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到底是誰在為剩女設下圈套

誰都知道中國男多女少,可剩女還就成了時代熱詞! 公園的「相親角」里,處處是女方父母的焦灼面孔,甚至出現了「90後」女孩的父母。她們,剛剛還在過「六一」節呀,轉眼就成「剩菜」啦?

試問:是誰到處張貼「剩女」的標籤?是誰把少女甚至幼女鼓噪得心急火燎?又是誰看準了這個群體的巨大商機,開始合謀「消費」剩女?

豁出去了也要做剩女!

剩男剩女們,去參加相親節目吧,為的不是趕緊把自己嫁出去,而是繼續把自己「剩」下來,讓觀眾來消費剩女。在所謂全民相親的時代,《非誠勿擾》一次次演繹女性的勝利!

但是,《非誠勿擾》何嘗不是以剩女作為誘餌,作為節目收視率的催情劑?優雅而毒舌的女嘉賓的心思其實很明顯: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豁出去了也要做剩女

剩女?聖女無敵!

從妻妾成群男尊女卑趾高氣揚到現在初夜無罪豪宅有理,男性在傳統婚姻中的地位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女性,可以像挑選貨品一樣對男嘉賓品頭論足。男性,則是女性犀利打擊的消費品和犧牲品,《非誠勿擾》讓女性很爽,男性很慌,女權時代,聖女當道。

剩女,也是聖女。心高氣傲,俯視芸芸眾生,再海選,也是一路滅燈,自然高不成低不就。《非誠勿擾》女嘉賓中的大多數絕不是些沒人要的貨色:馬伊咪是校花,閆鳳嬌曾獲瑞麗第七屆封面女孩大賽季軍,韋敏在參加《非誠勿擾》之前就已是網路紅人,2009蜂鳥網模特大賽冠軍,那笛在模特界的名氣更是不小了,從第一期到第二十期,16次成為心動女生的潘奕也做過網拍模特

剛剛上場的陳怡凡曾獲得2003年鮮橙多「魅力之星」冠軍……這麼多徵婚的原來都是模特,找來的男嘉賓卻常有賊眉鼠眼搞笑逗樂之徒,兩相對比,更顯出女嘉賓的靚麗動人「溫柔賢淑」。也許吧,太優秀了,才肆無忌憚出口傷人,才恨其不幸怒其不爭。最後剩而又剩,即使如馬伊咪與長發男般配對成功,也讓人懷疑是不是主辦方的特意安排預編劇本?

網友「哥只是個傳說」一語道破天機:「她們要的是上帝。」新一代剩女:想說就說,想滅就滅

「我不喜歡麻桿腿。」

「我覺得你長得很像犀利哥。」

「腦抽。」

昏倒,就是超級帥哥趙雲、羅成到了這舞台,估計也要給批得體無完膚,因為他們有白馬,但是沒「寶馬」,還喜歡打架,沒有安全感。

但這恰是《非誠勿擾》爆紅的撒手鐧。正兒八經溫文爾雅的沒人記住,毒舌出位囂張跋扈赤條條上陣無牽掛的,卻紅得發紫。在這個秀場上,價值觀居然如此被顛覆,甚至有「令人髮指」的感覺。

「超級女生」比賽的口號是「想唱就唱」,「非誠勿擾」的潛台詞應該是「想說就說」,女嘉賓們口無遮攔,滅你沒商量。男嘉賓也可以勇敢地站出來當面質問馬諾的虛偽和拜金,直至馬諾尷尬離場。主持人孟非接受採訪時說:「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剩女,被剩下的?

