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力2.0:把無奈的「等待」升級為愛的「推動」

● 當孩子面對挑戰總是猶豫不前時,我們是一直被動地「等待」下去,還是可以主動做點什麼?● 當孩子退縮時,我們是否應該「接納」他的逃避?● 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和放棄之後,孩子是會安然享受結果,還是會倍受困擾?● 「推動」孩子接受挑戰,是否有悖於「接納孩子」的理念?● 「有益的推動」與「有害的強迫」區別在哪裡?
卡在現實中的信仰我們一直相信成長需要等待,尊重和接納,是讓孩子幸福的法寶。然而現實卻不斷挑戰我們的信仰
本世紀初,「愛與自由」的思想觸動了無數人內心深處的柔軟點,也因此引發了教育觀的質變。我們在「弟子規」的訓導中成年,卻恍然發現:原來,人是可以被尊重著長大的。於是我們鼓起勇氣顛覆了以往,開始追求新的信念,為了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更為了在自己內心開闢一塊不一樣的天地。似乎,我們漸漸接受了一個信仰:只要滿懷愛心地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就會有快樂的童年,就會有幸福的人生。即使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我們也只需要接納和等待。然而,現實卻在不停地挑戰著我們的信仰。有一次半夜3點,佳佳媽媽突然打電話來:「幫我想個辦法吧,她還沒睡,這已經10天了!」事情是這樣,5歲的佳佳不知從哪裡明白了「每個人都會死」的概念,於是每晚都熬著不睡,因為怕「再也醒不過來」。媽媽極具耐心地陪伴到第10天,終於瀕臨崩潰:「我理解孩子,也接納孩子,但是就這樣陪下去,你說,真的能陪好嗎?我等不下去了!」類似的事情有很多,雖然表現各異,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比如,墨墨儘管非常喜歡跳舞,但卻一直拒絕上台參加表演。媽媽雖然始終沒有強迫她,但早就發現墨墨坐在台下當觀眾時並不開心:看著小夥伴在台上興高采烈,墨墨眼裡充滿著羨慕和失落。再比如,秋秋其實很想學會輪滑,但一到上課前就別彆扭扭地不想去。媽媽要是說「算了,不上就不上了吧」,秋秋只會高興1分鐘,過後又會不停地磨嘰著說「還是想學」。這類情況發生時,一方面我們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本能地產生「必須做點什麼」的衝動,可是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果我們主動採取行動,是否又違背了「理解、尊重、接納」的信仰。結果,我們被卡住了(也許這種被卡住的無力感,遠比具體問題本身要令人痛苦)。此外,時下還有一種超越世俗的說法:讓我們欣賞孩子膽小、害羞的天性吧。必須承認,對於已經成年的我們,這確實是值得努力的心靈成長的目標。然而,在自我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關注孩子的真實感受。就算我們真心在欣賞,但是孩子對於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後退和放棄,是悠然自得,還是無奈失落?不要聽他嘴裡怎麼回答,他的眼神和表情才是真正的答案。
每個孩子都渴望前進,但是當前進的路上出現他無法自己越過的阻礙時,孩子不僅需要我們說「爸爸媽媽依然愛你」,而且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說——「來,咱們一起解決它」。
升級「遊戲力」隨著翻譯《遊戲力2》的進展,我對遊戲力的理解也得到了重要升級。以前「沒辦法,慢慢來」的情況,在現在變成了「有辦法,試一試」。
*註:本文作者為《遊戲力》及《遊戲力2》的譯者。
寒假第一天,孩子們為了慶祝,決定來一場家庭電影。兒子建議重溫《侏羅紀公園》。女兒一如既往地支持哥哥,可是沒想到被逼真的恐龍畫面嚇到了。之後的幾天里,她不敢一個人待在房間里,不敢進儲藏間拿衣服,甚至不敢自己上衛生間。這天我正在廚房,女兒跑過來說:「我要做閱讀作業了,可是書在卧室里,我不敢一個人去拿......我知道恐龍已經滅絕了,可只要一想起來,我還是怕的要命!」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前,那我只會認真地表達理解和尊重:「可不是么,恐龍就是挺可怕的。」然後......說實話,然後我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多半就陪她去拿了。遊戲力的核心是「聯結」(connection,即親密的親子關係)。作為遊戲力最早的學習者,我一向堅定不移地把「聯結」放在首位。以前在這個信條下,除了必要的規則之外,我幾乎不會強迫孩子,而這種「毫不強迫」的做法,表面上似乎也符合某些新興的教育觀,比如「等待」、「慢養」。然而,如今情況有了變化。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中,隨著翻譯《遊戲力2》的進展,我對遊戲力的理解也得到了重要升級。以前「沒辦法,慢慢來」的情況,在現在變成了「有辦法,試一試」。

我放下手裡的東西,「同仇敵愾」地說:「『嚇人毛』又來搗亂了,是不是?」

女兒也「氣憤」地點點頭。其實她清楚地知道,困擾自己的不是恐龍,而是害怕的情緒。
心理學中有一個應對情緒的重要手段,叫做「外化(externalization)」,目的是把造成困擾的某種情緒,從孩子身上剝離出來。例如在這裡,女兒把害怕的情緒外化成一個具體形象,並取名「嚇人毛」。這樣,我們就可以直觀地上演「大戰嚇人毛」的遊戲,過程中她可以獲得充分的掌控感。這種形象生動的方式,遠比抽象地教導孩子「用理智控制情緒」要有效得多。同時,外化又可以避免孩子因為一時的害怕,而產生整體的自我否定(我是個膽小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方式中,父母不再是站在一旁的說教者(說教往往會損害親密關係),而成為和孩子並肩戰鬥的行動參與者,從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
接著,我「認真」地問:「現在害怕到幾?」「大概是6吧。」
用「恐懼測量計」測出害怕的程度,是剛剛從《遊戲力2》中學到的。開始我還怕孩子理解不了,沒想到她不僅很快理解了,而且非常接受。有了這個工具,我們既可以幫孩子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情緒,又可以確定下一步應該採取哪一類行動。
「好極了!那咱們把嚇人毛『甩暈』,還是把它『吹暈』?」
這兩個方法也是新入手的。「甩暈」就是甩手,像要甩干手上的水那樣。「吹暈」就是緩緩吹氣,就像眼前有一碗熱湯,要把它吹涼那樣。這類方法的原理是:主動的身體運動,可以改變大腦的工作狀態,從而有效地緩解緊張感。

