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做事智慧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曲則全者
第一章做事智慧
曲則全者
原文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①。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②。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文
不自以為有見識,才能見識分明。不自以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榮耀,才能大功告成。不自高自大,才能得以長進。
正因為與世無爭,所以天下沒有能與之競爭的。
古人說「委屈反能保全」,怎麼能是空話呢!確實能使人得到保全。
注釋
①「不自見,故明。」「自見」是自我表現。「明」是顯露出來。句謂,不自己顯露才能顯露。
「不自是,故彰。」「是」是對的、正確的意思。「彰」是明理。句謂,不自以為是才能明理。
「不自伐,故有功。」「伐」是誇耀,「功」是功勞。句謂,自己不吹噓,人家才會認為你有功勞。
「不自矜,故長。」「矜」是驕傲自大。「長」是大家以你為長。句謂,不自高自大,大家才願意聽你的,讓你為長。
②「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句是對「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總括,意思是說,這些例子足以說明,自己去爭就都爭丟了,自己不爭反而都有了。可見,正是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哪個人能與你爭。
解析
老子認為「自我」的表現全在「四自」: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一個人只有做到不自誇,也不損人,才會得到別人的讚揚、擁護和愛戴。一個人如果對於自己的成績從不誇耀,心中也就沒有功過的概念,自然也就不會驕傲。一切都能做到順應自然,淡然而寧靜。他們不會與人進行殘酷的你爭我奪,始終和大道合為一體。萬物皆源於大道,知大道的人也就擁有了宇宙萬物,還有什麼要爭奪的呢?
得道之人不與人爭,不爭也就沒有得;沒有得,也就沒有失。
沒有得失,也就無所謂患得患失,沒有患得患失也就沒有痛苦的折磨。沒有痛苦是美好的人生,這是不與人爭奪的結果。
委曲求全是一條智慧的處世方略,這是解悟大道之人的行為,也可以說是真正的大德。
故事
蕭何委屈保全
蕭何是最早支持並參與劉邦起事的親信,在反秦滅楚興漢的事業中立有大功,劉邦在論功行賞時,將他排在功臣之首,並給了他可以佩劍從容入宮朝見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寵。
後來韓信被誣為謀反,當時劉邦率兵出征在外,是蕭何為呂后設計除掉了韓信,解除了劉邦心頭的一大患,蕭何由此從丞相提升為相國,封地增加了五千戶,還給了五百名士卒作他的警衛。
朝中大臣無不向他表示祝賀,只有一個叫召平的秦朝遺老獨去致哀,對蕭何說:「你不日將有大禍臨頭了,如今主上風餐露宿轉戰於外,而足下坐鎮京師,並未立有戰功,主上之所以給你增加封地、設置衛隊,是由於韓信剛剛謀反,主上對你心存懷疑,以此加以籠賂,並非是對你的寵信。請足下讓出封賞不要接受,並將自己的家產拿出來資助前方軍隊,主上必然高興。」
蕭何認為他說的十分有理,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十分高興。
又過了一年,英布謀反,劉邦又一次率兵出征,卻從前線一再派使臣回京師打聽蕭何在幹什麼。蕭何以為皇帝出征在外,他便盡心盡責地安撫百姓,籌備糧草,輸送前線,如同他多年來所作的那樣。又有人對蕭何說道:「足下不久將有滅族的大禍了。足下如今位為相國,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足下自入關中十幾年來,甚得民心。如今主上派使臣來打聽足下的情形,是擔心足下名聲太大,對他構成威脅。足下何不到處壓價買田,高利放債,使民有怨言?只有如此,主上才會對你放心。」
蕭何聽從了他的意見這樣做了,劉邦果然十分高興。
當劉邦班師回朝時,老百姓紛紛攔路上書,狀告蕭何,劉邦一點也不怪罪蕭何,反而將老百姓的狀紙交給蕭何,笑著對他說:「你自己處理去吧!」
低頭無妨
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一邊看著比正常標準低矮的門。
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不要忘了。」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看成最大的收穫,牢牢記住了前輩的教導,並把謙遜列入他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在厚重堅固的「門框」前面,暫時的低頭並不意味著卑屈和降低人格,更不表明失去原則和自尊,而是一種藝術的處世方法和智者的表現。
能屈能伸,剛柔兼濟,從來不失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度和風範。一時的低頭是為了長久的抬頭,正如暫時的退讓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①。大小多少,抱怨以德②。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③。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譯文
做那些別人還沒覺察就該做的工作,辦那些還沒發生事故之前就該辦的事,體味那些沒有散發出氣味之前的氣味。要把小的徵兆當成大事,把少的徵兆當成多的後果。用恩德對待他人的怨恨。
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因此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功業。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因此聖人要把它看得困難一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
注釋
①為無為,以「無為」為「為」。事無事,以「無事」為「事」。味無味,以「無味」為「味。」這三句都是未雨綢繆的意思。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要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不能等鬧大了才去解決。「無為」是還沒有做以前。「無事」是還沒有發生事以前。「無味」是還沒有散發出氣味以前。全章都是在論證這個觀點,全章要說明的內容就是這三句的內涵。
②大小多少,大其小,多其少;換言之,即對小者少者,要當作大者多者對待,不能掉以輕心。
「報怨以德」即以德報怨。德指恩德,是用給人恩德的做法去回報別人的怨恨。這也是提前清除大禍的做法。
③圖,謀。作,起也,始也。
解析
老子認為:無為的含意,其實是說做任何事都不要摻雜進自身的主觀意志在內,不要妄圖用自身的主觀意志去改變事物的客觀屬性,而不是什麼事也不做。能夠不把自身的主觀意志強加於行為之中,也就做到了自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所講的自然無為實際是在講一種自我修養的思想境界——一種拋棄主觀而順從客觀的思想境界。
老子在這裡主張的是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變少,少事變無,以德報怨的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妥協和調和的世界觀,老子的哲學實際就是一種調和的哲學,老子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對抗與鬥爭的。但老子也看到世間之事客觀上永遠無法逃避矛盾與鬥爭的存在,因此他希望把矛盾與鬥爭從激烈的對抗拉回到相對平和,希望矛盾與鬥爭在其剛剛萌生就予以消除,並通過謹慎小心的做事而不產生新的矛盾與鬥爭。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說的是處世的一種境界。每當有事發生的時候,你只要找到客觀規律,不需要你在主觀上強加什麼,你只需要去「發現」和「明白」,然後找出恰當的解決方法。
大生於小,多起於少,困難的事情要從易處著手,實現事業要從細微入手。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從細微入手,所以善於做事的人從來不自以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輕易的允諾是不足信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會遭到更多的困難。所以聰明人遇見事情總是把它看得很艱難,因此最後反而沒困難。
老子這種處理困難要從易處入手,實現遠大目標要著眼於細微的方法對我們有很大啟示。如果我們一味地抱怨問題太多困難太大,那麼,不僅解決不了存在的問題,還會喪失很多發展機會。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著手,這樣大事慢慢就會變成小事。
故事
王剪謹言慎行
秦始皇將要進攻楚國,先詢問年少氣盛的將軍李信:「我想要攻取楚國,你看需要多少人?」
