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基本知識
06-18
書法基本知識 書寫工具書寫工具,即「筆、墨、紙、硯」 ,也稱「文房四寶」 。古人云: 「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也強調「書貴紙筆調和,若紙不稱,雖能 書亦不善也。譬之快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 。顯然書寫工具是必湏講究的,否 則會直接影響書寫效果。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上,文房四寶不僅在書寫中發揮 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自身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在這種文化形式與內涵中,凝結 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漢水,體現出中國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 筆:指毛筆,由獸毛製成。分硬毫、軟毫、兼毫三種。硬毫筆有狼毫、紫毫 筆等等。筆性剛健、富有彈性,利於起倒,適合於寫小字和行草書。但硬毫筆由 於筆鋒堅硬, 書寫時鋒芒容易外露。 軟毫筆以羊毫為主, 筆性柔軟細膩, 蓄墨多, 適合寫篆書、隸書、楷書和行草諸體,因羊毫比較長,可以做大斗筆,寫大字。 兼毫筆則是由硬毫與羊毫按一定的比例製成的,其性能也因硬軟比例的多寡而 分。如「七紫三羊」即七分紫毫,三分羊毫; 「五紫五羊」即五分紫毫,五分羊 毫;這類筆軟硬適中,剛柔相劑,比較適合初學者選用我國生產毛筆的歷史非常 悠久,能製做毛筆的工廠遍布全國各地,但最有影響的還是浙江湖州善璉鎮和蘇 州的湖筆廠,俗稱湖筆。近年安徽、江西、山東製造的狼毫筆也有不少上品。我 們在挑選毛筆時主要的訣巧則為毛筆的所謂「四德」 ,即「尖、齊、圓、健」 。 尖:是指筆頭合攏後,鋒尖銳,不禿且極富彈性。 、 齊:指筆頭捏扁後,頂端的鋒整齊。 圓:指筆頭周圍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書寫時線條渾厚。 健:指筆毛有彈性,筆毛展開後易於收攏回復原狀。 筆鋒有長短之分。鋒長者叫「長鋒筆」 ;鋒短者叫「短鋒筆」 ;長鋒筆,其特 點是筆頭較為瘦細,鋒腹軟,貯墨多,宜於寫行、草書。短鋒筆,其特點是筆頭 較為粗壯,鋒腹剛,貯墨少,宜寫楷書、篆書、隸書。其次,毛筆有大小之分。 選用毛筆的大小應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定,寫小字用小筆,寫大字用大筆,這是 常理。最大的是楂筆,其次是提筆、斗筆;大、中、小楷筆。 新筆使用,由於筆毫上有膠質成分,因此必須先用水浸開。切忌用熱水,這樣就 會破壞毛筆的彈性,每次用完後冼凈晾乾,以免受損。 墨:它是我國的特產,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種類很多,較為常見的有三 種。 一種是松煙墨, 松涸是用松林熏的涸和動物的骨膠製成的, 墨色濃黑而沉著, 入水後易化,較易磨。第二種是油煙墨,是採用桐油或煤油、麻油等熏的煙,加 入膠質和香料等製成的。 特點是墨色烏黑而有光澤、 耐水性強。 第三種是混合墨, 它是由松煙、油煙混合製成。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一般都用 墨汁練習書法,相對好一點的「一得閣「」中化墨汁「和上海的「曹素功」墨汁, 若將墨汁況點水,再用墨研磨一下,則暈化效果會更佳。書寫楷書時用墨宜濃, 不宜淡,但不可太躁。書寫行草書以既濃非淡為宜,千萬不要太濃,濃則景響行 筆。書寫篆書、隸書,用墨的濃淡和度近似楷書。 紙: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種類也很多,其中最適合書畫用的是宣紙。