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溫兒時記憶的糯米蛋

這一段有一種蛋風靡整個微信圈 ,都在競相搶購或是DIY,度了做法,發現其實跟小時候媽媽做的蒸蛋異曲同工。小時候,只有到農曆七月份和年底時,我們家才會做蒸元,用蛋、麵粉、馬蹄、肥豬膘混合做成。一到烹制時,兒時的我總是圍在灶台旁,象尾巴一樣跟在媽媽後面,眼巴巴地等著快點熟,當然,蒸元做好後,也不能馬上食用,得等祭神拜祖後才能慢慢分享,我能分到的是蒸元涼透脫蒸模時蒸布上沾的邊角料,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這已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媽媽看我猴急的樣子,每次做蒸元時,就會小心地把蛋敲了個小洞,把蛋黃、大部分蛋清倒出,蛋殼內還留有少許的蛋清,再把淘好的米裝入,加少許的鹽,豎著放在蒸籠里和蒸元一起蒸。那香噴噴、熱騰騰的米蛋自是讓我先忘了蒸元,又怕燙著又迫不及待地想吃,那情那景是什麼樣就不用描述了,那味道至今還記憶猶新。在那什麼都要憑票供應的年代,兒時的記憶其實就是味道的回憶。所以看到這火得不得了的蛋,自是讓我勾起了回憶,於是就試做了。兒子很捧場,一個接一個,我怕他吃撐了,趕緊拿去讓鄰居的孩子快樂分享了。媽媽做的菜是永遠天下最好吃的,這也許是大家公認的吧,因為它們曾經那樣生動地滋潤著我們的胃,滋潤著我們的童年,並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原料:雞蛋、糯米、香腸、蝦仁、蔥、十三香(或五香粉)、鹽、雞精、白糖

做法:1、糯米洗凈浸泡不少於二小時,我是臨時起意,用溫水泡,撈出濾干水;

2、蝦仁洗凈後稍泡下水,撈出濾干水切成小丁,

胡蘿蔔、香腸、蔥切成小丁;

3、將1、2放鹽、十三香、雞精、少許白糖,因蝦仁、香腸本身會咸,所以鹽一定要少放,攪拌均勻,腌制五分鐘,目的讓糯米入味,可以適當加點油,以便去殼;

4、把雞蛋外殼清洗乾淨,從一頭比較尖的地方敲開一個小洞,把蛋清倒出,蛋黃留在蛋殼內;

5、把調製好的糯米放入蛋內,裝入九分滿即可,(我心裡雖這麼想,可又不放心,結果滿出來了)。

6、蒸鍋倒入適量的清水,隔水放入雞蛋,中火蒸約30分鐘後就可開動。

溫馨提示:

1、糯米一定要浸泡,蒸時候才容易熟。

2、糯米的多少取決於雞蛋的個頭大小,掌握一個原則,不要裝太滿。

3、糯米蛋的餡料可以隨意放,家裡有什麼就放什麼,我也是看冰箱有什麼就用什麼,蝦、玉米、臘肉、乾貝等等都可以放,只要你喜歡。十三香、五香粉或是辣粉放與不放隨意,看個人平時的口味。4、糯米里應該放點油,吃時比較容易剝,這次我沒放,所以去殼有點兒粘。

5、糯米蛋很多人用鹹蛋,我覺得用雞蛋、鴨蛋更健康,鹹蛋黃更好吃,但含鹽、膽固醇過高,容易引起高血壓,普通人一天食用一個到兩個蛋黃就夠了,不宜多吃。

6、糯米蛋可以用粽葉或是錫紙包裹起來,這樣蒸出來的雞蛋糯米就會有粽葉清香,同時把口封住,留住了蛋內的水分營養。端午節的時候我就來試試,當作粽子也是蠻有新意的。(2016年6月4日下午)

推薦閱讀:

重拾記憶里的江蘇老街,你走過幾條?
Nature子刊:你也有一座和「卷福」類似的「記憶宮殿」
刻在記憶深處的家常菜,一輩子都吃不膩!
地支藏干巧記 - 有趣之八卦類象好記憶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革記憶

TAG: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