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錦先生講解《道德經》 完結
無為而應不執為
我們要注意「上德」的一個特點:德和道之間,一個是體,一個是用;一個隱,一個顯;要掌握好這個辨證關係。德是道的顯化,她的產生以及傳輸,在上德狀態下是無為境,是一種自然的透發過程。但是由於她最接近於後天,其特點基本上就是八個字。到了上德狀態,就應當是「無為而應,為而不執」。
怎麼理解在平常生活中的「無為而應、為而不執」?實際上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道,當每天早起睜開眼的時候,在生活的周圍,處處都可以無為而應。我們應當「不因善小而不為」,一切都很自然地去做,行這個「善」,行這個「德」,那就是「無為而應」。心裡不要想「我這是在修德啊,我這是在做好事,期望別人回報我,社會應該給我一點獎勵呀!……」沒有這樣的理念和意識,而是保持一種非常自然的心境、舉止和行為,這才能稱之為「無為而應」。「為而不執」,是說就是做了,也不掛在心頭,再也不去想。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大一小兩個和尚,在過河的時候,遇到一個帶有一點殘疾的女性,當師父的不避男女之嫌,將這位女性背起來淌水過河。過了河以後就放下了,告別了這位婦女就走了。回到山上廟中以後,弟子就問師父說:「男女授受不親,做師父的怎麼能夠背女人呢?」師父說:「我過了河在河邊就把她放下了,你怎麼沒放下呢?」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比較深刻的。如果你執於禮法,這個德行也就丟失了;如果總在禮德和總德之間權衡利弊,反過來思過去的想啊,想破腦袋也難以處理好。因為五行是相互制約的,有相剋,有相衝,有反侮,若是落於後天去行德的話,常常是行不通的。還不如把握住這八個字――「無為而應,為而不執」。
那位老和尚的行為就是上德,因為他沒有執著於這種德性。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故事,加深對「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理解。因為圓滿的德性處於一種與自然合道的狀態,沒有後天意識的參與,沒有任何後天主觀意識的思維和表現,也沒有進行德性培補的想法。
「下德」,是由於德性的欠缺與不周,所以很容易使人陷入有為的後天思維中,進行思慮和表現;而「有以為」就是要在後天有為狀態中進行德性的作為、修養和培補。實際上有為和無為,在睜著眼的時候也好,閉著眼的時候也好,應世行德之事在身邊無處不在,不要把它與修德割裂開來看,關鍵是心的狀態。這顆心如果真正能夠敞開,與德性相合,那麼這種「無為而應」並不困難,也不遙遠。
我們討論德,就是要緊密結合實際,在改造自己的同時改造周圍環境,用道德來改造自己,用道德來改造外環境,共同去造就一個道德的天下。所以我們在討論《論德》章的時候,要詳細掌握和了解德的特性。
無為有為質異同
第三段「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一段要注意一個特點,「上仁為之」與「上德無為」有不同,上德是「無為」,上仁是「為之」。後半段「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個「義」的「為之而有以為」和「仁」的「無以為」又有根本性的差別。義德和仁德本身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本質性的差異是什麼呢?這要從原始的高度上進行分析。仁德屬於元性的一種自然流露。元性是什麼呢?就是一點靈光當中的道性,因為它是初始一點靈光的主體而構成的這個元性,包括我們心中的那個「善」,「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強弱、仁德的強弱,實際上對一個人的一生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元性是一種體,元性可以說就是一種自在真常之道佔主導位置的本性,仁德的表現比較強的人,常常是因為強化了自己元性的能量而表現出仁德的一些特性。
