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震,我們的認識誤區丨科通社

  對於地震,雖然它不再陌生,但是它依舊神秘,對它的認識我們還存在著很多誤區;而在震後救災方面,由於多方面誤區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救災的效率與效果。

 

  逃生的誤區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如果科學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避震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生命或者避免受到傷害,但是在現實中,地震發生時,驚慌失措的人們沒有科學選擇避震舉措,從而加大了傷亡的發生,而部分誤傳的方法甚至會讓傷亡變得更加嚴重。

  「生命三角求生法」不靠譜

  在所有的避震誤區中,「生命三角求生法」是近些年來在互聯網上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個。稱地震來時,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位置躲藏,例如地震發生時在床上的則要翻身下床趴在床邊,在室內活動的人要到桌子、冰箱、沙發旁蹲下等,理由是當倒塌物壓到這些物件上時,三角形的空間可以讓人倖存或減少傷害。

  但一些地震學專家認為, 「生命三角求生法」並不靠譜。因為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而其坍塌也分成房頂平塌、牆體外倒、牆體內倒和房頂M形向下彎折幾種。在觀察地震廢墟時,儘管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確實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不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

  地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紹燮對記者表示,這種「生命三角」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偽命題,因為床、桌子、汽車等一些原本你指望用來支撐「三角」的支撐物在地震中可能很快就倒下、被壓扁或者滑到他處了。另外,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被飛來的各種雜物砸傷。

  黃金12秒如何科學避震?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隊員、地震逃生與救援培訓教官何紅衛表示,一般說來,地震發生以後建築物不會馬上倒塌,要間隔10多秒左右才有可能發生。所以地震救援領域也存在著「黃金12秒」的說法。

  統計發現,地震發生時,在一樓和二樓的人只要充分利用「黃金12秒」,絕大部分都能夠逃到室外遠離建築物的空地上。而對三樓及三樓以上人的外逃就不是一種有利的選擇方式。

  「在救援中,有些三樓以上人外逃躲地震,容易在樓梯上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是死亡,樓梯是建築物中地震時最薄弱的地方,那裡的風險更大。而利用電梯同樣也是非常危險的逃生行為,因為在地震中,電梯很容易就毀壞了。」 何紅衛說,對三樓及以上樓層的人來說,就地選擇躲避地震是最可行的方式。

  在躲避地震時,隨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可以選擇躲在抗壓能力強的桌子下面,也可以用靠墊護住頭部,不要靠近外牆,外牆比較脆弱,容易垮塌。

  不過何紅衛也表示,利用房屋裡牆的三角區域,倒是避險時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因為就是房屋垮塌,這裡一般也會留下讓人能夠生存的空間。

  許紹燮則告訴記者,在地震中,房屋的空間越小,其安全性越高,因此也可以將衛生間作為作為避難的場所,並且衛生間有水,關鍵時刻還能維持生命。但是,如果衛生間在外牆位置,則不在此列。另外,雖然廚房也是較小的空間,並且有水,但是一般廚房中都有煤氣,在廚房中避震則會更加危險。

  救援的誤區

  地震發生以後,救災是壓倒一切的要務,但是根據多次地震救災經驗的總結,在救災的過程中,也常常出現很大的誤區。

  震源以及領導和媒體關注的地方受災最嚴重?

  地震發生時,震源垂直上方區域是地震破壞力最強的地方,因此地震發生之時監測出震源位置至關重要,它將為救災提供指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震源上方垂直位置有時並不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附近人口更密集的地方常常受災更嚴重,有時就是震源位置受災嚴重,也不能忽視其他地方受災可能更為嚴重。

  地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鄧起東對記者表示,大型地震發生時,除了大事件,往往在其兩邊延長的斷裂帶上還有子事件的發生,而很多時候,子事件也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地震救災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很多人常常會以為只有領導人和媒體去得最多的地方才是地震最嚴重的地方。其實有時社會公眾能看到的重災區,都只是媒體和官員最容易抵達的地方,而在他們視線之外的地方,受災有可能更嚴重。

  越快趕往災區就越好?