宣 紙是以青檀、楮樹皮等多種原料揉制、蒸煮、製漿等精細加工製成。其特點是紋 理清晰,質地堅韌、色澤古雅,潤墨性強,宣紙是中國書畫藝術的要組成部份。 宣紙按其性能分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生宣可分為單宣、夾宣、凈皮、 棉料等。由於生宣吸水性強,墨色層次豐富,能在書法作品中反映出枯濕濃淡的 變化,故最適宜創作書法作品。熟宣是生宣加明礬等製成,質地不吸水,一般工 筆畫採用熟宣。半生半熟宣也是採用生宣製成,質地吸水性能介於生熟宣之間, 一般色宣都有半生宣。宣紙以安徽經縣所產的紅星牌為最佳。另外我們在練習書 法時一般是用稻草成的毛邊紙、元書紙即可。 硯:硯的種類很多,按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磚硯、石硯、陶硯、瓷硯、玉 硯等,一般以石硯居多,硯按產地分有廣東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臨 洮縣的洮硯,以及山東的魯硯等,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端硯。 寫字姿勢寫字首先要講究姿勢。姿勢正確與否不但影響書寫效果,而且直接關係到書 寫者的身心健康。姿勢正確,便於發揮指、腕、肘、及至全身的氣血,書寫的點 畫也宜於穩正、舒展。否則,不僅妨礙書寫效果,也容易造成身體疲勞,影響身 體健康。身體的主要部位只有感到輕鬆、自然、靈便,才能持久、得力。這就是 寫毛筆字要講究姿勢的道理。 寫字的姿勢分坐勢、立勢兩種。書寫時應根據字的大小而定,寫寸楷以內的 小字,宜採用坐勢,寫寸楷以上的大字宜採用站勢。 坐勢:總的要求是,頭下、身直、臂開、足平。即端坐不要腰駝背,頭不歪 斜,微微俯視下方,胸部不能靠在桌沿上,兩肩平齊,兩臂自然撐開,左手輕按 所寫紙張,雙足平放地面。 立勢:站著寫字要求做到:頭俯、身躬、臂懸、足站穩。即俯視前方,身子 略向前傾,不能靠在桌沿,左手輕按紙張,右臂懸空,兩足自然分天,與肩齊寬, 左足稍前,右足稍後。 執筆方法掌握正確的執筆, 運筆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書寫姿勢是學習書法的重要組成部 分。古人認為此乃有正法也有變法,眾說紛紜。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在 《論書絕句》中談執筆說: 「我覺得執筆和拿筷子是一樣的作用,筷子能如人意 志夾起食物來即算拿對了,筆如人意在紙上划出道來,也即是執對了。 」此說也 並無道理。筆者認為,我們選用古人在書寫實踐中總結出來而又行之有效的經驗 可以少走彎路,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指執筆法: 即:厭壓、勾、格、抵五法。厭是大拇指端緊貼筆管內側,力量向右上,略 俯而斜,此謂之「厭」 。以食指第一節筆管外側,力量向左下,略俯而斜,與大 拇指形合力,這樣一支筆就輕鬆地夾在兩指之間,但要注意捏緊而不能捏死,此 謂之「壓」 。這是執筆最主要的兩個手指。以中指第一節近指節入彎曲如鉤,力 量向右下勾信筆桿外側,此謂之「勾」 。以無名指爪內交際處緊貼筆桿內側,力 向左上,與中指相對,此謂之「格」 。以小批緊貼無名指下端,以輔佐無名指力 量的不足,此謂之「抵」 。五指中食指和中指在筆桿的側向里用力勾住;大拇指、 無名指,小指由筆桿的內側向外用力頂住。兩股力量對立又統一,真正達到五指 齊力。同時還應記住八個字, 「指實掌虛,腕平掌直」 。指實是指五指各自都發揮 力量,併合理分配,朝著四面八方用力。掌虛是指手掌要空虛,便於圓轉揮運, 以致十分舒適隨意。所謂「腕平掌直」是指手腕與桌面要幾乎平行,而手掌要幾 乎垂直 執筆時要注意幾點: 1.執筆不能太緊,傳說手上的功夫以背後突然抽筆不動為標準,這是不恰當 的。太緊不能靈活,且筆力不易貫注到筆端。 2.執筆不宜太低,執筆的高低要根據字的大小書體的需要而定,盡量以最能 發揮力量為佳。 3.執筆時筆桿盡量保持垂直。眾所周知,筆正則鋒藏,在運筆時鋒是否能挺 立起來,當然並非機械地垂直,應隨著筆勢的來往,筆桿不斷地稍有擺動,這樣 方能靈活而富有變化。 