仁德的特徵,我在賢人修文章里已經告訴大家了,在這裡再強調一下。陽五行的特徵,對於我們認識和掌握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是一個引向。仁德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仁慈、柔容。一般仁德強盛的人,他的世界觀、人生觀、道生觀表現的特點是什麼呢?由於仁德的慈柔,所以它就會表現在至善無惡、寬容忍辱、柔和暢達、舉止端正、慈懷虛心、博愛萬物、主意合德、能利萬物,這就是仁德常見外顯的一些表現。由於仁德是為元性所替代,最符合道性,所以老子才在這裡說:「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就會出現一種「而有以為」的狀態。我們分析一下「上義」,義屬金,是庚金,是真金;真金就不怕火煉,它裡面含的是元情,它的五德特性就是善待萬物。可以說「上義」就是道情,它具有濟安扶危、助人為樂、處善聚緣、助弱扶危、果斷有力、利生舍己、排憂解難、扶生萬物等的一些表現。這些表現都是明顯地超出了內環境之外的具體實施和作為,而不單單只是一個思想和觀念,可以說它就是行道的一種表現,是行德的一種表現。由於有這些特點和特性,老子才在這裡說「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個「有以為」就是在實踐過程中雖然具備了上乘的義德,但是這些義德的表現,還必須在後天的有為狀態中去進行實踐,產生的能量又反饋到無為之中。「為而不為,為而有為」,兩者是一個有機的結合。先天佔主導地位、後天占輔導地位的仁德以及義德,這兩者之間相比較,就有一種自然的差異性,把握好了這個差異性對我們修養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義德的重要特點就是善待萬物,我們都能善待萬物了嗎?義是否表現在我們的行為之中?如果沒有這些表現,那麼你的義德就是空的。所以透發於內的仁德,行之於外的義德,兩者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要整體把握住,結合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結合自己內環境的點點滴滴,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識上的缺德,還是實質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識上的提升,那就還需要行道、修德,通過行德來進行改變和再造。
禮德失時伸手臂
對第四段在這裡先提示一下。「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對「禮德」和「莫之應」該如何理解?「攘臂」就是舉起手臂。「乃」,有引的意思,也就是舉起手來引導、召喚。當你把這個意思理解清楚以後,再來解讀這一段的內涵,也就比較容易掌握。當然如果把它當作扔垃圾的「乃」,也並無不可,也可以作這樣的解釋。但是作為我們來解析五德而言,那就要整體去考慮,社會的效應、實質的效應與內在的效應,還是有差異的。
在春秋時期出了兩個偉大的人物:老子通於大道,精通於道德;孔子精於常道,以人倫禮儀為要。孔子主要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宣傳禮德,跑遍了列國。但他受到的待遇卻是「莫之應,困於郊」。這種窘態在當時那種社會背景狀態下,也是對提倡禮德的的正常反應。其實把手臂舉起來問一聲也好,招招手呼喚大家都來遵守禮德也好,如果不建立在德、仁的基礎上,單純去宣傳禮德,必會有「莫之應」的狀態。就像我們提倡「文明禮貌」四個大字一樣,看看它的效果如何?真的講文明禮貌了嗎?就是所謂的「文明禮貌」所教導出來的一些人,當他走出國門的時候,隨地吐痰、擤鼻子,給人的印象是完全沒有禮德。為什麼呢?原因在哪兒?我們可以進行分析。如果把德、仁、義、禮都弄清楚了,我們再來展開後面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對這幾句的理解、解讀、掌握就比較容易。
