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六特勝觀——系統的四禪八定

十六特勝觀——系統的四禪八定(1)2009-02-26 10:11:28 作者:逸塵先生   十六特勝觀是以四禪八定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種系統性強的禪定方法。按佛家禪定理論,先止而後觀,觀中必然有止,雖以觀命名,但仍屬止觀雙運禪定方法。相傳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時,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凈觀以斷貪慾,但一些弟子修不凈觀後產生極端厭世思想,有些人自殺了。為防止再出現這種事件,佛便改教弟子們修十六特勝觀。這種禪定方法,在修持過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領受喜樂,並可令修持者雖入正定而不染著於諸禪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證,易於堅定信心,直至菩提。這些特點,較許多法門更為殊勝,故稱特勝觀。又因修持分十六步,故稱十六特勝觀。在佛典中,十六特勝觀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無具體解釋,經後世修持者的實踐研究,始成一系統完備具體明確的禪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學大師智者在其著作《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對十六特勝觀有較詳的論述。  現在依十六步之順序,介紹這一禪定方法。  一步:觀息入  從息入觀起,最易入手,開始時仍應結跏趺坐(或單盤、散盤),結定印,外絕萬緣,正身正意,調心調息,第一步只觀入息,不觀出息。觀息從鼻入,至於臍下(功夫深後息入遍至全身),心依於息,念歸於息。出息時,不隨不依,聽之任之。入息粗細輕重澀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細加體察。待修至能觀入息之各種相狀時,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觀息出  觀息從臍起出於鼻端,一心隨息而不亂,觀息出時,不觀息入,唯細心體察出息粗細輕重澀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對呼吸之氣的體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應把它調細。出入息的粗細,人各有別,有的入息粗,出息細,有的人相反,原則上講,要逢粗則調。輕重相,不是指氣的輕重,是指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入息時覺體輕(這是感覺,實際重量並沒有減輕),出息覺體重。澀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澀。冷暖相,是有變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應細心體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與別人相同。  觀息數息,都為了達到心依於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為禪定創造好條件了。從觀息開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輕視,因為這是三世諸佛必經之途,我輩凡夫,更應堅信此理,恆行此法,必然會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觀,是因為這樣做可以使意念不過重,不易疲勞,能持久,身心處於比較適度的鬆緊狀態。因系入門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觀息長短(修欲界定)   這一步是出入息俱觀,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狀況。  1.觀心靜與息長短之關係。若心定時,會感覺到入息長,出息短。心定則住於內,息隨心入,所以感覺入息長。心不外馳,所以感覺出息短。  2.觀心粗細與息粗細之關係。