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思 | 徐山:《老子》「故大制不割」辨正

徐山:《老子》「故大制不割」辨正

【摘要】

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故大制不割」一句誤讀至今。「故大制不割」中的「制」,用的是「制」一詞的本義,即截割木材義。「大制不割」的字面義即大手筆地截割木材(反而)是不割。「大制不割」四字格句型屬於《老子》第七十八章論及的「正言若反」的表達形式。「故大制不割」作為第二十八章的小結句,其「大制」對應於前文的「朴散成器」之義,而「不割」則對應於前文的「聖人用之則為官長」之義,並且以「正言若反」的四字格形式表達了第二十八章朴散歸朴的章旨。

  

【關鍵詞】

老子;故大制不割;正言若反;訓詁學;文脈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故大制不割」一句為《老子》第二十八章文,現將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引錄如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章末的小結句「故大制不割」,河上公註:「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無所傷割。治身則以天道制情慾,不害精神也。」王弼註:「『大制』者,以天下之心為心,故無割也。」河上公釋「故大制不割」的「制」為「制御」義,不確。王弼注亦未點明「大制」之義。「故大制不割」一句究竟義指什麼,和上文有什麼文脈關係,仍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從而揭示該章的章旨所在。

二、《老子》第二十八章「故大制不割」之前諸句的文脈梳理

  

   下面來逐句討論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故大制不割」之前諸句的含義以及句與句之間的意義關係方式。

  

   「朴散則為器」之前為「知其雄,守其雌」等三部分的排比句。所謂「知其雄,守其雌」,即對「雄-雌」對立體構成雙方的態度是了解「雄」卻駐守於「雌」。《老子》一書中充滿著各種對立體,如「有-無」、「雄-雌」、「剛強-柔弱」「貴-賤」等,在這些成對的反義詞里,世俗的眼光是肯定前者,同時常常忽略了後者。而老子卻不然,在了解前者的同時,將重點落實在後者,並充分挖掘後者的主導作用。

  

   「守其雌、黑、辱」,「為天下谿、式、谷」,即處於低下的姿態,並且擁有「常德」而「復歸於嬰兒、無極、朴」。所謂「復歸於嬰兒」狀態,即以「守其雌」的方式回歸《老子》第十章「專(摶)氣致柔,能嬰兒乎」的「專(摶)氣致柔」。所謂「復歸於無極」,即以「守其黑」的方式回歸本源「道」的無終極狀態,而「道」的「無極」狀態猶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描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所謂「復歸於朴」,即以「守其辱」的方式回歸朴木未經加工雕琢的狀態,猶如《老子》第十九章的「見素抱樸」。

  

   「朴散則為器」,該句申說上句「復歸於朴」的「朴」話題。《說文·木部》:「樸,木素也。」段玉裁註:「素猶質也。以木為質,未彫飾,如瓦器之坯然。」《論衡·量知》:「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朴散則為器」,義即原本是未加工成器的整木料被分散做成各種器物。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義即聖人使用這些器物並成為它們的長官。

三、「故大制不割」的異文情況

  

   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章末為「故大制不割」,而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均作「夫大制無割」①,下接對應於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九章的內容,且「夫大制無割」之後並無分章符號。北京大學所藏的西漢中期竹簡本《老子》作「大制無畍(割)」四字②,在分章方面和王弼本《老子》有所不同,「大制無畍(割)」四字不是位於對應於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的章末,而是位於對應於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九章的章首,即「大制無畍(割)」四字之後為「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從上述王弼本「故大制不割」的異文可以看到有兩方面的問題需要討論,一是原始本究竟應是「大制不割」還是「大制無割」?二是原始本究竟應是王弼本《老子》的「故」從而文脈承前文而來,還是像帛書《老子》甲本、乙本的「夫」從而和前文不一定有明顯的文脈關係,或者是像北京大學所藏的西漢中期竹簡本《老子》那樣分章理解?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大制不割」的「割」是動詞,所以動詞前的否定詞應是否定副詞「不」而不是動詞「無」。《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其中亦為「不割」的偏正片語搭配。《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象無形」,因其中的「隅、形」均為名詞,所以前面的否定詞為動詞「無」。經過上述分析,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的「大制不割」當存其舊,而帛書《老子》甲本、乙本的「大制無割」以及北京大學所藏的西漢中期竹簡本《老子》的「大制無畍(割)」,其中的「無」均為改動後所致。

  

   而第二個問題,則需在下文對「大制不割」進行考辨之後再來回答。

四、「故大制不割」正解

  

   《說文·刀部》:「制,裁也。從刀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並收了「制」的古文,其古文形體為左邊的「未」旁有三斜劃,右邊為「刀」。段玉裁註:「《衣部》曰:『裁,製衣也。』『製,裁衣也。』此『裁』之本義。此雲『制,裁也』,『裁』之引伸之義。古多假『折』為『制』。……」

  

