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工業4.0」智造之路走到哪一步了?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和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但不少製造業企業卻處於較落後的階段,升級的難度壓力巨大。

從4年前誕生的一個新詞,到如今逢人必談的熱詞。工業4.0充斥了漢諾威工業展的展館、論壇和企業標語。但在展會外,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否言過其實的爭論並未停止。工業4.0之路走到哪一步了?記者帶著這個問題對話多名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

1夢想已經部分成真

  「工業4.0已經準備好投入應用了。」德國人工智r能研究中心教授、智能工廠創始人德特勒夫·齊爾克告訴記者。

  齊爾克展示了智能工廠的一條名片盒生產線。當個人訂製的信息通過射頻技術被輸入到產品零部件上,這些零部件就彷彿被「植入智慧」,在它們通過生產設備時,會向後者發送指令,「指揮」設備生產用戶個性化訂製的名片盒。這條流水線上有16家世界知名企業、研究機構的參與,包括博世、IBM、費斯托、菲尼克斯電氣等。在同一個標準、體系之下,許多生產環節還能夠靈活組合、增減。

  與去年不同,今年的智能工廠再次升級,同場亮相的還有多個企業的「武功秘籍」—為智能工廠設計的通用「基礎設施箱」,菲尼克斯電氣提供了跨模塊的信息收集分析技術,泰科電子使得生產過程無縫銜接和高能效成為可能……「這是世界首個製造商獨立的工業4.0體系,多項技術都被證明成熟可行,智能工廠已經從夢想向現實邁進了一大步。」齊爾克說。【e-works公眾號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在不少企業中,這種夢想已部分成真。德國信息、通信和新媒體協會13日公布調查顯示,目前德國主要工業領域中,44%的企業已採用工業4.0相關的生產和技術模式。西門子在德國建起了工業4.0的示範工廠。

2虛實就這樣結合了

  在漢諾威,不同企業對於工業4.0的解讀也不盡相同。製造商宣稱要讓「產品成為信息載體」,軟體提供商打出標語是「輕鬆相連」,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專註於智能設計和生產。

  「每個企業的切入點都不同。」微軟公司亞太製造業總監劉漢強告訴記者,以往微軟對許多企業客戶並不了解,雖然使用同一個平台,卻隔著無形的牆。「客戶希望從產品設計到生產製作、配送安裝都有完整的數碼體驗,對於複雜的工業問題也希望用更簡潔、可視化的方式了解,不用等到拆開整台汽車才知道問題所在」。微軟選擇在產品設計上和客戶進行更緊密的合作,「虛實就這樣結合了。

  埃森哲數字技術服務全球總裁邁克爾·薩克利夫告訴記者,工業4.0將會帶來兩類改變,一部分製造業企業將改變陳舊的生產方式。另一種改變是,企業在出售產品的同時提供相應的服務,「這樣的產業更有可持續性。

  薩克利夫舉例說,運輸公司管理者並不知道每年要更換多少輪胎,而某著名輪胎公司的解決方案是,在卡車的引擎和輪胎上裝備感測器,收集有關燃油消耗、胎壓胎溫、車速以及位置等數據信息,並將之傳送至雲端,由專家團隊分析並向車隊管理人員提出建議,選擇該項服務的客戶能夠按照駕駛里程購買輪胎。

3中企可跨越式發展

  但也有德國媒體用「時髦話」來形容工業4.0這一概念。

  德國信息技術服務商CSC對德國、奧地利、瑞士三國900名企業家調研後發現,約一半的企業家表示不了解工業4.0,德國企業中就有40%。大約四分之一受訪者雖然熟悉這一概念,但卻不理解其內涵。許多中小型企業還沒有開始制定對策。在採訪中,許多企業負責人都對工業4.0表示陌生。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和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但不少製造業企業卻處於較落後的階段,升級的難度壓力巨大。薩克利夫認為,中國企業並不需要像德國同行一樣按部就班的升級改造,而是可以考慮跨越式發展,「如果讓我在中國新建企業,我會將德國工業中較好的模式套用過去。」另外,薩克利夫表示,中國製造業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創新從世界各個角落出現,當它與技術、設備、管理等知識整合起來,中國製造並不落後於世界。」