如果息長,則心細,息短則心粗,心細息就會細,綿綿之息,從鼻到臍,微緩而顯長相,出亦如此。心粗則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轉靜,情況就變了。息短覺心細,息長覺心粗。這時,入息從鼻至咽喉就知息盡,出息從臍至胸即盡,因為心進入較好之定境,所以感覺到息短。所以,心細則息短,相反,心粗則仍明顯感覺入息從鼻至臍,清晰綿長,出息亦然。  4.短中覺長則定細,長中知短則是粗。  《釋禪波羅密》卷七說:「如息從鼻至胸則盡,此行處雖短,而時若大,久久方至臍,此則行處短,而時節長也。若就此而論,短中覺長則定細,覺長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從鼻至臍,道里極長,而時節短,忽然之間,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氣息行疾(快)故,雖長而短。然此息短,則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長而細,長中短而粗也。如此長短時節,知無常由心生滅不定故,令息長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時,覺悟無常,轉更分明,證欲界定,故名亦愛。觀行覺無常,故名亦策。」  欲界定,是初禪之前最低級的定境,修定過程中,由於調整身心,除滅沉掉,心漸虛凝,不復緣慮,名為粗住。粗住時,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後,其心泯泯轉細,名為細住。細住以後「於覺心自然明凈,與定相應,定法持心,從淺入深,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所以說此名欲界定」。欲界定雖然空凈,而猶見身心之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級的定境,但也不應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會疾發無漏,以此無漏智斷煩惱而得慧解脫,這是指在欲界定中出現頓悟,當然要根器好的,見地也較精順的人,才會把握此種悟境。  四步:觀息遍身(未到地定)  先解釋一下,未到地定是超過欲界定而未到初禪之間的定境,亦即初禪的近分定,亦稱初禪未到地定,特點是「身心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頭首床敷,猶若虛空」(《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上》卷五),到此境界,易發見思真解,相當於《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初證奢摩他。這是很重要的初禪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禪。  發未到地定時,由於覺身相如虛空如雲影,覺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長短相等(息細而勻),息入無積聚,息出無分散,無常生滅,覺得身空假不實,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識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無所依,知空不空,於定中不執著,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別說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證,還應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還淺,定力不夠,難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時,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馬虎,會退失禪定,或得定後向人示定相,說定景,都會生障心退失禪定。此外,還有六種心態易使人失禪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則疑、怖、喜、愛四心是障心。出定後則憂悔是障心。如果離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難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須明白這一道理的。  