《道德經》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總結和對後世的一種預言,這是《道德經》所含的根本宗旨。她是用道、用德對我們每個人體內的道德環境,對整個社會的道德環境逐步遠離變化,對道德的必然回歸而進行的一個綱領性的總結和指導,其中也包含了方法論。所以我們在理解「上禮為之而莫之應」的時候,就應該注意「上禮」的特點和「莫之應」現象產生的原因。可以結合我們自身的現象,可以結合家庭、社會的現狀去分析這一段真實的雙重意義,這樣對於整體把握這一段具有實質性的意義。「上禮」也就是真火,是陽火。它的特性主要是明理識法,我們對它的表現,道生觀的表現、人生觀的表現、世界觀的表現,在這裡先提一下,便於大家理解。 「禮德明亮,光明圓通,秉規持范,明白道理,不爭不躁,不惑不迷,知時達物,能化萬物,不為物拘」這是上乘禮德的一些內涵和外在表現,緊扣著它來理解「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在這裡點的是「上禮」而不是「下禮」,一個完整的禮德、美好的禮德為什麼會「莫之應」?我們在社會上專門提倡文明禮貌是不是會「莫之應」呢?我相信只要聯想起來思悟,整體一觀,也就豁然開朗,融會貫通了。
(二)
人而無信禍之首
前面我們討論了四個自然段。對於「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這一段要深入展開討論,主要是圍繞德的上禮、中禮、下禮,聯繫本身的實踐,結合陽性的真五行、真五德來進行討論。在理論上是否將上德中的禮德特性抓住明理識法?是否透現出光明圓通?圍繞「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來展開討論。要掌握三把鑰匙:一把是道的鑰匙,一把是德的鑰匙,一把是仁的鑰匙。德中的義、禮、信、智都是基礎,其中禮德比真土、真金、真水來說又要重要一些。
要把握這個綱領來研究、複習《論德》章,並且展開與對應自己的內環境,去求得、修得上德、上仁、上義、上禮,全面了解先天五元對內環境心身健康的重要意義,在自己內天地里很好地展開。今天我們先把文字上的內容弄清楚,將五德與五元的結合性很好地提升一下,以後再逐步深入地展開討論。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這裡談的是禮德問題。這一段又與「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以及「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緊密相連。要把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聯繫起來看,才能看出其中的味道,而掌握老子在這個章節所強調的核心。強調的核心是什呢?就是一個心,就是要把上禮直接轉換成為真心。對「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這兩句如何理解呢?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心修得非常好的人,處在一個已經失道、失德、失仁、失義的環境中,很難得到大眾響應的,他如果想表達自己的德性想法,就需要對民眾進行振臂高呼,要進行教化,要通過道德的講演進行教育。
第五段最後談到了「失義而後禮」。因為前面這幾個關鍵「道、德、仁、義」是進道的基礎。如果「道、德、仁」都丟失了,「義」德也丟失了;連「義」德在社會都無法顯現出來的時候,修心復「禮」德就上升到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子在這裡用了四段文字的內容,包括後面的「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都是在強調修心的重要性。因為上乘禮德所表現的都在我們的心中。
修復上禮心光明
