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和孩子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你和孩子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上個周末,上海兩天的課程結束了,這是今年的第4次親子課。

之所以要開發這個課程,是因為大部分家長都處在碎片化閱讀的語境中,關於每個具體問題,都可以找到各種處理方法,但是,家庭教育的主線反倒模糊了,陷入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循環。我嘗試以7年的諮詢經驗作為基礎,梳理出家庭教育的關鍵脈絡,心中有個提綱挈領的育兒思路,才不會走偏。

此前總在媽媽圈裡發布《好父母的6重修鍊》課程廣告,都沒有給大家介紹過課程的情況,怪不厚道的。

今天沏杯茶和大家聊聊這次上海之行。

1.我第一次在課堂上哭了

第一次當眾落淚,我這輩子是忘不了上海這堂課了。

這是課程的第一天,講到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心靈感應,一位母親分享了一個她自己的故事。

這是一個內向的母親,喜歡一個人獨處,熱愛讀書,經常讓女兒自己玩兒。

這天她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她的小女兒進來找媽媽:「媽媽,你給我折只紙鶴吧。」

她不情願地放下書,折了。女兒說:「這是我見過的最難看的紙鶴,你再疊一遍。」她耐著性子又折了一遍。

這樣反覆了3次之後,媽媽爆發了,大吼:「你出去自己折,別再吵我!」女兒回擊說:「你是一個壞媽媽!」她拉起女兒的胳膊拖出門外,砰地關上了門。

我安靜地聽這位母親講述,聽到這裡,我漸漸地進入了孩子的感覺,那一瞬間,彷彿我就是那個站在門外的小姑娘,想盡辦法和媽媽建立聯結,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愛與陪伴,使出渾身解數,央求、挑剔、糾纏……最終仍被冰冷拒絕。

一個孩子,面對這扇高大的房門,她除了悲傷和絕望,還能做什麼?我的頭腦中閃現出無數孩子的身影,包括這次來聽課的父母的孩子,也包括我在其他時刻接觸過的孩子。

誰說孩子只有天真爛漫的一面,我們可曾看見他們心底的悲傷?誰說孩子只是無憂無慮,他們也有不為人知的艱難時刻。

還好,這個小故事有個歡喜的結局,這位媽媽調整了時間安排,等孩子入睡以後再看書。

我不是個脆弱的人,也不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但就是阻斷不住淚水漣漣。我透過這個小故事,看到了所有孩子的愛與怕,看到了他們真實的處境和心底的呼喚。

當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就像我曾經在媽媽圈評論中說的那樣:我希望自己這一生,能送給孩子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個更懂他們的老爸老媽。

2.親子關係困擾著無數的家庭,但父母卻找不到病根

我在課程開始時,都會讓父母們先做個自我介紹:孩子的年齡、性別、自己家的問題。

做了7年諮詢,我知道問題應該超不出我的經驗。但面對一張張苦悶的面孔,我還是會心痛。

一位母親的調侃特別精彩:「買個電器還有說明書呢,這麼個孩子來了,也不給個使用說明書。」

一位母親一開口就哭了。她是個事業型的女性,她和孩子的父親都常年出差,孩子跟著老人,有很多問題。她偶爾回家,就給孩子長篇講道理,孩子不聽她就打。打完,自己躲起來哭一場,現在孩子和她的關係就像敵人一樣。

還有媽媽說:「我就是一座休眠火山,和孩子在一起隨時都可能爆發。孩子現在一身毛病。我該怎麼辦?」她的問題贏得了好幾個媽媽頻頻點頭。

當然,「為什麼道理講的越多越擰巴?」「孩子很活潑,但一寫作業怎麼就變了一個人?」「孩子馬上青春期了,再調整親子關係來得及嗎?」這些經典問題,都一一出現。

其中,最讓我有感觸的問題是一位父親提出來的:我在職場歷練多年,你讓我條理清楚的做事情想對策都沒問題,但我真的感受不到孩子的世界,我倆之間就像隔著一堵玻璃牆。

這也是我在諮詢中常常面對的問題。我們太多成年人在競爭的壓力之下,磨平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能力,丟失了美好的童真,內心太過粗糙,感應不到孩子的靈魂。

