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城門影像(25)「城包城」—西直門裡的合義門
【「城包城」—西直門裡的合義門】
1953年,為了交通方便,北京市曾考慮拆除西直門城樓和箭樓,遭到梁思成先生的強烈反對。梁思成提出在城樓兩側的城牆開券洞通行,城樓、箭樓、瓮城當作交通環島予以保留。此建議當時得到採納,西直門因此得以倖存。可是,十幾年後,到了1969年,西直門城樓、瓮城、箭樓、閘樓以修地鐵的名義被一併被拆除。
1969年5月,拆除西直門箭樓時,從城牆內挖出元大都和義門的瓮城城門。城門洞用磚券砌築,比明代城門洞矮小,所用磚料是一種薄型城磚。在門洞上有1米多高的城樓殘壁,在上面還發現了為抵禦火攻用的石制設備。負責和義門發掘工作的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曾向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反映此事,希望他能出面呼籲保護,但未得到響應。後來郭沫若說:「當時我自己都難保,哪還有力量來保護和義門呢?」
(1969.拆出被包砌在西直門城牆裡的合義門)
【文物學家羅哲文先生回憶道】:
1969年夏,為了修地鐵,西直門的厄運臨頭了。西直門本來已經成了「破四舊」的對象,只是由於拆除非常費力,所以在「文革」初期還沒有人來顧及它。有一天我從西直門經過時,看見城樓和箭樓都搭上了腳手架,看起來不是維修,向在場的工人一打聽,才知道是要拆。於是我只好用自己買的國產相機和國產膠片拍攝一些照片留作紀念。先是拍了城樓搭上架子的照片,過些日子,又去拍了拆到一半只余立柱的照片,又過一些日子,再去拍了拆除閘樓、閘門的照片,最後還拍了拆除出元代和義門城樓遺址的好些照片。
1969.05.元大都城的和義門瓮城城門和門樓遺址(羅哲文攝)
(1969.西直門瓮城閘樓拆出的「千斤閘」)
(1969.拆出被包砌在西直門城牆裡的合義門)
上圖就是西直門的前身——元朝和義門的真跡。在這個門洞里發現了刻有「至正十八年」的題記。
史料記載,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即後來的「元大都」,並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其中城牆方圓28.5公里,共設11門,西牆北門就是「和義門」。1358年,元順帝為了防止農民起義軍攻城,又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八座城門的瓮城,其中,和義門洞高6.68米,寬4.62米,採用磚砌卷券頂,青灰牆皮,城門為木質,並設有地堡式城樓三間。明洪武年間,對元大都土城用城磚包砌。永樂年間和義門改稱為西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又下令整修京師9門,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的門洞,將原瓮城壓在新建的瓮城之下。眼前這座與西直門城樓落差數米的和義門舊址,印證了這一段的歷史。和義門的出土曾經轟動了史學界。
西直門被拆除28年後,當年被勒令在此「勞動」的郭源先生回憶了發現和義門的經歷(摘要):
1969年初,讓我們去拆除西直門瓮城,只有兩個「摘帽右派分子」拆西城牆,一個是我,一個是《六十年的變遷》插圖畫家江熒。我們倆從西城牆上往下扔磚,那是明代的磚,比常見的城磚小,扔著扔著發現底下的一層磚跟明磚不一樣,下面的磚青中透黃,不像明磚是純青色,比明磚長三分之一,寬三分之一,但薄二分之一。這時露出一大片又薄又脆的青黃相間的磚,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一層就是元城「和義門」……
磚下忽露出一個月牙形空洞,這離地面也就一米多點,我跳進空洞,用力一推,餘下的牆磚忽啦一下倒向東邊,露出一個小城門洞。
我第一個鑽進洞內,陽光也第一次照進這個近六百年的洞口,洞內很潮濕,忽然間看見南面牆壁上還有題字。洞內東南角、西北角各有一堆土,方圓有四五米,西北角那堆上的夯印很特別,才有碗那麼大。眼看到下班時間,我們也就離開現場了。回去想想,西直門瓮城整個把那個小城門洞包住了,真是城中有城。
第二天早晨又到西直門,我先進了小城門洞,這時已有兩位文物局的人來了,洞內除了兩堆土別無它物,西北角土堆上的夯印引起了工人們的注意,人們議論說這是元夯,明夯比這大。我想洪武十年離元朝才十年,恐怕明夯還沒出現,只能用元夯了。
當天來的人多,磚扔得快,到中午平地上露出一座小城門樓子。樣子我好像見過似的,忽然間我想起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眼前的小城門樓子和圖上的城門一模一樣,城門上窄下寬,呈斜坡狀,洞門口上有三個字「和義門」。
當時的考古專家夏鼐、蘇秉琦,建築專家梁思成,都成了「牛鬼蛇神」,只聽說郭沫若下午來過。文物局當天派人照了相,城牆仍照拆不誤,元磚被扔得滿地都是,一天時間,和義門──極為罕見的相當完整的元代建築──被夷為平地。
(轉引自王軍《城記》)
(照片源自網路 致謝)
推薦閱讀:
※膝部損傷的影像特點
※日本萬人小城南三陸町海嘯後基本消失 & 圖片特刊:日本大地震災後影像
※肝海綿狀血管瘤影像學表現
※【經典病例】警惕冠脈造影及IVUS的影像「陷阱」!
※新中國腳印·七十年代影像【三】
TAG: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