第六段「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這裡沒有用「上禮」,而只用了一般的禮字。這個一般之「禮」如果不規範到「上禮」的狀態,那麼「忠信」也就必然非常淡漠,也是內環境引起禍亂的開端。對社會而言,如果人們都不講究修德,不注意修自己的心性,那肯定就是禍亂之端,是內亂之首,也是社會動蕩的因素。所以老子在這一段特彆強調了「上禮」,如果我們只是講究一般禮義,只講一般規矩去制約於心,而不是用 「上禮」來討論和實踐修心。如果不把修心放在第一位而空泛地談禮德,最後必然導致「忠信之薄」,從而衍生出「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這個「前識者」,實際上也是談的「夫禮者」,指的是只注意表面上的修心,口頭上的修心,一般性的規範心性,而沒有進入 「上禮」狀態,這就是「道之華」。「華」就是表面,是浮光掠影。只抓住後天系統的轉變,單純地在智識上教化,就是「愚之始」;是不識大道、不識真經、不識根本的愚蠢作為。「大丈夫處其厚」,指的就是修心,修上禮,而不是「居其薄」。「薄」是道之華,是表面的東西,要求「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濃縮起來看,從開始用兩段內容討論上德、下德,強調這個德性之外,緊接著就用上仁、上義這一段內容將它們囊括其中;又用了四、五段文字內容來強調這個禮,而且將禮分為「上禮」和一般禮來討論,從而教導我們如何重視修心。這才是《論德》章的根本所在。
心為身君,心中君要有禮德。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普通的禮德來解釋這四段的文字內涵,而要上升到元性去領悟,在五元系統中去實踐它的實質,整體地把握住體元、質元系統的升化。這樣理解這一段就抓住了綱。
為什麼很多同學在理解這幾段的時候,覺得有點兒迷糊了,不太好理解呢?這是由於老子通於大道,而孔子精於常道。孔子精於常道,所以他對「夫禮者」花了畢生的時間和精力來闡釋它,而成為二千五百年以後歷代尊崇的一種儒家文化,所以才使我們後來者的大腦中,對老子所闡釋的禮德概念和孔子所闡釋的禮制概念有點混淆。在我們大腦皮層中所建立的禮性概念,大多是孔夫子所闡釋的禮德、禮儀的內容,這些禮德的內容多是做人的常規,也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其中也具有德性的能量。但是真正要跨越孔子所論的常規禮德層次,而達到老子所言的「上禮」狀態,從常道邁向大道,首先在觀念上要跨越歷史的障礙和認識上的壕溝,真正去用大道、大德、上德、上仁、上義、上禮來理解老子在這一段中對修心的闡述。
我們自己內環境將心修開了,修到了真心,那麼你的禮德對外界就能很快起到相應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感慨:一顆好心在濁流之中,在私慾、私心橫流的社會環境中很難得到響應。我看到一則消息報道:一個汽車司機,在路上遇到了被汽車撞傷的傷者,而不敢下車去救助,為什麼?因為在浙江就曾經有先例:一位司機在路上看到前面的車把一位婦女撞傷,揚長而去。他用一顆善心主動將這個婦女送到醫院搶救,但是患者的親屬和朋友卻反而將他的車砸得粉碎,將他打成重傷。這是不是 「莫之應」?是不是需要對每個人進行心靈的教化,要對人們振臂疾呼呢?!所以要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做起,從社會上的點滴做起,使世人都懂得修心的重要性。如果每個人都重視了修心,都能用「上禮」來規範自己的心性,那麼這個禮也就不會丟失了。
當我們還強調這個禮德的時候,那內心裡肯定充滿了自私自利,充滿了慾望,充滿了自我敗傷道德的陰性能量。因此才強調要抓住修心,用「上禮」之德恢復元性的陽性能量。所以在閱讀這一段內容時,要細細地逐字研究。同時也要整體把握這一段對我們修道德的重要指導意義,跨越歷史,跨越文字的障礙。
我們要聯繫歷史,聯繫社會,聯繫我們自己的心來解讀這一段。而不要被文言文字所障礙。上面我們提到「乃」字,這個「乃」和「扔」在文言文中是通用的,其意是振臂疾呼,進行教化,進行宣傳。因為人類失道離德確實己經到了一個危險的狀態,連上禮行於世、行之於人們的內環境身心,都已難以回應,所以需要更加強化、強調和宣傳。要在心裡建立起一種正覺、正念。神居於心、居於腦,這兩大內環境都要同步地與德、仁、義相協調,主宰好內環境身心的整體性逆返。
