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造肉高科技+環保 你敢吃嗎?
2011年07月03日04:25來源:廣州日報
日本研究者展示屎造肉(資料圖片)
用大便造肉來吃,你能接受嗎?最近,日本的科學家在研究如何處理生活污水中的糞便時,搞出了這個令全世界都震驚的解決方案。據說,這種屎造肉的蛋白質含量還相當高呢。記者採訪武警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曾晶,對這另類處理方法,她從專業角度進行了分析。
策劃:趙潔 撰文:李文
圖片:gettyimages(除署名外)
幾點疑問
●這種「肉」蛋白含量高但是否優質蛋白?
●這種「肉」能否經得起烹飪?
●這種「肉」里氨基酸的配比是怎樣的?
●它跟雞蛋比,營養又如何?
●如果它根本就遠不如雞蛋,我們為啥要勞心
勞力去開發它作為高蛋白食物的功能呢?
「蛋白質含量高」的貓膩
「屎造肉」吸引眼球的一點,是它蛋白質含量很高,達到63%。曾晶舉了幾個日常富含蛋白質的食品的例子:「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是17%~18%,魚肉20%,雞肉蛋白質含量約為22%~23%,雞蛋在11%~12%。干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在36%左右。單從數據來看,這些傳統食品確實在蛋白質含量上還不如這種屎造肉。市面上有的蛋白粉甚至都達不到它的水平。」但是,曾晶也指出,例如除掉水分的肉鬆、牛肉乾,就比原本的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含量高並不一定意味著所包含的蛋白質營養就更豐富。而且,蛋白質也只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中的一種而已。單純的蛋白質含量高,並不見得就能從中獲得你所缺乏的營養。「蛋白質含量高」,對大眾而言,是很有吸引力,同時也是很具迷惑力的字眼。
高蛋白質不等於優蛋白質
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3%,即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8公斤。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2種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並在體內不斷進行代謝與更新。
我們每天的飲食,主要從瘦肉、蛋類、豆類、魚類、堅果及穀類食物中吸取蛋白質。可蛋白質的種類非常多,比如蛋清和蛋白中的蛋白質就不相同。不同的蛋白質,對人體的益處大小並不相同,因此,蛋白質也有優劣之分。
曾晶指出,日本的屎造肉雖然蛋白質含量豐富,但是因為資料有限,我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的蛋白質是否屬於優質的蛋白質。目前,營養學家們在評價蛋白質的優劣時,通常以雞蛋蛋白質為優質蛋白質的標準。通常我們從蛋類、奶製品、禽肉、魚類中能吸收到優質蛋白質。「所以我們通常不建議正在長身體的兒童、青少年吃素,就是這個原因。」曾晶說。烹飪時的溫度高,會造成維生素的分解,但對蛋白質的影響並不大。而我們通常推薦吃煮雞蛋、蒸水蛋,也主要是因為這兩種烹飪方法使人體更容易吸收雞蛋中的蛋白質。而炒蛋、煎蛋,則因為油脂的關係,會給我們的吸收造成一定的阻礙。
那麼屎造肉能否經得起烹飪?這種「肉」里氨基酸的配比是怎樣的?它跟雞蛋比,營養又如何?如果它根本就遠不如雞蛋,我們為啥要勞心勞力去開發它作為高蛋白食物的功能呢?
