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民族關係發展的歷史遺產
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國際合作日益深入,同時,國際競爭也日益激烈,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各類矛盾凸顯,競爭對手利用這些矛盾圖謀遏制中國的行動從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擴展至社會領域。在這一複雜情形下,中國各民族關係狀況將更為顯著地影響到國內各民族民眾的社會生活。從中國發展大局上來說,當代中國的繁榮離不開民族關係的良性發展,民族平等和團結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是各民族走向共同繁榮的基本條件,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社會保障,亦是我們這個多民族社會走向繁榮昌盛的軟實力。當代中國民族關係的發展有著豐厚的歷史遺產,從民族關係史的角度來說,一部中國歷史,是一部「華」與「戎」「夷」「蠻」「狄」之間複雜互動的歷史,也是中華大地各民族關係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當代中國社會需要認真研究、疏理和甄別這些遺產,辨析和正確運用這些遺產在當代中國民族關係發展中的功能,從而認真思考民族關係的歷史與現狀,有效地管理和調節民族關係,應對國內外各種挑戰並促進民眾社會生活的和諧進步。 一、多元文化共存共生與「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是推動當代中國民族關係發展的基本遺產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地理環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很多前輩學者在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產生髮展進程時,都注意到這一現象。費孝通先生在追溯中華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時特別指出,中華大地自成單元的地理空間特性,中國民族關係歷史基礎正是在這一空間得以建構的。豐富的新石器文化考古資料揭示,早期人類活動的遺迹在中華大地有著廣泛的分布,早期人類活動的文明遺存呈現出多區系、多種類型的特性,各區系和類型之間又相互影響和吸引,形成「多元交融和彙集」的歷史大勢。也就是說,在人類活動早期,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就已成為中華大地這個特定地理單元的重要特徵。 古代國家的出現顯然是推動中華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古代國家力量的發展更多地打破了氏族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限制,推動了不同區域內部的社會整合。古代中國,對具有差異的人們共同體劃分以夏和夷兩大族群,即以諸夏為中心.以周邊四方戎、夷、蠻、狄共同構成的「五方之民」。華夏與周邊群體之間在不同歷史時期構建了密切的社會聯繫,有衝突,有合作,這種關係已影響到古代國家行政架構,事實上也影響了古代國家格局的走向。戰爭、婚姻、朝貢、互市等導致的不同群體的經濟文化互動,成為諸夏吸納和融合周邊具有不同文化特徵群體的重要方式。「華夷之辨」是古代中國區分「他者」的常態觀念,在「華夷」關係緊張時,則使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貴中華」、「賤夷狄」表達本群體與其他群體間隔閡、防備、歧視的複雜心理。 秦漢以後王朝國家政權的建立、擴張及更替,成為進一步推動多元一體格局深入發展的制度性力量。在數千年王朝國家發展進程中,在相對獨立的地緣環境和複雜互動的經濟生活影響下,各民族統治階級間建立了相互需求、合作、競爭的動態關係,民間交往隨著人口的流動和經濟文化的互補而廣泛存在,「和親」則成為中原王朝與周邊夷狄所建王朝結成政治同盟和發展關係的重要手段,同時也使「和親」雙方的經濟文化互動不斷擴大。有史家已統計:在古代典籍中「和親『』事件自夏至清共有136起,此外.朝貢、互市、冊封等手段,深化了「華爽」之間的聯繫.從而造就了「我國各民族之間既有矛盾鬥爭,又相互聯繫和日益接近;既有各自的民族特點,又日益形成著它們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共同點;既分別存在和建立過不同的國家政權,又日益趨向於政治的統一和建立統一的國家」的動態歷史圖景。各民族共同開發了古老的中華大地,在「天下一統」的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人口的大遷徙、大融合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 有學者早已指出:形成於戰國秦漢時期的「天下中國觀」,「排除了均衡多國體系觀念的生長,歷史上分裂時期國家對國家的征服和統治關係,也就從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被轉換為實現『中國』內部統一的征服和統治關係。