正覺正念的建立過程,就是「攘臂而乃之」。我們建立起「道醫天地」這個課堂,也是一個進行「攘臂」的過程。如果大家心都相應了,而不是處在「莫之應」狀態,那麼學習也就是道和德自然回歸的過程,回歸到以道德力量改造身心的過程。如果大家都學好了,把握住了修心,那麼道德的復歸過程就容易完成。在內環境身心裡道德的影響力就能逐日上升,內部道德的力量強化了,你的道德影響力在家庭、在單位、在社會都會產生良好效應,作用力也就隨之升華。所以在討論這一段時,一定要聯繫實際,聯繫歷史,聯繫社會,聯繫家庭,聯繫自己的心,聯繫自己的內環境進行學習和實踐。
振臂疾呼扶道德
強調幾點。第一點,對《論德》章,特別是「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可以結合其它章節加深理解。「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離。下士聞道,大笑之。」這是人們對大道的幾種不同態度。現在很多人對道德恨之、罵之,發展到這樣一種嚴重狀態,這可以說是對「上禮為之而莫之應」的最好解釋。我們應以上禮的狀態而應世,生活在家庭中、社會中,應當擔任起「攘臂而乃之」的責任和義務,去振臂而高呼!去弘揚道德真義!因為我們明白什麼是德?什麼是自然規律?使人們懂得無情的規律,無情的法則。是道德養育了天下萬物的生命,乃至每一個人的內環境身心。當人們學習道德,並得到道德的任何一個元素的時候,一定會引起心身健康的變化。修持上德是保持內環境中心身健康不可須臾離開的先決條件,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要從自己心身內環境做起,弘揚《道德經》所提倡的修德。
第二點:當我們掌握理解好這段經文的基本內涵之後,可以誦讀。運用經文中所含有的上德信息、上仁信息、上義信息、上禮的信息,來強化自己的內環境身心,使自己心身中所缺失的五元元素,重新進入復歸的狀態,通過真心地誦讀,復歸於上德狀態。嚴格來說,我們身內道德的丟失,是我們自己的道德損耗造成的。只要我們重新整理內環境身心,主動去完成整理過程,使內環境恢復到與所丟失的能量相應相親,那麼這些道能、德能、所有上德的能量,都會整體的復歸。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上仁、上義德能的修復還需要一個過程,金、木、水、火、土這五元素是上德的五個子系統。但是只要按照目標一步一步去做,必能實現內環境身心的道德回歸。大家要把握好這種機緣,儘快將內五行中的陰性部分加以清理,而將真五行、陽五行的質性,真實不虛地求證出來。要在自己心身內給出空間,給出位置;呼喚它的位置,呼喚它的回歸,對它「攘臂而乃之」。從現在做起,去實現人生最愉快的目標——道德的回歸。
第三點:近一段時間,今天過小年到三十這段時間,是積德的好時機。大家要重視,將內環境身心清理好,找出空間,找出位置,來裝載自己的仁德、禮德、智德、信德,把五德都裝載進去。
願大家在春節之前都能將自己心裡的污濁化凈,以一個非常清凈的內環境身心迎接猴年的到來。
(三)
丟失禮德眾扶臂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對這一段可以連貫起來理解,也就是說,上禮的修心,慧觀得道。把「上禮為之」展開來理解。「上禮」,深入地展開來看,就是修心,就是觀心得道。如果禮德非常完整,那就是正覺性、道性狀態的一種內環境身心狀態。所以要把「上禮」展開來理解和思悟。
「上禮為之」。上禮是最接近道性狀態中的上德、上仁、上義的最後一道底線,禮德是道德的底線。人心正,道德才能在內環境尚存;人心邪,道德在體內必然會殆喪。人心正,人身就有道德,才能稱得上道義之邦、道義之國。如果人心的五德都喪失了,那麼整個大環境就會出現一種難治的狀態。當人心道德下滑到連「上禮」 還要有作有為地去保持,時時刻刻警惕維持它的狀態的時候,那就是「上禮為之」。這種狀態對應到我們體內和社會而言,那就是已經到了一種難以取得感應和響應的狀態。當道德下滑到「上禮」狀態的時候,甚至連這種狀態也難以維持,那就需要人為、有為地去維護它。人的道德內環境身心出現了危機,是因為心不正;人心不正就難以與先天大環境相連通,而是沉入那種麻木、非感應與非響應的階段,完全落入了後天,背離了那種自然之德的狀態。
