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門調控身心的學問(六)

一門調控身心的學問(六)

    講演者:二水居士地點:新加坡      

我在這幾年裡,通過跟金老師學習太極拳,金老師雖然是很隨意的教,我也很隨意的學,幾年下來,我發現,金老師其實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教學體系的,他能夠讓一個完全不懂太極拳,或者對太極拳誤解至深的人,經過幾年的學習,能夠對太極拳有一個完整的全面的認識,慢慢讓我們走向太極拳狀態。我對這一套教學體系,有個簡單的歸納和整理。這幾年,我來新加坡,每次都是將這一體系,帶有嘗試性的教學,讓大家對這套體系有所認識。這套教學體系,其實就是怎樣調控身心的這樣一整套方法。今天,我想將以往每次都在大家身上嘗試過的一些基本功訓練法,整理一下,使得大家對這套體系,從理論上能夠有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步基本功:我們要在自己的身體內去「尋找太極陰陽球」。  太極,本身就是一個陰陽平衡體,是有形與無形兩部分所組成的一個陰陽平衡體。既然我們練的拳,而今叫做太極拳,那麼,我們怎樣在自己的身體中去尋找這樣一個陰陽平衡體呢?或者說,我們怎麼樣用太極的理論去指揮我們的身體、去調控我們的身體,去達到那種太極狀態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組基本功所要訓練的要求。我們把這一組基本功訓練,稱之為「尋找太極陰陽球」。  跟畫圖一樣,想要畫好一個球體,我們先從「找點」開始。我們首先在自己的身體里去找到一點。  1、找點:  我們要找的究竟是哪一個點呢?我們在前移後盪的時候,中軸在兩腳的前腳掌到後腳跟之間移動,最後,我們要將自己的中軸,停在一點上。這一點,就是湧泉,是兩腳湧泉連線的中心點。古代中醫書有解釋湧泉兩字,說「勁如泉涌」。當我們的中軸找到這一點之後,就像是地下的礦泉水,被踏開了泉眼,這礦泉水就會往上噴射出來。那麼湧泉究竟在哪裡呢?很多受西方教育的人,喜歡問:湧泉究竟在哪裡?在腳底的前後左右各幾厘米處?其實,中醫的概念,是模糊概念。湧泉其實不是固定在很精確的幾厘米與幾裡面的坐標點上,中醫只講這湧泉大致在哪一個位置。另外,其實每一個人的湧泉位置,也不是絕對相同的。我們主張,用自己的身體的前移後盪,來自己尋找自己身上的湧泉。身體平行步站立後,意念將自己象衣服一樣的掛起,這樣才能將腳踝骨松靈下來。這時,保證身軀完整的前提下,整體的向前倒,整體的向後倒,不要曲膝,也不要彎腰,像是一根竹杆子一樣的,前移後盪,這時,我們的大腦就能調控自己的中軸,在兩隻腳底的「前腳掌」、「後腳跟」之間漸漸的前後移動。你會發現,中軸在前腳掌或後腳跟時,都會有前沖後跌的恐懼感。經過一個階段的前移後盪,你會發現,當你將中軸停在「前腳掌」、「後腳跟」之間的某一點時,你會發現,你心中一靜,坦蕩蕩的,如一樁心事落地的感覺。這一點,就是湧泉。一隻腳掌,去掉腳趾,或者說腳趾的根處,就是我們說的「前腳掌」。靠近腳踝骨的地方,叫做「後腳跟」,或者叫做「腳踵」。前移後盪時,我的中軸到了「前腳掌」、「後腳跟」之間這段區域的前三分之一的位置時,大致就是湧泉了。之所以說是大致,其實因人而異的,隨著每個人練功的深入,譬如腰豎直了,與腰彎的還沒豎直的人,找到的位置是不同的。隨著練功的深入,這位置越來越精確的。找到湧泉之後,其實,我們人的重量,就寄在了兩腳湧泉連線的中心點上了,這一點,就是我們人體的重量落地的重心。我們一直在前移後盪訓練,這個基本功訓練其中的一個要求,就是為了找到兩腳湧泉連線的中心點。當我們找到了這一點,你會覺得自己是最不用力,人原本由腰椎骨所承受的重量,一旦我們找到了這一點後,我們全身的重量,就只承受在這一點上了。像是泥工砌磚頭一樣,每一塊磚都疊的很平整,都是沿著一條垂直的平準線來疊放的,那麼,整個牆體的重量,就只承受在最下面的這一塊磚頭上。如果,這牆體砌的彎彎扭扭的,那麼,所有的彎曲處,就會承受上面幾塊磚頭的重量。人體也一樣的。只有當中軸下垂線找到了這一點,身軀的重量,就只承受在這一點上,人就感覺到輕鬆自在。如果彎腰腆肚的,那麼腰椎的彎曲處就會承受上身的重量。

[page]

