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如何利用儒家思想
日本幕府如何利用儒家思想
孔健
一、德川幕府控制各地大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頒布武家法令。
「元和令」是德川家康1615年徹底打敗豐臣氏以後,以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名義頒布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將元和令的13條增補修訂為21條,稱為「寬永令」。此後,每當新將軍上任,幾乎都進行若干修改並重新頒發,稱為「武家諸法度」,是規範和教育武士的指南和重要材料。
初期的「武家諸法度」以行為規範、懲戒規則為主,強調「法」和懲戒,體現當時指揮戰鬥、鞏固政權的需要。以後歷次修訂的「武家諸法度」,則不斷增加道德訓誡的內容,反映了和平時代之後武士職能所發生的變化。正如約翰·惠特尼·霍爾所說「剛剛進入17世紀的時候,大部分武士階級是粗俗、沒有文化的武官,17世紀末時,他們都成了有相當文化、致力於文官政治的有教養的階級了」。這些法令實際上也規範了江戶時代武士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即培養忠孝信義、遵紀守法、文武雙全、廉潔奉公的武士。
二、武士道教育增加了新的內容
江戶時代的武士道對舊型武士道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總結,並大量吸收儒家思想,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理論骨架的武士道,即「士道」。
到了江戶時代,統治階級亟需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來保證和平時代社會思想意識上的統一。朱子學從日本禪僧及其寺院中脫穎而出被幕府作為控制社會意識的工具,積極推向社會。朱子學即宋儒朱熹集大成的理學體系,用理與氣來解釋宇宙運行和人倫道德之所據,強調存天理、滅人慾,通過個人的自省自察、格物致知,以內明君臣大義,外辨華夷之別,提高個人修養水平,自覺遵循君臣大義名分論,服從主君,維繫封建統治。朱子學的基本觀念十分有利於鞏固以將軍為頂點的金字塔式的幕藩體制,因而被江戶幕府選作正統官學。
經朱子學的理論升華,日本武士所獨有的道德規範「武者之習」或「兵之道」等粗陋的行動準則,演化為精緻的武士道,並首先為武士提供了處事立命的思想準繩。奉公效忠是江戶時代武士道的核心,其他道德規範均以此為中心展開:孝乃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升華;精熟弓馬之道或提倡尚武,是讓武士掌握侍奉君主的技能和手段;最忌「犬死」的殺身成仁,是以個人生命的最後歸屬最終體現奉公效忠意識。在朱子學熏陶和武士道的規範下,強烈的奉公效忠、自我剋制、盡職盡責等意識鑄成武士堅強的性格。
江戶時代前期以儒學為目標的武士教育,將「安天命、盡忠孝、講仁義」等作為武士修養的內容,把「得主盡忠」作為武士盡忠的職責,向武士灌輸 「忠於主家,不顧身家」的思想,還要有「報恩、克己、面對死亡而不動搖的勇氣」。在此基礎上經明治時代發展成為近代軍人精神倫理並進一步擴展為國民普遍道德倫理的武士道。
三、武士的學校教育有了特定的機構
江戶時代以前,學校教育衰落,武士階層只能在家庭中和寺院里接受教育。但是到了江戶時代,日本出現了文藝復興的局面,學校教育越來越發展,學校和各類教育機構越來越增加。就武士的學校教育而言,分為幕府設置的直轄學校和各藩設置管轄的藩校兩個層次。
1、幕府直轄學校:是為幕臣的子弟設置,培養輔佐幕政的官吏和實務人才的教育機構。在德川幕府統治的整個時期內,先後設置的幕府直轄學校有二十一所,每所學校有不同的職能和教育內容。最重要的最早成立的是昌平坂學問所。昌平坂學問所是德川幕府時代儒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它的前身是1630年在德川幕府支持下由林羅山創辦的書院。1691年,書院歸幕府直接領導,改名為昌平坂學問所。1790年,幕府禁止在該校講授朱熹學說之外的其他學派學說,從此該校變為正統的朱子學的高等學府。1793年,幕府規定該校招收學員的對象是幕府的學臣——旗本(上級武士)、御家人(下級武士)的子弟,教學內容包括有經書(四書、五經)、歷史(左傳、史記、兩漢書、通鑒綱要)、詩文。教學方式首先是「素讀」(光念不講),指定教科書是孝經、四書、五經;接著按照長期的學習計劃,對制定的教科書講釋,使用的教科書以關於經學方面的為主;再次,以集體討論的「會讀」和「輪講」為主,進行專門的自由研究,採用質疑的方法。