還須注意,如果定心過明,見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種顏色鮮明耀眼,或見日月星辰,宮殿樓閣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禪定,見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執著,要去掉它拋棄它。另一種情況是過暗,入定時,如同睡眠,無所覺知,能使人生顛倒心,也應及時棄之。   五步:除諸身行(初禪覺觀支)  在未到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初動時,還覺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有從上發的,有從下發的,有從腰發的,漸漸遍及全身。一般說來,下發多進,上發多退。這個時候有十種境界出現(典籍稱為十種善法眷屬):一定、二空、三明凈、四喜、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經過一段時問(各人根器不同,長的可達一年,短的一日或數日),會有八觸發生,這是宇宙中的極微質與身體之極微質相互作用,相互交換引發的。八觸是:(1)動觸,定中全身起動之象;(2)癢觸,全身發癢;(3)輕觸,身輕如雲如塵,有飛行之感;(4)重觸,自覺身重如石,不能動彈;(5)冷觸,身如冷水;(6)暖觸,身熱如火;(7)澀觸,身如木皮;(8)滑觸,身滑如乳。以上稱為正八觸,還有副八觸:(1)掉(搖動)、(2)猗(輕盈)、(3)冷、(4)熱、(5)浮、(6)沉、(7)堅、(8)軟。共十六觸,總稱禪觸,禪觸發生時,均有十種善法眷屬隨同發生。如在未到地定中,證得禪觸成就,就是初禪生髮之相。  此外,入初禪者還有「外動」發生,室內諸物均動而發出響聲,或不動而發出響聲,有時,室外諸物亦出響聲,聽之任之,不為所驚即可,不可驚惶失措,而退失良機。至於是什麼原因,證得後自然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初習打坐,有時也會有內觸發生,但那不是因禪而發之觸,禪觸發生必伴有十善法眷屬與之俱動,否則,就不是禪觸。那麼,非禪觸之內觸發生是什麼原因呢?一種是病,打坐久了,雖未得定,但身心已得到一定調整,在靜態中,由於體內外細微物質的交換,會激發潛在的疾病,如感覺重澀,是地大病生,輕動觸,是風大生病,熱癢等觸是火大生病,冷滑等觸,是水大生病。這些生理性的反應,又會影響心理,如暖熱癢等會生貪淫慾蓋(障也),重滑沉等會生睡眠蓋,動浮冷等會生掉悔蓋,強澀等會生疑蓋。  現在講除身行。什麼叫除身行?身行,是指欲界身所起種種善惡行,入初禪後,心眼開明,觀察到身內諸物都不凈,則不造善惡業,就叫除身行,除身行,是除去了貪著肉身的心理活動。  初禪還必須具五支,所謂五支,即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略釋如下:    1.覺支 覺是感覺,覺悟,入初禪時,一是覺到八觸的發生,二是悟到得諸善法功德大異於往昔,三是覺身中諸物虛假不實,故名覺支。    2.觀支 細心分別名為觀,在初禪中,思量分別諸觸與善法俱生時,與欲界中的善法和未到地等法都大有差別。觀十六觸時,相各不同,知粗則離,知善則修。  3.喜支 經細心分別十六觸等相,是微妙珍寶,昔所未逢,深心慶悅,躍踴無量,故名喜支。? ?  4.樂支 歡喜之後,心情安靜而舒適,叫樂支。  喜與樂是兩種狀況,可以說心中踴躍而喜叫喜,心中恬靜而喜叫樂,或者說粗喜叫喜,細喜叫樂。  5.一心支 經久受樂,心息雖然仍有覺觸發生,但心不攀緣,不分散,定於寂靜中,故名一心支。  五支的生髮,可能有先後,也可能同時俱發,五支的生髮是與定同時的。  六步:受喜(破初禪喜支)  初禪中的喜支,是在煩惱(垢)隱沒,覺觀後生起的,由於未用觀行破剖,觀慧照了,所以仍然會生起煩惱,應該用智慧觀到「覺觀」性空㈠,那麼依之而生的喜支亦空,故於喜中不著不染,這樣產生的真實知見,得到真實的法喜,才叫受喜。  七步:受樂(破初禪樂支)  初禪樂支,因無觀慧,易生染著,故不應受,應知樂的空性,於樂中不染,受無為之樂。  八步:受諸心行(破初禪一心支)  初禪時入一心支,心易生染著,此一心不應受。受諸心行,是指明此一心,「虛誑不實,一心非心,即不敢著,即無罪過,即是三昧正受。」這種狀態,是此心寂定不動。「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這一步是把一心支提高到正受三昧的定境。  