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源:中國古人怎樣讀書
中國古人怎樣讀書——李懷源
中國古代,是一個相對漫長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以口頭語為主要的交流方式。自有了文字,才出現書面語,讀書才成為一種可能。據目前的研究,中國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也就是說中國古人讀書的歷史,最長不過4000年。
在這段歷史中,什麼人在讀書,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怎樣讀書,讓我們順著歷史的河流,走進古人的讀書世界。
一、什麼人在讀書?
在中國古代,人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讀過書的人;一種是沒有讀過書的人。在「書」出現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大概是在孔子出生以後,只是「有閑階級」的奢侈品,一般老百姓是不容易接觸的。即使到了離我們最近的清代末年,入學率也很低。
讀過書的人,大概又能分為三種:一類是讀了一點書,如,讀了蒙學的雜字書之類的,然後就去從事相關工作了,與讀書漸行漸遠漸無書,嚴格上說,就不能算作讀書人了;一類是一直讀書,受過比較完整的教育,從蒙學,小學,大學,讀書成為謀生的手段;一類是讀過很多書,也以讀書為人生最大愛好,並且在讀書治學方面有所成就,是嚴格意義上的讀書人。
二、為什麼讀書?
讀書,在中國有著極廣泛極重要的意義,讀書即學習,讀書人即文化人。讀書的重要地位應該是從「書藏秘府」「學在官府」開始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讀書意義的高度概括。也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是很實惠的,可以解決生活問題。這是用通俗的方式告訴青年子弟,應該怎樣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這種教育一直延續至今,整個社會對高考的迷戀,就是這種讀書追求的生動寫照。
歷代統治者都注重讀書,連隋煬帝這樣的「昏君」,都親自組織文人在戰亂以後,搜集整理圖書。「隋煬帝自為揚州總管,置王府學士百人,嘗令修撰書籍。二十年間,沒有停頓過。凡經術、文章、兵、農、地理、醫、卜、釋、道等,都有新書,共成一萬七千餘卷。對過去的書,刪去那些重複猥雜的本子,得三萬七千餘卷。」這就說明,提倡讀書是治國理政不可繞過的國策。
在讀書人看來,讀書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之路。人生價值一是「修己」,一是「達人」。讀書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主要特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中的「為」乃「修為」之義,也就是說人如果不修為完善自己,老天都不會容忍。讀書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一個人的終極人生價值。在中國,一個不識字的人也會推崇讀書,出身「耕讀之家」是一件榮耀的事。
三、讀什麼書?
沒書的那個年代就不說了。自有漢字以來,就算進入了「書」的時代,最早的「書」主要是寫的意思,後來,演變成靜態的現代的「書籍」之義。
書從材質上說,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具體哪個最先寫上字,現在也沒有確切的考證。真正可以稱上書的,有帛書、簡書、紙質書。還有其他可以閱讀的,如,青銅器,玉器,瓷器,上面也有文字,但是不是書的概念。跟書有關的字有「冊」「典」「策」「簡」「篇」「符」「籍」「簿」,從這些字看來,通用的書應該是竹簡木牘製成的。書寫工具主要是刀和筆,字的顏色黑、紅兩種為多。也就是說,古人讀的書在紙張發明以前,跟我們現代讀的書是完全不一樣的,讀書不易,藏書不易,寫書也不易。紙張發明以後,雖然體例,文字與現在不同,但是,從書的性質上來說,已經差別不大了。
書的內容也不同。在孔子修訂「六經」以前,《尚書》等歷史類的書已經開始有了,但是,藏在秘府,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閱讀,所以,探討那個時代的讀書,不符合普遍的規律。探討大眾讀書,應該自孔子設立私學開始,這時候,書才慢慢的普及,才有更多的人可以讀書。
孔子以後,又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以漢代獨尊儒術為分界線,一是「五經」時代,一是「四書」時代。此前,以學習「六經」「六藝」為主,六經為《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經》《春秋》,《樂經》早就不可考了,所以,其實是「五經」,這「五經」是真正意義上的書,而這些是共同的文化遺產,不是獨屬儒家。漢代以後,把儒家經典奉為教材,就有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出現,視為「四書」。到了宋代,朱熹的《四書集注》一出,其後的所有時代以科舉取士,把《四書集注》的內容作為標準答案。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內,《論語》《孝經》作為必讀書,一直延續到癸卯學制頒布,小學方去除「讀經」一科。
以上是對讀什麼書的一個簡述,具體到不同的時代,還是有不少差別的。
