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清朝最另類的王爺?

南鑼鼓巷東側的第一條衚衕,叫炒豆衚衕。小巷深處的這座大宅院,就是著名的僧王府。有清一代,封了100多位王爺。這些王爺不都是滿族人,還有蒙古族的。蒙古王爺最有名的就是僧格林沁,當年僧王府的第一代主人。僧格林沁,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人,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薩爾第26代的孫子。

僧格林沁把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都消耗在不間斷的征戰中,與親王的奢華生活基本無緣,是個另類王爺。清咸豐九年,僧格林沁率清軍抗擊英法聯軍,取得了大沽口炮台保衛戰勝利,這是1840年以來,中國軍隊抵抗西方列強入侵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清政府對僧格林沁大加封賞,僧王府也就越修越大。

僧王府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分為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王府的前門開在炒豆衚衕,後門則已經到了板廠衚衕,眾多的院落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築群,佔據了板廠和炒豆衚衕的大半。現在的73、75、77號院都是當年的王府所在地。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率一萬多人追擊東路捻軍,陷入捻軍伏擊圈,全軍覆沒,55歲的僧格林沁也一命嗚呼了。

炒豆衚衕的東頭是僧家祠堂,祠堂由儀門、享殿及配殿構成,二進四合院式建築。寬敞的院落布局,氣派的建築造型,精美的琉璃屋頂,無不顯示著當年主人的榮耀與威嚴。把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條衚衕內,這在清朝是不多見的,它顯示了僧格林沁當時的顯赫地位。清朝末期,僧格林沁家族走向衰落,這一片龐大的房產也被僧王的子孫們拆分、變賣。1954年,僧王府大部分房產被煤炭部買去,當了職工宿舍。時間走過了一個多世紀,昔日的王府貴族早已湮沒在歲月的煙塵里,如今,在靜靜的青磚灰瓦間找尋當年的氣息,想像舊日的時光,是無數遊人走過衚衕的最愛。

東四十四條西口路北93號院子,有好幾排高大、古舊的大房子,這地界兒早年間是肅王府。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現如今正義路東邊北京市人民政府位置的肅王府,被日軍強佔。《辛丑條約》訂立後,肅王府成為日本使館。榮祿就將十四條的府邸轉給末代肅親王善耆,成了新肅王府。肅親王是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首任肅親王是愛新覺羅·豪格,為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

末代肅親王名叫善耆,是豪格的第九世孫。善耆這個人,在清末的滿族大臣中,還算是有能力、有見識的一位。但是辛亥革命的時候,他反對清帝退位。清帝退位後,他不擇手段一門心思復辟大清江山,甚至認敵為友,勾結日本勢力從事復辟活動。肅親王家最有名的,是他的第14個女兒。1906年的夏天,這個女孩出生在了東四十四條,王爺為她取名愛新覺羅·顯玗,後來她被父親送到日本,成為了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的女兒,川島浪速還給她起了一個日本名字,叫做川島芳子。解放後,肅王府成了北京襪子廠。改革開放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襪子廠不靈了,這裡又修建了公司雲集的寫字樓。

推薦閱讀:

清朝中後期滿洲貴族是否保持用滿語稱呼父母「阿瑪」、「額娘」?
滿族人建立大清時是怎麼同蒙古人漢人交流的?滿族人又是怎麼接受的漢文化?
應該如何評價載灃?
所謂清前期的「金錢鼠尾」髮式是真的嗎?
近期關於漢軍旗分的一些想法記錄

TAG:清朝 | 另類 | 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