「莫之應」,也就是難以感應,難以認知,難以同步,難以同頻。將這兩句結合我們的內環境身心和社會的狀態展開來看,都可以把它闡釋清楚。當道德下滑到第一步的時候,就需要振臂疾呼:「攘臂而乃之」!要大力強調內修上禮之德,也就是要人們要高度強調修心,保持住心與道的相印相通,保持心靈與自然的同頻共律。要通過觀心維護住禮德,通過修心來維護上義、上仁的體悟,使道德在人心中、在社會上存留。如果心上的禮德都把握不住,那麼上義、上仁在我們體內的保存、發展與維護,也就肯定喪失了。人心如此,社會也是這樣。整個社會如果不重視民心的向背,不重視禮德的教化,那麼人心、社會的上義、上仁之德都會喪失殆盡。
「上仁、上義、上禮」這三個層次,可以說是逐級而下,「上禮」更是從全德的狀態下降到了最底線的狀態,德的能量已經開始分散,開始出現一種支離破碎的現象。在這種支離破碎當中,如果把握不好上禮的維繫、保持與穩定,那麼上仁、上義都會喪失殆盡。所以老子緊接著就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個「故」就是所以、故而的意思,用白話可以這樣解釋:之所以人類的離道失德,不能明白自然真理,是因為人們道德的逐步下滑和喪失。人體內的道和社會的道丟失以後,人體內環境身心狀態、社會狀態就進入了德治階段;當人類社會完整的德性狀態出現缺失以後,德就開始分離為五大系統,進入「五德」之首的「仁德」來主宰人體內環境身心和社會的治理狀態;當「仁德」也丟失以後,就進入了靠「義德」主持人的心身環境身心和社會的治理狀態;當義德也丟失以後,就進入人身內環境身心最佳境和社會環境較好狀態的最後一道防線――禮德狀態,也就是心的德性狀態,人心的背向狀態。這一段所講的仁、義、禮,是指的上仁、上義、上禮,也就是真仁、真義、真禮;就五行而言,是講的陽木、陽金、陽火。要注意這個特性,真正理解了這一段,就容易把握道德的整體性修持,而不至於思維上混亂。
復返全德歸道基
我們曾經聯繫歷史講到這個問題。縱觀整個社會的發展,其實也是逐步由離道失德的狀態走到了現在,實際上是滑到了現在。就象有位柏林同學說的「祝大家滑到了 2004年」。德語中就是用滑,下滑的滑。整個人類社會的道德環境也是這樣,從這一年滑到那一年,總體是下滑的態勢。道德在人類的這種下滑態勢,什麼時候能向上爬呢?期盼著再重新依次爬到上禮、上義、上仁,繼而復歸全德,復歸於道。在我國歷史上的三皇時代、五帝時代確是如此。大家學過歷史的都有印象。
三皇時代就是道治社會狀態。那時候,所有的人都是自然地處在先天狀態,與自然毫無障礙地交流與溝通。在那種社會狀態當中,人們非常淳樸。打開《山海經》和有關歷史文獻看一看,那時的部落領導人、國家的領導人都是大智慧者,能感知到自然界的一切,從而能很好地運用道德的作用力,來指導調節自己的身心。人類在那種自然狀態中,都會自覺地去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任務,完成自己的生命進程。
隨著人心物慾的追求,人類漸漸失去道治環境。到了五帝時代,五帝時代就是德治社會時代。我們從現在所能看到的一些史跡和歷史文獻當中,便可以知道五帝時代的德治狀態。那時無論是君主的心,還是民眾的心,都非常淳樸厚道,他可以禪讓君王位,能夠禮賢下士,能夠處下;能無私奉獻,舍己為天下。當感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引導大眾的時候,就主動去尋找比自己德性更高的人出來帶領民眾。那個時候是德治社會狀態。人們對所有的東西都能表現出不爭。那時候人們的五德俱全,不像現在的人心,既爭而且不擇手段。到了五帝時代之後,德治逐漸演滑下來,隨著人心道德的丟失,社會出現了短暫的仁治狀態時期。「仁治」狀態出現以後,就不足以制約人心了,因而便進入了文功武治時期,爭霸現象就出來了,人治社會環境隨之出現。兩條腿的人以後天思維狀態來治理社會,這就離道德治世狀態去之已遠。「大道治世」也就演變成了「霸道治世」。為什麼講霸道而不講大道呢?因為它凌駕於道德之上,所以稱之為霸道。