李信問答:「最多不過二十萬人。」
秦始皇又問老將王翦,王翦說:「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始皇說:「王將軍,你真的老了,怎麼這麼膽怯?李將軍果然年輕勇敢,他的話很有道理。」
秦始皇任命李信為統帥,派給他十萬軍隊;王翦因不被信任,稱病辭職,退休於頻陽。
不料李信勇而無謀,導致秦軍全軍覆沒。秦始皇萬般無奈,親自騎馬來到頻陽,向王翦道歉說:「寡人由於沒有採用將軍的意見,李信果然辱沒了秦軍。聽說現在楚軍日漸向我國進逼,將軍雖然有病,難道忍心置寡人於不顧嗎?」
王翦推辭道:「老臣既衰且病,請大王另擇賢將。」
秦始皇說:「你別推脫,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王翦說:「大王如果迫不得已而一定要使用老臣,臣還是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始皇這一回答應得十分痛快:「一定按將軍的意見辦。」
於是,王翦統率了六十萬大軍,秦始皇親自送至咸陽郊外。王翦在出發前,向秦始皇請求大量田園房宅的賞賜。秦始皇說:「將軍快出發吧,你還怕會受窮嗎?」
王翦說:「為大王統兵打仗,有再大的功勞也不會封侯,因此趁著現在大王還用得著臣,臣也好及時求得田園等賞賜以傳給子孫。」
秦始皇大笑。王翦出發已走到了潼關,還先後五次派使臣回來請求賞賜。有人不解地問道:「將軍求賞也未免太急了點!」
王翦說:「你們哪裡明白,秦王心地狹窄而又多疑,如今他傾全國的兵力交付於我,我若不為子孫請求田宅,豈不令秦王懷疑我嗎?」
應聘的結果
有兩個大學生前往同一個公司應聘同樣的業務經理職位,老闆看了兩人的簡歷,他們都非常優秀,名牌大學畢業,專業也對口,因此一時難以取捨。轉念之間,老闆問了個問題:假如你被錄用,一年可為公司帶來多少銷售額?有多少利潤?」
第一個人拍著胸脯回答:「我有信心每年為公司帶來1000萬元的銷售,利潤率在50%以上。」
第二個人則回答:「本人估計能給公司創造200萬元的銷售,至於盈利嘛,大概在20%左右吧,但也不可能虧本,虧本確保不超過5%。」
結果第二個人被錄用了。老闆這樣解釋:兩人都算得上是高才生,筆試的成績也差不多,但是第二個求職者的回答簡單明確,數據相對比較實在,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前者明顯在自我炫耀,誇大其辭,幾千萬的銷售額難以達到不說,現在這市場行情哪能保證50%利潤空間,而沒有虧本的風險呢?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①。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②。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
局面安全的時候容易控制,事變還沒有跡象時容易解決,事物在脆弱時容易消解,在微小的時候容易消散。在沒有發生之前預先做好處理,在沒有形成動亂之前加以治理。
注釋
①安,穩定,指末亂之時。持,維持。兆,始,萌發。謀,籌劃,指對付而言。脆,柔脆,指細微之時。泮,散,消除的意思。這四句均指災殃動亂而言,當社會還穩定之時容易維持,當災殃尚未萌發之際容易對付,當它還脆弱之時容易消除,當它還微小之時容易解決。
②「為之於未有」二句,意思是當災殃還沒有出現就把事情辦好,當動亂還沒有發生即進行治理。《戰國策·楚策》蘇秦說楚威王曰:「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蘇秦似用老子之方,後二句是很好的補充。
解析
老子告訴人們如何透過事物的現象而捕捉其本質。他認為,所有強大的、不可戰勝的事物都有它的萌發時期,萌發時期的事物正處於柔弱階段,如果人們善於把握事物的這種規律,就能夠防患於未然,把不利的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做事就會注意把握「提前量」,就會避免出現「事後諸葛亮」的局面。
故事
徐生預知霍家亡
起初,當霍氏家族日益奢侈驕縱之時,茂陵徐生就說:「霍氏家族一定會滅亡。須知驕侈就會不謙遜,不謙遜就會欺騙主上,欺騙主上,就是走向叛逆的道路。而且,高居眾人之上的,眾人就會尋機謀害他。霍家獨覽朝政的時間太久,尋機謀害他的自然比比皆是。天下人本來就想謀害他,而他們自己又倒行逆施,不遭滅亡,還會怎樣?」
於是,徐生就給皇帝奏書說:「霍氏家族的權勢太隆盛了,皇上既然鍾愛厚待他們,就該隨時對他們有所節制,不要使他們走向毀滅。」
三次上書,他都是只報與皇帝,而沒有反應。
後來霍氏家族由驕橫而造反,受到誅滅,告發霍氏家族的人,都得到了封賞。於是,有人特為徐生上書皇帝說:「小臣聽說,有客人到主人家,看見他的爐灶煙囪是筆直的。旁邊又放了一大堆柴禾,客人便向主人建議,把直煙囪改成拐彎的,把柴禾挪遠點,否則容易發生火災。主人不以為然,沒有及時採納。不久,家裡果然失火,周圍鄰里齊來撲救,幸而把火撲滅。於是,主人殺牛買酒,設宴酬謝鄉鄰在救火中燒得焦頭爛額的被安置在上席,其餘按其出力救火的情況,依次列坐,卻沒有邀請建議改造煙囪的人。有人對這位主人說:『當初假如聽了客人的建議,就不需要今天殺牛買酒、大排謝宴,就可以避免火災。如今根據功勞而設宴謝客,而焦頭爛額者反為上賓嗎?』主人才忽然醒悟而快邀請先前建議的客人。如今茂陵徐生幾次上書,提到霍氏家族將走向叛逆,應該趁早提防杜絕。當時如果徐生的言論得到採納,那麼,今天國家就不會用土地、爵位封賞功臣的浪費,而霍家也不會有謀反受誅的敗亡。過去的意見已經得到證明,而徐生單單不被看成有功而受賞。希望陛下能夠鑒察,應該看重改造煙囪、搬開柴禾、防患於未然的妙微,使其功勞列於焦頭爛額、臨時救火之輩的上面。」
於是,皇上賜給徐生十匹帛,以後又提拔他為郎官。
在拐彎處謹慎小心
很多人羨慕那些將車開得飛快的人,覺得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能夠給人帶來一種神馳目眩的感覺,德國車王舒馬赫卻不這樣認為。
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我繼續從事這項運動還有其他目的,我希望能夠達到這樣一種境界:讓這項運動超越國界,超越一切界限,甚至超出人們想像的極限。」
不過舒馬赫並不是那種喜歡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莽夫,他追求的只是速度的極限,但並不是生命的極限。「從理論上來說,車手的任務就是將車的各項技能發揮到極至,但不是將自己的生命也燃燒到極至。所以每當遇到彎道或者有人發生事故的時候,我都會減慢速度,因為我知道,這一定就是那個地段的極限了,我不可能再超越他們。不過為了體驗到賽車的性能極限,我總是將車速提升到看起來根本不可能達到的一種速度,但我始終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禍莫大於輕敵
禍莫大於輕敵
原文
用兵有言曰①:「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②。」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③。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亡吾寶④。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⑤。
《道德經第六十九章》
譯文
兵法家說,我不敢主動挑起戰爭,寧願後發制人;不敢前進一寸,寧願後退一尺。這叫做擺成沒有陣式的陣式,捋起沒有手臂的袖子,抓住沒有敵人的敵人,拿著沒有兵器的兵器。
災禍沒有比輕視敵人更大的,輕視敵人幾乎要把我的法寶喪失殆盡了。所以說,勢均力敵的兩軍相臨,具有仁慈之心的一方獲勝。
注釋
①用兵,用兵者。
②敢,能願之意。為主,指主動進攻。為客,指守以待敵。攻者為主,守者為客。句意:我不採取攻勢而寧願採取守勢,不前進一寸而寧願後退一尺。
③行,陣,這裡是動詞,對陣作戰。攘,援臂。此指援臂搏鬥。執,抓住,此用為奪取之意。扔,強力牽行。「是謂」四句,均就敵方言之。由於我守而不攻,退而不進,如此敵人雖欲對陣而無陣可對,雖要援臂搏鬥而無臂可援,雖欲奪我兵器而無兵器可奪,雖欲引敵相拼而無敵可拼。
④輕敵,輕視敵人,即過低估計敵人力量而盲目冒進。幾,殆。二句謂,災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將葬送我方的生命。
⑤抗,敵。抗兵,指力量相當的兩軍。加,陵。相加,兩軍相到凌逼,即相對之意。哀,思,哀者思深。二句謂,力量相敵的兩軍相對,哀而思深者勝。老子認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故用兵臨陣,要心懷憂思,即使勝利者也應「以哀悲蒞之」,「以喪禮處之」。如此用兵,才不致輕敵冒進,乃能取勝。
解析
老子不僅是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軍事家。他主張在不得已的戰爭中,要以退為進,切忌輕舉進攻。這也是老子的無為思想在軍事中的具體運用。
在老子看來,主動出擊去侵略別人,其本身在道德仁義上就輸給了別人。因為我們主動出擊,對方就為正義而戰,人都是有正義感的,對方的民眾因我們的貿然進攻而心懷憤怒,其戰爭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其還擊的力度就會很大,這對我們是極其不利的。相反,如果我們守而不攻,給對方主動出擊的機會,我方的士兵就會憤然還擊,制敵於敗局。主動進犯別人微不足道的一寸,都會被對方視為凌辱,就會有遭受反擊的可能,所以主動進犯別人應極力避免;如果我們能夠主動後退一尺,我們表現出的是謙讓和寬容的美德,雖然僅為微不足道的一尺,卻會感化對方,使對方也以退讓相待。