倫理、心理都很難接受
對於吃屎造肉,絕大多數人難以接受的原因恐怕更多還是心理上的。不同族群的諸多文化都將入口的食物與排泄物盡量遠離。潔凈與污穢好似對立的兩極,構成我們心底的兩個相區分的基本範疇。
曾晶認為,日本的這項發明,讓人從倫理、心理上很難接受。記者想起動物世界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狗似乎就喜歡吃屎,屎殼郎也喜歡滾糞球,還有蟑螂爸爸,據報道,它們會吃鳥糞以獲取氮,保證幼蟲的營養。這些例子是否說明,人類對吃屎的排斥,僅僅是文化心理在作怪?我們只要把自己拉低到動物的層面,就沒啥接受不了的?曾晶則認為,雖然狗改不了吃屎,但是狗通常不會吃自己的屎。屎殼郎和蟑螂也一樣。這些動物是從其他動物的排泄物中吸收自己缺乏的營養物質,但它們誰也沒有再從自己的排泄物中獲取養分。「不吃自己的糞便,恐怕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記者想繼續試著為池田光行的發明找些心理上能合理化的理由出來。如果是在極端的生存環境中是不是可以破戒呢?漂流在海上的人不是就靠喝尿來維持生命嗎?「但是,人體對食物的需求其實不如對水和空氣的需要來得迫切。沒有水的情況下,最多7天人就玩完了。可沒有食物,有些人可以頂個一兩個月。喝尿的情況,主要是從中獲得水分,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誰為了求生而吃大便的。」這樣看來,屎造肉被認可,要面臨的生命倫理底線挑戰恐怕是相當大的了。
池田光行也對媒體強調了自己發明的環保、綠色一面。但是,他的提煉、純化過程還真不見得就環保、節能、綠色。「其實,在食品領域,我們還有很多新領域等待開發,比如海洋中豐富的海藻資源,就很可能成為營養豐富又方便獲取的人類食品新來源之一。雖然自然環境的狀況不樂觀,但我們的食物來源,遠沒緊張急迫到要從自己大便里提取營養的程度。」曾晶說。
屎造肉蛋白質含量高達63%
最近,被討論得最熱鬧的科技新聞,當屬日本科學家的另類嘗試——屎造肉了。據多家媒體報道,日本岡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池田光行,應東京城市污水處理公司的要求,尋找一種處理城市生活中產生的大量人類排泄物的方法時,他竟然找到了一種讓人目瞪口呆的方案:製作食品!池田光行發現人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是細菌作用的結果。他的研究小組從糞便中將這些蛋白質提取出來,製成人造「牛排」,並使用色素將它染成肉類的紅色。研究人員還使用了催化劑,並放入爆炸容器中製成人造肉品。這種「屎造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63%,另外還有25%的碳水化合物,3%的脂類,以及9%的礦物質!
參與調查的公眾反映這種「屎造肉」嘗起來味道不錯,有點像牛肉。研究組稱,這樣的「肉類」意義重大,它們對於環境的友好程度要遠高過真正的牛肉。當然,目前,這種肉的價格要比普通牛肉貴10~20倍,這是由於研究開發費用的緣故。研究組希望他們能最終將價格降下來。池田光行認為,這種肉品的綠色屬性將最終幫助消費者克服心理障礙,並逐漸接受這種新鮮事物。
記者查閱了相關研究資料,發現目前的糞便污水,通常都是通過城市下水管道集中到污水處理廠處理。有一些地方的糞便污水,沒有經過很好的凈化處理,就排入了江河湖海。而未經處理就被直接用於農田的糞便,會引發飲用水污染、傳染病流行等問題。
日本科學家的另類發明,讓我們覺得難以接受。堆肥仍然是目前糞便主要的用途。至於造食品,無疑是前衛得有點讓人招架不住的招數。屎造肉的前景真的如此燦爛嗎?記者採訪了武警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曾晶。從專業角度,她認為,這屎造肉的價值,還有很多值得進一步考量之處。
該不該叫「肉」?
雖然池田光行的實驗稱,屎造肉味道很像牛肉,但是曾晶指出,天然的肉類和用糞便再造出來的「肉」,至少在組織構造上是不可能相同的,至於化學成分上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也會有區別。天然的來自活體動物的肉類,一定可以看到細胞膜、細胞核、肌纖維等組織結構。大便造的「肉」一定沒有這些結構。天然的肉類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還有鋅、鐵、B族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人工合成的屎造肉,沒有如此豐富的化學成分。這樣看來,這用大便造出來的、吃起來像牛肉乾一樣的東西,是不是該叫做「肉」還應該畫個問號。「屎造肉應該是經過提煉、純化過程,並添加了一些賦形物、調味劑、添加劑、色素等東西人工造出來的。添加的這些東西,對人體會有些什麼影響,有沒有潛在危害,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曾晶說。
曾晶指出,在人類的糞便里,有食物的殘渣、脫落的腸壁細胞,還有大量的細菌,它們都含有蛋白質。但是,作為排泄物的大便,除了蛋白質以外,還包含了許多代謝廢物以及有毒物質。包含有害致病原的糞便一旦污染了水源,再被人們飲用,就會傳播腸道疾病如霍亂、甲肝等傳染性疾病。這就使得,我們不能直接排放糞便污水到江河湖海中,而必須要先經過凈化處理,再進行排放。所以,想要利用或者說是吃糞便,可能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凈化處理這些糞便,杜絕疾病傳播的可能。這恐怕比提取大便中的蛋白質更加費時、費力、費成本。
推薦閱讀:
※巴比倫計劃:薩達姆的破碎原子夢
※抖音也可以用電腦刷?前方高能!
※Facebook營銷分析系列2:如何開始使用Facebook Analytics?
※聚焦Unite Beijing 2018,聚焦微事雲
※恐懼被「反監控」?喬安網路攝像機加密技術之八大安全防線構築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