也可以說,恰恰是天下中國觀抑制了對中國內部更小單元的那種國家認同的產生和鞏固」。而「中國和正統這兩個觀念本身,就是對超越了這個或那個具體王朝的一個歷時性政治共同體的集體記憶與追求的意識」。在「天下中國觀」基礎上,「貴中華」「賤夷狄」「夷夏大防」等觀念的負面影響不斷被克服,特別是到了隋唐時期,「天下一家」「華夷一體」觀念成為影響文化殊異的不同群體關係的重要理論。唐太宗李世民曾說:「蓋德之澤洽,則四夷可使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明初亦有「華夷無間」之說,而且在漫長的封建王朝國家發展進程中「華夷」融合為一體並不可分辨的歷史事實並非鮮見.中國歷史上曾存在的東夷、鮮卑、契丹、烏祖等等已深深地融入後來形成的漢人社會中,因此,可以說王朝國家大一統政治的確立,無論從社會政治條件、社會實踐,還是從觀念形態上來說,都排除了長久保持小國林立格局的歷史條件,促使整個社會不斷趨向多元一體格局。因此,不同族類之間深厚的歷史關係成為中國社會應對近代國家轉型確立新型民族關係的歷史基礎。 二、以華夏為起點,以方塊字為內在維繫紐帶的漢族群體的形成是左右中國民族關係發展大局的重要歷史遺產 漢族群體形成將中華大地的農業文化繁榮推進到極致,使其依憑漢文化的優勢和吸引力,長期、大範圍地影響著中華大地,成為多元一體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元。觀察漢族的歷史發展我們會看到,漢族群體的擴展受到三力合一的影響,即吸納力、包容力和影響力。巨大包容力並非在封閉的環境中自我生成的,而是在其漫長的滾雪球式發展中,通過吸收周邊族群的人口以及政治經濟文化成果等方式,擴大了人口規模.豐富了人口來源,提高了人口質量,從語言文化、生產方式、政治制度等許多層面吸收了周邊群體的發展成果。漢族族群利用其吸納力、包容力和影響力與周邊族群的長期互動,推動了多民族格局的發展。無論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戰爭、壓迫,還是民間人士為討生活而進行的遷移或流徙,都使漢族與周邊族群結成日益廣泛的聯繫。可以說,漢文化的活力和豐富性來自於其與周邊族群的長期互動。漢族在長期處理其與周邊族群關係過程中,通過知識、智慧、策略、制度等手段,在戰爭中求得和平,在衝突中求得和解,在合作中求得發展.十分有效地吸收、容納並消解了周邊族群對其發展進程的負面影響.鑄就了自身對周邊族群所具有的長期吸引力和強大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消解和吸納周邊族群的影響、壯大自身和推動多元一體格局發展的歷史過程。正是漢族與周邊族群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繫,歷史性地規定了中國民族關係的大局。因此說,以諸夏為起點融合了大量古代周邊群體的漢族是當代中國民族關係深入發展的珍貴歷史遺產。 三、「中華民族」是中國王朝國家轉型為現代國家的社會政治成果,是推動中國民族關係繼續發展的核心歷史遺產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王朝中國還躊躇於封建帝國發展軌跡時,「世界萬國」新格局隨著鴉片、炮艦、不平等條約入境,王朝國家轉型被迫加快步伐。從「天下一統」到「民族國家」成為諸多轉型道路的一途,一批接受了民族國家理念的新型知識分子在革新氛圍中倡言社會革命,開啟了「華夷之辨」轉向「民族之辨」的時代,延續了兩千年的「華夷」格局邁向了現代民族化的歷史進程。最初是漢族社會精英試圖建構一個漢民族國家以對抗滿族把持的清王朝,尋求國家的強盛以應對日益衰微的封建帝國危局,提出「排滿獨立」,要「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然而不久漢族革命精英中的很多人就認識到繼承王朝國家的多元一體格局才符合國家轉型大勢,於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很快為「五族共和」以及「中華民族」所替代,也就是說源自於西方的「民族國家」理論引至中國後,其初期便受到中國統一多民族悠久歷史的挑戰,時人不過是部分地藉助了民族國家的理念以滿足自身社會革命的需要。當然,任何一個社會行為的影響總是具有兩面性,部分地藉助西方民族國家理論的確成為推動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隨後在推動轉型中國的國家整合過程中,除了軍閥政治等影響外,族裔的民族意識也被國內外各種政治力量動員起來,蒙古自治運動、泛突厥主義等漸次在邊疆地區產生影響,中華多元一體格局受到嚴峻挑戰,正是在應對這一歷史挑戰中,「天下中國」觀逐步讓位於國家民族的「中華」國家觀。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華」也從僅僅指稱漢族轉向指稱包括漢族和境內各民族的政治一體性群體,即孫中山的融合各民族的國族主義說。1928年陳炯明也曾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合漢滿蒙回藏五個種族而成。此五個種族。同居中國。同一國籍。同在一個統治權之下。共同生活。