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十大謀士,排第一的是誰?

伊尹看用自個高明的烹調手工,以「調味」講解治國安邦的道理,很受商湯欣賞,擢為宰相,綜理國政。他主張兵伐夏桀並把夏桀流放,自此夏王朝滅亡。商湯任他為任丞相,在任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伊尹輔佐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中任死後繼位的太甲不遵湯法,兇狠亂德。太甲被伊尹放逐到桐宮,親身攝政以朝諸侯。帝太甲後改過自新,伊尹還政於他後告老還家,史稱「太宗」。伊尹逝世後,帝沃丁以皇帝之禮葬於亳。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又稱太公望。系東海人,炎帝的後嗣。殷朝末年,於渭水之濱遇周文王,任為太師。助文王輔武王,樹立周朝。姜尚是樹立西周王朝榜首位功臣,周王朝在分封宗室貴族和異姓功臣時,以功封於齊國,因而也稱他為「齊太公」。姜太公的戰略對後世有嚴重影響。「太公釣魚」、「文王拉輦」、「斬將封神」等都已變成眾所周知的故事。

管仲,春秋時齊國的大臣,政治思想家。名夷吾,字仲,一字敬仲,上穎人。齊桓公即位,經鮑叔牙引薦,齊桓公任他為上卿,相桓公,稱「仲父」。他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改進宗周準則,把齊國置為士鄉十五,工商鄉六,都鄙五,分設官吏辦理,變革賦稅,開展農業,操控山海之利,從庶民中選拔賢達,使齊國民富兵強。又提出「尊王攘夷」戰略,在他的輔佐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全國,變成春秋時代的榜首霸主。

伍子胥,春秋後期吳國大臣,名員,字子胥,原為楚國人。有戰略,具膽略。伍子胥以功封於申,所以又稱申胥。吳王闔閭身後,夫差即位,伍子胥諫諍,勸其回絕越國求和並中止伐齊,夫差不聽。後因伯噽進讒栽贓,吳王夫差賜他屬鏤劍自剄。他臨死前叮告舍人,身後抉其眼懸於姑蘇城東門,以觀越國滅吳。後來,越王勾踐公然滅掉吳國。吳國人憐他之死特立祠於江上,命名為胥山,以示思念。

范蠡,春秋末越國大夫,字少伯,原為楚國宛人。越國被吳國打敗,入吳作人質二年,回國後與越王勾踐苦身戮力,卧薪嘗膽,卒以滅吳,被任為上將軍。他經商有道,逐成巨富,所以後世民間有的尊「陶朱公」為財神,不少商家供奉祭祀。

李斯,秦朝的大臣。楚國上蔡人,是秦代聞名的政治家。秦王嬴政先錄用其為長史,後拜為客卿,命其擬定并吞六國、一致全國的戰略和布置。他所主張的廢封建造郡縣、加強中央集權等國家機制一向被後世所沿襲。

張良,西漢初大臣,高祖謀士、功臣。字子房。秦末,陳涉起義,他聚眾歸劉邦,變成劉邦的重要謀士。楚漢之爭時,劉邦選用張良的戰略,聯合英布、彭越,拉攏韓信,最終打敗項羽,樹立漢朝。張良深受劉邦器重和欣賞,被劉邦贊稱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戰略家。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三國時蜀漢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漢建安十二年,被劉備拜為軍師。後劉備依據其戰略聯合孫權共抗曹操,獲得赤壁之戰的成功。當政時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廣屯田方針,並改進和西南各族的聯繫,推進了當地經濟、文明的開展。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徐茂功(594~669):名世績,字懋功,後賜李姓,改單名李績,離狐人。17歲隨翟讓在瓦崗起義,瓦崗軍用他的戰略擊斬張須陀,屢敗宇文明及,聲威大振。後隨李世民迫降王世充,擊滅竇建德、劉黑闥等,累遷左監門大將軍。李世民即位後累功晉封英國公。他駐紮并州16年,軍令如山,李世民譽其勝於長城。

劉伯溫(1311-137年)明朝的謀臣,開國元勛。名基,字伯溫。元統元年中進士,被錄用為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元帥府都事。公元1360年出山輔佐朱元璋,向朱元璋提出了"時務十八策",朱元璋視其為的親信和軍師,制訂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華夏,一統全國"的戰略方針。不久朱元璋削平江南群雄,揮師北上,攻入大都,消除了元朝政權,樹立明朝,改元「洪武」。劉基作為開國元勛,被錄用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人志士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星象術》簡介
【轉】民俗知多少:古代的臘月祭祀習俗您了解嗎?
古代四大神獸古代四大凶獸
中國古代的金銀器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1)

TAG:古代 | 謀士 | 盤點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