中文裡何時出現「剩女」一詞已經無法考證。通常人們是在說大齡未婚還沒找到對象的女性,像「三高」和「白骨精」這樣的辭彙往往會和剩女擁有很多交集。不難看出,「剩女」這個詞略顯貶義,中國台灣地區和日本稱大齡未婚女青年是「敗犬」,而西方所說的「3S女性」——Single(單身)、Seventies(70後)和Stuck(人生卡殼),只是在剩女年齡上相對寬容一些。

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讓剩女成為一種「異類」,這一現象在上世紀60年代女權運動之後有所改觀。全世界女性在找回平等地位與權利的同時,也在經濟上越來越少地依賴於婚姻和家庭。

一定程度上,現代社會的「剩女焦慮症」是無法與以前的「癥狀」相提並論的。回首農業社會,或者就是改革開放前吧,家裡有個不出嫁的女兒,對家族而言幾乎是一種恥辱,現實層面上家庭生活的壓力也會大大增加。

對於女性而言,如果因為缺乏謀生手段,無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幾乎註定會受到同胞兄弟的嫌棄——主要原因是剩女的存在會影響到將來家庭財產的分割。比如《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哥哥嫂嫂介意的不是她留在家裡吃住,而是回來分老太太家產(此外,這位熟女還順手搶了年輕侄女的相親對象)。

而現代剩女,一種是與家人分居兩個城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必時時遭遇逼婚之苦,樂得逍遙;另一種是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之累,大可安心住在父母家。社會轉型,中國的家庭結構改變了,家裡再也沒有冷言冷語的哥嫂弟妹,孩子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程度。父母對獨生女兒的關注程度更高,找個好女婿嚴重影響日後的養老問題,對女兒配偶的挑選其實是越來越苛刻的。所以許多父母一面為「剩」痛心疾首,一面又在有意無意地延宕著女兒的婚事。

剩女,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然而,有的剩女期待明天就遇到合適的老公,有的剩女在自己歡快的自由生活中「樂不思蜀」。她們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多元社會裡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我一個人回家、吃飯、看電視、收拾房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人覺得我很孤獨,我卻認為安靜地生活很好。這是一個女性網友說的話。

最早「剩女」出現時,很多女性也會在網上發帖抗議「剩」字,他們覺得這帶有剩下的殘羹冷炙,貨架上賣不掉的商品等貶義。但也有人欣然接受,他們從最初就沒覺得「剩女」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剩女的生活精彩紛呈沒什麼可自卑的。

「剩女」消費,還是「勝女」消費?

猶太人曾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如果這句話放在當下的中國,應該是「剩女的錢最好賺」。由於年紀漸長,教育程度偏高,這些女人經濟獨立、敢於投資,消費壓力小而且更關注自身,很容易成為消費市場上生猛的一支。

據2009年末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中國內地正在經歷新一輪「單身潮」。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適婚青年單身率已突破30。而商業數據則證明,內地單身族群消費潛力巨大。

調查顯示,在大中型城市的單身族群中,不經考慮購買奢侈品者占近三成,其中16%的單身族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場所,近三分之一的單身族每月最大開銷為自我娛樂消費或聚會等社交消費。此三項數據對比明顯高於已婚群體。

學者認為,「剩女」勢力大增,和社會轉型、價值取向改變、人口結構和女性地位提高等多重因素有關。中國第一代的獨生子女今年應該正好30歲,陰差陽錯趕上了這輪「單身潮」。從人口結構上來說,中國的男女比例在日漸加大,剩女多就意味著剩男更多;剩女如此引人關注,不過是因為剩女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剩男通常在農村。

中國女性雖然仍在婚姻、戀愛、父權社會的縫隙之中追尋自我,但隨著經濟發展,日益龐大的女性主動選擇單身狀態,因為她們多會認為「如果兩個人的生活質量不如一個人,為什麼不一個人充實快樂地生活下去呢?」

有調查顯示,六成人認為「剩女」只是被婚姻剩。除了沒有婚姻,她們在其他方面往往都很優秀,這些「三高女性」(年齡高、學歷高、收入高)的人生雖不完整但可能很精彩,而消費是許多剩女的一大樂趣。

我買固我在

應該說,很少有女性從一開始就打算獨身的,她們從「被動剩下」到「主動單身」,消費方式也有所不同。筆者總結,剩女們的消費方式分為三大類:

一、恐慌性消費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當信心失效的時候,恐懼將會成為生產力。當一個存款不夠多、收入不夠多、投資不夠成功、經濟上不夠自由的大齡單身女性感受到對於未來的恐懼時,她看到每一個房子、鑽戒、衣服、包包、婚戀網站的廣告,都會感覺對她個人生涯的迫力。她會想,假使她今天不花錢買下這些東西或者服務,她很可能一輩子再也無法找到一個可以和她一起生活的好男人了。這也是經濟學上的奇特現象——人在害怕的時候花的錢比平靜的時候更多。

剩女的這種恐慌性消費,在2008 年金融危機拉動內需的局面下尤為突出。「大齡剩女買房招親」、「婚戀網站業務火爆,客戶八成是女性」、「女人一定要買一件珠寶給自己」……此類內容充斥著各大媒體。但凡地產、IT 、奢侈消費,全都主打剩女市場。一時間,因為單身從而消費自由度較大的女性成為商家的香餑餑,她們幾乎從「剩女」變成了「聖女」。

二、「保鮮」消費

80後Emma是一個在陸家嘴外資律所工作的上海女生,復旦本科、港大碩士的她在29歲時感到了自己的剩女身份。雖然在同學聚會時,Emma被大家公認為是保養最好的,但她仍然堅持購買各種國外護膚品,「美容都是辦卡消費,辦一次就充值5000元;健身一般就在金茂大廈,最普通的年卡都在2000元左右。」Emma有空就去各大商場的品牌服飾店添置衣物,戲稱自己在「努力保鮮」,不想今後在婚禮上留下遺憾,雖然她的另一半至今沒有著落。

當律師的Emma月入過萬,但她害怕自己「顯老」的心理讓她不斷通過大量消費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一次,她在陝西南路的一家鞋店一下子買了5雙鞋。「一雙好的鞋,會帶你去幸福的地方。」Emma說,那些鞋都很漂亮,也很舒服,當然刷卡的時候感覺最爽。和許多剩女一樣,Emma也討厭相親,她覺得與其去認識一些毫無生趣的男生,不如多花時間保養自己,也許哪一天就可以邂逅自己的Mr.Right。

Emma的「月光」生活和美劇《慾望都市》有些類似,以Carrie為首的4個紐約女人的理財習慣不敢恭維:明明賬戶上一分錢都沒有了,還要賒賬去買一雙400多美元的名牌高跟鞋;明明版稅還沒到賬,就先去墨西哥度假把錢花光。對於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剩女而言,自己不但比已婚女性有更多可支配的金錢,而且還意味著怎麼掙錢、怎麼花錢都完全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沒有說三道四的權利。

三、儲蓄性消費

年過30的Grace是一個在北京工作的東北女孩,這個小地方出來的姑娘從2005年碩士畢業後就開始省吃儉用,「北京的房價越來越高,我一個月6000的薪資頂多只能蝸居了。」

Grace姿色平平,覺得自己更有可能和「鳳凰男」(註解:草窩裡飛出的金鳳凰)結婚,因此她對未來老公的要求很實在:本科以上學歷,善良有責任心,能和自己一起付首付就行。

為了省錢,Grace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在外吃飯也打包不浪費,她盡量在商場減價的時候去買東西。由於一直沒有發胖,她還經常從已婚或發福的女同學、女同事那裡拿點半舊不新的衣服回來,這樣她又可以很長一段時間不添置新衣服了。

Grace還養成了記賬的習慣,每個月都要做總結。但她是那種只會「節流」而不善於「開源」的人,存的錢不敢投資股票或基金,5年來隨著CPI的腳步而在不斷縮水中。

Grace也是一個悲觀的人。她覺得多攢點錢總是沒錯,如果自己一直嫁不出去,也可以照顧自己和父母;如果自己找到一個很不錯但沒什麼錢的男友,至少還能生活下去。看了電視《大女當嫁》之後,現在的Grace更加註意養身,因此現在的日常開銷上對於飲食相對更多一些。Grace笑成自己的恩格爾係數很高,畢竟現在自己還吃得起。