  (學員插話:老師,找到這一點,就是百會、會陰與湧泉是一條線了,是嗎?)是的。找到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會自然能找到這一條線了。就是」囟門「、」會陰「與」兩湧泉連線的中心點「,這三點的連線,就是我們要找的第一條線。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要來找線了。  2、找線:  第一條線,是由百會開始,到會陰,到兩湧泉連線的中心點。平常,我不太喜歡說「百會」。為什麼不太喜歡說百會呢?你自己不妨做個實驗。你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百會這一點上,只要你注意上三十秒鐘,你會發現你的頭會發眩的,很不舒服。你只要注意三十秒,就會不舒服的。很多練氣功的,我們能聽到很多「走火入魔」的例子,中國有什麼法輪功啊,或者其他類似的功法,這些練功者,甚至可以去自焚,按照師父的某種指令,去做超越於自己意志力的事,聽起來很莫名其妙的,很不可思議,其實都是與「意守百會」有關的。百會被過於注意了,用意念一直想著這裡,人會處於一種幻覺狀態,很有多幻想,所謂的「氣功態」。天天這樣意守著百會,他們甚至會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他們說,你不用去辛苦的鍛煉什麼功法的,只要你意守百會,默默的在心裡念想著,老師會「給你功」的。你們即使在新加坡,我在嘉興,你們只要每天意守著百會,天門開了,像是手機、無線電的接收天線一樣,只要你們心誠,與老師調到了一個頻率上了,好了,你們不用這麼辛苦的練功了,我會給你們發功的。他們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這種似是而非的概念上的。他們認為,你們在鍛煉的這些功法,是俗世間的功法,而且是最低級的功法,「師父給的」,才是最高級的功法。菩提灌頂,也屬於這一類的高級功法。還有一些凌空勁的大師,也說需要接收師父的信息的。我認為這些都是很邪的功法,卻也能滿足人性貪婪、速成、不勞而獲的一面。人倘若長時間的處在意守百會的狀態,會逐漸變得神志恍惚,睡覺也睡不好,白天像是在做夢,晚上做夢時,又像是時時在接收師父的信息,像是醒著一樣,處於這樣一種狀態,這種所謂的「氣功態」,其實就是走火入魔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人的腦子就失去了「理性」。人一旦失去理性,價值觀念就被顛覆了,人也就無法去判斷是非對錯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唯師父馬首是瞻,師父說的全是對的,師父即便沒說,你會去揣摩師父的的想法,甚至會通過各種手段,去與師父保持心靈的溝通。師父說,你的軀殼只是臭皮囊,好了,學員就開始六親不認了。這樣一下,我們說被洗腦了。我喜歡講囟門。囟門在百會前一些,是小孩子頭顱骨的吻合處。或者,感覺囟門也不舒服,沒關係的,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我們換一種辦法,意念想像著,自己像是一件衣服一樣,在後腦勺上端,像是一個衣架的掛鉤,將自己懸掛起來。我以前還說過,想像著自己胸前有一個大冬瓜,冬瓜的藤,像是掛在後腦勺上,將冬瓜懸空掛起來。只要不去意守百會,不管你們以後跟什麼老師,或者去學其他什麼功法,倘若有老師要求你們意守百會,我建議你們:馬上走人。離的遠遠的,千萬不要跟這些大師有任何瓜葛。一旦有了瓜葛,很麻煩的。真的會很麻煩的。好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第一條線。是囟門-會陰-兩湧泉連線的中心點。這一條,你們會發現,是半條經過身軀,半條在兩腳下,不經過身軀的。或者說是半條有形,半條無形的組成的。我為什麼不只說有形的上半段呢,而是要將下半段無形的也一起講呢?我目的是要大家著意於兩腳下這看不見無形的這半段。太極拳,始終離不開這有形與無形的組合。如果我們只是著意於看得見的上半段,那麼在拳架中,就只會動手動腳,而失去了空間的移動了。倘若我們在拳架中,著意於看不見的下半段了,那麼,每一招每一式,我們都會要求這根中軸是整體的前移後盪,而且會帶著這整個空間一起鼓盪起來,像是人置身於游泳池裡一樣,整潭的水,就會鼓盪起來。這就是所謂的「無根樹」。  第二條線,我們可以在川字步里去理解。前手的食指根節,前肩里根,前胯里根,前腳湧泉,這些點形成的是一條曲線。後肩里根與後胯里根,一直下垂到後腳踵,這是第三條線。這三條線,就構成了漢字「川」字的三條線了。