2、藩校:是以昌平坂學問所為樣板,由各藩設立和經營管理的學校。其目的是把儒學納入到武士道德教育體系中去,培養武士對上忠於幕府和大名,對下有統治平民的自覺性和知識,以維護封建制度。江戶初期,藩主設立學校甚少,多半是利用儒者的私塾和藩主的聖堂或講堂改建的。中期以後,各藩競相設立學校形態的藩校,藩校大有興旺發達之勢。對人才的渴求是促使各藩當局設置藩校的主要原因。進入18世紀之後,城市經濟發達,市民生活更為豐富,作為四民之首的行政管理者武士,所面臨的行政事務、內外交往複雜多樣。統一培養一定規格的人才已成為各藩當局面臨的迫切問題。特別是18世紀後期,武士貧困、藩財政拮据的狀況日益嚴重,各藩為解脫困境紛紛採取各項殖產興業政策,因此對人才的需求更為急切。在這種情況下,基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念,又以幕府支持和接受林家學塾為榜樣,興辦藩校被各藩擺上了議事日程,形成了創辦藩校的高潮。
四、洋學教育內容滲透其中
18世紀末,日本社會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萌芽,商人階級的勢力增強,但幕府和各藩卻處於財政危機的邊緣。國內政局動蕩不安,加之外來侵略的步步逼近,特別是1842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使更多的日本人在重新審視奉為「官學」的朱子學說的同時,將目光投向西方科技知識的實學。
1、幕府適應時代變革採取相應措施。幕府於19世紀50年代開設了一批「洋學」教育機構:1855年將「蠻書和解御用局」改為「洋學所」, 1856年改稱「蕃書調所」;1858年在長崎開設「英語傳習所」;1856年在築地設「講武所」;1855年在長崎設「海軍傳習所」;1857年在築地的講武所內設「軍艦操練所」等。
隨著西方學術的傳播、發展,學校學科的擴大也成為一種趨勢,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蕃書調所」原先只是以荷蘭書的講讀為中心,以句讀、會讀、輪講、解釋等傳統做法為手段進行教學,從1860至1862年,逐步開設了英學、法學、德學、化學、機械、美術、數學等學科,1864年又增加了俄羅斯學、地理、物產、天文科。以後又有活字印刷、兵學、歷史、法律、經濟、哲學等科的開設。並吸收當時一流的「洋學家」任教,開始採用西方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允許兩三門課程同時學習,逐漸前進。結果,蕃書調所成為江戶時代規模最大的洋學教育機構。
2、各藩將引進西方學術作為藩政改革的一部分予以重視。一些藩在建立西式教育機構上走在了幕府的前面。他們或招聘洋學學者人藩研究或講學,或向藩外以及海外派出學生遊學或留學,或在原有的藩校內增設西方的學科或部門,或者獨立設置西方學術的研究機關和學校等等。
五、結語
江戶時代武士教育因其獨特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現出上述特點,對明治及以後時期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日本近代的武士道是融合了江戶時代的武士道與西方近代的國家主義觀念而形成的以「忠君愛國」為核心的新道德;明治政府對教育的強力干預和集中統治可以在江戶時代對昌平坂學問所的改造中得見端倪;蕃書調進入明治時代後稱開成學校,1868年昌平坂學問所改名昌平學校,二者是為東京大學的前身,由此看來,日本近代第一所大學——東京大學與武士教育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江戶時代武士教育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點莫過於它造就了幕藩體制的掘墓人,培養了進入明治以後開拓日本近代歷史進程的骨幹力量和領導力量。(
推薦閱讀:
※儒家有什麼自相矛盾的觀點嗎?
※儒家中有平等博愛的人文精神嗎?
※論孔子「四治」思想與和諧社會(上篇),儒家文化
※20儒家興盛和道家再起
※儒家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