Grace的節儉經歷和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剛剛進入DB的杜拉拉如出一轍。後者一開始月薪只有2500,她每天下班後走樓梯,這樣就省了辦健身卡的錢;外出吃飯把麻辣燙的湯料全部打包回家,就是為了今後一周的伙食;每天穿運動鞋去上班,到了公司樓下才換上皮鞋,這樣就減少皮鞋的磨損……當然,杜拉拉後來月薪一路漲到25000,雖然還是單身,但是不開心時就可以刷卡分期付款買輛車。無疑,收入多少的確會影響剩女的消費習慣。

前兩種消費習慣建立在單身女性不甘當「剩女」的前提下,而理智性消費的剩女則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1978年出生的Zoey很有異性緣,外貌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Zoey出生於書香門第,本科畢業後就去了加拿大,拿了那邊的綠卡,在魁北克做基金會計。由於父母和兄嫂都在廣州的緣故,Zoey始終覺得自己還會在廣州生活,因此在加拿大7年期間雖然談過戀愛,但始終沒有踏入婚姻殿堂。

「我要找華人,但是國外的華人與當地人相比條件就會差一些。」Zoey所說的條件和經濟無關,她希望的是對方的豁達、幽默和一份男人的擔當。2008年,30歲的Zoey回到廣州,突然發現自己是個「剩女」。「我在國外其實很受歡迎,也從來不覺得女人30豆腐渣。但是國內的壓力很大,我這個年紀的女生要找到合適的相親對象都難。畢竟30出頭的男生喜歡20多歲的,年紀太大的我又不喜歡。」

經過一年的心理調整,Zoey終於做好長期單身的準備。一方面她的父母很通情達理,只要寶貝女兒過得開心就好;另一方面,長期在國外生活的Zoey已經很難和中國本土男生談戀愛了,她覺得大家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很多不同。

如今,Zoey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收入頗豐。因為和父母同住所以無需買房,對Zoey而言有不少閑錢可用。她花錢很有規劃——給自己買了保險,買了輛車,定期背著單反相機去國外旅遊。「去年迪拜出現危機,去那裡旅行就很便宜。」Zoey的博客里貼滿了她在迪拜血拚的照片。

不是「剩女」,而是「勝女」。

Zoey說,「我會買一些家用小家電,咖啡機、麵包機、煮蛋器、榨汁機,甚至搞不懂怎麼用的酸奶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好玩,覺得在家裡沒事情做,可以東弄弄西弄弄,或者可以經常請朋友來家裡。朋友約你去打羽毛球,你會花很多錢買打羽毛球的鞋子、衣服、拍子,但是最終可能只打了幾次;去野營,你一定要從頭到腳整個裝備全部買齊,一整套下來少說也得幾千元。」

Zoey很疼哥哥的女兒,經常給小侄女買不少東西,藉機嘗到了當媽的甜蜜。「我現在也是個淘寶迷,買了不少嬰孩產品。」Zoey平時還喜歡看話劇、電影,聽音樂會,算是半個文藝女青年了。她有時也會哼唱北大邵夷貝寫的《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純屬自娛自樂。她沒有男友,但有不少異性朋友,大家有空還是會一起吃飯K歌泡吧聊天。最近,Zoey報名念了在職MBA,雖然又要花去她不少金錢、時間和精力,但是她覺得這樣的自己活得很充實和快樂。

Zoey感覺自己的選擇不是「剩女」,而是「勝女」。「剩女」更多的是一種消極而焦慮心態的表現。如果自己並不著急,即使不結婚,甚至沒有男朋友,也不能算是「剩女」。看著社會上那些20出頭就懷著剩女心態的小妹妹們,Zoey希望這個社會更加寬容一些,「單身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剩女』這一稱呼似乎否定了這種個人選擇。那些所謂大齡女青年抬高房價的說法純粹扯淡!」


推薦閱讀:

如今到底是剩男急還是剩女急?
我是乖乖女,為什麼還單身了?(1)
9成單身剩女「性滿足」 周末情人盛行
還有10天,我就是30歲還沒結婚的女人

TAG: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