「找線」訓練,其實是用我們的大腦,在自己的身軀中,去尋找這三條線,通過這種「尋找」,使得我們的身軀更加的便於接受自己大腦的調控。我們在調控這三條線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求將這三條線,這個「川」字三筆筆畫的間距,盡量的拉寬。將三條線的間距拉寬,就會使得身軀前面的空間變得更大。而拉寬三條線的過程中,其實就是開肩、開胯的過程。開肩、開胯的過程,其實是胸腹肌肉、肌腱舒展開來,而不是縮小。平時拳架任何姿勢,倘若用手去摸摸肩窩處,胸大肌是鬆柔的,就對了,倘若胸大肌是鼓起來的,緊的,硬的,就錯了。肌肉硬的、緊張的,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空間其實被縮小了,那麼氣血就不通暢了。肌肉一旦舒展,經絡就暢通了,氣血就暢通了。其實這些天,我們在練的一些基本功,其實都是在找這三條線。  第三個,我們要找面。點、線、面,我們在川字步的前提下,來找面。  3、找面:  第一個面,我們用意念想像著,在兩肩處,套上一個呼啦圈。背部通過兩肩,再與兩手相拱,外面套著一個呼啦圈,意念想像著,不能讓這個呼啦圈掉下來,意思是,肩要開開來,像是一個氣球充氣一樣,將呼啦圈脹住了,這幾乎是一個有形的圈。  第二,我們要在腰上,也套上一個呼啦圈。腰上這個圈,是一半有形的,夾脊扒開來,命門稍稍外凸了,我們說拔背,拔背其中的一個要領,就是在命門處左右上下都有對拔的意思,這個時候,腰上就能套著一個呼啦圈了。就像中國的京戲裡,有身份的人出來,不管是男的女的,腰上套著一個圈,這叫「玉帶」。(學員問:命門上下怎麼拔呢?)上下的要求,後腦勺有象衣架掛起來的意思,尾閭稍稍收斂一些,斂臀了。京戲裡,有身份的人一出場,腰上有根玉帶,氣宇軒昂的。這玉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只是有身份的人出場,也會有的。老百姓就沒有了。這個圈,只是腰背上這半個有形的,胸腹前的,是無形的。  第三,我們用意念,在膝蓋上也套一個呼啦圈,只是靠腿側,幾乎是無形的一個圈。兩腿內像是有個氣球,在不斷的充氣,這樣才能把這個呼啦圈固定著的感覺。  好了,剛才川字步里的三條線,而今分別在肩、胯、膝上,用意念再套上了三個圈,我們還要盡量的讓身軀放鬆下來,舒展開來,不能縮,不能緊。這樣,我們對自己身形的調控,就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空間感了。點、線、面,好了,我們可以找球了。  4、找球:  剛才在川字步的三條線上,套上了三個圈,好了,我們再用意念想像著,用頭頂開始到後背、後腰,再用腳底向胸前,套一個大圈,好像整個人被套在了一個大圈裡。這樣,我們的軀體,就構成了有形與無形所構成的有機體了。身軀有形的三個部分,與無形的三塊空間所組成的一個陰陽球體。身軀有形的有哪上三部分呢?軀體的雙手,這雙手與肩之間,像是用兩根鞋帶系著,可以斷開,又可以連接。像是以前城門上的弔橋一樣,容許自己人出去,而不容許敵人進來。身軀的兩腳,通過胯,可以支撐起軀體來。手與腳與軀體,武術上稱作是三大節。腳為根節,像是樹根。軀幹,是中節。手呢是梢節。是樹梢。一個是樹根,一個是樹的軀幹,一個是樹梢。相對於這三大節而言,人兩腳下的這塊空間,包括屁股後面的一小部分,這是第一塊空間。兩手下面一直到胸腹前,也是一大塊空間,這時第二塊空間。兩眼睛向後看,視線彷彿由後腦勺再向前看的,沿著兩耳朵尖,再向前,包含臉部的這塊空間。好了,身軀的三大節,構成了身軀的有形部分,與身軀有形部分相關聯的三塊空間,又構成了身軀的無形部分。這是身軀外在的陰陽概念了。剛才我們說過,人的軀體肢體百骸,與臟腑系統,是身體另一層面的陰陽了。  好了,我們調控身心,就先要在自己身體上去尋找這樣一個陰陽球體。當我們在大腦的指控下,逐漸的由點而線,由線而面,由面而球的去尋找這個太極陰陽球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間架結構,這個間架結構,就會均勻的來承擔自身的重量,甚至能夠承載來自對手的重量和衝擊力。整個人就會象是一個沖滿氣的氣球一樣,兩腳與地面之間,會有若即若離的感覺,所謂如履薄冰。這樣,肌肉和骨架都會處在最為放鬆的狀態了,人體內的經絡就會最大限度的通暢。

推薦閱讀:

佛法大醫王,如何治療身心兩大病痛
平和心境養身心
表示身心疲憊的句子/個性說說網
身心合一調理 與月經做好朋友 〖本草綱目〗 ?~馬來西亞--MyForum論壇~? 馬來西...
德建身心療法:虛樁 陳瑞燕

TAG:學問 | 調控 | 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