「人治」社會的主要特徵,就是靠當權者的後天智慧、後天智識、後天人心,也就是陰我之心,陰火主宰下的人的心身狀態來治理社會。這樣一來,就由先天無為治理自己的個人身心,全面轉入了後天的有為時期,整個社會也就開始由道德和仁治的狀態,由先天為主導的狀態,全面轉入到後天的有為時期。老子當時正是因為看到了道德的離散,在這種演化狀態之下,在這個下滑變化過程中,已經下到禮德、上禮這個道德關鍵元素的分支系統了,所以才發出了「攘臂而乃之」。這個 「乃」,仍然是有復歸人體道德境界或社會道德環境的可能性。
發展到現在看一看,老子在這裡是預言性地揭示了這一狀態――下滑的必然。雖然他沒有想到預言它,但確實起到了預言的作用。無論人的心身內環境,還是社會大環境,都是下滑的趨勢。要把自身內環境的道德狀態和社會的道德狀態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整體去看。要首先修證自己,解放自己,並要與整個社會結合起來,不能脫離社會去修養道德;脫離社會背景只管自已,是不符合整體社會道德復歸的。所以要結合歷史,我們再深入地帶著大家去思悟。
立起忠信從頭起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上禮的喪失,人心就處於陰火之性中。陰火之性有哪些表現?當上禮丟失,人們心靈深處處在陰火昏君的主宰下,那麼人的苦難也就開始了,整個人類社會的苦難也就全面開始了。因為陰火之性統治了人的心身內環境,人身這個小天地里便開始出現明顯的內亂,自傷自損,自我消耗,火燒功德林,陰邪呈凶狂。怎麼燒的?就是這個心陰火燒的,就是因為離了上德而自己燒的,外人別人是不會去燒你內環境身心功德林的,是自己引火燒心身,自己把自己損傷了;是心動意搖而損耗的、而毀掉的。再看人類社會上,自從離開了上德上禮以後,人類社會的戰爭也就狼煙烽起,永遠也難以熄滅。如果不復歸到上禮治理社會的狀態,那麼地球上也就難以安寧。為什麼?因為戰爭是是陰邪之火,是人類好爭、好鬥、仇恨的反應,表現得有些神經紊亂、崩亂、煩亂、顛狂,五心煩亂。因為他們貪慾太重,以掠奪別人為樂,所以殺害生靈心不痛,也給目己造下無邊罪惡。
我們內環境身心這個陰我如果不清除,還是處在陰火的秉性狀態下,想復歸於道、復歸於德,簡直不可能,也不可行。如果不抓好修心,清除心靈中的陰火之性,那麼修義德、修仁德都難以達到。所以老子在這裡特彆強調修五德的重要性。因為心陰主事以後,後天的智識當家,尤其是失了禮德之後,自然陰性就興,陽退陰進,使心身內天下失去了動態平衡。
後天智識一旦主事,就必然導致信德喪失,喪失忠信,而最終拋棄了做人的基本誠信,毀掉了信德,不信因果,不信自然法則,恣意妄為,法律難治,戒律難施,而導致心身內亂,也促使了社會的動亂。所以老子在這裡說「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人心永遠也難以滿足,因為是陰火之性,後天智識用事,私慾一旦上升到一定的界限,肯定喪失忠信,信德肯定會被拋棄,成為一個無忠無信之人。後天意識主事以後,智德也必然被壓抑。智德屬水,心屬火,心火已經把腎水燒乾了,蒸發完了,上乘的智德就沒辦法存在。而信德又被他拋棄,忠信之薄,從而身心內部紊亂,五行之間互相剋伐攻打,爭鬥難息,由此體內的相生機制也就停止,百病遂之而起。所以古人說:「病由心生,禍由心起,運由心成」,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喪失了上禮,丟失了先天之禮、禮德的消失而造成的。
在理解這一段時,不要被顯態一般的禮法制約自己的思維觀念,要看到「禮」中更深層次的先天。可以說,「上禮」一旦丟失,人類社會或者一個生命體也就失去了先天系統,完全處在後天系統狀態中,那就完全甩到了太極弦陽側這一端,沒辦法把握整體。所以人們丟失了「上禮」之德以後,就不知道人為什麼活著?來到這個世界上幹什麼?如何生存?如何發展?怎樣發展是正確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人生路應該如何走?都丟失了,都茫然了。如果人們能真正重視這個「上德」、「上禮」,心裡五德常存的時候,陽火在體內就處在比較強的狀態,未到喪失殆盡的狀態,就很容易親近道德,尊重因果,相信自然法則,遵守法律的制約。