關於初禪還應多說幾句:  進入初禪,許多境況狀態,都靠自己細心觀察分析把握,要用智慧,要依正見行事。在進程中,五支及定心,前後有粗細深淺之分,一般說來,一動觸發,就漸漸往深層發展,直至九品高位(古代認為修禪有下中上三品,每品又各分為三,共九品),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是一動觸謝後,其餘之觸俱發,覺定也漸深。五支生髮,大體也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發一支時,從淺到深,然後再發一支,各自均有深淺之相。二是五支俱發,亦是從淺到深,可見深淺之相。  初禪證得之時,各人的情況並不相同,有具足和不具足之分,若十六觸具發,可稱初禪具足。若發一兩觸,亦稱證得初禪,屬不具足初禪。為什麼不具足也要算證得初禪呢?因為發一觸二觸,也具有十種定法眷屬,五支成就,所以要算證得初禪。  證得初禪後會不會退轉?這是許多修持者關心的問題,回答是會退轉,有四種情況。  (1)退分:得初禪後,由於各種原因,即便退失,有的再修還可得,有的再修也不可得了。一般說來,退失後應迴轉來修加行,仍然可以再修再得的。起決定作用的是身心兩方面的條件,尤其是對禪定的認識——見地,往往會左右禪定的成果。  (2)住分:有的人得初禪後就不再退失了,定心很安穩。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需守護才鞏固得住,一種是任運自如。  (3)進分:有的人得初禪後,即往前進,好的情況可以進到二禪,甚或三禪。一種是不加功力,任運自如即可進得,一種是勤修即可大進。  (4)達分:有的人證得初禪後,於定中即發見思無漏,達到所說的涅盤(圓滿)境界,當然這是指的小乘圓滿境界,有的任運自達,有的修觀乃達。  需要明白的是,進退的情況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前所言,禪定面對的是複雜的人體,人體是一個複雜的超巨系統,既有生理狀況的差別,也有心理狀況的差別,因此在定境中的狀況也就千差萬別,真正的明師切不可以一種模式去要求所有的人,也不可以僅以自身的體驗來代替一切,以偏概全是會誤人的。所以,智者大師在指出各種進進退退的狀況後說:「此義眾多,不可具辯。」有的從九品逐次退到一品,直至退盡,有的退至一品又往前進,有的於退中忽發真無漏,斷得一切煩惱障礙,猛進至圓滿境界。進退狀況,與修定者是否善於把握有很大的關係,與平時的心態修養也有密切關係。所以,如果加行不夠,不要輕易發心修定,如果偶然得定而又退失,再修又會出現心理障礙,反而不利。  概括一下,「入此禪有尋、伺、樂、定五種功德,尋,即尋思;伺,較尋思更為深細的思察,介於意識與潛意識的邊緣;喜,指身發八觸而受快樂,其樂超過欲界眾生由種種物質刺激感官所生的快樂,修定者初嘗此樂,得未曾有,心中慶慰歡喜,有如大熱天入清涼池;定,又譯一心,指心念寂定不動。在生理方面,入初禪者,飲食睡眠皆可有可無。在心理方面,能自然恬淡無欲,不起貪慾、瞋恨、憂戚等不良情緒。初禪以上,也都具有這些功德。入初禪者心雖寂定,但還有對諸觸的感受領納和尋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靜,故名『有覺有觀三昧」(陳兵先生《佛教氣功百問》56頁)。《楞嚴經》中說:「清靜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九步:心作喜(對二禪內凈喜)  由於九步和十步是修二禪,所以先介紹一下二禪境界,二禪是棄掉初禪的覺觀而進入的定境,有四支:  (1)內凈支。指心已離覺觀尋伺等垢,更為明凈。初禪得觸樂時,身即明凈,兼令心凈,故名外凈,二禪因離尋伺等垢,心識相應不依外塵,故名內凈。  (2)喜支。與初禪依身觸生喜不同,二禪喜支不從外來,內心清凈,定心與喜俱發,此種喜較初禪之喜層次更高。亦稱二禪為俱喜禪。  (3)樂支。指於喜中受恬淡怡悅之樂,有如從暗室中出,見日月光明,心地豁然明亮,身心輕快。  (4)定支。受樂心息,既不緣定內喜樂,亦不緣外念思想,一心不動,故名定支。  進入二禪以上,心離覺觀,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現在談如何從初禪境界修心作喜,入二禪境界。  首先要先修六行。六行又名六行觀,它的方法是一厭下地之苦、粗、障,二攀上地之勝、妙、離。現在要進二禪,必須明白初禪的局限處在覺觀,覺觀仍然是心在動,影響定心,是動亂之定,因此應視初禪為下苦。對覺觀生厭離之心,在覺觀條件下生的喜樂定,是粗。覺觀障礙了二禪的內凈,故是障。攀上地之勝,是二禪內凈安穩,勝過初禪覺觀動亂之定。攀上地之妙,是二禪所得之內凈喜,是因內凈而發,較初禪之喜支更為美妙。