4.執筆還有著腕、枕腕、懸腕、懸肘、這樣方可任意揮灑,痛快淋漓,以免 受到腕和肘的束縛。 臨帖的方法、要求書法臨習的基本內容: 書法臨習就是依照范帖進行書寫基礎訓練和作品欣賞,它是接受書法傳統, 發展書法的必由之路。書法臨習的基本內容是書寫技法、書法形象作品精神。 臨習方法: (1)讀帖 書法臨習應先動腦後動手,未臨摹之前,先要理解,這就需要讀帖。讀帖就 是體會范帖的神韻,認識范帖,分析它的寫法,掌握它的基本特點和規律。 (2)摹帖 摹帖就是直接依託在范帖或其仿樣上書寫。常用的摹寫形成有四種。 仿影法:把透明的紙覆在范帖上,照著紙面上透過來的字影描摹。 描紅法:在印有紅色範字的紙上描摹 廓填法:也叫雙勾填墨法。就是把透明的書寫紙覆在范帖上,用硬筆沿字點 畫的外沿精確勾畫,然後照空心字描摹。廓填法的好處是在勾勒過程中能加深對 范帖點畫形態的認識。 豐肌法:就是把透明紙覆在范帖上,用硬筆在字的點畫中線上勾畫,然後看 著字帖沿單線描摹。 (3)臨帖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一邊,憑觀察、理解和記憶書寫。常用的臨寫形式有四 種。 對臨法:反范帖放在眼前對照著寫,可以寫得與範字一樣大,也可以放大或 縮小。 背臨法:不看范帖,憑記憶書寫臨習過的字。 意臨法: 不求局部點畫的逼肖, 注意力放在對帖的大關係上和神韻的把握上。 創臨法: 運用對范帖點畫、 結體、 篇章和風格的認識、 書寫范帖上沒有的字, 或聯字成文,創作作品。 臨帖要求 字帖應放置於書案左上方。 硯台放在右上方, 練慣用紙正對自己, 不能歪斜, 書寫時紙可上下左右移動。 墨不可蘸得太飽,養成完後再蘸的習慣,不能寫一 筆就蘸墨。 書法格式為從上到下豎寫,先右後左。 每天的臨帖時間應保證半小時以上, 至少應寫三十字,節假日也不要間斷。如欲在書法上有所成就,這點時間是很不 夠的。 初學可參照點畫運筆動作圖示,但千萬注意這只是為初學方便而提供的圖 示。事實上點畫的運筆都是一氣呵成的,決不是簡單的機械動作的重複。因此, 臨寫點畫既不能信手塗雅,也不能像木偶一樣動作僵化。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 在臨習中逐漸領悟筆法,否則一旦形成不良習慣,糾正起來就不容易了。 字的結構要經過長時間臨習才能掌據。應先看清楚字再下筆,盡量養成看一 個字寫一個字的習慣,不能看一筆寫一筆。特別要注意第一筆起筆的位置。初學 只要能把字工整地寫在格子中間就算達到目的了。 米字格是供臨習書法的界格紙,臨習時對照範本字形,掌握點畫位置,充分 利用米字格,能幫助我們儘快掌握字的結構安排,為過渡到「背臨」奠定良好的 基礎。 關於用筆以指執筆,靠腕、肘和臂的運動,使筆鋒著紙而出現各種點畫,叫做用筆。 用筆的過程,可分為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階段。起筆、收筆有「藏、露、方、 圓、轉、折」等的分別,行筆有中鋒、側鋒兩種方法;整個運動過程提按交替、 抑揚頓挫,富於節奏。由於用筆方法的不同,筆畫有方有圓,或方圓兼備。用筆 是關係到書法線條質量高低的決定因素,也是書法最根本的要素。掌握了用筆方 法,才能寫出到位的筆畫,然後構成優秀的書法作品。 用筆方法,是人們從無數次的書法實踐中分析、歸納、總結出來的,懂得了 用筆方法,然後在臨帖和日常書寫時依次類推,身體力行地進行這些技法的投入 訓練,自然會達到融洽、熟能生巧的地步。 書法從楷書學起什麼是書法?《現代漢語詞典》里說: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用毛 筆寫漢字的藝術」 。而我國的文字形態的變化。大體依次經歷了甲骨文、金文、 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八個階段。那麼,學習書法應追本溯源,先從篆 隸入手,後學楷書,其實不然, 學書法應先從楷書學起,這是因為: (1)古人說: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 ,正說明只有先學好楷書打好基礎, 才能依次學行、草、隸、篆書。 (2)漢字的基本筆畫是橫、豎、撇、捺、點、鉤、挑、折八種,楷書具備了 這八種基本筆畫,且形態清晰分明,結構整齊,勻稱端正,容易掌握。 (3)從魏晉以來,楷書都作為正規的字體使用,實用價值最大。 在我國楷書的書寫藝術中,首推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為代表之作,他們 各領風騷自成體系。 各種書體的介紹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兩大類的合稱。甲骨文、金文以及籀文等秦統一六國以 前的所有文字統稱大篆 隸書:萌芽於戰國,興盛於漢,隸書因篆書演變而來,有些字形還帶有篆書 痕迹。在書法史上,隸書是漢代的瑰寶,它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和崇高的美學價 值。 正書:濫觴於漢代,完備於魏晉南北朝而定型於盛唐,經歷六百餘年,在這 過程中,因時代、行制、地域、用途及師承的不同,楷書形態不一,風格殊異, 但從總體風格上可分為三大類:即「晉楷」「魏碑」「唐楷」 、 、 。唐楷:唐代是我 國書法史上楷書的鼎盛時期,唐楷也因崇尚法度而成為楷書之冠。 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行書的用筆比楷書活潑,但 沒有草書放縱。行書的興盛時期在晉代,王羲之父子把行書發展推向成熟,對後 人影響很大,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草書:是為了書寫簡便而產生的一種「刪繁就簡、筆畫連帶」的連筆字,講 求「起搶收曳」「化斷為連」 、 ,自由放縱、變化多端。草書產生於漢代,是從漢 魏時期流行至今的一種書體,草書按年代和風格可分「章草」「今草」「狂草」 、 、 三種;按大小可分「大草」「小草」兩種。 、 書法作品的形式、章法、格式、款式、內容(1).章法是指書法作品中線結構的組織,它包括單字中對點畫的組織和作 品中對單字的組織。而習慣上把単字中對點畫的優化組合稱為結字、結體,也稱 「小章法」 ;把作品中對字與字之間的組合,稱「大章法」 ;但一件完整的書法作 品通常都有正文、落款、印章三個方面構成,而三者又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且 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2)格式 立軸:是指長方形的獨幅作品,一般是將整張宣紙豎著對開,自上而下、從 右到左,逐行書寫。 屏條:由條幅組成的書法作品叫屏條。大多由 4、6、8 成偶數搭配。 中堂:指整張宣紙書寫的書法作品。它因懸掛在老式堂屋正中而得名。 橫幅:與立軸相對,是將宣紙橫著對開書寫而成。 長卷:指行制扁長、卷著保存的書畫作品,其長度不受限制。 扇面:是圓弧形的作品,有摺扇和圓扇等。 斗方:是長和寬比例相仿的書畫作品。 楹聯:又稱對聯,由上下兩聯組成。兩聯之間,字數相等,字性、內容相對。 (3)款式是書法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在布局上對正文起補充、 平衡的作用,而且可以通過文字組織去補充與發揮作者的創作才能,表現作者學 識修養的重要方面。 稱謂:一般人可以稱先生、仁兄等,上了年紀的則要更加尊稱,如果是女性 的則可稱女士;如是同行,可稱方家、法家、法師等;對老師稱我師吾師,對學 生可稱同學、學弟等等。 套語:一般的應酬可用,屬書、雅屬、屬正等,或用清賞、清玩、惠存等, 稍微謙虛一些的,可用正腕、雅教、教正等,如系自己的詩作,還可用兩正、正 律一類詞語。使用這些套語時也可以在名字之前冠以應、為、奉、書應、書為、 書奉一類字樣。祝壽一般可用華誕、大壽、大慶等。 下款:下款包括紀時、紀地、紀名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知識:鑒別真正皮鞋、皮衣的技巧
※獻給夫妻的知識
※《開卷有益》知識競賽試題
※遠離毒品——毒品預防知識2毒品分類
※擇日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