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喜長老: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禪修(二)
訓練心投向禪修目標
我們在上一回談話中解釋過,專註觀呼吸時,不需要準確地聚焦於鼻子周遭任何一點,僅僅需要留心鼻部區域呼吸「入」與「出」的覺知。我們必須保持這般的專註來培育正念。稍後接著解釋,我們必須改善其他的內心素質。
當我們修習著安般念時,一些非常重要的「心所」(伴隨心而產生的活動)也正在運作。通常我們不會認為它很重要,但是它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心所。它就是「尋」,投向目標的心所。我們通常會想要培育正念達到正定的層次。這是對的,但是從正念達到正定的所有工作,都得透過「尋―投向目標的心所」完成。
講錫蘭文時,我們能夠輕易地以實例解釋,但是我不確定能以英語解釋得如同錫蘭文一樣清楚,但我會試試看。
始於緩慢而簡單的禪修
農夫的工作是從事耕種,從早到晚耕作。他們以雙手和精力,使用犁翻土掘地。現在有個農夫耕作著,他一早在農場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十分用力地工作。他一開始就用盡氣力,以至於接下來的幾分鐘就變得疲倦不堪,不得不停下來,而且也無法完成原本預計的工作。
通常你見到我們之中某些熟練的工人,不會在一開始工作時就使盡全力。他們也許會去到田地中,看一下四周,很安逸地圍坐在一起,然後了解情況。有些人也許也會吃一點蒟醬果,喝一點水。就像這樣,輕而易舉地在隨後的幾分鐘內創造了一個放鬆的情境。
這或許是亞洲人普遍的習慣。接著,開始割草,做其他的工作。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會立即開始使盡全力翻土犁地。隨時光流逝,人們緩慢而漸進地投入精力,以此方式在一天將盡之時,完成他們的工作。
有些人或許想要使盡全力迅速完成工作,最後卻弄得自己筋疲力竭。要是像這樣,農地將無法被善巧地耕耘。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禪修與農夫比較。今天我們修習禪修時或許想著:一開始就應該要萬分努力。但是,這隻會讓接下來的幾分鐘產生筋疲力盡的後果。
我們可以簡單地開始坐禪,然後盡量在禪修中好好放鬆:也許一開始禪修時,先憶念著佛陀、或者教法、以及僧伽。如同善巧的農夫一樣,工作先始於簡單地翻土,漸漸地以足夠的精力工作一整天。接著,有時候這位農夫甚至在工作中忘掉了他周遭的一切,他只知道他正在翻土犁地,喜歡上這件事,當下片刻這是他唯一能感覺到的事。他忘掉了時間,全神貫注正在做的事。
相同地,一位禪修者應該始於緩慢而簡單,隨後他會忘了周遭一切,而且能挺立地持續禪修練習。禪修時我們必須理解這部分。重要的事就是「尋―投向目標的心所」。當心投向禪修目標時,它會馬上離開,我們要再把它帶回到禪修目標上,讓它與我們同在。當它一次又一次的離開,我們必須要不厭其煩地把它帶回到禪修目標上。
禪那心的組成:尋、伺、喜、樂、一境性
不管我們正在修習那個禪修業處,都處於「心」自然的性質中。也許你正在修學白骨觀或三十二身分,心的自然現象也依然如是。就如同修入出息念,一遍又一遍將禪修目標帶回內心,以此訓練「尋―投向目標的心所」。對我們而言,當它與正念一起運作時,「尋」成為重要的部分。透過反覆持續地訓練,心將會長久穩定一段時間,這時的狀態我們稱之為「伺―持續投注目標」的心所。
將心帶回到呼吸上,幾分鐘,或許幾個呼吸過後,你可以持續看到「尋」與「伺」兩者如何一起運作。當心再一次游移出禪修目標時,把心帶回來,並且保持它與禪修目標貼近。就是這樣,當我們訓練著「尋」的時候,它最靠近的朋友「伺」就出現了。「尋」與「伺」這兩個朋友,我們要不斷反覆訓練百次、千次、無數次。
第三個朋友是「喜」。我們感覺到有些狂喜與喜悅,也許出現在臉部、胸部、腹部、或腿部,有些部位應該能感覺到喜悅的。「喜」的出現是由於「尋」的關係。在「喜」之後也會順著出現「樂」,你將會感到身體非常舒適,非常平靜。當這四個心所一起運作時,第五個心所「一境性」就生起了。
普遍而言,我們的心是散亂的,為什麼這樣?因為我們現在吃的食物不美味……我們渴求好吃的食物。假如眼前的食物好而且可口,就不需要尋求別的食物。
當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可口美味的,就不需要任何外在目標,那就是心為何停止向外跑的原因。心之所以貼近呼吸,是因為這個目標現在是更可口美味的。
心現在有著更多的喜悅與快樂,所以外在目標不再那麼有吸引力。心與呼吸一同貼近的此刻,我們稱之為「一境性」。五禪支以此方式形成而增強。
近行定與安止定
我們所說的入出息念修習是次第地與「尋」禪支結合在一起。不斷運用,持續運用,一次又一次地運用「尋」。第二個禪支稱之為「伺」,第三個是「喜」,第四個是「樂」,第五個是「一境性」。有些人喜歡將「一境性」英譯為「單一指向一處」,但最好的翻譯是「單一目標」。因為,此刻心停留在同一目標上,感到愉悅輕安、非常放鬆、非常快樂。那正是「心」為何不再看向外在目標的原因。
接著培育出的五種素質―五禪支,我們將會感受到燦爛鮮明的定力挾帶著明亮的光,我們稱之為「近行定」。你會感到外在環境非常明亮,也許有禪修者會感覺整個禪堂非常亮。所以,五禪支與光亮一同生起時稱為近行定。