老子在這裡強調,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不是驕傲輕敵而不做應戰的準備。驕傲輕敵的人必敗無疑,這對我們也有啟發,不論在任何領域,驕傲自大輕視他人都是違反客觀規律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
老子最後說「哀者勝矣」,點明了自己的主旨,這裡的「哀」不是悲哀,而是心懷仁慈的意思,老子認為應在戰爭中懷著一顆仁慈的心,只有懷著一顆仁慈之心,才能在戰爭中不濫殺無辜的生靈,這種審慎的態度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故事
陳餘輕敵
公元前204年,平定了魏地的韓信和張耳率領幾萬大軍,想通過太行山區的井陘。趙王歇和成安君陳餘,就把二十萬兵聚集在井陘關的隘口。
趙將廣武君李左車對成安君陳餘說:「韓信正攻下魏地,其鋒銳不可當。但是,我們的井陘關道路非常狹隘,不能使兩輛兵車並行,不能使騎兵排成行列。漢軍從幾百里外而來,他們的糧車一定落在部隊的後面,請您撥給我三萬奇兵,抄小路去攔截糧車,您深掘戰壕,高築營壘,堅守陣地,不出兵交戰。這樣,他們往前不能進,向後不能退,我再用奇兵切斷他們後路,叫他們沒有一點吃的、用的,不出十天,我們就可以得到韓信和張耳的頭顱。不然,我們就會成為他們的俘虜。」
陳餘卻說:「韓信現在的兵力,口頭上號稱有幾萬,其實不過幾千人罷了!像這樣兵力薄弱跋涉千里的疲憊不堪的軍隊,我們反而避開不打,以後遇到強大的敵人怎麼辦呢?那麼其他的諸侯就會笑話我們怯懦,就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了。」
且說韓信派人刺探趙軍情況,聽說陳餘沒有按照李左車的計策行事,這才大膽地向那狹長的隘路挺進。在不到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半夜裡發出突擊的命令,挑選兩千輕騎,讓他們每人攜帶一面紅色漢旗,從近道沿著山路隱蔽行進到趙軍軍營附近。臨行前,韓信對他們說:「趙軍看到我軍敗退,一定會傾巢出動追擊我軍,到那時你們迅即沖入趙營,把他們的旗幟拔了,換上我軍的旗幟。」
接著,韓信派一萬人作先頭部隊,開出營寨,面向趙軍,背向河水,排開了陣勢。趙軍見後,都嘲笑漢軍愚蠢。天亮後,韓信率領部分軍隊開出井陘口隘道。趙軍果然全部拉出軍隊迎擊。雙方交戰了很久,漢軍假裝敗退,趙軍全力追擊,遠離了軍營。韓信事先派出的那兩千輕騎,早已埋伏在趙營的附近,這時趁機沖入趙營,把趙國的旗幟都拔了,換上了兩千面漢軍的旗幟。
再說韓信、張耳率軍退入背水的軍陣之中,因為那裡沒有退路了,個個拚死作戰,趙軍一下子不能取勝。打了一陣拉鋸戰,趙軍想收兵回營,可是回頭一看,營賬上全是漢軍的紅色旗幟,大為驚恐,以為漢軍已經俘虜了趙王及他們的將領們了。漢軍見趙軍陣勢大亂,趁機兩路夾擊,大破趙軍,殺了陳餘,活捉了趙王歇和李左車。
戰鬥結束後,有人問韓信:「兵法上說,作戰時要背山臨水,可是將軍卻背水為陣,反其道而行,這是什麼戰術呀?」
韓信說:「這個在兵法上是有的。兵書上說:『必須把軍隊置於險境,士兵才能奮勇作戰,然後可以絕處逢生,獲得勝利。』如果把這些平素並沒有受過訓練的將士安置在可以逃生的地方,他們就都逃走了,怎麼還能任用他們作戰制亂呢?」
諸將都非常佩服地說:「這真是我們想不到的啊!」
輕敵必敗
每一項工作都有其價值所在,不分大小、輕重,惟有認真對待,才不會前功後棄。下面的故事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小馮與小黃競爭部門經理一職時竟然輸在一紙總結上。小馮愛好文學,發表文章不少於百萬字,又有5年的文秘工作經歷,知道他的人都認為他寫的總結會比小黃好。
公司部門經理跳槽沒幾天,總經理就把小馮和小黃叫進了辦公室,直奔主題地說:「根據你們平時的表現,你們當中的一員將是新的部門經理,請你們這幾天交一份自己的業績工作總結報告上來。」
小馮當然有意部門經理之職,可又覺得這份總結有些多餘。本人表現如何?業績如何?寫與不寫都在那裡擺著呢!自有公論。於是寫總結也就不太用心,幾句話完成,但為了表現自己的文采,用詞造句還是斟酌了一番。
就在小馮上交了總結後,小黃請小馮吃宵夜,求小馮幫他修改總結。他討好說:「老兄,都知道你的文筆非常好,這忙你一定要幫我。」小馮說:「咱們是對手,你就不怕我把你的總結越寫越差。」小黃笑嘻嘻地說:「你老兄不是這種人,我知道的。」經不住小黃的高帽,小馮真答應了。接過小黃的厚厚初稿,小馮嚇了一跳,這傢伙這麼用心呀。但很快小馮就釋然了:跑業務的人總結真這麼重要嗎?不至於吧!於是坦然答應幫小黃潤色總結,可是在修改總結時他覺得這是一件令人後悔的事,因為小黃的文字太差了,而小馮又想顯示自己,經過近一個星期的修改,小黃終於把小馮修改好的總結交了上去。
幾天後,公司宣布小黃晉陞為部門經理。散會後,總經理把失落的小馮叫到他的面前說:「無論從哪方面,我都看好你的,也多次在老闆面前推薦你,可這次你卻輸在一份總結上。」見小馮嘴巴張得老大,總經理說:「老闆看了你們兩人的總結後,決定要提升小黃,小黃的總結找出了自己工作中的問題癥結,制定出有效的計劃,比你那份好多了。」
小馮想告訴總經理,小黃那份總結花了他多少腦細胞,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小馮知道自己不是輸在一份總結上,自信寫文案總結肯定比小黃內行,但他輸在對事情的認識上,認為小事一樁,沒有好好地去寫總結。如果當初知道這份總結這麼重要的話,也許……他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而這種失衡源於他沒有很好地平衡與競爭對手的力量,以為自己業績比對手強。小黃不同,他知道自己的業績不如小馮,但他想在總結上突破,並利用小馮的特長完善總結,結果他勝了小馮,當上了經理。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不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②。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③。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④。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譯文
自然規律不正像拉弓射箭嗎?高了就壓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餘的就減少些,不足的就補充些。
自然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人的道卻不是這樣,是減少不足的而補充有餘的。
誰能把有餘的拿來補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
所以聖人做出了貢獻不依賴,成功了不居功,他不願意表現自己的賢能。
注釋
①天之道,自然法則。張弓,拉弦開弓。《說文》:「張,施弓弦也。」自然法則就如拉弦開弓,高了就壓下一點,低了就抬高一點,拉得過滿就適當減力,拉得不足就適當用力。
②損,減損。補,彌補。「天之道」減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卻不是如此,減損不足以供奉有餘。人之道,實指統治者的行為。損不足以奉有餘,指向窮苦人民掠奪供統治者奢靡花費。
③「孰能有餘」二句的意思是,誰能以有餘供給天下的不足,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④見,表現,顯露。賢,賢能。
解析
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作對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進而主張「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天之道」的特點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在講「天之道」時,老子使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老子將「天之道」比喻成張開的弓箭,張開的弓箭是為了射捕獵物,要隨著獵物的位置的移動而改變,高了壓低它,低了抬高它。有餘的就減少,不足的加以補足。所以「天之道」就是減少有餘而補充不足。老子在講完「天之道」後並沒有停下,而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人之道」。「人之道」和「天之道」恰好相反。「人之道」是「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反對這種人間法則,他認為只會造成天貧富不均和權利的不平等,古人說: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均是一切禍亂產生的根源,大自然的法則是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長存;而人間的法則是不平等,所以人心才會不安,才會有動亂的發生。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把聖人的所作所為做典範,聖人決不會將自己推到溢滿的地位,他們會將自己多餘的部分分給不足的人,而決不炫耀,而是適當地貶損自己,始終保持謙和、恭敬、卑下的德行。聖人有所作為而不據為己有,有功而不居功自傲。
故事
智者有功不驕