這是親子關係中最難最難的問題。

我教給這位父親幾個小技巧,但也都需要他付出努力,祝福他能衝破這堵玻璃牆,重拾父子天倫之樂。

親子問題,有一個共性,就是從細碎的小事開始,矛盾日積月累,但家長渾然不知病根所在,只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羨慕別的家長命好,攤上一個好孩子。

對大部分家庭來說,孩子最終也能勉強度過這泥濘的成長之路,看上去也還健康,但是代價是性格和能力的損傷。而一部分的家庭矛盾會激烈地爆發,給孩子留下深深的傷痛,甚至是人格的畸變。

所以我在課程中反覆強調,一定要謹慎歸因,不要把問題解決完了,都不知道原因所在。盲目的行動,必然會帶來盲目的結果。讀懂孩子再行動,才能找到解開親子關係的那把鑰匙。

3.換了大腦的父母,是如此可愛

有一個細節,讓我印象特別特別深。

什麼呢?家長的提問。

每次課間休息,都是家長們包圍我問「怎麼辦」的時間。但兩天課程,提問主題卻有了明顯的切換。

第一天,大家都能想像到啦,我就像個老中醫,要快速對不同孩子的不同問題開藥方。放眼望去,家家都有愁人的娃啊。

但第二天上午的課程結束之後,很多家長包圍我問的問題就是自己如何更快成長,變成一個懂娃、讓娃喜歡的爸媽了。大家讓我推薦書,讓我教技巧,饑渴地想知道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迫切希望能夠獲取內心的安寧和改變自我的動力。

換了思維方式,找到病根的父母,都是如此可愛。一位媽媽在第二天留言:「我覺得對女兒太嚴格了,你說的負面的方式我全都用過,盯著她的缺點無限放大,才6歲孩子跟我的關係對立得我都懷疑我是她親媽。我下決心顛覆自己。以至於昨晚飛機起飛的時候心裡非常緊張,我想如果我失事了,最對不起她了,連個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段話看得我熱淚盈眶。

參加課程的父母們有個微信群,有點出乎意料的是,課程結束後,這裡成了一個親子互助社。大家在裡面交流自己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針對具體問題互相支招,互相診斷。

我看得到,家長們彼此的支持其實比楊傑一個人的力量更大,更溫暖。

4.最後,必須道一聲謝。

最後我想給參加課程的54位家長道一聲謝。是你們讓我點燃了自己的小宇宙,又一次感受到了站在講台上為孩子們代言的快樂。

讓我意外的是,你們從全國18個城市趕來,除了上海,還有昆明、包頭、石家莊、福州、合肥、南昌、武漢、杭州、南京、商丘、寧波、南通、常州、溫州、淮北、蘇州、無錫。

我希望自己沒有讓你們失望,我也祝福你們能夠體驗到良好親子關係的超爽感覺。希望下次我們見面,你們能夠開心起來。要記得我教給你們的開心竅門哦!

我還想感謝兩位朋友。一位是從南昌趕來上課的小學教導主任——萬老師。他是一個有26年教學經驗的老老師,還要跑到上海來聽課,真的太值得敬佩了。在我講到人動怒的生理機制時,萬老師上台給大家簡單清晰地講解了人腦的結構,讓大家更清楚的理解了我們輕易生氣是個多麼愚蠢的動物行為。

還要感謝的是圖媽,課程結束後,她叫來孩子爸開車把我送到浦東機場,讓我準時趕上了航班。

謝謝大家!

最後我還想再講兩句道理,雖然講道理是個我自己很不喜歡的方法。

第一句:今天的家長都讀過很多育兒書,但書本上寫的都是知識,而家長真正需要的是教育能力。把知識轉化成能力,需要家長有完整的親子思路,有不斷自我成長和修鍊的行動力。親子的問題,無論大小,無一例外都來自於家長自身能力的缺陷。

第二句:原生家庭是每個人心靈的源頭。原生家庭留給我們心靈的損傷,一直在那裡。大家不妨鼓起勇氣打開自己的內心看一看,有哪些兒時留下的傷痕,今天是否還在隱隱作痛?請不要再帶孩子去你曾經去過、而你自己並不喜歡的地方。

我們不能陪伴孩子終老,但我們的愛可以。高質量的愛,是給孩子最好的饋贈。


推薦閱讀:

零存整取的不只是錢,更是愛
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媽
別讓你的焦慮害了孩子!
孩子放學回家不自覺做作業怎麼辦?
愛做家務的孩子有出息

TAG:孩子 | 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