先天的場性,先天的物質,無論是炁,還是德光,都無法直接作用、影響到喪失道德者的心靈,那麼他的內環境的五行中就會出現明顯的危難,各種罪惡的影響就極為容易觸發。為什麼現在社會上什麼怪事都出現了,其中的原因就是人心中的禮德丟失了,而是陰我主事,沒有先天環境的主事、提醒、制約,沒有先天系統的作用力了,所以這種狀態越來越暴露出來。人們由於完全甩到了後天系統――太極弦的陽側,因而不能去親近道,也不會進入真信的先天狀態、無為狀態,那麼道德的一些元素與能量,也就無法及時補充到體內;相反體內的道德元素、道德能量被消耗殆盡,因而就容易得多種多樣的心理病,以及器官功能性疾病都會生成。這是因為喪失道德後天光能量無法繼續補充到體內來維持生命消耗的原因。體內失去了先天生命燈油的補充,先天的儲存不足,本身積累的德能又不足,這樣一來,心裏面的錯誤和身體的病患也就會接踵而至。人為什麼就不能主動將自己的身心敞開,接受大自然、接受道德的德光滋養呢 ?為什麼非要抱住這個陰我之心死死地不肯放下呢?所以老子在《道德經》多個章節里都在大聲疾呼:要放下心!保持住上乘的禮德狀態,才有希望復歸到道德。禮德丟失,進入到不能維繫心身正常狀態的時候,那肯定是禍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淺識浮華愚而昧
「前識者」,作為我們而言,要結合你的內環境身心去理解什麼叫「前識」?在外面主宰言行舉止的這個陰我之心,就是「前識者」;處在裡面的這個真我之心,那就是真道,是道體,是厚德。再看看人的大腦,大腦的表層就是前識,大腦的深層就是厚,實際上大腦的表層有多薄啊,肯定是薄。大腦的質層、大腦的核心多麼厚啊!但人就是不肯去開發它,不去運用它,不去啟發它。從理論方面來看, 「前識者」的含義就是對道德粗淺的理解,有為的闡釋,利用主觀意識理解道德的內容,用後天的智識去認識天地人萬物的表層現象。
形而上為炁,形而下為器。「前識者」是只是注意形而下為器這一部分事物的外在表象,任何事物的外表都是「道之華」,而並不是事物的核心本質,所以這種淺薄意識就是眾愚的開始。一旦離開了上德,背離了上禮,喪失了做人最基礎的上禮狀態,沒有抓住修心的狀態,那就是「愚之始也」。因為落到了後天,後天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只注意表面的假象,只用陰我之心作主宰,只在大腦皮層淺處開發利用,這就是「愚之始」的根源。
在最後一段老子強調:「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要高度重視「去彼取此」,取這個厚,在心裡要取真火,取真陽;要去其薄,離開薄,使大腦的質層學會君臨先天的狀態,而不要深陷在後天狀態中。看一看這段文中對先天狀態與後天狀態的分析,查一查對自已體內的影響,分析一下這種先天狀態與後天狀態對整個社會會產生什麼影響。
顯而言之,人類離開了太極弦的中央,也就喪失了道德,就開始了離道失德的全過程,越退越遠,也就更難以回頭。反過來說,人們只要把握住了心――「上禮」這個關鍵,也就很簡單了。因為如果在心裏面將陰火之性轉化成為真實不虛的陽火,那麼「上義」、「上仁」也就很容易產生和保持,信德也就能夠穩固;像大地一樣穩固,象泰山一樣堅實,象崑崙山脈一樣構成我們的脊樑--道德的脊樑。那麼其中的智德、上乘的智德在體內水火既濟。只要開了心鎖,將心的變化完成,就能全面地帶動了我們內環境身心的變化。
首先要覺悟到修心的重要性,把握修陽火、清除陰火的關鍵性,那麼「上義」就容易保持,「上仁」就容易誕生,「信德」就會更堅實,「智德」也就容易提升。如果體內還是妄火、陰火的狀態,你想單純修智德、修義德、修信德、修仁德,能修得出來嗎?心不開,這一切修都是妄,不可能!因為你失去了心君。心君未立,內王未動,外聖難成。但是抓住了這個帥,以修心為帥,其他五德的修持自然也就綱舉目張。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要聯繫自己的實際,在陽五行狀態中進行分析,解剖自己的心和內環境,系統性地識別一下自己。希望大家人人都「處其實而不居其華,處其厚而不居其薄」,早日修出上禮、上義、上仁,復歸於道德之中。
推薦閱讀:
※道德真經三解卷之一
※未出生的嬰兒算不算 人?
※楊振寧假遺囑:一場暴虐的道德綁架
※以考古為目的挖墳,有沒有道德問題?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