漢高祖劉邦當了皇帝,大封有功之臣。他封丞相蕭何為侯,所得的城邑很多。武將們都有些憤憤不平,說:「我們衝鋒陷陣,多的打過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幾十仗。蕭何沒有汗馬功勞,不過是寫些文告,發些議論,他反而在我們之上,為什麼?」
高祖說:「你們知道打獵吧?打獵,追殺野兔的是獵狗,而發出指示的是人。你們能夠得到獵物,是有功的獵狗;至於蕭何,發布指示,是有功的人。」
眾人都不再說什麼。
張良是謀臣,也和蕭何一樣沒有戰功,高祖讓他自己選擇齊國,食三萬戶。
張良說:「臣最初從下邳起事,在留地見到皇上。是上天把微臣授給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計策,有時有幸得中。我願封留就足夠了,不敢要三萬戶的封賞。」
高祖很高興,就封張良為留侯。
高祖又封陳平為戶牖侯。
陳平推辭說:「這不是臣的功勞。」
高祖說:「我用先生的計謀,克敵制勝,這難道不是功勞嗎?」
陳平說:「不是魏無知,臣怎麼能夠為陛下效力?」
高祖稱讚說:「像你這樣,真可謂不忘本啊。」
於是又重賞了魏無知。
榮譽與玩具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個朋友來到她家作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獎給她媽媽的一枚金質獎章,大吃一驚,忙問:「居里夫人,現在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這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者躺在雪地里一樣危險,會在昏昏沉沉的熟睡中死去。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最大的敵人就是滿足自己的成功,誰在成功之後又征服了自己,誰就贏得了兩次勝利。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①。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②。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③。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譯文
善於行走的不留蹤跡,善於言辭的不留話柄,善於計算的不用器具。善於關門的不用門插,卻無人能開;善於捆綁的不用繩索,卻無人能解。
聖人就是這樣一直善於拯救世人,沒有廢棄之人;一直善於挽救萬物,沒有廢棄之物。這就叫承襲道的智慧。
所以說,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亦可作為善人的借鑒。
如果不敬重老師,或者不愛惜其資財,那麼,雖自以為有智慧,實際上是很糊塗。這是幽深難識的妙理啊!
注釋
①轍跡,車轍馬跡。瑕謫,瑕疵,引申為疵病。數,計算。籌策,計數用的竹製籌碼。閉,關門。關楗,門上關插的木條,橫曰關,豎曰楗。繩約,繩索。
②常善,永恆之善,實即指道。物,人。人與物,散言之則同,都指人;老子對言之則有別,「人」指下文之「善人」,「物」指下文之「不善人」。對善人何以言「救」?老子之所謂救,非指身處禍殃必須挽救,蓋以道濟人之意。
③師,楷模。揚雄《法言·學行》:「師者,人之模範也。」資,資材,猶《莊子·徐無鬼》「吾無以為質矣」之質。惠施為莊子的論敵,惠施死後,莊子曰:「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先與言之矣!」質即用以相比較之資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世無不善之人,則亦無所謂善人,故曰不善人者為善人之資質。「師資」一詞即出於此。
解析
善於行動的人,絕不會留下對自己不利的跡象,他們善於掩蓋自己的行跡,達到自己行動的目的。在《三十六計》中第一計叫瞞天過海,意思就是將自己的行跡隱蔽起來,瞞過別人的眼睛。這一計謀不僅適用于軍事領域,而且適用於生活、處世、經商等各個領域。在實際應用中,就體現為善於隱蔽自己的跡象,巧妙地瞞過別人的眼睛,決不是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在行動中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和別人進行語言交流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進行交流的時候,怎樣才能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又不會留下一些漏洞讓人指責,這很重要,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完美表達自已的觀點,而又不被人挑出漏洞的人才是真正會說話的人。其實遭到別人的誤解和非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言多語失,我們往往會因為多說話而出現過失。所以,真正會說話的人不是滔滔不絕的人,而是能說到點子上、邏輯又嚴密的人。
我們知道有一種人善於心算,他們不需要藉助任何計算工具就能準確地計算出結果來。這種人可以默記一些事物的各種變化,從各種變化中尋求到適合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狀態,這種用心默識、默算的處世態度是老子處世哲學的一部分。
真正會封閉的人是不需要利用鎖和閂的,這裡的封閉具有積極意義,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封閉自己不求更新,而是為了防止同類殘害而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需要。
不用繩索就能將人牢固地捆綁起來,是高明的捆綁者。在這裡也是一種手段的比喻,借指對事物的掌控能力。而這種掌控能力的獲得,是一個人能夠聰明行事的結果。
老子認為,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好的人是你的老師,不好的人也可以是你的借鑒。所以,不僅向好人學習,而且還要向不好的人學習。向不好的人學習,不是學壞,而是吸取教訓,把壞人作為一面鏡子,不使自己犯同樣的錯誤。
故事
孔鏞平定峒人
明孝宗年間,孔鏞被任命為田州知府。到任才三天,州內的軍隊全都被調動到別處去了。這時,峒族人突然進犯州城,情況危急。
孔鏞問大家該怎麼辦,眾人都提議關起城門來固守。孔鏞卻說:「這座城孤立無援,內部又空虛,守城能堅持幾天?只有因勢利導,用朝廷的恩威去說服他們,也許他們就會自動退兵。」
大家都覺得這樣做很難成功,不過是新到任太守的高談闊論。
孔鏞說:「不這樣,我們又能做些什麼?難道就在這裡束手待斃嗎?」
「就算這樣,可誰去合適呢?」
他們都清楚峒人的習性,他們不會按照漢人的規矩辦事,一不高興,不管什麼來使不來使,先殺了再說。
「當然是我去。」孔鏞說,「我是這裡的太守,我不去,誰去?」
「大人,不可呀!」眾人齊聲勸阻。但孔鏞已經命人備馬,吩咐打開城門放他出去。
城門打開了,城外的圍兵以為是軍隊出來交戰,卻只見一個當官的,騎著一匹馬慢騰騰地走出來,沒有兵,只有兩個隨從牽著馬。
峒人大聲喝道:「什麼人,你是來送死的嗎?」
孔鏞說:「我是這裡新來的太守,我要見你們的頭領,請帶我到寨子里去。」
峒人帶著孔鏞進入林子,孔鏞的隨從就已溜掉了一個。等到進入峒人的地界,另一個從人也不知什麼時候溜了。到了首領的寨子,峒兵列出刀槍,讓孔鏞從下面經過。
孔鏞站在寨子里,看著站在一邊的峒人首領說:
「我是新來的太守,是你們的父母官,請拿座位來,你們也好參見。」
首領一擺手,下面人就把一個坐榻放在地中間。
孔鏞坐下,又說:「各位請靠前些吧。」
眾人不知不覺向前靠了幾步。
峒人首領問:「你叫什麼?」
孔鏞說:「我姓孔,就叫我孔太守吧。」
首領驚奇地問:「你姓孔,是孔聖人的子孫嗎?」
孔鏞回答說是,這些峒人都一齊下拜。
孔鏞對大家說:「我本知你們是良民,但由於饑寒所迫,才聚集在這裡,求得個免於一死。前任官員不體諒你們,動不動就用軍隊來鎮壓,想把你們剿盡殺絕。我現在奉朝廷的命令來做你們的父母官,我把你們看成是晚輩,怎麼忍心殺害你們呢?你們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話,我將寬恕你們的罪過。你們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糧食、布匹發給你們,你們以後就不要再出來搶掠了。你們如果不聽從我的話,可以殺掉我,但是接著就會有官兵向你們興師問罪,一切後果就由你們來承擔了。」
峒人被孔太守的膽量驚呆了,說:「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體恤我們,在您任太守期間,我們絕不再騷擾進犯州城。」
孔鏞說:「我一言為定,你們又何必多疑?」
於是,眾人再次拜謝。
孔鏞住了一晚,第二天孔鏞回到州城,送給峒族人許多糧食布匹,峒族人道謝而歸。後來峒族人就不再做擾民的事了。
逆反心理
面對難纏的人,最好不要直言相斥,可以利用其逆反心理讓其不攻而退。
一個剛退休的老人回到家裡,在一個小城買了一座房住下來,想在那寧靜地打發自己的晚年,寫些回憶錄。
開始的幾個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靜的環境對老人的精神和寫作很有益,但是有一天,三個半大不小的學生放學後開始來這裡玩,他們把幾隻破垃圾桶踢來踢去,玩得不亦樂乎。
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於是出去跟孩子們談判。「你們玩得真開心,」他很喜歡看你們踢桶玩,如果你們每天來玩,我給你們三個每天每人一塊錢。」