古代的學制,自漢代以後,大致分為「蒙學」「小學」「大學」,有時「蒙學」「小學」是融為一體的,按照朱熹的論述,小學是8-15歲,大學是15-20歲,20歲以後可以從事社會工作。而蒙學,是8歲前,當然能夠接受蒙學教育的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李白曾「五歲誦《六甲》」,讀的就是《六甲》這本啟蒙讀物。蒙學和小學一般是在「家塾」中進行,而大學是官府之學。
蒙學的書
漢代「能諷書九千字乃得史,」識字是一個人能夠當個小官吏的基本條件。其實,在整個中國古代,蒙學都是以識字寫字為主。在六藝中有「書」一科。所以,字書,一直是受推崇的,一是因為是閱讀的基礎,再就是生活的基礎,是受眾最多的一門學問。
最有名的字書是《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據說是孔子門人所作,後來經過多次改訂,但是這書比較難讀。所謂難讀,是因為隔得年代比較久遠,文字不好理解,這個問題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一直存在,前代的書面語隔上一段時間,後人就不容易懂了,這也是我國歷史上出現很多「注」「疏」的原因。
周時以《史籀篇》來教兒童,「《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秦代有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漢代有史游作《急就篇》、司馬相如作《凡將篇》;南朝出《千字文》;宋代出《三字經》、《百家姓》;清代出《弟子規》等,這些書是流傳較廣的識字書。多由著名文人編輯的,也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私塾先生編製的,在識字的同時進行道德教育。
第二重要的書就是詩,中國是提倡「詩教」的國度。《詩經》對小孩子來說,有點難,所以就有了後人不斷對詩歌進行選編。在蒙學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神童詩》《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這些書是為了讓兒童接受詩歌教育。
再有就是一些日用的書。如,《雜字書》,《六言雜字》《益幼雜字》《群珠雜字》等都屬此類。
還有就是道德和行為規範的書。如,《太公家教》《弟子規》。
小學的書
小學的書,是以《論語》《孝經》來貫穿的。宋代以後,有朱熹的《小學》。「五經」、「四書」也是這個階段的必讀書。
大學的書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各代的學子已經在讀這些書。
除了這些通識讀物,在不同的時代都有專科的書,如,兵書、醫書、藥典等等。東漢有藝術專門學校——鴻都門學,南北朝有文科專門學校——文學、史學、玄學諸館。唐代的專門教育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是發達的。有算學、醫學、律學、書學等,以後各代也多有延續。這些學校的學子就要讀《九章算術》、《素問》、《黃帝針經》、《唐律》、《說文解字》等。
社會的書
不再上學的人,他們讀書是為了修養品性,自由度就比較高了,詩詞歌賦、禮樂文章都可以讀。在朝與在野,入仕與出世的人,讀的書也是不一樣的。
術業有專攻的人,讀自己需要的書,如,道家的人,要讀《道德經》;醫生,要讀《黃帝內經》;農學的人,要讀《齊民要術》,佛家的人,要讀《金剛經》……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讀的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說,學校里讀的書,既有繼承,又有發展,並且有捨棄。歷朝歷代,都會有學者懷疑前代,如,宋代包括朱熹在內的多名學者,質疑以孔穎達《五經註疏》為主的對經書的註疏之作,於是,對教材進行改訂,朱熹出了《四書集注》。到了清代,顏元對程朱的教學內容,提出了中肯的批評,他說:「千餘年來,率天下入故紙中,耗盡身心氣力,作弱人、病人、無用人者,皆晦安為之也。」
從教材建設的意義上說,宋代是個集大成的時代。出現了幾本影響深遠的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還有朱熹編寫的《小學》。自宋以後,各個學段的教科書,基本形成定局。清代也值得關注,先後出現了《古文觀止》、《聲律啟蒙》、《唐詩三百首》、《弟子規》、《笠翁對韻》等讀物,對現代還有影響。
古人讀書以整本書為主。到了南北朝時期,梁太子蕭統主持編寫了《昭明文選》開了文選的濫觴。到了唐代就有了「《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是文選影響力的具體表現。《文選》的出現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隨著時代的進步,書籍的數量不斷增加,從開始的「五經」到「七經」,「八經」,「九經」,「十經」,以至於後來的「十三經」。一個普通人很難閱讀完大量的書籍,因此,由著名學者精心選編,讓普通讀者能夠接觸到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如果感興趣,然後再去找專著來讀,這是一種很好的導讀方法。只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人只讀文選,不讀原著,讀文選成為獲取功名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應用的問題了。
「古人不識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可以想像,不同時代的人,同在月光下,手裡拿著的是怎樣的「一本書」。
四、怎樣讀書?
