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解悟》學而 第九、十章

前一篇《論語解悟》學而 第七、八章

後一篇《論語解悟》學而 第十一、十二章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死者的喪禮,常常追思先輩,這樣社會風氣就會變得篤厚了。

○慎終:喪盡其禮;終,主指喪禮,終者,老死曰終。

○追遠:祭盡其誠;遠,主指祭禮,遠者,死者去我日遠。譯文採用字面直譯。

[愚悟]

儒家學說不提宗教,也不主張死後有靈魂存在之類,但對喪祭禮卻特別重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喪祭禮是儒家孝道的最後一個環節,能不重視嗎?如果能在這一環節待之以誠,那一般認為是真誠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終者,是人所容易忽視的,遠者,是人所容易忘卻的,但如果能做到慎追,說明此人誠意足也,孝可敬也。而孝者,為仁之本也,故能仁德日厚。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樣,那麼整個社會的仁德之風不就越來越濃厚了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喪祭禮已經變成民風民俗,但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扭曲的慎終追遠。親人在時不能好好盡孝,去世後卻大辦特辦,凈做表面文章,以博得一個好名聲,這是本末倒置。喪祭禮只是孝的一個環節而已。生不盡孝,死卻大辦,非孝也,生時盡孝才是根本。這大概是喪祭文化的一些偏失現象吧!學者不可不戒。

夫子在後面還會提到關於喪祭禮的問題,但是都可以概括到誠和敬兩個字上,此其根本所在。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子禽問子貢:先生到了一個國家,一定會聽到這個國家的國政,是有心求來的嗎?還是別人自願告訴他的?

子貢說:先生是用溫和、善良、莊敬、節制、謙讓五種(品德)得來的,先生求來的方法,和別人求來的方法不同吧?

○子禽:姓陳,名亢,傳為先生弟子,但無憑據;也有傳為子貢弟子,但也沒有憑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列此人。

○子貢:姓端木,名賜,孔子弟子,小孔子31歲,衛人,擅長言語。

○夫子:古代對男子的一種尊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如此稱呼,孔子曾為魯國大司寇,所以弟子們稱他為夫子;後來沿襲以稱呼老師,在特定場合下,也特指孔子。

○抑:文言虛辭,表示反問。

○其諸:文言虛辭,諸表示多的意思,先生聞政之異於別人,不至一個途徑,所以用「其諸」為問辭。

○人:他人,別人。

[愚悟]

從本章的溫、良、恭、儉、讓五個字,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生動的孔夫子形象,子貢可以說得上是善於觀察和總結了。先生能做到這樣,不言而喻,他的內在修為是多麼深厚。所以大家見到他,都願意將自己的國事告訴他,向他諮詢。在《論語》中,這樣的例子很多。

張敬夫有言:先生能聞其國政,但終不能授之者,或是因為聖人儀刑而樂意告之,是猶存好德之心,然而終因私慾,不能用。這和春秋這個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的時代有關,治國者終因短利而不採用儒家的治國之策。而先生也沒有因為不用他的治國之策,失掉溫、良、恭、儉、讓的品德,更可見其修行之深。修行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博取別人的喝采。

現在的人或許對儒家的治國之策認識也有偏差,以為只是一味的偏重文治,而輕武功,其實從《春秋》、《詩經》等儒家經典著作的內容來看,包括先生治魯的痕迹來看,它是兩者兼之的,只是它贊成的是用商湯、文王、武王那樣的方式取得天下,治理天下。


前一篇《論語解悟》學而 第七、八章

後一篇《論語解悟》學而 第十一、十二章

圖片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論語》全譯——衛靈公篇第十五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學而篇》(9)
《論語》注釋·讀解(6)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十四·憲問第十四
《論語》共讀,一以貫之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