三個孩子很高興,更加起勁地表演他們的足下功夫。過了三天,老人說:「通貨膨脹使我的收入減少了一半,從明天起,我只能給你們5毛錢。」
孩子們很不開心,但還是答應了這個條件。每天下午放學後,繼續去進行表演。一個星期後,老人愁眉苦臉地對他們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匯款,對不起,每天只能給兩毛了。」
「兩毛錢?」一個孩子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兩毛錢浪費寶貴時間為你表演呢,不幹了。」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為而不爭
為而不爭
原文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②。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譯文
聖人不存佔有之心,越是幫助別人,自己越富有;越是給予別人,自己也就越多。
自然規律是造福萬物而不加傷害。聖人的道為了世人,而不與世人相爭。
注釋
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是已經。「積」是積累。「為人」是幫助人。這是老子從得失中概括出的辯證關係。句謂,聖人積攢,越是幫助別人,自己越富有。越是施捨,越得人心,自己能得到的幫助也就越多。
「既以與人,已愈多。」這是老子從取捨中概括出的辯證關係。句謂,越是給予別人,自己也就越多。給人的多,得到的也多。以上幾句不單純指財物,而是指一切得失取捨之間的關係。
②「聖人之道,為爭而不爭。」「為」是做,這裡是做貢獻,做奉獻的意思。句謂,聖人之道是做奉獻而不與人爭利。
解析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句話讓現代人看來很荒唐可笑,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怎麼就更富有了呢?在這裡我們從精神和物質的層面上來解釋,自己的東西給予了別人,自己東西是變少了,但是精神財富卻上了一個台階,給予了別人卻換來了自己內心的充實,這也是一種收穫。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的意思是,蒼茫的天地之間,人類就如同浩瀚大海里的游魚,成群結隊。我們要參與競爭,要成長、衰老、消亡,我們都喜歡生而討厭死,抬頭看天上的星星,低頭看草葉上的露珠,這一切都是那麼讓人欣喜和感動。這些美麗的事物是天地給予我們的禮物,它無私地給予著,讓我們盡情地享受著它帶來的美好,它不要求回報,更不用說去傷害人類。聖人也是如此,他只是默默地奉獻而不要求我們的回報,他和萬物沒有紛爭、沒有打鬥,只有奉獻、沒有索取。這是一種幽遠、高深的境界。
故事
燕昭王以退為進
燕國攻打齊國,齊國的大部分地區都被燕軍佔領時,唯有莒和即墨二座城市尚未攻下,樂毅於是集中了右軍和前軍圍莒城,集中了左軍和後軍包圍即墨。
樂毅圍攻二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也沒有攻克,便下令解除圍城之兵,後退城外九里處紮下營壘,並號令全軍說:「城中的百姓出來不要抓捕,有困餓的還要賑濟,讓他們各操舊業,以安撫新佔地區的百姓。」
過了三年,二城還是沒攻下來。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進讒言說:「樂毅智謀過人,前些時候在進攻齊國時,一口氣便攻克了敵人七十餘座城池。現在僅剩下兩座城未被攻下,不是樂毅沒有能力拔除這兩座城,之所以三年不去攻取,是因為他想倚仗自己的兵威來收服齊國的人心,以利於自己面南稱王而已。如今齊國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至今還不行動,是因為妻子、兒子尚在燕國。再說,齊國的美女很多,他早晚是要忘掉自己的妻子。希望大王早作防備!」
燕昭王聽罷此言,下令準備盛大的酒宴,在宴會上,燕昭王拉出進讒言的人斥責道:「先王在全國範圍內以禮義對待賢明之士,並非為了多佔有土地留給自己的子孫。他不幸遇到了缺少德行的繼承人,不能完成大業,致使國內人民不願意順從,無道的齊國趁著我們國家混亂之際得以殘害先王。我即位後,對齊國痛恨入骨,所以才廣泛延請群臣,對外招攬賓客,以求報仇;如果有人能助我成功,我願意同他共享燕國大權。如今樂毅先生為我打敗齊國,剷平了齊國的宗廟,報了舊仇,齊國原本就應該歸樂毅先生所有,而不是燕國應該得到的。樂毅先生如果能夠擁有齊國,與燕一起成為平等的國家,結成友好鄰邦,共同抵禦各國的侵犯,這正是燕國的福氣和我的心愿啊!你怎麼敢對我說這些讒言呢!」
於是將進讒言者處死。又賜給樂毅的妻子以王后服飾,賜給樂毅的兒子以王子服飾。並配備了車駕乘馬及上百輛的馬車,派宰相奉送到樂毅那裡,立樂毅為齊王。樂毅非常恐惶,堅決推辭不受並一再拜謝,寫下誓言,以死報效燕王。從此,齊國人敬佩樂毅的德義,諸侯各國也敬畏他的信譽,沒有人再敢來攻打燕國。
盲人心中的明燈
大學實習時,我帶過一堂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那天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挑著一盞燈籠,這是為什麼?」
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他是給兒子買的燈籠。」還有的說:「夜裡大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這些答案都對,但這些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都功利地以為盲人提燈一定是為自己,所以,他們的答案不免褊狹。他們沒有一個人回答:盲人也許是為了給別人(健全人)照亮,這樣,別人才不會撞上他。
盲人的心中裝著一盞亮暖的燈,為別人著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燈。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我們自己。為什麼那麼多明眼人在暗夜中往往會相撞?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明燈,手上也不提明燈啊。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②。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③。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④。
《道德經第一章》
譯文
可以用語言表達的大道,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大道了;可以稱說的名稱,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名稱了。
沒有名稱是天地的開始,產生了名稱是萬物的本源。所以要常常體悟虛無的境地,來觀察道的奧妙;又要常常置身於實有的境地,來觀察道的運化裂變。虛無與實有都是從大道中生出來,只不過是名稱不同,都稱做玄妙。從實有的玄妙深入到虛無的玄妙,那就是認識眾多奧妙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泛指一般的道,先秦諸子都稱自己的學說或主張為道。「可道』之「道」,言道。「常道」之「道」,老子的哲學範疇,是先於宇宙的永恆存在。亦即宇宙萬物的本原;它無所不在,永世長存,卻無法感知。
②「無」與「有」是老子哲學的一對範疇。道,不可言道,無以名之,老子稱之為「無」。由無衍化產生有形的實體,老子稱之為「有」。句中「天地」「萬物」互文。始,始原。母,根本。
③常無,永恆的「無」。欲,猶「將」也。妙,王弼注,「微之極也」。常有,無上的「有」。徼,王弼注,「歸終也」,陸德明《經典釋文》,「邊也」。二句謂,從常無中,將以觀道之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道之終極。王安石曰:「道之本出於無,故常無所以觀其妙。道之用歸於有,故常有所以觀其終。」
④兩者,謂「無」與「有」。同出,同出於道。異名,即「無」與「有」。玄,深微。眾,《說文》,「多也」。《孔子家語·正論》「今恃楚眾」註:「眾,大也。」眾妙之門,猶言極妙之門。
解析
道,是老子要說的核心問題之一,它在天地未生成以前就存在於浩瀚的宇宙中,當天地生成以後,道就在萬事萬物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貫穿於萬物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始終,作為一種自然規律客觀地存在著。
提起道,我們不免會在頭腦中想像它的模樣,然而我們的想像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觀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它是客觀存在的,但又看不到摸不著,正所謂「大道無形」,我們主觀想像出的道的樣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稱得上「名」,「名」這個概念也是不能用語言和文字來描述形容的,語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像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語言文字來描述大道,只能與大道背道而馳。不能用語言又不能用文字來描述大道,那如何才能認識大道呢?