4專家眼上中的中國製造2025

  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到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國製造2025」成為這一個月以來全民熱議的話題。這部被認為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近期將對外頒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製造2025」的背後凝聚了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專家兩年多的研究成果——中國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諮詢項目為「中國製造2025」提供了堅實的科學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指出,我國製造業較為突出的有三大問題:一是創新能力不強,二是核心技術薄弱、共性技術缺位,三是資源浪費、污染嚴重。

  除了「內憂」,還有「外患」。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著發達國家蓄勢佔優和新興經濟體追趕比拼的兩頭擠壓和雙重挑戰。

  2014年1月7日,馬凱副總理專題聽取了中國工程院的階段性成果彙報,對「製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給予充分肯定,同時認為應該由諮詢轉變為行動,要求由工信部牽頭,聯合多部委、中國工程院等方面,儘快制定「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

  「中國製造2025」只是中國邁向製造強國的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製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提出,力爭用30年時間,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2025年,使中國製造業邁入製造強國行列;2035年,使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的中等水平;2045年,使中國製造業綜合實力邁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事實上,中國的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比如德國已經實現了工業1.0、2.0、3.0,正在向工業4.0邁進。

而中國要後來居上,實現跨越發展,發展方式必然是一個「並聯式」的發展過程,要求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也就是工業2.0、3.0、4.0同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製造2025』的任務就比德國實現『工業4.0』更加複雜、更加艱巨。」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說。

  通俗點講,中國製造業需要「補課」。「提升產品質量是要補的第一課。」朱高峰說。我國製造業每年直接質量損失超過2000億元,損害了國家信譽和形象。

  同時,強化製造基礎非常重要。柳百成認為,加強基礎研究,特別是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的研究,是提升製造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前提。

5「互聯網+」重塑生產價值鏈

  除了生產自動化,「互聯網+」風口下的中國製造業,也迎來了互聯網重塑生產價值鏈的機遇。

  3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會議提出,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e-works公眾號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將於近期正式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這一長期戰略性規劃是著眼於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大趨勢所制定,被譽為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

  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表示,完成從製造業大國向強國的轉變,智能製造將是主攻方向。工信部調查顯示,智能製造使目前很多工業企業縮短了研發周期,提高了設計效率,降低了研發成本。在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生產線上數控裝備比重達30%,近五年年均增長4個百分點。

  阿里巴巴天貓大家電負責人印井認為,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電商平台的大數據可以起到連接商家與消費者的作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喜好,經過大數據分析,將推動生產出更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這就是「C2B」模式。

  印井介紹說,天貓大家電本月將推出幾款消費者定製家電。他認為,在傳統的生產模式下,企業不能精準了解用戶需求,容易導致產品積壓。而在互聯網時代,電商平台的大數據是實時反饋給商家的。所以,「C2B」模式,是按需生產,有助於縮短供應鏈周期。

  IDG資本副總裁樓軍認為,「C2B」大數據定製模式是大趨勢,將深刻改變中國製造業。「傳統模式下,生產商通常採用全渠道大面積鋪貨戰略,這會帶來庫存壓力以及上游產業鏈應收賬期的問題。『C2B』定製模式,可以大幅壓縮庫存。」樓軍說。

  樓軍表示,目前一些個性化的定製生產服務,比如3D列印,大眾市場還沒有完全接受。「但定製模式是發展趨勢,有著光明的市場前景。」他說。

  近來,家電巨頭格力電器也把智能製造作為戰略發展方向。隨著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公司員工總數已從2012年的9萬人減少到目前的7萬人,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與海爾、美的等競爭對手一樣,格力也已宣布進軍智能家居領域。

