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文化性格(中醫文化)

中醫是中華民族創造的醫學,將之歸於「傳統醫學」,是因為西方醫學經過百數十年來的快速發展,已大有「世界醫」的意味。中醫的「醫學」性質是毋庸置疑的。中醫有關於生命和疾病的學說,有關於診斷和治療的理論,有數以千計的葯,各葯因採收、貯藏、炮製的差異而效用有別,有數以萬計的方,各方因選材、劑型乃至加工細節的不同而功用自異,更不必說異彩紛呈的養生之術和療效神奇的針灸方法了。+y}-, 百拇醫藥相對於中醫,「文化」的概念要麻煩許多。「文化」是一個概念,自然需要進行定義,可實際的情況是「文化」的定義越來越多,據說已有兩百多個「文化」的定義了。「文化」這個司空見慣的詞,竟然惹得眾多學者費盡思量,可見其概念不是可以輕易把握的。按照《辭海》(1979年版)的解釋:「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似乎籠統了一些,卻說到了根子上。「文化」是人類才有的東西,人類以外無所謂「文化」。再者,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是不可分的。在中國封建時代,「忠君愛國」是一種精神,卻演繹出了無數可見的事和物。西子湖畔的岳墓無疑是「物質」,卻永遠昭示著「天日昭昭」的精神。科學與文化,一般被認為是兩個概念,今天仍有「科學文化知識」的說法,似乎科學是科學,文化是文化,破解哥得巴赫猜想是「科學」,剪紙、雕塑、戲曲等則是「文化」。其實,科學和文化都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可以表現為物化的形態與過程,也可以表現為精神的持守與傳承,所以,科學是廣義的「文化」。精神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卻可以物化為看得見的繪畫、聽得到的音樂、摸得著的雕塑等等。人類的一切實踐過程都是將精神物化的過程,否則便是無謂的。所以,文化有兩個層面:精神的層面和物化的層面,兩者是相通的,而前者派生了後者。金開誠先生在《文化的定義及其載體》一文中說:「文化是對具有一定社會共同性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起引導或制約作用的、由各種集體意識所形成的社會精神力量。」說的正是精神層面的文化。精神層面的文化需要一定的載體來承載。承載著精神層面文化的載體便是物化了的文化。也正因為如此,研究文化必從物化了的文化入手,才能進入精神的世界。陝西章懷太子墓出土的壁畫雖說是壁畫,卻承載著唐人的胸襟氣度和審美意識,我們對盛唐文化的了解和感佩也由此加深。+y}-, 百拇醫藥中醫是否是科學,可以不必爭論。中醫是否是文化?若從「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角度看,中醫屬於文化範疇是不該有疑義的。中醫用黃連治病,野生的黃連當然不是文化,但關於黃連的採收、加工、炮製、貯存,以及將之跟其他藥物組成方劑來治療疾病,則是無可爭議的文化。數千年前,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自然環境中,華夏民族創造了農耕文明,創造了包括醫學在內的燦爛文化,也逐漸形成了敬畏天地、順應自然、強調整體、關注人情、主張和諧的民族精神,並一直影響到今天。中醫認為生命是自然的產物,人是天地之子,順應自然是「盡終天年」的前提,疾病是違背自然的惡果,強調陰陽氣血的順暢和臟腑功能的和諧,主張採用源於自然的草木魚蟲來恢復健康狀態,主張從身心兩個方面調整人體機能,正是這種民族性格的反映。因此,中醫既具有實際的醫療價值,表現為各種物化的形式和過程,如存世古籍、相關器物、診療實踐等,又具有精神與文化層面的價值,既是傳統的醫學科學,還多角度、多層面、多形式地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認識方法、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群體性格、審美情趣等,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載體,中華民族對宇宙結構、自然現象、生命形成、人生價值的認識,以及在天文、地理、曆法、音樂、繪畫、語言文字等方面的成果都在中醫中得到體現。因此,從內容角度看中醫,它既是科學層面的文化,也是「文化」層面的文化,從形態角度看中醫,它既表現為物化的形態與過程,還通過物化的形態與過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無論中醫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如何嬗變,這種精神內核是穩定的,也是鮮明的,反映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乃至中華民族的性格。在世界各民族傳統文化漸趨衰微的今天,中醫及其所承載的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與民族性格更顯珍貴。+y}-, 百拇醫藥文化與國家和民族有關,尤其與民族有關。不同的民族由於地理環境、生產方式、歷史遭際等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文化。《詩經》和《楚辭》分別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早期代表,周文化的恭謹務實與楚文化的浪漫綺麗,在這兩部文獻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周人和楚人是在不同地理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一馬平川的岐下周原跟旖旎秀麗的湘沅之畔一定會人們引發不同的想像與思考,並影響著所有的社會生活。當然,華夏文明雖有地域差異,但總的精神是一致的。華夏大地上曾經演繹了太多的悲情與喜劇,但敬畏天地、順應自然、強調整體,關注人情,主張和諧,始終是我們民族不變的情結。文化原本無所謂優劣,但由於文化與民族的關聯,民族的盛衰牽出了人們對文化的評價,似乎強大的民族一定擁有強大的文化,弱小民族的文化一定是落後的等等。此外,不同文化之間有趨同性,也有衝突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長期相處,其間的文化差異會逐漸縮小,但不排除因文化不同而出現衝突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從朝堂之上到鄉野之間的文化趨同與文化衝突從未停止過。在現代,經濟全球化給人類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文化的趨同性和衝突性也因此強烈起來,甚至出現了所謂「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不同。文化間趨同與衝突的結果是: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在減弱。中醫在走過兩千多年的風塵歲月之後,遇到了來自科學和文化兩個層面困難:它的科學性受到懷疑,它所承載的文化受到冷落。所謂「傳統的失落」,在中醫的身上體現得尤為顯著。因此,怎樣看待中醫,不僅是一個科學研討的問題,也是一個文化評價乃至自身精神價值評價的問題。+y}-, 百拇醫藥未來的中醫一定會變化,但其精神內核應該不會變化,也不該變化,否則我們將永遠失去這門承載著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的學術。因此,無論我們怎樣「研究中醫」或進行「中醫研究」,都不能也無法在中醫的精神內核上動手腳。再者,沒有亘古不變的科學形態,也沒有至高無上的文化價值。學習與吸收一切優秀文化,當然是我們的願望,但保持與發揚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則不僅是願望的問題,甚至不僅是責任的問題,而是事關我們自己的精神價值的問題。在越來越廣泛深入的國際交流中,沒有文化傳統,無疑沒有太多的發言權,而輕視自己文化傳統,則一定會被輕視,就像「數典忘祖」的人得不到尊重一樣。「把根留住」,不止是一句歌詞,也可以是一種告誡。(焦振廉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推薦閱讀:

五號理智型性格者的閃光點
毛利蘭和灰原哀兩種類型的女孩你更喜歡誰?
12星座性格、愛好、秘密大曝光,史上最全!
性格缺陷的人怎麼努力去改變!!!!?
總說「好看的人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但是何為「有趣的靈魂呢」?

TAG:性格 | 文化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