我們可以採用概念和語言,即「有」和「無」這兩個「名」。
「有」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種正在孕育萬物的狀態,是萬物的生母,即萬物是從「有」中孕育生產出來的。「無」,是沒有的意思,代表天地還沒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狀態,說明天地是從無中生出來。
我們可以將「道」理解為一種「無」的狀態,一種「有」的能力。它的本源是「無」,卻可以生出天地萬物。正是如此,我們可以採取「無」的態度去體認大道的玄妙,大道的原始是空無,我們要想體認大道,就必須拋卻所有的雜念,將自己恢復到毫無思想意識的時期,達到一種完全虛無的境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大道的奧妙。
「無」和「有」是兩個我們必須把握的概念,它們是打開「眾妙之門」的鑰匙,只有通過它們,我們才能領悟大道的實質。
所謂「恆有」,就是一種永恆的有,也叫「大有」,與此相對應,「常無」就是一種永恆的無,或叫「大無」。
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忘卻自我一切的「大無」,體悟到天地初生時的「妙」;通過這種包容萬物的「大有」,觀察到萬物未生前的「徼」。
在這裡,不論是「妙」還是「徼」都只是對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狀態的描述,停留在概念這一層面上,都是「名」。「妙」在前而「徼」在後,概念不同,但它們都是由大道生出來的,都是對大道的發展和變化,同稱為「玄」。
「玄」的意思是轉變。變化來變化去,就構成了天地萬物的「眾妙」,這裡的「妙」與「觀其妙」的「妙」本質意義不同,「觀其妙」的「妙」表現的是萬物中的生機,而「眾妙」的「妙」表現的是天地未生前的生機。
老子在文中著重講了這樣幾個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有和無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
故事
不言之教
名叫知的人在玄水邊遇見無為謂。
知問無為謂:「怎樣思索考慮才懂得道?怎樣置身處事才安於道?用什麼方法,取什麼途徑才得到道?」
一連問了三次,無為謂都不回答。
在白水邊,知登上狐闕山丘,看見狂屈。知便問狂屈,
狂屈說:「我知道,可正要告訴你,又忘掉了。」
知回到帝宮,又問黃帝。黃帝說:「無思無慮才懂得道;無所置身、無有所事才安於道;沒有方法、沒有途徑才獲得道。」
知又問:「我和你知道道,無為謂、狂屈不知道道,究竟哪個是?」
黃帝說:「無為謂是對的,狂屈有些接近,我和你離道還遠得很。知道道的不說,說的便是不知,所以聖人施行不言之教。道在自然,不可言得,德在無心,不可行至。而仁是可以作為的,義是可以虧殘的,禮是相互作假的東西。所以說失去了道,而後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有禮。禮是道外化的華偽,是禍亂的開端。因而求道就必得一天比一天減少華偽,減少了再減少,直到無為,無為就無不為了。如果有為,就成就為外物,這時再想返回本源虛無,那就難了!人的生命是氣的積聚,死亡是氣的消散,了解變化之道,就不以死生為異,而把萬物看為一體。你把喜歡的看為神奇,把厭惡的視作臭腐,而在另外人的眼中,臭腐又化為神奇,神奇又化為臭腐,所以整個天下都通同於一個氣,體遭聖人珍貴同一。」
知又問黃帝:「我問無為謂,無為謂不回答,並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我問狂屈,狂屈心想告訴卻不告訴,並不是不告訴,而是心中要告訴的被忘了。我現在問你,你知道道,怎麼說離道很遠呢?」
黃帝說:「我和你終究離道很遠,因為我和你知道了道。」
失去勳章的科學家
18世紀瑞典化學家塞勒在化學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可是瑞典國王毫不知情。
有一次在去歐洲旅行的旅途中,國王才了解到自己的國家有這麼一位優秀的科學家,於是國王決定授予塞勒一枚勳章。可是負責發獎的官員孤陋寡聞,又敷衍了事,他竟然沒有找到那位全歐洲知名的塞勒,卻把勳章發給了一個與塞勒同姓的人。其實,塞勒就在瑞典一個小鎮上。作為藥劑師的塞勒,他知道要給自己發一枚勳章,也知道發錯了人,但他只是付諸一笑,沒有把它當回事,仍然埋頭於化學研究之中。
塞勒在業餘時間裡用極其簡陋的自製設置,首先發現了氧,還發現了氯、氨、氯化氫,以及幾十種新元素和化合物。他從酒石中提取酒石酸,並根據實驗寫成兩篇論文,送到斯德哥爾摩科學院。科學院竟以「格式不合」為理由,拒絕發表他的論文。
但是塞勒並不灰心,在他獲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以後,根據這個實驗寫成的著作終於與讀者見面了。
塞勒在32歲那年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
原文
反者道之動①,弱者道之用②。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③。
《道德經第四十章》
譯文
向對立面轉化,是大道的運動規律;柔弱,是大道發揮作用的方法。
天下萬物從實有中產生,實有從虛無中產生。
注釋
①反者道之動,謂「反」是道的運動形式。老子所謂「反」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對立的事物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如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四十二章「道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均謂矛盾對立的雙方,既相互依存,又可能互相轉化;二是萬物皆生於無,最終又歸返於無。十四章「復歸於無物」,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均謂物終歸於無。
②弱者道之用,謂「弱」是道的運用,即道以柔弱的特性發揮作用。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弛騁天下之至堅」,都是說明弱的作用。反之,老子認為「強」終歸失敗。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七十六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皆明此意。
③無,道也。道無形無象,不可感知,故曰無。有,道之最初生成物,無以名之,乃名曰有。
解析
「反者,道之動」,意思是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循環往複的,如果我們善於觀察就會發現,周圍的事物都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蟬皮掛在枝頭,蟬躲到密葉深處。隨著夏天的飛逝,它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第二年的夏天蟬聲又起,如此循環往複,永不衰竭。
「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說道在發揮的時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一切順應事物的發展變化,任由萬物自然而然地發生和生長,而決不強加自己的意志,不去干涉,給萬物足夠的發展生長空間。道孕育了萬物,而不據為已有,不使萬物感到自己的壓迫力量。如果天下的統治者能夠用這種柔弱的手段來治理天下,順應民心民意,自然會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愛戴,自然會擁有大道的力量而永不枯竭。
由此可見,大道的德性就是循環往複和柔弱順應,宇宙萬物由道而生,自然應該合乎大道的德性,才能得以正常生長和運行,一旦違背道的德性就無法得以運行,就會被淘汰出局。人是萬物中的一員,處於宇宙萬物中就如同滴水藏海一般,是那麼微不足道,我們只要順應自然之道,明曉生死皆自然,就能活得自然、坦然。
故事
智伯瑤害人害己
戰國時期,掌握了晉國大權的四家大夫——智伯瑤、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之間發生了矛盾。開始,智家自恃勢力強大,脅迫其他三家各交出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及其戶口。雖非心甘情願,魏、韓兩家不得不勉強按要求交出了土地及其戶口,只有趙家以維護先人的祖業為由,拒絕交出屬於自己的這一部分勢力範圍。
智家就脅迫魏、韓兩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趙襄子率領兵馬堅守在晉陽城內,因城內糧草武器充足,又獲得百姓的支持,三家兵馬將晉陽圍困了兩年多,也沒有能把晉陽攻下來。後來,智伯瑤想了主意,讓士兵將晉水改道,直衝晉陽城,將大半個晉陽城池淹沒了,但晉陽城內的農民,依然不肯投降。
看見城破在即,得意忘形的智伯瑤,無意中說出了在日後必要時,同樣要用水來攻打魏、韓兩家。此語令魏桓子和韓康子如坐針氈,不寒而慄,唇亡齒寒的現實,終於促使魏、韓兩家反戈一擊,聯合被圍困在晉陽城內的趙家兵馬,將晉水引入智家的營寨,向智家的兵馬發起了猛烈的反攻,殺了智伯瑤,將智家的全部財產、土地和戶口,按三家各一等份平分了。
若干年後,這三家的後代廢了形同虛設的晉國國君,形成了韓、趙、魏三國,這也就是歷史上的「三家分晉」。
智伯瑤的失敗,不僅是軍事與政治上的失敗,更是處世方面的失敗,他以恃強欺弱開始,以自取滅亡結束。另一方面智伯瑤最先想到了用無堅不摧的水來圍攻頑強抵抗的趙家軍兵,殊不知,這個方法被後來聯合起來的趙、韓、魏三家借了過去,柔弱的水也就成了三家最後戰勝智伯瑤的不可或缺的法寶。
存錢罐和白紙
一天,存錢罐挺了挺裝滿硬幣的肚子,裝出一副大款的腔調說:「哎呀,白紙先生,你什麼都沒有,難道不感到空虛嗎?瞧我,肚子里有了錢可舒服了。」白紙說:「我並不感到空虛,因為我的未來是會很充實的。」存錢罐聽了,露出一絲不屑的笑。
一會兒,主人回來了,他很高興,提起筆在白紙上寫下了兩行精美的字,然後裱成條幅掛在書房裡。來往的客人見這幅書法作品,無不嘖嘖稱讚。