攀上地離,是指若得二禪,心便出離覺觀之障了。  本步之心作喜,即是修六行時,得內凈喜,不生受著,從正觀心,生真法喜。  從初禪到二禪,也有中間禪,在修行中,以三種方便,離一禪之覺觀,一不受不著得離,二訶責得離,三觀析得離。離開初禪,二禪未生時,有中間定法,但此定不牢固,沒有「支」來支持扶助,初禪之默然心轉變為寂心。這時的中間禪是以六行觀為體,若離六行,易生憂悔心。若憂悔現,二禪不會生髮,甚至會連轉寂心也退失,或再發初禪,或連初禪也退失。這個中間禪要很好把握處理。也有稱此禪為「無覺有觀三昧」。  如在中間禪中,專心修習,經久不退,心豁然開朗,明凈皎潔,定心與喜俱發,如人從暗室中出忽見日月光明,十種善法功德,也與定心俱發。與初禪不同的,是與內凈定俱發,稱為內凈,是與初禪心為覺觀所動相比較而言,初禪心有內垢,二禪心無內垢,故稱內凈。  初禪喜樂,實是離欲而生,二禪喜樂,從內凈定而生,初禪喜樂與身識相應,二禪喜樂與心識相應,這是區別。  十步:心作攝(對二禪定支)  攝,收攝,二禪生喜覺喜,此喜雖正,仍會引起心動,應觀喜性,知喜性亦空寂,使定心不亂,不隨喜動,故名作攝。  十一步:心作解脫(對破三禪定樂支)  三禪有遍身之樂,凡夫得之,多生染愛,若執著在樂上,就像被縛住一樣,不能前進,不得解脫。證得遍身樂時,即應用慧去觀析,就會得知此樂亦由因緣生,空無自性,虛誑不實。這樣,心不染著,即得自在,所以這一步叫心作解脫。  由於本步已在修三禪,故應先介紹三禪的有關知識,三禪又名俱樂禪,得三禪時,有舍、念、慧、樂、定五種功德。  (1)舍 指得三禪時舍離二禪中心受喜的紛擾;  (2)念 指得三禪之樂,以正念覺照,守護所得之定,令樂增長;  (3)慧 指能用善巧的方法去調心,離貪著於禪定之樂等過失:  (4)樂 指從內心而發之樂,樂遍全身;  (5)定 受樂心息,一心寂定。  修習三禪,仍需用六行觀,厭二禪,攀三禪,先要明二禪的過失(局限,或不圓滿處)二禪雖然從內凈而發,但大喜則心動,定不牢固,故須捨去大喜,捨去因戀喜而涌動之心,一心念三禪功德。可用不受、訶責、觀心三種辦法遣之。三禪未生時,中間也有定,注意事項亦同二禪中間定,主要是不生憂悔心。  在修習中,一心湛然安靜,這時,樂定未發,心自澄靜,這就是三禪中間定(亦稱未到地定),之後,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當樂發時,亦有十功德眷屬同時生髮,但與二禪不同,無動勇之喜。「綿綿之樂,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五)。樂定初生之時,還未樂遍全身,這是因為,樂定尚淺,心尚有輕微的昏沉(沉沒),心雖澄凈,而定解力略為低緩,慧力作用還低,故稱此為一過。其二是樂定微小,心智勇發,心不安穩。其三是樂定之心,與慧力相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令人心為之迷醉。易生執著,難於捨棄,以上共稱三過,這是大障礙,使樂定難於增長。在此境界,要善於調整,有三種方法:1.心若沉沒,應該用念、觀、精進等法來調整。2.心若勇發,當用三昧定法來收攝。3.心若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使自心醒悟,不貪不著。用以上三法調攝樂定,樂定必然增長,達到樂遍全身。此時,全身毛孔,皆怡然得樂,由於樂法從內出,不依外塵發識,樂滿諸根,身樂既滿,情得通悅,樂與意識相應,因識內滿,故遍身受樂。  這裡回顧一下一禪二禪的喜樂生髮狀況,以加深對三禪樂定的理解。  初禪之樂,樂從外發,外識相應,內樂不滿。  二禪之樂,雖從內發,由喜而生,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樂依於喜,喜尚不遍,樂更不能遍全身。  三禪之樂,樂從內發,以樂為主,內無喜動,以念慧為緣,令樂增長,遍身內外充滿,恬愉快樂,世間第一。三禪之樂可分為初發時之受樂,遍全身時之快樂。  當然,如前所說,得樂之後,要用智慧析,知樂亦為因緣所生,並無實性,心不染著,定心寂然,才是正途。  深淺進退等相,參閱初禪二禪有關論述。總之,要明白,各禪均存在深淺進退等相,均應很好把握。  十二步:觀無常(對破四禪不動定)  四禪名不動定,凡夫得此定時,多生常想(即認為它是永恆不變的),心生愛取,所以要用慧觀,知其生滅代謝,三相所遷,仍是不安之相。從不動定中,觀得它的無常。  先介紹四禪的有關知識。  三禪功夫精進,經三、四禪之間的未到地定進入四禪,四禪有四種功德:舍、念清靜、不苦不樂、定。  (1)舍 捨棄三禪中深心之樂的擾動,不生厭悔,以使真定生髮。心不念著,自能舍離,這是四禪的主要特徵。故四禪又稱俱舍禪。  (2)念清凈 心離諸念,明智照了。  (3)不苦不樂 心超越苦樂境界。苦與樂都是心未完全寂定的反應,要入真定,必得離苦離樂。  (4)定 四禪之定,較前三禪更為寂靜,雖對眾緣,心無動念,如明鏡止水。在此種定心中,修學神通等世間法及出世間法均易成就。  四禪的修法,也應先明三禪的過患,三禪階段,勤求得樂,是很辛苦的,得到之後要守護它,怕失去,亦是苦。在這種樂中,樂法覆住了心念,使心念不清凈,既見有如此過患,應在三禪邊地修六行觀,亦用不著、訶責、觀析三法遣去三禪之過患。三禪謝,即有中間禪現前,與觀相應。於中間禪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點是心無動散。亦稱四禪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繼續修習,定心豁然開發,安穩寂然,出入息隨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並非人為斷息。這一點十分重要,切記切記。定發之時,與舍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凈寂,十種善法眷屬,亦隨之生髮,但喜樂動轉等均不發生,這種狀態下,心如明鏡,亦如凈水無波,妄念斷絕,正念堅固,猶如虛空,所以叫世間真實定,一點染垢都沒有。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依惡,無所依倚,無種種色相,而內成就凈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現,而於定法無所損減,因為是真色定。就如明鏡,體為凈色,自可得現諸色,如無凈色根本,是不能於虛空中現諸色相的。  證得四禪後,學一切事,隨意成就,神通變化,亦由此出,故稱為根本禪定。  十三步:觀出散(對破空無邊處定)  先解釋空無邊處定。在四禪寂定心中,一心觀想廣大虛空,便可入此定境。「入此時,心念明凈,遠離苦樂覺受,唯見虛空無邊,不見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脫離了色界身體與物質的束縛,精神有如『籠破鳥飛』。」(陳兵《佛教氣功百問》58頁)  這裡需要說明,四禪定的修持中,也有觀空。但那是由於心細不見粗色之相,心粗時即可見色,是因尚未用觀色破散色法去斷絕色之束縛,故不能稱前四禪定為空定,而空無邊處定是永斷色相的。  本步修鍊觀出散,就是修空處定。出,就是出離色界。散,就是散三種色。出散,就是出離色心,依虛空消散自在,不為色法束縛。凡夫得此定,認為真空安穩,會心生取著。觀出散,即可明初入之虛空處,亦是四陰合和故有,並無自性,不可取著。  修空處定,要明所修境和能修之心。空處定所修之境有二,一是障境,二是相成境。障境有三,需滅三種色障,一種是可見之障礙色,二是不可見障礙色,三是不可見的無障礙色。超越一切色相,即可滅有障礙色相,不念一切相,可以入虛空處,滅不可見無障礙色。破此三色障境,即可入相成之定境了。  明能修之心,有兩點:一、訶贊,想修空處定,應思色法過患,若有色身,即有饑渴病痛,諸多煩惱。色身實是諸苦之本,不可執著於此。一切色皆系縛於心,令心不得自在,徒增煩惱,實繫心之牢獄。此是訶責。贊,讚歎虛空無色,虛豁安樂,恬然寂靜,無煩惱束縛,此亦修習六行之法。二、觀析,在四禪邊境,應思念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為什麼沒有見到呢?於是內觀己身,一切毛道孔穴,都現虛疏相,或內外相通,或重重無實,深入觀察,可以看到如篩、如甑、如蜘蛛網,逐步變得細微,最後人都不見了,內身除盡,外色也一樣看不見了。眼見內外色消盡,名叫過色(過色,超越色法)。有障礙之色相、無障礙之色相、可見不可見之色均除盡了,一切色法既滅,一心緣空,念空不舍,色定便離了。但此時空定未發,尚處於中間禪境,要很好把握,無憂無悔,一心念空,勤加精進,一定會證得空處定的。  在中間禪中,念空不舍,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此是未到地相,於後其心豁然開發,與空相應,其心明凈,不苦不樂,益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雖緣無邊虛空,心無分散,無色束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鳥在籠,籠破得出。諸色不生,諸相不起,心不憶念,空法持心,此即證得空處定之相。  空處定亦有深淺,大凡初得虛空定,即離三種色,心與十方虛空相應,於後定既重發,心識更為明凈,見空亦更廣,定又增深,如是可直至九品。  