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攝影學步5-變焦

第五節課 變焦 在上這節課之前先弄清楚兩個概念:對焦和變焦。 對焦,英文名稱為Focus:焦點、使聚焦等。 變焦,英文名稱為Zoom:(攝影機)迅速接近(或離遠)被攝對象;(用能變焦距的鏡頭)將畫面推近(或拉遠)。從英文名詞的解釋上,我們可以看出對焦與變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A、對焦就是調整焦點,使光線聚於焦點,從而使拍攝主體在焦距內成像清晰可辨。對焦環位於鏡頭的前組,即前端;

B、變焦是改變焦距(所謂焦距是從鏡頭的鏡片光心到光線能清晰聚焦於CCD那一點之間的距離(圖二)),目的是通過鏡頭的伸縮變化,調整相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距離。變焦環位於鏡頭的後組,即後端。

1、變焦原理(以35mm相機為例)

通過下面圖一至圖四這組圖片,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變焦原理。圖中,虛線白框代表了35mm相機;紅色線條代表了CCD或CMOS,白色似眼睛的圖形代表了鏡片組(在光學中鏡片組可看做是一片等效透鏡),綠色的圓點是一排樹(這組畫面皆是俯視的角度),黃色線條則是焦距的視角。

圖一 CCD與等效透鏡所處的位置 圖二 CCD與等效透鏡之間的距離是焦距

圖三 焦距的視角 圖四 焦距被拉長前後,在CCD上呈現的畫面效果

上面這組圖片不僅告訴了我們變焦的原理,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焦距變長時,拍攝主體似乎被放拉近了,放大了(圖四中的小樹,當焦距被拉長後,原本可以顯示五棵「小樹」的,變成了只能顯示三棵的「大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拍風光相片時推薦用長焦鏡頭的原因,因為它可以把遠處用肉眼不容易看清的東西「拉近放大」,使我們能看清細節。所以,在拍攝同一個主體時,選用的焦距不同,拍攝出來的效果也就不同(圖五、圖六)。 圖五 同一個美女因為焦距的變化,臉部輪廓發生變化 圖六 焦距變了,背景與主體間的距離也「變」了

從圖六現場情況可知,拍攝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並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主是因為變焦改變了我們觀察拍攝主體的視角(圖七)。 圖七 焦距視角

從圖七可知,視角越小,我們看得越遠,或者說遠處的東西被「拉近放大」了;視角越大,我們看得越廣,或者說近處的東西被「推遠縮小」了。能看得遠的焦距,我們一般稱之為長焦;能看得廣的焦距,則稱之為廣角。在變焦鏡頭上,看得遠的那端稱為長焦端,看得廣的那端稱為廣角端(圖八)。 圖八 變焦鏡頭的廣角端和長焦端 圖九 變焦的意義

2、通過變焦選擇背景。 圖十,用廣角鏡頭,拍攝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顯得遠,進入畫面的「內容」多; 圖十一,用長焦鏡頭,拍攝主體與背景之間顯得很靠近,進入畫面的「內容」少,畫面顯得乾淨。 圖十 廣角 圖十一 長焦

3、單反相機鏡頭的分類。鏡頭根據其功能不同,有多種分類方式:

A、按焦距分:魚眼、超廣角、廣角、標準、中焦、中長焦、長焦、超長焦; 以全畫幅35mm為例,略述按焦距分類的鏡頭特點:  

(1)魚眼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小於16mm,視角達到180度或以上。並且在製造時不對像差進行校正的鏡頭,稱為「魚眼鏡頭」。這種鏡頭實際上屬於特殊鏡頭,使用的場合比較特別。 (2)超廣角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小於24mm,這種鏡頭有一個比廣角鏡頭更為寬闊的視角,拍攝的景物範圍比廣角鏡頭還要大。由於實現了超大場景的拍攝,鏡頭的像差難以全部校正,所以變形比較明顯,焦距視角也不是十分均勻,不過相對於它的特殊拍攝能力,這些缺點還是能夠被接受的。 (3)廣角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在24mm至38mm內,這種鏡頭能夠提供一個寬闊的視角,從而把更多的景物納入拍攝範圍,有利於對大場面的拍攝。在24mm至38mm這個焦距段內,一般有35mm、28mm和24mm等定焦鏡頭,其中,28mm鏡頭由於既有寬闊視角,又無明顯的像差而被稱為「標準廣角鏡」。 (4)標準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在40mm至60mm內,這種鏡頭的視角與人眼觀察景物時視野的清晰範圍接近,能夠提供一個最為正常的視覺效果,是照相機的「標準」配置。這個焦段內的50mm定焦鏡頭被稱為「標頭」。   (5)中等焦距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在70mm至135mm內,這種鏡頭的焦距適中,像差校正精良,多為高速攝影鏡頭,拍攝的畫面透視效果好(即「近大遠小」),能夠給人舒適自然的感覺。廣泛用於人像攝影、風光攝影等題材。   (6)長焦距鏡頭:鏡頭的焦距範圍在135mm以上,這種鏡頭由於視角狹窄,能夠把遠處的景物拉近,在膠片上結成較大的影像,拍攝效果有較為強烈的透視壓縮感,有利於把被攝主體從背景中分離出來。主要使用在遠距離的拍攝,或者是用於特寫攝影。

B、按變焦分:定焦、變焦;

定焦:焦距是固定的,不能把眼前的景物拉近或推遠,因此只有一個對焦環。這種鏡頭通光量大,便於在低照度情況下拍攝;而且和大光圈配合能夠實現變焦廣角鏡頭不容易實現的廣角背景虛化效果;這種鏡頭一般都比變焦鏡頭的廣角段成像好。 常見的定焦鏡頭有24mm、35mm、50mm、80mm、135mm。

