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中國式巨嬰」嗎?

我們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事實有關——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這樣的成年人,是巨嬰。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稱自己為「寶寶」,動不動就是「寶寶心裡苦」,一犯錯就借口說「人家還只是個孩子啊」。如果這一切放在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身上,我們大可置之一笑,保持寬容心,可是如果這些話是從一個個成年人口中說出,我們就不得不保持警惕。因為這很可能是一批「中華土味巨嬰」們的託詞。

依賴、自私、脾氣大,而當嬰兒成長為成人,心理狀態卻還處在母嬰共生 、全能自戀、偏執分裂狀態下時,就被江湖人稱之為『巨嬰』。嬰兒的心理成長分為三部分,即共生期、分離和個性化期以及俄狄浦斯期,而照書中所述大部分中國成年人的心理狀態還處在第一階段,心理年齡不足一歲。

一個人有生理年齡,也有心理年齡,一個民族,也可以說有一個集體心理年齡。國內的精神分析學界有一個基本共識: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有超過一歲。而我還有一個更激進的判斷——沒有超過6個月。這樣的成年人,是巨嬰。

01

共生、全能自戀、偏執分裂,這是巨嬰的三大心理特徵。

6個月前的嬰兒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甚至和世界都是一體的。這種共生心理,就是集體主義的源頭。嬰兒覺得,他一動念頭,世界就該圍著他轉。這是嬰兒和巨嬰最核心的心理,在任何一個共同體內,巨嬰們都在爭奪唯一說了算的話語權。

而共生和全能自戀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共生絞殺」:我必須和你共生在一起,我不能獨自生存,而你必須聽我的。這在一切中國式關係中都可以看到,比如孝順:父母不能獨自生活,必須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而孩子必須聽父母的。

小嬰兒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活在極端對立的兩種感覺中:一旦被照顧得很好,全能自戀得到充分滿足,他就會有神一般的感覺;一旦沒有被照顧好,他就陷入徹底無助,同時也會生出暴怒。

02

「中國式巨嬰」,他們真把自己當成了「寶寶」。

反觀當下社會,遍地的「公主病」「王子病」層出不窮,這些其實都是披著成人外衣的「巨嬰。在大學校園中,「巨嬰」也不是稀有物種,「大學生把積攢了一個月的臟衣服郵寄回家」「武漢媽媽連夜坐飛機為在東北上大學的兒子送感冒藥」這樣的新聞也不再新鮮。我們驚奇地發現,很多人將之視為平常,中國人將「中庸」精神發揮到極致,很快地便將「巨嬰」納入到文化的大染缸中。這看似充滿溫情的舉動,其實是對獨立人格的無意識溺殺。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曾說:「叫自己親愛的,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被愛。」不想長大其實是成年人的普遍心理,畢竟現實充滿著「骨感」,誰都想給自己一些慰藉,叫聲「寶寶」也無可厚非。但可怕的是,很多人走不出這個自我營造的假象,他們真把自己當成了「寶寶」。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巨嬰」絕不是什麼褒義詞。「中國式巨嬰」們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可他們想要的往往不是棒棒糖,而是成人世界裡最現實的世俗。

每一個無法「獨立行走」的巨嬰背後,都有一群以愛的名義卻做著溺殺之事的家長。母愛的泛濫、父愛的缺失、喪偶式家庭的畸形生長以及「愧疚式」的放縱嬌養都給「巨嬰」們一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於是他們不自覺地蜷縮進童年的身體,一遍遍催眠自己,獲得虛幻的自我安慰。

03

「控制型父母+沒限度的嬌養=一個一輩子無法斷奶的巨嬰」。

在心理學的角度,「六個月以後,孩子還和媽媽共生在一起,或者媽媽和孩子共生在一起,這都叫作病態共生」。由於傳統家庭模式的傳承,現在90%的中國人都活在病態共生的狀態里。我們必須時刻懷有警惕,警醒自己不要貪圖安逸,在父母的羽翼下做一隻永遠不知飛翔為何物的雛鳥。即使不是物質層面,我們也必須在精神層面上從這種病態里擺脫出來。

有時候,人們把「巨嬰」當成了自己逃避現實、自我安慰的「防空洞」,把生活的壓力、事業的不順、婚姻的不如意一股腦地倒進去,把外部世界想像成洪水猛獸,故步自封,畫地為牢。「中國式巨嬰」們應該放寬心態,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敵意與惡意,更多時候,只是其虛弱內心向外界投射的結果。

王爾德曾說:「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愛自己」的前提便是獨立人格、正視人生,從容面對生活,學會和自己和解。也只有這樣,「中國式巨嬰」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

推薦閱讀:

演算法系列之二十:計算中國農曆(二)
?張宏傑:中國人為何會變成今天這樣?
紀碩鳴:鳳凰十五年見證中國巨變
解密「天圓地方」的真實含義,不要再誤解中國文化了!
方圓捨得:中國式的人生智慧

TAG:中國 | 孩子 | 中國式 | 巨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