之為土揖,推手小舉之為天揖,推手平之為時揖也。」揖禮為站立之態行之,先拱手,後前略推。鄭注所云依舉手之高低即《周禮》之「天揖、時揖、土揖」。

土揖。《周禮·秋官·司儀》:「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 鄭註:「土揖,推手小下之。」即拱手向外伸出。古賓禮中的會同之禮,天子對庶姓諸侯(無親緣關係的異姓諸侯)即行此禮。按:拱手向外伸出,較低者為土揖,土,地之意;如向上,則為天揖;平推,則為時揖。

時揖。「時揖異姓。」鄭註:「時揖,平推手也。」即拱手向前平推。古賓禮中的會同之禮,天子對異姓諸侯(有親緣關係者)即行此禮。亦曰拱手、推手。

天揖。「天揖同姓。」鄭註:「天揖,推手小舉之。」即拱手向前,略上舉。古天子會同之禮時,天子對同姓諸侯即行此禮。正立微傾而拱手,天揖在後世屬於標準揖禮。按:今天人們所見的夫子圖畫形象,即為天揖之勢。然惜乎唐人作畫,不知夫子之時無叉手之法,竟以叉手誤作拱手。

特揖。《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鄭註:「特揖,一一揖之。」孫詒讓《周禮正義》亦云:「謂每人一揖之,凡揖者推手。」

旅揖。「大夫以其等旅揖。」鄭註:旅,眾也。大夫爵同者眾揖之。旅揖即「旅拜」:主人向眾賓三拜,眾賓答一拜。《儀禮·鄉飲酒禮》:「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鄭註:「三拜、一拜,示徧,不備禮也。」

旁三揖。「士旁三揖。」鄭玄引鄭司農之說:「卿、大夫、士,皆君之所揖。」言王揖來朝之臣,向卿,每人一揖;向大夫及其同爵者一揖;向士,亦一揖,總計三揖。以此三者均為王之所揖禮,故後世亦常以「三揖」指代卿、大夫、士三者。

由此可知,周人對沒有親緣關係者,使用「土揖」禮,推手時拱手前伸而稍稍向下。土揖屬於下揖禮;對於有親緣關係的異姓同輩間日常用「時揖」禮,拱手向前平平伸手。時揖屬於中揖禮;對同姓或尊長則用「天揖」禮,推手時拱手前伸而稍上舉。天揖屬於上揖禮。而在揖禮的使用上,「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以爵位等同者眾揖之;「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性揖禮。

需要說明的是,古文獻之中與「揖」相類似的還有一個「厭」字。《儀禮·鄉飲酒禮》:「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眾賓皆入門左,北上。」此「厭」字亦作「撎」。鄭玄註:「賓之屬相厭,變於主人也。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文皆作揖。」《說文·手部》:「揖,攘也。一曰:手著當胸曰揖。」則《說文》之一曰:「揖、厭同,與《儀禮》今文同。」揖,是拱手後推手向外;厭,則是拱手後引手向內,斂於胸。厭,漢代之後鮮見,今通稱為揖。古人揖、厭,必輔以「磬折」,即鞠躬。《禮記·玉藻》云:「進而揖之,退則揚之。」鄭玄註:「揖之謂小俯也。揚之謂小仰也。」

——以上,屬於周揖禮。《禮運》曰:「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朱子亦云:「禮時為大,使聖賢有作,必不一切從古之禮。」先秦禮儀到了後世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而發生遞變。宋人王虛中《訓蒙法》和明人屠義英《童子禮》對後世揖拜之禮之動作要領敘說頗為清晰:

宋王虛中《訓蒙法》:

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羙。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低其頭。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內。則手隨時起。而乂於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隨身起。乂手於胸前也。

明屠義英《童子禮》:

肅揖,凡揖時,稍闊其足,則立穩。須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頭,兩手圓拱而下。凡與尊者揖,舉手至眼而下;與長者揖,舉手至口而下。皆令過膝。與平交者揖,舉手當心,下不必過膝,然皆手隨身起,乂於當胸。


後世自漢魏至隋唐,有一種叉手禮(後世也有叫乂手、或交手者,均屬其衍變耳)的出現對後世影響頗大。先秦文獻中均無叉手的文字記載,後漢史志則有「叉手從戮」、「叉手屈膝」等語。《三國志》注引《魏略》載趙儼「叉手車上,發到霸上,忘持其常所服藥」,蓋此叉手之禮當源起於漢末。唐人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中「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說的就是這個叉手之禮,可見其風之盛。乃至吳道玄作先師像,亦誤之。

宋人陳元靚輯《事林廣記》雲叉手之詳: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胸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

叉手禮在唐以後的五代遼宋金元、及至明末,均曾廣泛流行,且為彼時主要恭敬之態。王虛中《訓蒙法》所言小兒六歲學乂手,即此。

(河南安陽唐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長揖」:拱手高舉至額,自上而下行禮,就是長揖。顏師古注曰:「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凡祭祀、和對尊貴者用之。然此「長揖」非周禮,亦屬後世所遞變衍生之禮。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云: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劉邦輕鄙儒生,倨床洗足侮辱之。揖比拜禮為輕,而酈生則「長揖不拜」,劉邦遂延於上座而致歉。顏師古解釋曰:「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也。」換言之,揖與長揖動作不同,揖僅為推手向前,長揖則由上向下而動。

《金瓶梅詞話》第十三回:

那西門慶忙屈身還喏,說道:「不敢。嫂子這裡吩咐,早晨一同出門,將得軍去,將得軍來,在下敢不銘心。」

此「屈身還喏」,即言長揖。小說家常有「打躬作揖」之語,大多此謂。

推薦閱讀:

傳統古相法:《公篤相法》詳解「眉型眉相」
帶你讀懂中國傳統樂器[ 36P ]
★楊公風水--傳統房位法斷訣
客家釀酒的傳統製作工藝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

TAG: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