變焦:鏡頭上有兩個環,一個對焦環,一個變焦環。變焦鏡頭雖然方便,但是一般來說,光學素質不如定焦鏡頭。這從光圈就可以看出來。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可以達到F1.4甚至F1.2,但是變焦鏡頭的最大光圈也就F2.8。而且,變焦鏡頭要兼顧不同的焦段,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另一方面,變焦鏡頭因為涉及到更多的機械結構,因此在精度上肯定無法與定焦鏡頭相比。然而變焦鏡頭的價值就在於易用性。當然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還是變焦鏡頭更值得購買。

注意:變焦鏡頭盡量不要使用到極點,即廣角端頂和長焦端頂,例如24-105mm的變焦鏡頭,24mm和105mm這兩個極點不要用,一般廣角端用到26mm,長焦端用到100mm即可,以保證畫質。

C、按光圈分:f1.2、f1.4、f4等: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適合在弱光下使用,不過價格也會隨著光圈的增大而提高的,而且不菲喲!D、按防抖分:防抖(IS,即增穩功能)和不防抖。

E、按專業分:專業、業餘。

(1)專業鏡頭一般以恆定大光圈、較小的變焦比、重且大的鏡身為主要特徵。不同廠家在鏡身上的標註也不同。佳能是白色鏡身加紅圈「L」(英文原意是奢侈)作為專業鏡頭的標誌,尼康則是戴上標有「D」或「ED」標牌以示出身高貴。在材質方面,為了增加抗衝擊性能和減輕重量的需要,一般均採用鎂鋁合金等金屬,鏡身烤漆和標尺蝕刻很考究,鏡身銘牌都是立體凹凸的。在鏡片的材質上,通常都會採用造價較高的天然螢石和超低色散鏡片作為鏡頭基礎鏡片,並使用製造難度大的非球面鏡片矯正影像扭曲。變焦環和對焦環所用的橡膠也是經過技術處理的,耐冷熱很少會變形;在防塵密封方面性能良好,防水功能也做了處理和加強,以適應專業攝影師所處的惡劣環境。 (2)業餘鏡頭的鏡片相對就要簡單多了,鏡組使用的多是普通鏡片和合成樹脂鏡片,有的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竟然全使用樹脂和有機玻璃,沒有一片玻璃鏡片。此外,業餘鏡身的材質也很差,大多不是內對焦和內變焦設計,不僅在操作時鏡片會轉動,還會把變焦環變成一個風箱,呼啦呼啦把塵土都吸到鏡身里。

F、按畫幅分:C畫幅鏡頭、中畫幅鏡頭、全畫幅鏡頭。

(1)畫幅概念(圖十二):指CCD或CMOS的尺寸大小。

圖十二 畫幅的概念

(2)全畫幅與半畫幅的視角比較(圖十三):半畫幅的焦距等效於全畫幅的焦距乘以一個係數。

圖十三 圖十四

我們在拍攝時,一定要注意所持相機的畫幅的尺寸,了解等效焦距,因為這一切會關係到我們的拍攝效果。 掌握了上述五節課的內容,只能算是一隻腳跨進了攝影的大門,要想拍出優美的畫面,接下來就是多實踐,只有多拍多比較,才能熟悉掌握所學的知識點,並融會貫通。我們再回到第一節課前的那張攝影流程圖(圖十五),回顧一下我們所學的內容: 圖十五 攝影流程圖

按下快門前我們究竟應該想什麼?做什麼呢?(以光圈優先為例)第一步,確定題材,即拍攝主體是什麼?人像還是小品,還是風景、夜景、運動場景、逆光照。。。。? 第二步,確定景深?如果拍攝人像,則用小景深;如果拍攝風景就需要大景深;如果。。。。,總之根據拍攝主體確定景深大小。 第三步,確定光圈和感光度(ISO值)?根據景深確定光圈大小,根據場景的明暗度確定感光度值。比如人像,光圈大些好,焦距也要控制在50-70mm;比如風景,光圈小些好,可以拍出細節;如果場景光線條件較好,一般ISO值設為100或200。 第四步,找出畫面中的18%灰,半按快門測光、對焦;或是根據場景明暗度,先設置曝光補償值,再半按快門測光、對焦。 第五步,根據相機提供的曝光參數,觀察快門值是否等於或小於手持拍攝的極限值(焦距的倒數)。如果「否」,一是調高感光度或開大光圈,然後重複第四步的測光、對焦,再觀察曝光參數,直到快門值滿足拍攝要求為止;二則直接使用三角架。 第六步,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攝影的靈魂是用光,所以,攝影也是光影的藝術,如何利用好光線,拍出新穎的、有創意的畫面,每人的理解不同,感悟也各不相同。在拍攝的過程中,大家總結出很多技巧:室內與室外拍攝的;靜止與運動拍攝的;逆光、側光、頂光與順光拍攝的;人像、動植物與風光拍攝的;白天與夜景拍攝的;俯拍、仰拍與水平拍攝的;手持與三角架拍攝的等等,都有很多技巧,再細一些的比如有把拍攝主體放在黃金分割點上(當然也有些時候為了追求效果,也有把拍攝主體放在正中的等等);又比如拍攝運動主體時,要在主體的前面留足一定的前進空間;再比如構圖時是斜向的、縱向的、橫向的還是S形的等等很多很多。大家在實踐慢慢領悟,不斷總結吧


推薦閱讀:

美是有規律的 | 知乎live預告:vol.4 給手機攝影者的美學基礎
作為一名沒啥文化的攝影師如何在吳哥窟拍攝
帝國之路 · 喀喇崑崙秘道探索(四)
攝影師鏡頭下的動物萌態,狗狗池邊被鯉魚「調戲」
佳能真的是在擠牙膏么?從CMOS談起……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