進退亦如四禪定,也有退分、住分、進分、達分等。  十四步:觀離欲(對識無邊處定)  「一切愛著外境,皆名為欲。從欲界乃至空處,皆是心外之境,若虛空為外境,識來領受此空,即以空為所欲。今識處定,緣於內識,能離外空欲,故離欲。若凡夫得此定,無慧眼照了,謂言心與識法相應,真實安穩,即生染著。今言離欲者,得此定時,即觀破析,若言以心緣識,心與識相應,得入定者,此實不然。何以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識,皆不與現在心相應故,云何言心與三世識相應?定法持心,名為識定,故知此識定,但有名字,虛誑不實,故名離欲也。」(《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識無邊處定,於空處定中,滅除虛空無邊的觀念,內觀自心,便能入識處定,入此定時,不見一切,唯見現在的心識念念不住。過去心識已滅,未來心識將起,心識在時間上無限,在空間上廣大無垠,內心明利清靜。  修行方法有二:  (1)訶毀空處,讚歎識處。  空處定的過患有二,其一是虛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穩。其二,空處定與虛空相應,虛空無邊,心緣虛空,緣多則散,定亦不穩,而識處是內法,緣內法入定則寂靜安穩,故訶空處而贊識處。  (2)觀破空處,系緣識處。  用八聖種觀,總觀空處定是四陰合和而有,並無實性。別觀空處定,亦得出無可貪樂之結論,易生厭離,這樣就觀破空處定。  所謂八聖種觀,是指觀緣空受、想、行、識和無常、苦、空、無我。前四是事觀,是對治之法,如病,對治受陰,如癰對治想陰,如瘡對治行陰,如刺對治識陰。四無常等是對觀四陰之理相。無常觀識陰,苦觀受陰,空觀想陰,無我觀行陰。  系緣識處,是指通過上述觀析後,已知空定過患,舍離空定,繫念心識,念念不離,一心緣識無異念,空定即謝,識定未生,此即中間定。  在中間定中,一心緣識,心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緣,此為未到地定。其後,心忽然開發,與識相應,心定不動。在定中,不見餘事,唯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未來應起之識,無量無邊,都在定中顯現,與識法相應,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凈寂靜,心識明利,其境已難於用語言描述。  十五步:觀滅(對無所有處定)  「此定緣無為法塵,心與無為相應,對無為法塵,發少識故,凡夫得之,謂之心滅,深生愛著,為之所縛,今言觀滅者,得此定時,即此識雖少,亦有四陰和合,無常無我虛妄,譬如糞穢,多少俱臭,不可染著,是名觀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七)  無所有處定亦名不用處定,因為修此定時,不用內外一切境界,在識處定中觀心識亦無所有,一心內凈,空無所依,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從生理上看,入此定時身中諸脈及心臟跳動都停息了,但此是定相,絕非死相,修定者要明白,以免驚惶失措,而導致出偏。  修此定的方法有二,一為訶贊,二為觀行。  首先明識處定之過患,在識處定中,心緣於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心識無量無邊,若心緣無邊,緣多則易使定散壞。其次,空處定時是緣空(外)入定,識處定是緣識(內)入定,不論緣內還是緣外,皆非寂靜,皆非真實,故應訶責,唯有心無所依,才是安穩,所以應贊無所有處定。  觀行,應觀受想行識,如病如瘡,如痛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所緣之識,合和而成,虛妄不實。如是則捨棄識處定,心系無所有處。無所有處既無所依,緣心識即內靜息,求不用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靜息其心,念無所有法。這時,識定即謝,入於中間定。  於中間定中,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凈,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穩,心無搖動,此為證得無所有處定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故又名無想定。  