  格力電器副總裁望靖東介紹說,格力中央空調將利用互聯網為用戶提供節能報告,相關參數傳輸回來進行在線體檢,從而及時為用戶提供保養和維修方案。

  同時,望靖東還表示,在生產層面,用戶使用情況的大數據會反饋到設計環節,有助於更好了解、發掘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附加:中國製造的時間定位與空間格局(作者:宋時磊)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別製造像中國製造一般,面臨著愛恨交加、充滿矛盾的不確定尷尬現實:在國內,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一度懷有集體心理恐慌,各種代購、海外淘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而對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產品則推崇備至,以擁有這些國家製造的產品視為一種榮耀和信仰,國人對中國製造的心態可以用魯迅的一句話來恰當描述:「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國際消費市場,中國製造無處不在又屢屢遭遇各種抵制,飽受爭議卻始終發展壯大,各國消費者視其為洪水猛獸又趨之若鶩,大肆謾罵又甘之如飴。

如何正確認識理解中國製造國內國外所遭遇的諸種怪現狀,中國製造又應該何去何從、走怎樣的一條發展道路,這一問題既是亟待廓清的重大思想意識問題,更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的偉大實踐,對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實現具有特殊意義。

  一、工業和製造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基礎

  傳統社會以農業的生產和發展為標誌,而現代社會則是以技術革命、工業化為發展基本動力。迄今為止,學界普遍認同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即以蒸汽技術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力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工業形式的變遷,工業的發展則推進了人類歷史的現代化進程。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我國發展經濟學權威學者譚崇台認為,現代化是指社會總體的轉變,包括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現代觀念的接受、人們態度的轉變和制度的變革等方面。

換言之,各個國家工業的發展引起經濟領域內生產力和生產方式迅速更新,進而引發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發生相應變化,這一持續不斷的變遷過程是現代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業化是現代社會的基礎,現代化物質形態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工業化,這是後發國家在經濟大建設和大發展時特別注重工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近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在近代到現代的轉化中,該思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並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是由於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社會基礎工業化進程仍在不斷加快發展。

  現代經濟以批量生產、交換來滿足需求並維持乃至擴大再生產為主要運行方式,在這一經濟活動中金融處於核心地位,工業則發揮基礎作用。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是世界最早進行工業化建設的國家,工業化的完成奠定了這些國家世界強國的地位。

工業化的標誌是工業生產總額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漸提升並佔據主導地位,農業所佔的比例逐漸下降。因此,一個國家工業在世界工業中所佔的比重決定了該國的經濟基礎,決定了該國的國際地位。而在工業生產中製造業則佔據重要位置,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

製造業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1960年美國製造業公司的利潤額占所有公司利潤總額的47%,製造業提供的就業機會佔整個就業市場的31%,68%的財富來源於製造業。目前,製造業佔美國經濟總量的13%,佔德國的27%,占日本的25%。

儘管美國製造業所佔比重有逐漸下滑的趨勢,但製造業的經濟總量一直在提升。正是因為工業和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如此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產業大轉移的背景下,發達國家和地區始終對本國工業的空心化懷有憂慮,一再重申工業的重要性,如美國近些年所提出的「再工業化」,鼓勵在外投資的本國企業回遷。

馬英九執政台灣後,積極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本土製造業。東盟、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充分利用豐富的勞動力,吸引外國資本投資本國製造業。發達國家在製造業領域的持續發力以及發展中國家對製造業的競爭,對中國處於關鍵發展歷史時期的製造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脅,擠壓了既有的生存空間,中國製造的前景充滿了眾多不可預測的挑戰。

  二、中國製造的三種時間

  要對客觀事物進行全面的認識理解就要放置到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把握,恩格斯說:「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以外的存在,同樣都是非常荒誕的事情。」

時間表示事物先後順序和持續運動的過程,它具有一維性和不可逆性,但有多面性,可以從不同的時間層面來觀察客觀事物。從認識論上對中國製造的現狀進行理解,則應從不同的時間層面進行剖析。

  第一,中國製造的歷史時間。製造業是個複雜的系統,需要各產業相互銜接,需要各生產部門相互配合,需要技術人員和生產員工的不斷積累、豐富和完善。成熟和發達的製造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生產實踐探索才會形成規模和氣候。