培育正念,進一步能夠維持定力一小時、二小時直到近行定變得穩定,就能維持長時間的愉悅輕安。接下來定力比較長的階段里,可以為了定力之光來訓練心。
之前定力的目標是安那般那―入出息,接著我們專註於明亮的定力之光(禪相),此刻適宜進入禪相。身體感到舒暢,心也一樣,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充份而成功地專註,這就是安止定,稱之為「禪那」。
從初禪培育到四禪
在初禪中,我們必須維持「尋」的運作。尋、伺、喜、樂、一境性這五禪支一起運作的心,稱之為「初禪」。這五種優質的心理素質必定存在初禪心之中。
由於初禪心還是會試著跳開禪修目標,接著就要訓練初禪心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以及熟練自在於初禪入定、出定。那時,接著訓練二禪。比起初禪,二禪是更愉悅舒暢的,因為「喜」比較強,「尋」此時不運作了。
當心專一於目標,明亮的光持續保持著,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帶回來,仍舊能保持長時間專註,稱之為二禪。當二禪能夠強而有力持續幾小時,此時可以訓練三禪。在三禪中「樂」比較強,當三禪強而有力時,可以進一步訓練四禪。在四禪中,主要是帶著寧靜舍受而專一於禪修目標。
禪那不斷深化,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直到四禪。初禪很好,但是二禪好過初禪;三禪又優於二禪;四禪又勝過三禪。禪那經過次第的培育愈來愈高,也愈來愈深。因此,安般念可以培育到四禪。所以,要培育安般念此時什麼素質是重要的呢?現在大家都具有修習安般念的完整藍圖,什麼是重要的素質呢?也許你可以想一想,之後我會告訴你。
放鬆才能保持平衡
所以,為了培育安般念我們需要的重要素質是什麼?正念非常重要,我們所需要的放鬆,也同樣非常重要。
另一個重要的素質是「尋」,將心投向正確目標。假如「尋」太強,你將不能擁有定力;「尋」太弱,也一樣不能得到定力。正確的尋非常重要,把心放在正確的目標,而且要維持正確的精進。今天我們修習,明天我們也修習,乃至下一周、下個月我們持續練習,像這樣地維持精進對於禪修是十分重要。
我們大多數都喜歡馬上擁有定力,但是對我們而言,這是一條欲速則不達的錯誤路徑。當心夠成熟時,定力絕對會展現。所以,我們的工作是培育定力,培育心以及其他的優秀心理素質。
我們或許一開始會有些經驗,也練習得非常認真,有時是過於認真。因此,當一天結束幾節禪坐練習後,身心緊繃或頭痛的現象出現。有時身體痛,緊繃也隨之而來。所以在那之後我們也許會想:「怎麼了?剛剛的緊繃從何而來?我們需要禪修嗎?我們現在禪修的方式是正確的嗎?佛陀教導的修習方式是什麼?」接著,我們可能會想:「喔!不!做錯了,我做錯了什麼?」這說明一件事,就是過度精進,過度期待。「今天我想要禪修,今天就要得到結果。」
學習滿足,單純禪修
我們的工作是培育正念,不斷持續地培育禪修的修習,以及保持尋心所,將注意力放在禪修的目標上。對我們來說這就足夠了。接下來,心會試著說:「現在你能修學的很好了,ok!你可以做到了。」那時,另一個心會再一次地對你說:「我不想要其他東西。」隨著一點點愉悅舒適感升起,而心又會說:「喔!現在你已得到了愉悅舒適……也許我可以擁有更多的愉悅與舒適。」
的確,心是像這樣的。假如我想著它,那麼心就會抓取它。那就是執取,變成了一種障礙。我們必須訓練培育「滿足」。
「喔,我不想要,我的工作就只是禪修本身而已。」之後,更深的定力會出現,「喔,不、不…我不想要這個,我的修行不是為了貪著定力,我的修行是禪修目標本身……我只想要禪修目標。愉悅舒適是由於禪修目標而來,但是我也許可以不要任何愉悅,只維持禪修練習。」有時更深刻的寧靜隨後而現,那時心也會嘗試抓取它。
諸如此類,心會嘗試抓取種種出現在我們身上的經驗。所以,我們必須一再地放棄執取的習氣。
對所有禪修者來說,這些經驗絕對會出現。假如他修習的方式是正確的,那麼他絕對會有定力。但是他需要持續修習,需要讓心適時的投向禪修目標,以及適當的精進、少期待,我們還需要懂得滿足。
如果你隨時保持這些素質,緩慢地修習,正念將成長而增強。當正念處於百分之二十、三十的時候,將會帶來愉悅,接下來你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的成長。你會感到更多更多的愉悅輕安,更多的明亮之光絕對會出現。這是安般念的本質。
最後叮嚀:耐煩修學,學習禪修之樂
在此,我們解釋了許多佛陀教導安般念的細節。佛陀不僅僅是教導安般念的修行細節,這個方法也同時適用於所有的禪修業處。即便是止禪與觀禪,任何一種禪修都立基於相同的學習結構。
我們必須一再地運用這個方法,減低對定力的貪愛,並且學習快樂。
隨著一再地修習,快樂也隨之真確地增加。快樂即是能夠培育定力、培育至更深層的定力。此刻你已了解如何禪修,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禪修,修學到甚深的定境,直至證得道果與涅槃。
善哉!善哉!善哉!
(完)
推薦閱讀:
※公司是她的禪修場,女兒是她的禪友
※他曾是世界500強高管,他500天跑了300個馬拉松,他用禪修治癒心靈
※【見修行果】什麼是座上禪修和座下禪修之間的分界線?
※禪修次第,性命雙修、真如本性、來於峨眉十二庄述真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