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蒙牛出奇制勝的另類戰術

先講一個以弱勝強的小故事,1999年7月,時任伊利副總裁兼冷飲事業部總經理的牛根生,因為和當時的伊利總裁鄭俊懷意見相左,被鄭俊懷取消了「兵權」。牛根生一氣之下註冊1000萬元成立了蒙牛公司,當時伊利的固定資產已經是幾十億。9年後的今天,蒙牛的營業收入突破200億,而伊利則是192億。 幾千前,《孫子兵法》提出了一個以弱勝強的法則:以正合,以奇勝。 今天,這樣的戰術依然有效,蒙牛之所以這麼快就超越伊利靠得就是出奇制勝。 在今天的中國戰場,如果你不懂得出奇制勝的策略,很難生存下去,而蒙牛,以及它的創始人牛根生,則是一個出奇制勝的高手。 牛根生則堅持這樣的逆反思維: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在牛根生看來,「不管螺絲怎麼設計,正向擰不開的時候,反向必定擰得開。」 在《蒙牛方法?》一書中,請看看牛根生的逆向法則:法則一:全盲定律。我們每個人的視野都是有限的,不能窮盡所有,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在決策中,大家全都是「盲人」,都在扮演「盲人摸象」里的某個角色,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藉助別人的眼睛來延長自己的視線。為了最大限度地規避決策失誤,蒙牛在決策管理上提出「全盲定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提任何意見。比如,蒙牛內部有一個「客戶之聲」的活動,全方位聽取顧客的聲音,甚至鼓勵客戶指名道姓地提出「你不滿意的事件」。凡是「客戶之聲」提出的問題,都要一一向客戶做出回答;「客戶之聲」被條條分割到各子系統,使其成為各系統自我完善的引線。法則二:王妃原理。這是蒙牛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理念,其核心意思是:黛安娜嫁給了查爾斯王子,於是成了王妃,否則,永遠是平民。 案例:蒙牛與摩根共舞。在海外上市之前,蒙牛在選私募基金時,選來選去,最後選定了投資實力頗強、招牌最亮的美國摩根等投資者。國際投資者不了解蒙牛,即使了解也難以達到信任的地步,但摩根選擇蒙牛後,摩根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信譽就轉化成了蒙牛的信譽。2004年,蒙牛香港上市,創造了當年最高的認購率,可以說是這種王妃原理的集中釋放。法則三:參觀也是生產力。很難想像,牛根生會把參觀發展成品牌推廣的核心武器。在蒙牛,任何一個團隊,只要提前預約並帶上有效證件,就可以到蒙牛工業園區參觀。牛根生甚至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參觀是最大的生產力。」 案例:伊利冰淇淋工廠一期工程時,時任負責人的牛根生就說「我不僅是蓋廠,而且是給人看的。」回顧蒙牛品牌,牛根生說:蒙牛的成長,參觀有一大份功勞。學者參觀後,寫進著作了;教師參觀後,帶進課堂了;外商參觀後,投進股本了;記者參觀後,播進媒體了;消費者參觀後,買進產品了。把參觀做到位,品牌將深刻地「烙」在消費者心裡。法則四:感動終端,就是要讓品牌入眼、入手、入心。銷售終端是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售後服務是離消費者心靈最近的地方,這是品牌的「最後一公里」。在所有的窗口部門中,人即品牌,品牌即人。 案例:2004年3月,蒙牛的黑色災難月。恐嚇分子四處郵寄恐嚇信件,蒙牛產品屢遭封堵,一個月內,明明知道產品沒問題,蒙牛卻在全國三個地方撤過三次貨。牛根生認為:應對危機,除了公關技巧,最核心的一個「天條」是:始終把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放在第一位。法則五:廣告打造「玻璃品牌」,新聞打造「鑽石品牌」。廣告長於知名度,新聞長於美譽度。廣告打造出來的是「玻璃品牌」,抗風險能力弱;新聞打造出來的是「鑽石品牌」,抗風險能力強。歷屆央視標王中,「新聞腿短,廣告腿長」的多遭厄運,而做過標王的蒙牛屬於「雙腿等長」企業。市場公認蒙牛擅長造勢,其主要副產品就是新聞。 案例:S?RS大面積爆發不久,蒙牛即與衛生部於2003年4月14日率先拍攝公益廣告——動畫片《怎樣預防「非典」》,在當年同類廣告中獲綜合排名第一位。 這就是蒙牛的奇怪戰術。
推薦閱讀:

馬雲握手任正非:開除談戰略的員工!
對付糖尿病 9大戰術逐步行!
羽毛球的戰術和一些階段的判定
善用幽默戰術打破冷戰的僵局
國際象棋中的一些戰術

TAG:另類 | 戰術 | 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