德國製造最初是恥辱的標誌,1887年8月英國議會修改《商標法》,規定英國本土或者殖民地市場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必須標註「德國製造」,以此將劣質的德國產品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德國人開始深刻自我反省,提出「用質量去競爭」,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才趕超英國製造。古代中國的商周鐘鼎、秦磚漢瓦、唐茶宋瓷、明清絲綢無一不是高品質的代名詞,中國製造曾在17-18世紀的歐洲社會掀起一股「中國熱」浪潮,經過千百年的生產積累才在這一特定時期大放異彩。【e-works公眾號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和製造業始自20世紀80年代,此時西方發達國家製造業已經高度成熟,開始將低端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端製造業仍舊留在本國發展。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產業轉移給製造業基礎薄弱的中國發展帶來契機的同時,又導致中國所承接的多為低端製造業。

從一開始,中國製造便埋下了先天不足的弱勢基因,這是導致中國製造「價廉質次」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其次,成熟的國別製造往往會同一國的文化內涵緊密聯繫在一起,如德國產品的嚴謹、法國產品的優雅等,這需要長時間的探索與文化滋養才會形成。因此,在討論中國製造時,我們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階段予以苛求,應從現有的歷史發展階段進行定位。

  第二,中國製造的治理時間。國別製造品質的高低,不僅需要歷史時間的沉澱,更需要微觀管理特別是宏觀治理。首先,國別製造水平高低與質量管理密不可分。

現代質量管理經歷了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等三大發展階段的嬗變,這是質量管理範式不斷更新的歷程,美國製造業的地位與質量管理的三個歷史階段息息相關,日本製造受益於起源於美國並在日本發揚光大的全面質量管理,人類對質量管理的認識的不斷深化促進了國別製造的崛起。其次,國別製造不僅需要對產品的微觀質量管理,更需要從宏觀層面上進行質量治理。

眾所周知,美國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初期經歷了一場從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向壟斷資本主義制度過渡的歷史變遷,壟斷導致美國政治腐敗、社會混亂等諸多問題,該時期美國製造同樣千瘡百孔,特別是在食品藥品領域尤為嚴重,摻雜使假極為普遍,出現了以揭露美國製造業假冒偽劣猖獗顯示的小說《屠場》,這極大危害美國人民的公眾健康利益。

然而,扒糞運動興起,在美國政界、法律、新聞媒體、普通消費者等各界一道努力下,美國製造經過長時間努力,擺脫了一場空前危機,將「黑暗時代」的乾坤扭轉為「進步時代」。可見,國別製造的宏觀治理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絕非一蹴而就。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強化對產品的監管和治理力度,各方亦積极參与,我國製造業整體水平有大幅提升。根據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2013年對全國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質量安全滿意度指數在各指標中名列第一,我國對製造業的治理初步取得成效。

  第三,中國製造的意識時間。國別製造的水平高低不僅取決於歷史文化及治理水平的發展程度,還取決於一國人民的認識程度和自我意識的高低。國別製造意識高的國家,總是儘可能地提高本國的生產水平,處處自覺自愿地維護該國製造的聲譽,如德國政府和歐盟雖對「德國製造」採取的規制方法屬於自願性的標識管理,但德國人始終以德國製造為傲,並極其注重德國製造的品質。

但是,國別製造的自覺意識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培育才可養成。溫州地區是中國製造業意識時間的典型代表,1987年8月8日,在杭州的武林廣場,五千多雙劣質溫州皮鞋被付之一炬。

一時間,溫州鞋成為假冒偽劣的代名詞,全國引發了「火燒溫州鞋」連鎖反應,人人都拒絕購買。在飽受喪失誠信的痛苦之後,溫州人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產品品質的重要性,痛定思痛,開始實行質量立市,推進名牌戰略,改變假貨成風的社會風氣。

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溫州出現了一大批註重質量和信用的鞋企。1999年12月15日,還是在武林廣場,溫州企業家們親手焚毀了兩千多雙假冒溫州名牌的劣質皮鞋,以「一把火」的方式為溫州皮鞋正名。武林廣場上所燒的兩把火,是中國製造業從思想認識上進行自我改造的真實見證。

  三、中國製造的五維空間

  中國製造的空間主要是指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問題,亦即中國製造通過怎樣的發展道路實現成功突圍。近些年,在中國勞動力來源短缺與成本迅速上升、資源和能源漸趨緊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以及中國製造業貿易摩擦不斷等複雜的歷史背景下,關於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中一再被提及。