十六步: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定)  此定名稱不易理解,先解釋一下,因為入此定時已離無所有的想念,故名「非想」,但還有「非有非無」「離有離無」的細微觀念存在,並未離絕一切觀念,故又是「非非想」。  智者大師說:「非想是兩者之對治,從初禪以來,但有偏舍,無有兩舍,故未與棄捨之名。今此非想,既有雙舍有無,故名棄捨,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極,故最後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時,謂為涅盤,無有觀慧覺了,不能舍離。今明棄捨者:得此定時,即知四陰、十二入、三界,及十種細心數等和合所成,當知此定,無常、苦、無我、虛妄不實,不應計為涅盤,生安樂想。既知空寂,即不受著,是名觀棄捨。雖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爾時即具二種捨棄:一、根本棄捨,二者涅盤棄捨,永棄生死,故云觀並舍。」  本定修行方法:  (1)訶贊 先明無想中之過患,無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被,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故「摩訶衍」云:觀於識處,如瘡如箭,觀無想處,如痴,皆是心病,非真寂靜處。更有妙定,名曰非想,無諸過罪,我當求之。  (2)觀行修習 「行者爾時諦觀,無所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痛,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不實,和合而有,非實有,如是觀已,即便舍離。」心觀於非有非無,心是非有,過去現在未來皆不可得,無有形相,亦無處所。故是非有。為何又說非無?若言是無,何名為無?心是無為,離心是無,若心是無,不名為心,以無覺無緣故,若心非無,更無別無,何以故?無不自無,破有故說無,無有則無無,故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緣中,不念餘事,這就是修習本定之法,如能常念非有非無不舍,則無所有處定便自謝滅,而非想非非想定未發,入中間定。  於中間定中,一心專精,加功不已,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凈,如涅盤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涅盤,常樂我凈,愛著是法,更不修習。凡夫證此定法,如繩系鳥,繩盡則還,以其不知四和合,而有自性。然其雖無粗煩惱,而亦成就十種細煩惱,以不知故,謂是真實。  在世間定中,此定智定空有均平,是安穩之定,最為尊勝,等智所不能破。  十六特勝觀就介紹到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一種法門,自有其次第,必須全部介紹,但對於悟道來說,未必就要修完十六種觀法,可能從二三種觀法中,即有機緣契合,從而悟道,也有在隨息時,便悟道了,所以要按次第認真修習,何時悟道,是因人而易的,它應是一種不定禪法,其可貴處,其科學性,此是一也。從易到難,均扣根本,步步止觀雙運,深明禪定之精髓,此其特色之二也。適應性廣,不論利根鈍根,皆可習修,此其特色之三也。定慧雙修,定成慧具,實為上上法門,此其特色之四也。  般若滅一切法,而能生一切法,本法門中每修一步,均以觀法滅上步之法,因其滅諸法故,能生後勝法,故本法門皆般若氣分所攝。  四禪之後的四定沒有詳寫,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如果能證得前四禪,自會獲得足夠之智慧去修習後四定和滅盡定,不寫滅盡定,也是同一原因。從進入初禪起,即應很好領悟「四禪八定與五十種陰魔區」一章的內容,以防止出偏入魔。因此,決心修持四禪八定證道的讀者,均應通過精讀本書,明白義理,達到識見精純,方可指導修行,引發聖解。  注㈠覺支:即覺法。觀支,即觀法,覺支和觀支密切相聯,當覺發時,本對於觸,覺觸中冷暖,即是覺支,當覺時,立即分別,知冷異暖,即是觀支。此處覺觀合用,故名覺觀支。覺和觀如以心念論,粗念為覺,細念為觀。  支,亦支持義,支,支持禪定也。
推薦閱讀:

第9節:短長結合的均線系統
玩具太多不利寶寶神經系統發育
臟象啟蒙--五大系統
移民局徵集意見:簽證系統改革,一步到位綠卡或更困難!
【圖】後加裝的ADAS 聊Mobileye防撞預警系統

TAG: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