後來這幅書法作品成了傳世珍品,成了國家博物館的收藏品,而那隻存錢罐,卻早就被書法家的孫子給砸碎了。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原文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①;九層之台,起於累土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③。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④。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⑤;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⑥。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⑦。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
合抱的大樹生成於細小的樹苗,九層的高台建成於一筐筐積累起來的泥土。千里的路程從腳下起步。要強為定會失敗,要把持定會失去。因此聖人自然無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失去。人們辦事情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時候要失敗,所以說在快要成功的後期要像開始那樣謹慎,就不會失敗。
聖人想要得到一般人不想得到的東西,不看重難得的珍寶。學習一般人不願學習的東西,從眾人的錯誤中返回正道。順應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敢強為。
注釋
①合抱:兩臂合圍。毫末:比喻細小的樹苗。
②累土:一筐筐累積起來的泥土。
這兩句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樹從小樹苗長成的,九層的高台是從一筐筐的泥土累積起來的,走出千里的路程是從腳下起步的。
③「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為」在這裡指強為。「執」是把持不放。
這句的意思是: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過程,事先沒有做好鋪墊的工作,等事物發展成型的時候,強為肯定要失敗,把持不放肯定會失去。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為」是順其自然不強為。
這句的意思是,因此聖人順其自然不強為,所以不會失敗。
④「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從事」就是做事情。「幾成」是快要成功的時候。
這句的意思是,一般人做事情,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時候而失敗,功敗垂成是個常常發生的情況。
⑤「欲不欲」是以別人的不欲為欲。常人是急於求成,聖人是慎終如始,因此才說,聖人想要得到的是一般人不想得的東西,而不看重難得的珍寶。
⑥「學不學」是以眾人所不學為學。眾人學的是把持不放,聖人學的是從苗頭做起,因此才說,聖人學的是一般人不想學的東西。「復」是返回來。「過」是過錯。「復眾人之所過」是說,從眾人的錯誤中返回到正確的路上,也就是說,聖人不重蹈眾人犯錯誤的覆轍,與常人的做法完全相反。
⑦「輔」是輔助,順應。這句的意思是,順應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敢強為。
解析
在文中,老子運用了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實際上是讓人們依照自然規律辦事,樹立必勝的信心和憑藉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稍有鬆懈,就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老子在此強調了一切災難和禍患都因有所作為和心理偏執而起。他說:「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始,則無敗事。」不試圖有所作為,自然就會有減少失敗;個人行為能做到不偏執,自然就會減少失誤。老子認為,一般老百姓做事,因為不懂無為的道理,不能從始到終地以一種極其慎重的態度來做事,他們雖然永遠在忙碌,卻總在就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老子覺得萬物對生命的堅守,從來都不是通過變換表面形式來故弄玄虛,而是真誠地順從自然,他感到人類的許多行為脫離自然太遠了。而且,人們這樣猶如急行軍一般的前進,對生命質量的提高不會有幫助。老子覺得人生不該如此度過。
故事
公儀伯看透事物本質
有個叫公儀伯的人,以力氣大而聞名於諸侯。堂溪公把公儀伯的情況告訴周宣王,周宣王便備下禮品去請公儀伯。
公儀伯來到後,看外貌,像個懦夫。
周宣王越看越懷疑,忍不住想打探個究里,便問公儀伯說:「你的力氣究竟怎麼樣?」
公儀伯說:「我的力氣可以折斷春天螽斯的大腿,可以舉起秋天知了的翅膀。」
周宣王一聽,臉色難看地說:「我的力氣能夠撕開兕牛的皮,拖住九條牛的尾巴,還為自己力氣小而感到遺憾!你,你,你就這點大的能耐,卻以力氣大而聞名天下,這是什麼道理呀!」
公儀伯長長嘆了一口氣,離開自己的位子,站到一邊說:「你問得好,讓我把實話告訴你。我的老師有個名叫商丘子的,他的力氣天下無敵,只是沒有人知道,包括他的六親也不了解,因為他從來就沒用過。我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地侍奉他,他告訴我說:「一個人要想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就要去看別人並不窺視的東西;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就要去干別人所不幹的事。所以學看東西,就要看滿車柴草,學聽東西,就要先聽撞鐘。就是學一般人所不看、不聽的。一般人看纖小的東西,聽微細的聲音,只能鍛煉視力、聽覺,而你看大目標、聽大聲音卻可掌握如何看、如何聽,這是看和聽最內在的東西。掌握了內在的,於外在的就沒什麼困難了。
我現在名聞天下,有違老師的教誨,顯示自己的力氣,大有不該!不過我力氣大的名聲並不在於我憑藉力氣,而是我善於使用力氣,這不比憑藉力氣要強么?」
豐田公司進軍美國市場
1950年,豐田公司因破產危機,工業公司和銷售公司發生分離。但是,不久爆發的朝鮮戰爭卻給豐田帶來了喜訊,美軍大量的卡車訂單使豐田汽車公司起死回生。這對於親身體驗了產銷分離痛苦的豐田英二來說,自然希望回到以前產銷一體的體制。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工業公司和銷售公司分離的體制已經形成,當時負責技術部門的董事豐田英二,深知即使他提出重新合併的建議,在當時也是行不通的。
豐田英二在確定豐田的未來發展方向時,決斷很慢,這是因為豐田英二在深思熟慮考察各種條件的同時,還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是否均衡。他認為條件不成熟,即使勉強行事也是失敗的,他只有耐心地等待。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豐田的兩家公司才終於結束了長達32年的產銷分離,誕生了全新的豐田公司,豐田英二的等待終於有了豐碩的成果。
在處理豐田赴美建廠一事上,豐田英二也同樣小心思考,著眼長遠。豐田進軍美國,在日本汽車廠商中,是繼本田、日產之後的第三家,為此不少人抱怨為時太晚。會長豐田英二和社長豐田章一郎的回答是:「我們在耐心等待,我們的行動並沒有落後。」由於採取了謹慎的戰術,豐田公司最終順利地打人了美國汽車市場。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
原文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①。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②。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
把持而且達到盈滿,不如適可而止。
錘打得十分銳利,銳利難以保持長久。
金玉堆滿堂屋,沒有人能守得住。
注釋
①已,止。此以儲藏為喻,與其儲藏豐滿,不如無有。因儲藏豐滿,可能招致禍殃;而一無所有,則無從招禍。
②揣,錘鍊。銳:銳利。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的解釋是以刀劍為喻,錘鍊過於銳利,則易於缺折,不可常保鋒芒。
解析
衣食住行,這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我們還會積極地思考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滿足自己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是十分簡單而又非常複雜的道理,說它簡單是因為提到需求,每個人都深有體會,不難理解;說它複雜是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對需求的理解也不同。從整體上說,人類的貪慾是永遠都無法滿足的,這一劣根性決定了人類會一直追逐名利、富貴。