轉型升級問題首要回答的問題是轉什麼型、升什麼級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習近平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曾明確提出實現三個轉變:「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首屆質量大會上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呼應,提出要將中國製造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從「數量時代」推向「質量時代」。

兩位領導人的論斷對中國製造賦予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製造的空間問題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這一問題的回答和解決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和全球影響力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中國製造的政策空間。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英國在強大的軍事力量的保護下,在全世界傾銷本國工業產品,一度成為「日不落帝國」。企業是發展製造業的主體,因此各國對製造業的扶持主要體現在對企業的支持不遺餘力,推出各種鼓勵發展的政策。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製造業在實體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德國以製造業而聞名全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之下仍然一支獨秀。故美國等國家提出「再工業化」的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扶持本國製造業的發展,該政策實施效果顯著,據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2012年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106家受訪企業中共有37%的企業計劃或正在考慮將製造業務遷回美國本土。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國家提升政策扶持空間,通過改革釋放企業發展的紅利。十八大以來,國家推出了多項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改革,如取消出口商品的法檢費用、改革工商登記管理制度等。2014年11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削減前置審批、推行投資項目網上核准,部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助力創新創業,這是中國政府釋放助力「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又一積極政策信號。

  第二,中國製造的創新空間。創新是人類以思想意識實現對客觀自然否定性的超越與發展,是人類特有的勞動價值創造。中國創新的傳統歷史悠久,商湯《盤銘》便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九字箴言,在十八大報告里「創新」是高頻詞之一,出現40次。

因此,創新與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製造業領域,目前國內外學界更多關注的是技術創新,將技術創新作為創新的核心和關鍵。其實,製造業的創新是人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不同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導入生產體系的持續性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技術性的,還可以是新的生產方式、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甚至是新市場的開拓等。

以美國蘋果公司為例,其所推出的一系列硬體產品、系統軟體及應用商店等並非重大科技創新,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深刻把握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組織等方面實現了集成式創新。

提升中國製造業創新空間的關鍵在於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給,創造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市場氛圍和社會環境,促進普通民眾創意、創新、創造的活力和激情在製造業領域得到盡情發揮,實現人力資本產出的最優化。

  第三,中國製造的質量空間。從數量上看,中國製造業產值在2010年就已經超過美國,佔全球製造業總產值的19.8%,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20餘種工業產品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的質量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1999—2013年間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累計上升7.19,從欠競爭力發展階段進入具備初等質量競爭力發展階段。但質量問題至今仍是中國製造業所遭遇的瓶頸問題和不容迴避的客觀現實,這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軟肋。

歐盟2005年曾經宣稱,在歐盟內部流通的假冒商品中有70%來自中國。中國製造的產品在國外引起質量安全的負面報道屢屢見諸報端,各種抵制聲音彼此起伏。日本通過強化肯定性列表制度、歐盟通過修改RoHS指令等技術貿易壁壘方式,強化中國製造產品的審核與認證,提高對中國製造業的市場准入門檻,這是阻礙中國製造出海的嚴峻挑戰。

在國內市場,經歷過三聚氰胺等質量安全事件之後,民眾對中國製造缺乏普遍的信任和認同,熱衷於通過各種多元化的途徑購買國外製造的產品特別是高品質的奢侈品,這對提振國內消費市場是極其不利的影響要素。百年大計,質量為本,質量是中國製造最需要夯實的根基所在,質量空間的提升對中國製造業國際形象的改善至關重要。

  第四,中國製造的品牌空間。品牌是國別製造的最終體現,強勢的國別製造體現為眾多強勢的國際品牌。品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可以帶來充足的溢價空間,品牌影響力決定市場的佔有率。中國製造在世界市場缺乏足夠話語權的關鍵在於品牌的弱勢地位,據世界品牌實驗室2013年統計,世界品牌500強中美國佔據了232席,法國有47席,中國僅有23席,且基本為大型的國有企業。