「把它吹暈!」女兒顯然認為吹氣運動更適合自己。

接下來,我們開始一起「吹暈嚇人毛」:閉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吹氣。之所以要緩緩地吹,是因為這樣能最有效地調動情緒自控的神經系統。當然,我們編了一個滑稽的理由:嚇人毛不怕大風,但是最怕小風吹癢它。

10次之後,我問:「怎麼樣,現在的害怕是幾?」女兒煞有介事,凝神摸了摸胸口,說:「3,差不多是3。」「好,開始行動!」按照我們這幾天的練習,只要害怕的程度降到3,女兒就自己衝進房間,儘快把事情做了。如果中途害怕程度又上升了,就喊我去救援。開始兩次,她還急匆匆的,做完事就趕緊衝出來,但後來就越來越從容了。這次,她只是快步走進卧室,轉了一圈找到書,然後快步走出來,並跟我擊掌慶祝大功告成,臉上帶著「戰勝嚇人毛」後的得意。當然,為了描述方便,我省略了中間很多過程。事實上,這件事大約持續了一星期,全程循序漸進,從最初我同她一起做甩手、吹氣等放鬆活動,並需要跟在她身後一起進房間,到最後她獨自做放鬆活動,獨自進房間。我想借這件事分享的,是自己對遊戲力的理解升級:
1.「聯結」(包括理解、尊重和接納),仍然是養育中不可動搖的地基,「等待」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過程;2.有些時候,就算我們做得再完美,孩子也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擾,並需要我們用適當的方式幫助他們擺脫出來,繼續向前;3.對於我們自己,雖然「在無奈中慢慢來」確實是重要的修鍊,但是「在困難中想辦法」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成長呢?
***如果你還有耐心繼續讀,以下補充信息摘自《遊戲力2》譯者序***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接納和等待,他還需要我們主動伸出援手。

…… ……人類的特徵之一,就是成年後會忘記幼年時的感受。作為成人的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用「無憂無慮」之類的詞語去描述孩子的童年。然而事實上,童年是多種元素的混合,其中的確有幸福與快樂,但也一定有恐懼、憤怒和悲傷。如果這些負面感受悄悄地積累起來,就會演變為孩子成長中最大的隱形障礙——童年焦慮。童年焦慮有各種各樣的表現:羞於表達自己;不敢嘗試新事物;與人交往時扭扭捏捏;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做事情必須完美;做選擇時遲疑不決;很難接受生活中的小變化;常常因為小事而發脾氣或不高興;壞情緒產生後很長時間才能平靜下來;表面上順從安靜,實際上並不開心;等等。假如類似的情形經常發生,那麼說明孩子已經陷入持續的困擾,既無法自己擺脫,又無法直接表達。此時,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孩子的內心訴說絕不再是「請接納並等待我的成長」,而是「爸爸媽媽,現在我需要幫助」。這並不是科恩博士(《遊戲力》作者)一個人的觀點。近年來神經科學的突破性進展,更加明確地解釋了孩子成長中的需求。專門研究人際交往與神經發育的神經心理學教授科佐利諾(Louis Cozolino)博士認為,孩子從成人那裡需要的不是靜態的陪伴,而是動態的交互,尤其在遇到挑戰時,更需要成人主動提供恰當的支持。對此,專門研究情緒自控的神經學家舒爾(Allan Schore)博士則更加具體地指出,孩子的神經機制尚未成熟,在面對過大的挑戰時還無法有效調節本能衝動所造成的巨大壓力,這時他只有在成人的幫助下,才能逐步調節情緒衝動。及時調節情緒衝動,是神經機製得以健康發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如果孩子在童年能夠得到及時和有效的幫助,那麼他將逐步發育形成良好的情緒自控的神經路徑,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那麼他的情緒自控的神經機制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孩子在成長中必然要不斷面對挑戰和壓力,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卻證明,過度的緊張和壓力是造成絕大部分兒童心理問題的根源。難道我們遇到的,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對此,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的舒爾和科佐利諾,還是在第一線解決具體問題的科恩,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壓力並不可怕,恰當的壓力反而是成長中的必需;可怕的是持續的壓力,而導致壓力持續的原因,則是孩子沒有得到來自成人的及時幫助。因此,我們要做的既不是強迫孩子咬牙硬挺(因為強迫只會增加壓力),也不是幫孩子逃避挑戰(其實是我們自己想逃),而是幫孩子在面對挑戰時有效地緩解壓力,從而能夠繼續向前。…… ……

推薦閱讀:

今時悴顏,遮幾許無奈,掩半世迷茫
人生從無奈到圓熟
無奈卻比精彩多
潛規則:曝光售樓小姐的無奈隱私
大明帝國最後的名將白文選 為了永曆陛下強攻緬甸 最後無奈投降

TAG:遊戲 | 無奈 | 等待 | 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