每個時代的讀書場所是不同的,名稱也不同,「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但是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場所:家和學校。私人的藏書樓,一般人是不被允許進入的。
讀書的精神
「懸樑刺骨」「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這些成語背後都站著千萬個讀書人,集中表現了古人對讀書的渴望,也激勵了一代代的讀書人。這種堅韌的精神,因為不近人情,被後來人所詬病,到現在已經幾乎不能激勵學子了。其實,這種精神是一種內在的需求而不是做給他人看的。一個讀書人應該具備這種精神,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傳承。
漢代的人已經開始「皓首窮經」了,可見書之多,讀之難,那時的讀書是為了記憶,為了用的時候能夠「引經據典」,因為書攜帶不易,翻檢不易,讀書人成了知識的記憶庫。現代社會,有網路這個大數據的記憶倉庫,很多人不用再去記憶書中的知識了,應該學會整理和整合書中的信息。現在的讀書,是為了促進思考,為了整合思維,為了提升整體素養。書不是讀得越多越好,而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有判斷,有思考,有創造。如果說古人讀書像「移動硬碟」的話,現在的人讀書,就要像「中央處理器」。
讀書的方法
古代讀書的方法很多,集大成者是朱熹的「朱子讀書法」。朱熹提出了「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的讀書方法,被後人不斷運用。
循序漸進。第一,讀書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顛倒。第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安排讀書計劃並切實遵守它。第三,讀書要扎紮實實打好基礎,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
熟讀精思。熟讀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對於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無疑—有疑—解疑」的過程。
虛心涵泳。所謂「虛心」,是指讀書時要虛懷若谷,不要先入為主,牽強附會。所謂「涵泳」,是指讀書時要反覆咀嚼,細心玩味。
切己體察。強調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而必須見之於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
著緊用力。其一,必須抓緊實踐,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其二,必須抖擻精神,反對鬆鬆垮垮。
居敬持志。所謂「居敬」,就是讀書時態度端正,注意力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的志向,並要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持。
朱子以個人體悟為出發點,把他的畢生讀書經驗進行總結。這六種方法,更像讀書的原則和規律,其中可以算作具體讀書方法的,就是熟讀精思和虛心涵泳了。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子了解,怎樣去讀一本書。具體怎樣把心放空,怎樣反覆咀嚼和玩味,全由心性決定。如果在蒙學和小學階段就教學生這些方法,是雞同鴨講,對一個普通的孩子是起不到具體指導作用的。這也是古代讀書不近人情的地方,就是不能從兒童的特點出發,過於強調個人感悟,而忽略具體策略的指導。
從朱子讀書法方法,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重視自讀感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貫穿古代整個教育體系的,不管是哪級哪類的學校,都強調讀書人個人的作用,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很多時候,都是「先生教出一批超過自己的學生」。讀書人的苦讀,是為了量的積累,以期達到質的變化,有一天忽然打通任督二脈,茅塞頓開,成為一個有學問的文化人。
重視相互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是對讀書人的告誡。所以,在古代的書院制度中,就有學長幫助學弟的規則,不同的人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重視專家引領。書院制度中,有「會講」制度,這是不固定的,大概幾個月進行一次。由學問高深的人進行專題講座,可以是書院的「山長」,也可以是來此訪學的「高訪」,更可以是專門請來的「專家」。有時候,還要進行高手之間的「對決」,讓所有弟子觀摩。比如,朱熹和陸九淵的論辯。陸九淵主張心學,朱熹主張理學,兩人進行過多次辯論。一是「鵝湖之會」,這次參加的弟子不多。第二次是「南康之會」,「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知南康軍,二月,陸九淵訪朱熹於南康,朱熹請陸九淵登白鹿洞書院講習。」觀摩這次講學和論辯的弟子就很多了。在這的時候,那些心中揣著疑問的學子們,就可以在這樣的場合獲得解釋。如果還不能理解,那就回去繼續讀書。