德國全球品牌數量看似不多,但實際上有數千家「隱形冠軍」企業,它們的市場份額在其所在行業處於全球排名前三位或大洲排名第一的位置,有著獨特的競爭策略,在某一個細分的市場長期專註耕耘,利潤回報相當豐厚。品牌的缺失導致中國製造處於價值鏈創造的最低端,多為貼牌生產加工和轉口貿易,各種資源要素投入量大產出和利潤卻有限。

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超過2000萬輛,超越歐盟成為全球汽車業第一大市場,但由於對自主品牌建設重視不夠,合資的國外品牌佔據90%以上的國內市場。當然,拓展中國製造的品牌空間,並不是指中國所有企業都應去自己創造品牌或者生產標準,而是指有條件的企業應根據自身比較優勢,在某些行業領域實現品牌的突圍,博取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

  第五,中國製造的文化空間。製造業從表面上看是物質的生產和創造,從根本上看是文化的傳播和再複製。產品在物質屬性基礎上凝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設計理念、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美國的汽車會讓人體驗到經典耐用的文化理念,日本的汽車會讓人體驗到經濟實用的文化理念,德國汽車會讓人體驗到尊貴奢華的文化理念,美國的快餐產品向世界傳遞了美國消費文化和獨特的生產方式。

文化賦予了一個國家產品獨特的魅力,英國產品的典雅、瑞士產品的精密為其贏得了一大波粉絲,日本產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其在全球範圍內博取了一批擁躉和信徒。

製造業生產的最高境界便是文化的生產,中國製造業要想真正實現突圍,應在產品文化品位上下足功夫,將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和現代理念融入產品之中,打造真正屬於中國製造的獨特文化品格,成為中國製造的形象標識。

  四、中國製造的自信與自覺

  國別製造核心價值在於一國國民對自身製造能力和素養的堅定信念,對其自身製造水平的自我肯定,韓國等國家深刻的國貨情節為本國製造業騰飛提供了穩定的市場支持。

中國製造目前所面臨困境根本上在於自信心的逐漸淪喪,部分中國消費者言必稱國外製造,想盡一切渠道和途徑購買,對中國製造的產品缺乏起碼的安全感,沒有建立最基本的信任。從更為宏觀層面講,這種不自信來源於文化的不自信,認為中國文化與現代製造業不兼容,不相信中國人能夠生產世界一流的產品。

而事實卻是,根據德勤全球製造業組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發布的《2013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顯示,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一,在未來一段時期仍舊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中國製造業在世界各地的影響無處不在,國外消費者離開中國製造更像是一種冒險,沒有中國貨,則生活一團糟(薩拉·邦焦爾尼《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倫敦奧運會、巴西世界盃等這樣的世界體育大賽中,中國製造更是如影相隨、搶人眼球。中國企業及其品牌在國際市場已經出海並攻城略地,海爾、聯想、華為、阿里巴巴等民族企業已經逐漸成長為世界型企業,家電、高鐵、核電等行業在全球製造業競爭中毫不遜色,甚至會拔得頭籌。

  中國製造所面臨的轉型升級的特殊歷史階段,造成了民眾認知與客觀事實之間的二歧性。中國製造時空的轉換方可消弭兩者之間的距離,這需要全民族上下共同努力,以自覺的行動力量,促進本國製造的自立自強。

中國製造的自覺需要企業承擔應有責任和使命,通過管理、技術、營銷等手段提升製造業的競爭水平;中國製造的自覺需要政府的宏觀引導,通過稅收、金融、採購等方面的改革,釋放本國製造業發展的長久活力;中國製造的自覺更需要全國民眾的寬容理解、付諸行動,通過生產製造、購買消費等每一個具體環節的支持和思想意識的認同,建立龐大而穩固的消費市場和人力資源基礎。【e-works公眾號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唯有如此,中國製造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傲然獨立,不斷拓寬發展空間,在世界製造業舞台上光環照耀,不斷提升中國國際形象和文化軟實力,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價值觀。


推薦閱讀:

數字雙胞胎——工業4.0的基礎技術(芥子說物聯 第六期)
不一樣的工業4.0
外媒:大變天!中國做了西方人做不到的事,中國汽車工業迎頭趕上
工業旅遊的「四可」新模式長啥樣

TAG: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