   裘錫圭《說字小記》在「說『制』」一節中認為:「古文字的『折』象以斤砍斷樹木,『制』所象的應該是以刀截割木材。……《禮記·郊特牲》『詔祝於室, 坐屍於堂』句鄭玄注,有『主人親制其肝』語,《正義》訓『制』為『割』。…… 『制』『折』二字不但形義相近, 而且上古音極為接近。……『制』字左旁斷為三截的形體較為原始,從『未』的寫法是由它變來的。」③裘錫圭解釋「制」的形、聲、義三者均得之,當從,而「折、制」兩字上古音均為章母月部,④且形體義和詞義相近,兩字當為同源詞關係。

  

   綜上所述,「制」的早期形體左旁為斷木狀,其形體義是以刀截割木狀,「制」的本義為截割木材,而「制」的裁衣義為引申義,後來形體上又分化出「製」字來承擔「制」的裁衣義。

  

   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故大制不割」中的「制」,用的正是「制」一詞的本義,即截割木材義,此「制」義承上文的「朴散」而來。另外「制」和「割」在「截割」義上又是同義詞關係。「故大制不割」,其字面義即所以大手筆地截割木材(反而)是不割。

五、「大制不割」為「正言若反」的表達形式

  

   作為《老子》第二十八章章末出現的「大制不割」,其四字格以及內容則屬於《老子》第七十八章論及的「正言若反」的表達形式。以下是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七十八章的內容: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

  

   有關「正言若反」的含義,高延第《老子證義》:「此語並發明上下篇玄言之旨。凡篇中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柔弱勝堅強』,『不益生則久生』,『無為則有為』,『不爭莫與爭』,『知不言,言不知』,『損而益,益損』,言相反而理相成,皆『正言』也。」⑤高說「正言」之義,得之。

  

   「正言若反」,義即(老子認為是)正常的言論好像(與世俗價值)相反,這樣老子便自我闡明了老子式「正言」的產生途徑。老子是世俗價值的顛覆者,老子式的「正言」是在世俗價值的判斷基礎上加以否定而產生的。

  

   《老子》書中在處理各種對立面時,在「正言若反」的原則指導下,呈現出許多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如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第三十九章「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第五十二章的「守柔曰強」。尤其是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以及第五十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均由四字格的排比句構成。

  

   就「大制不割」而言,在世俗的眼光里其「制」的本性是制而易割的,然而老子的「正言」與世俗價值相反,認為應是「大制不割」。

  

   在「正言若反」的四字格中,和「大制不割」構成形式相仿的還有第四十一章的「大象無形」,其句型特點為「大 + 動詞1/名詞1 + 不/無 + 動詞2/名詞2」。「大制不割」屬於「大 + 動詞1 + 不 + 動詞2」句型,其中的「動詞1(制)」和「動詞2(割)」兩個詞是同義詞關係,而「大象無形」則屬於「大 +名詞1 + 無 + 名詞2」 句型,其中的「名詞1(象)」和「名詞2(形)」兩個詞是同義詞關係。

六、小結句「故大制不割」和上文的文脈關係

  

   「故大制不割」之前「復歸於朴」一句中的「朴」,義指未加工成器的整木料,而「朴散」也就是後文「大制不割」的「制」義,所以「朴散成器」即制(截割木材)而成器義。「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然而聖人又是如何使用並管理這些器物呢?其具體措施就是第二十八章一開始就論及的那些方法,即有所「知」有所「守」,從而回歸「嬰兒、無極、朴」的狀態,而「故大制不割」的「不割」亦即強調了回歸「朴」的狀態。由此可見,「故大制不割」作為該章的小結句,其「大制」對應於前文的「朴散成器」之義,而「不割」則對應於前文的「聖人用之則為官長」之義,並用「正言若反」的四字格加以概括,顯得簡潔有力。簡言之,「大制不割」是以「正言若反」的四字格形式表達了第二十八章朴散歸朴的章旨。

  

   最後來回答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八章章末「故大制不割」的異文問題。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均作「夫大制無割」,表明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已不明「大制不割」的真正含義,看不出「故大制不割」的「故」是如何推論出來的,遂將原文的「故」改成「夫」,這樣帛書《老子》甲本、乙本「夫大制無割」和前文原有的文脈關係被削弱了。另外,北京大學所藏的西漢中期竹簡本《老子》作「大制無畍(割)」四字,同樣反映了對本不分章的《老子》後來在理解原文本並進行分章時出現的困惑,遂將原文中的「故」刪去,並將「大制無畍(割)」四字處理成出現在對應於王弼本《老子》的第二十九章的章首。然而,這樣的處理致使「大制無畍(割)」一句不僅割裂了原來與前文緊密相連的文脈關係,同時「大制無畍(割)」在章首出現仍有突兀之感。

[附註]

   ①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375頁。

   ②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8頁。

   ③裘錫圭:《說字小記》,《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第11-12頁。

   ④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第19頁, 第52頁。

   ⑤引自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第213頁。

本文原刊於《安徽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

本文轉載自愛思想網: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3679.html 文本編輯:令狐橙子

推薦閱讀:

學海泛舟的文件夾【哲思小語9】
【哲思與感悟】之三十五
【象棋哲思】張晨:象棋七子之道
哲思小語(180)
啟迪心智的哲思睿語(108句),句句文辭優美,字字沁人心脾!

TAG:哲思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