手拿一個杯子,往裡面加水,當水滿的時候就會溢出來。當我們拉滿弓後繼續用力拉,毫無疑問弦會被拉斷。「滿招損」,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要是與實際生活和我們自身的慾望聯繫起來,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明白了。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們如何克服自身的弱點,這需要懂得知足的道理。鋒利的劍,它又尖又銳,鋒芒畢露,然而鋒刃易卷,再磨再損,不久就會被人拋棄,因而老子說越尖銳的東西,越不會長久保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此比喻人生,聽起來有些消極,但也不違背常理。其實人生的短暫和草木的枯亡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有人在短暫的一生里拚命撈取金錢,試圖想用對財富的佔有來證明自身存在的意義;而有的人一心想出名,想通過名聲來證明自己沒有虛度生命;有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惜出賣靈魂,結果付出了昂貴的代價。我們不反對採用正當的手段來獲取金錢和名利,但我們必須要弄清楚,人生短暫,富貴和名利分毫也帶不走。
自古以來,沒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和財富,即使是權傾天下的王公貴族,也無法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財富。有的帝王將珠寶和自己的屍體埋葬在一起,以求保全自己生前擁有的財富,但盜賊會潛入墳墓,將陪葬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
老子認為:物極必反。太滿了會溢,太尖利會斷,這就啟示我們要適可而止,進退有度。
故事
張良功成身退
張良、蕭何、韓信被稱為漢三傑,劉邦曾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而這三個人的結局卻大不一樣:韓信功成身誅,蕭何功成身顯,只有張良功成身退。
張良是劉邦的心腹謀臣,在楚漢相爭的一些關鍵時刻,正是他的奇謀妙策,使劉邦一次次轉危為安,反敗為勝,對於西漢的建立,他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當大封功臣時,劉邦親自提議封他三萬戶,讓他在豐饒的齊地自行選擇所需要的封地。這相當於一個王爵的封賞,而張良卻婉謝了,只要了劉邦故鄉附近的一個小小的留縣,他最初和劉邦便是相會於此的。
待到天下大勢已定,劉邦已經坐穩江山時,他卻稱病不朝,杜門謝客,學起道家那一套辟穀導引之術,並宣稱自己「以三寸之舌為帝王之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我已十分知足了;從今以後,願全棄人間事物,追隨古代神仙而去!」便再也不願與聞朝政。
一凡「出錯」
一凡在某鋼廠宣傳處工作,有一天,處長突然叫他整理一個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迹。其實,這是處長對一凡的一次考試,它將關係到一凡是否還能繼續在機關待下去。本來對這樣的材料,一凡並不感到為難,但有了無形的壓力,便不得不格外精心。花了一個通宵,寫好後反覆推敲,又抄寫得工工整整。
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處長的桌子上。處長當然高興,快嘛,字又寫得遒勁、悅目,而且在內容、結構上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可是,處長越看到最後,笑容越收緊。最後,他把文稿退回,讓一凡再認真修改修改,滿臉的嚴肅,真叫人搞不清什麼地方出了差錯。一凡轉身剛要邁步,處長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說:「對,對,那個『副廠長』的『副』字不能寫成『付』,這不合文字規範,你把它改過來,改過來就行了。」處長又恢復了先前高興的樣子,還一個勁地道:「來得快,不錯。」這一下考試自然過關!
善於處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顯的地方留一點瑕疵,讓人一眼就看見他「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搞錯了!」這樣一來,儘管你出人頭地,木秀於林,別人也不會對你敬而遠之,他人一旦認為「原來你也有錯」的時候,反而會縮短與你之間的距離。適當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點,也就等於把別人抬高了許多。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曲則全,枉則直
曲則全,枉則直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①。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文
委屈才能保全,彎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敝舊才能生新,少取才有收穫,多取反而迷惑。
所以,聖人用此作為天下事理和模式。
注釋
①「曲則全。」「曲」指的是委曲,委曲指的是能拐彎,與現在講的受委屈不完全相同,意義上更寬泛一些。句謂,委曲才能保全。是說,一味地直來直去必受傷害,能順勢宛轉才能保全。事物都是這樣,一棵幼苗長在石頭下,繞開石頭才能長出來,一直往上頂就死在下邊。
「枉則直。」「枉」是彎曲。句謂,彎曲才能直進。
「窪則盈。」「窪」是低洼。句謂,低洼了才能滿盈。
「敝則新。」「敝」是破舊。句謂,舊了才能新。
解析
「曲則全」這一觀點,不是老子獨創的,《易經》中早就有了。孔子也說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如果我們從全的方面去求全,直的方面去求直,必然無法達到目的,這是因為全會走到它的反面曲,直會走到它的反面枉。所以,我們為了達到全,不妨先曲;為了達到直,不妨先枉。
得道之人最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永遠處在曲和枉的境界里,所以就無為地得到了全和直,也就無所謂曲和全、直和枉了。為人處事,要講藝術,善於言詞的人,講話婉轉,容易達到目的。直來直去,有時是行不通的。
故事
婁師德迴避寵幸
婁師德是一位既有武略、又有文才的大臣,在保衛和鞏固西北邊防上卓有建樹。可他處在武則天一朝,那時酷吏橫行,羅織誣告成風,多少忠貞大臣都橫遭不測,死於非命,因此他在當宰相時極為謹慎小心。一次,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將要赴任時,婁師德問他:「我官至宰相,你又當刺史,榮寵太甚,最為人所忌恨,你怎麼才能避免呢?」
他的弟弟跪著回答說:「從今以後,即使有人向我臉上啐唾沫,我也不生氣,自己擦掉就是了,免得兄長為我擔憂。」
婁師德一聽,憂心忡忡地說:「這正是我擔憂的。人家啐你的臉,是生了你的氣,你擦掉了,這不是會更讓人生氣嗎?啐了你,不擦它也會自己幹掉,應當笑著接受。」
忍愛極限
一位年輕人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鑽井隊。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時間內登上幾
他拿著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狹窄的舷梯,氣喘吁吁、滿頭是汗地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就讓他送回去。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給領班,領班也同樣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送給主管。
他看了看領班,猶豫了一下,又轉身登上舷梯。他第二次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時,渾身是汗兩腿發顫,主管卻和上次一樣,在盒子上籤下名字,讓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臉上的汗水,轉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來,領班簽完字,讓他再送上去。
這時他有些憤怒了,他看看領班平靜的臉,儘力忍著不發作,又拿起盒子艱難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爬。
當他上到最頂層時,渾身上下都濕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遞給主管,主管看著他,傲慢地說:「把盒子打開。」他撕開外面的包裝紙,打開盒子,裡面是兩個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侶。他憤怒地抬起頭,雙眼噴著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對他說:「把咖啡衝上。」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幹了!」說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裡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全釋放了出來。
這時,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剛才讓您做的這些,叫做承受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就要求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才能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過了,只差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自己沖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推薦閱讀:
※人在世、多交人,為人處事要留神
※心不快時看淡,路不通時拐彎(為人處世)
※為人處世之真諦 修身立命之要訣(七言集二)
※唐代詩人杜甫思念李白的一首詩,情感真切深摯,歷代為人傳誦!
※三國這五位悍將死的最可惜,其中2人名揚天下,1人卻鮮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