歷有朝代。」在國家統一和國家自立自主目標的影響下,「民族之辨」在大多數情況下讓位於國家利益,包括各民族的「中華民族」便成為中國最具號召力的旗幟,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各民族團結抗戰成為時代最強音。「中華民族」基於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發展的自身邏輯,面對帝國主義勢力的挑戰,在解決國家發展道路中得以構建。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從民族壓迫和剝削產生和存在的制度因素——階級壓迫和剝削入手,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從解決中華民族面臨的最緊迫、最根本問題入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中國各族人民空前地團結和組織起來。 在一個和平發展的時代.從嚴密的學理出發詮釋「中華民族」成為可能。很多學者提出了「中華民族」之稱的種種不完善之處,以至於形成了關於「中華民族」定義的浩繁文字。無論如何,「中華民族」事實上是一個隨著王朝中國向主權國家轉型而出現的內涵不斷豐富、擴展並更符合國情和國家轉型目標需求的特定辭彙,在日本侵華這樣一個國家民族危難的時刻,它也成為現代中華民族意識得以強固和在更大社會範圍時得到認同的關鍵詞。1949年以後,隨著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係的不斷發展,「中華民族」完全轉變為在國家層面指稱全國各族人民的這個政治共同體之詞。由此.中華民族也完成了由「自在」向「自覺」轉變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一個統一多民族的新中國,「中華民族」於是不再僅僅是一個名詞或應對國家危機的政治口號,而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爭取國家自主自立的歷史記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的歷史見證,也是進一步搞好民族團結.走向共同繁榮的重要歷史遺產。我們在使用這份歷史遺產過程中,應當承認其歷史的變遷過程,承認當時人們認識的局限性,承認今天我們使用此遺產是為謀求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任何不利於此目標的言行都有違中國歷史國情和社會發展規律的。
四、半個多世紀新中國建設實踐和民族平等保障與民族團結原則開闢了中國新型民族關係發展新途徑 階級剝削和民族壓迫制度的清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成果的不斷取得,為新型民族關係深入發展開闢了全新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各民族文化發展繁榮、社會穩定、民族法制建設不斷取得進展.民族之間的交往也更加廣泛和深入,民族關係發展獲得了更為有利的環境。可以說,新中國半個世紀民族關係的發展建築於各民族平等和團結基礎之上,建築於各民族成員更加廣泛和深入交往基礎之上,建築於各民族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基礎之上。維護和推進新型民族關係的發展道路雖然充滿波折、挑戰,但是.中國社會將不斷解決其發展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各民族共同繁榮基礎上推動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的發展。隨著中國社會現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國特色社會制度的完善,各民族人民民生建設日益獲得成果,新型民族關係發展將獲得更強有力制度、物質基礎等方面的保障。正如費孝通先生所指出的那樣:「一個社會越富裕,這個社會裡的成員發展個性的機會也就越多。相反一個社會越貧困,其成員選擇的生存方式越有限……經濟越發展,亦即越是現代化,各民族間憑藉各自優勢去發展民族特點的機會也越大。」現代化的發展是多民族尋求共同繁榮的基本條件。 在清理和認識中國民族關係的歷史遺產過程中.當代中國人也需要正確辨析曾經在不同歷史時間發生過的民族之間的歧視、衝突、甚至殘酷仇殺及其產生的社會後果。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方面的記載。如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在南征北戰軍事衝突中的殺戮,王朝分裂時期不同政權之間頻繁戰爭,宋元明清時期朝代更迭中的征服與被征服.等等,那些血腥的歷史時刻令人無法平靜,特別是對歷史上衝突雙方屠城、殺伐的記述,等等,都是當代人不能迴避的歷史面向,也當然是民族關係發展的遺產之一。這些歷史遺產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被別有用心者、好事者、偏激者、不滿者或泄憤者用於解讀當下民族關係。