在官辦的大學中,也有明確的進階規則,不同時代對學子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
讀書的進程
在歷代都有一定的課程表,有時候是政府下達文件,由負責督學的人去檢查落實。每個時代強調的重點不同,但是都會考慮到按國家社會的需要去安排課程。
孔子時代,讀書就應該有日程了。「孔門四科」:德行、政事、文學、言語。不同的弟子在接受通識教育的情況下,再接受專門的教育,這就是對課程的安排。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不同的學生接受不同的教育。
元代,程端禮根據自己的學識和經驗,編寫了《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是對私塾教育課程的一個規定,也是對前代經驗的總結。第一卷依朱子讀書法,規定讀經的程序: 8歲入學之前,讀程逢原增廣的《性理字訓》;8歲入學之後,讀朱熹的《小學》,次讀《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孝經》,再讀《易》、《書》、《詩》、《儀禮》、《禮記》、《周禮》及《春秋》並三傳;15歲後再「以朱子法讀四書注」,並抄讀以上經書。第二卷規定在讀經的基礎上學史學文的程序:先看《通鑒》,讀韓愈文章,讀《楚辭》;之後「以二三年之工專力學文,既有學識,又知文體,何文不可作」,練習「科舉文字」,準備應試。二卷末附五種表格,註明每日功課綱要。第三卷錄王柏輯《正始之音》,以明辨音義之方法;最後闡明朱子讀書法六條。當時國子監曾將此書頒行郡邑學校,明代諸儒讀書亦奉為準繩,清代陸隴其曾刊刻此書以資流傳。這本書對後世課程表的安排影響很大,已經向著科學合理的方向,因為考慮到了書的難易程度,從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
總而言之,整個讀書時代,基本以識字讀物為起點,以「五經」「四書」為經,以《論語》《孝經》為緯,編織了一個儒學經典為主的教材體系。但是,在歷代又有衝擊,如,漢代初期的黃老之學,魏晉時期的玄學,唐代初期的道教,都曾衝擊儒學體系。再就是,學今文還是學古文的爭論一直存在,如,漢代的「今文經學」「古文經學」,近代的「文白之爭」,古文正統,今文易懂,兩派都有自己的觀點。與此呼應的就是「信古」和「疑古」的鬥爭,信古的一方不斷進行「註疏」,出現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現象,《易經》中的一爻,有人就能寫出泱泱萬言的注釋。疑古的就不斷推出新書,否定前人。還有就是「唯書」「唯實」兩派的鬥爭,唯書一派強調從書本到書本,唯實一派強調從書本到人生。唯實派,自墨子開始,從漢代的王充到清代的顏元,每個時代都有代表人物,但是,唯實派的觀點因為不夠現實,不符合各方利益,只能是一種思想的存在,即使所從者甚眾,也沒有成為讀書人的主流思想。
讀書,在中國的群體意識里是高尚宏大的,但是,中國古代並沒有系統的閱讀理論,有的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開卷有益」的系列名言,有的是文化名人開列的林林總總的書單,有的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個人感悟。至於如何去讀,如何算讀得好,怎樣才能讀得好,只有靠讀書人自己去體悟了,於是就有「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的現象。
讀書的另一面肯定是迂腐,是酸臭,是「手不能提藍,肩不能擔擔」,是「手無縛雞之力」,是被人所恥笑的「兩腳書櫥」,「冬烘先生」。那中國古人讀書真的因為有了「范進」和「孔乙己」就失去魅力了嗎?讀書,確實造就了一批文化大家,他們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人生活得精彩。讀書,也確實造就了一批循規蹈人云亦云的人形鸚鵡。不是讀書的錯,是時代的框架,是文化的積澱,是個人的悟性,是思維的品質,造成了讀書人的人生迥異。
讀書,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就這樣糾結著,矛盾著一路前行。向左是高貴,向右是寒酸,只有不偏不倚,一直向前,才能走進書的真實世界,才能激發人的無限能量。
推薦閱讀:
※閑話讀書
※讀朱光潛《談讀書》有感:書香醉人 其樂無窮
※讀此書,方知何為國學。讀此書,方知何為讀書人
※讀書節發言
※讀書摘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