特別是在現實民族關係出現矛盾問題之時,有人不顧現實國情,大量整理魏晉時期歷史資源在網路上聲稱「五胡」如何「亂華」,漢人如何被大量屠殺,等等,且不說那時的漢人並不能完全等同於今日漢族,就是以王朝國家時期的「胡」直比今天少數民族亦既不科學,也不尊重歷史。除了歪曲,後人如何能控制和影響前人的歷史呢?更有人故意使用歷史上表達歧視的辭彙如"x番」、「滿清」等,以圖自己一時之快。這些人往往忘記了具體的歷史境遇,忘記或故意忽視時代的背景和歷史的動態特徵,隨意置換歷史場景,以亂視聽,達到其自己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民族關係的歷史遺產中也有一些值得清理的對統一多民族國家民族關係良性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遺產,這些遺產充斥著王朝國家時期的民族優越感和不平等心態,毒化著現實民族關係,進而阻礙各民族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目標的實現。事實上,各民族共同締造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並非虛話,實是對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歷史進程的總結。清末法國駐中國外交官曾認為:「將中國的各省分裂成真正獨立國家,這是我們認定的一種基本秩序。」也就是說百年前就有西方人依據自己的經驗和理念為中國謀劃著分立的前景,當時的中國在他們看來易於控制,在他們眼裡,古老的中華文明不過是現代法老和僵化的文明,那時中國人「根本無人知道什麼是團結一致」。但是,中國各民族人民並未如其所想像的那樣順從地接受西方人的安排,經歷浴血奮戰,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在封建王朝國家向現代主權國家轉型進程中得以存續。可以說,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延續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各民族共同奮鬥的成果,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中國社會應對「民族國家」理論和國際帝國主義挑戰的政治成果。歷史地看,不論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面對多少不完善、不完美.都需要獨立自主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現實要求當代人面對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民族之間的歧視、衝突,甚至殘酷仇殺的現象,應當以史為鑒,發揮現存制度、法律、教育、社會約束等措施的功能,面向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歷史大趨勢,積極克服不利於民族平等團結的歷史因素。 總之,當下人類社會總體仍處在與社會歧視、不平等和衝突的鬥爭進程之中,我們要借鑒歷史之鏡,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尋求實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準則。充分認識歧視、衝突,甚至殘酷仇殺的歷史對社會整體發展的負面影響,認識到各民族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取得與內外部的敵人鬥爭的勝利,必須共同團結奮鬥,才能改善各民族的貧困落後面貌。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民族關係在歷史國情的基礎上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同時,國際社會的反動勢力、企圖遏制中國發展的西方勢力以及國內社會轉型中出現的種種利益衝突,都時時挑戰民族關係,企圖破壞來之不易的民族團結成果。拉薩的「3.14」、烏魯木齊的「7?5」事件中敵對勢力的目標之一就是破壞民族關係,進而破壞統一多民族國家穩步發展的社會環境。這進一步提醒國人,必須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提高到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高度來認識,切實執行民族平等的法律、制度,保障民族關係的和諧穩定,通過每個人的社會行為來維護民族團結,各民族人民應以更密切的團結應對敵對勢力的挑戰,消除歷史上殘存的不利於民族團結大局的負面因素,走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之路。 |
推薦閱讀:
※514.讀歷史17~竹書紀年黑暗史
※《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故事情節?
※知名戰地記者王小亭在拍攝騰衝戰鬥
※你知道原子彈么?一顆原子彈值多少錢?答案是10元
※麻姑仙子的事迹在哪些文獻中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