  地震發生以後,時間就是生命。現在很多人往往也將政府在震後多快的時間內能夠趕往災區作為政府救災能力的一個重要判斷依舊。但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將速度和效率混在了一起。

  地震發生之初,哪裡是震中,哪裡受災最嚴重,這些問題沒有搞清楚,就盲目派出大量部隊和救援人員,有時會造成方向性的錯誤。例如,在汶川地震時,當地震局監測到震中在映秀鎮時,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裡,最開始大量搜救人員也都集中趕往映秀鎮,但是外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傷亡最慘重的是在北川縣城。因此地震以後,儘快搞到準確的受災信息比先派大部隊更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統籌安排,提高救援效率。

  救人重速度,但是忽視科學方法

  在地震受傷人員的救治上,傷員被救時間越早,死亡越少,這是震後救援的一個基本常識。但是快必須要講究科學與方法。否則救人越快,產生的副作用越大。

  例如有些人盲目求快,但是沒有使用正確的挖掘和救治措施,從而使一些本來可以搶救的傷員失去生命,一些輕傷員也變成了重傷員。按照要求,絕對不能用力拉脊柱傷者或者讓其脊柱彎曲。另外,對這些人在搬動過程中切忌採用橫抱、「一人抬胳膊一人抬腳」等方式,因為這可導致骨折的脊柱對脊髓造成損傷,繼而致使傷者截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使用硬質擔架或木板搬運,懷疑有頸椎骨折時還應立即用頸托固定。如果傷者所處地形無法使用擔架,也應盡量將傷者「背朝上抬出來」或一人托腰部以避免腰部突然彎曲。

  有一些受到擠壓的地震倖存者在剛剛獲救時,很多人精神狀態還很好,有的甚至還能行走,但是如果受擠壓嚴重,就是沒有外傷,沒有醫生在場急救的話,這樣的人就可能發生擠壓綜合征,嚴重者甚至還會死亡。因此,對於受到嚴重擠壓的地震倖存者,急著救助出來往往並不是最佳方式,必須要有專業急救人員在現場進行處理。

  另外,盲目動用大型挖掘設備,無法聽到廢墟下倖存者的呼救或者動靜,也會導致其意外死亡或者受傷更嚴重。正確的方式是先用搜救犬或者探測設備發現倖存者的信息,發現有人後,首先通過縫隙或者打孔的方式給予其水、食物或者必要的治療,然後再挖掘救治。

  地震傷員一般以機械性損傷為主,但是除此以外,常常還有火災、水災、化學毒物泄漏等次生災害,或者續發災害導致的燒傷、淹溺、化學品灼傷、中毒及其他傷病,有時其他傷病甚至會成為主要傷害。而在寒冷的冬天發生地震,災民無家可歸,往往凍傷、傷寒感冒就會成為主要傷病,另外在夏天發生地震時,因為環境污染和屍體腐爛,甚至易發生傳染病的流行。

  因此,救援時必須要根據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災情,尤其是次生和續發性災害所導致的傷病,充分做好救治準備。夏天或者其他較熱的天氣時還必須要做好防疫準備。

  志願者盲目湧入災區

  很多次地震後,由於沒有統籌,信息不暢通,導致災區甚至出現了志願者比受災者更多的局面,而志願者的吃喝住宿則成了新的負擔,導致「天災」變成了「人災」。

  在另外一個方面,由於有些志願者沒有接受任何震後救災培訓,幾乎沒有任何救災經驗,僅憑一腔熱血就進入災區,結果進入災區以後找不到北,自己倒成了被救助的對象。

  另外,很多志願者、民間機構在地震救災過程中不和政府合作與打交道。其實,在救災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無論在任何國家,政府在基礎信息、機械裝備、動員能力等方面,都是民間機構不可能比擬的。民間機構若要提升救援的效率,還是得盡量獲取政府的支持。而廣大志願者,更是要聽從政府的統一調度和安排,才會讓自己的救援發揮出很大的效率,從而避免盲目湧入災區或者成為負擔的局面。

  當然,政府也急需改進官辦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並應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整合信息,並與各大民間機構聯絡對接。政府也有義務給民間機構和廣大志願者提供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平台和銜接機制,從而讓民間救援發揮出很大的效率。

  忽視地震次生災害

  大型地震之後,常常伴隨著長期的次生災害,尤其是在山區發生大型地震,次生災害就會更加嚴重。但是在很多時候,次生災害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次蘆山地震以後,在救災的同時,必須要關注該地及附近區域的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率先進行相關分析和評估,並做好應對次生災害的辦法,及時監測和預警,將損失降到最小。

  食品防疫的誤區

  在災情發生後,媒體上報道最多的肯定是搶險和救治傷員的新聞,鏡頭當中穿白大褂的都是在搶救生命,而食品安全和衛生防疫很少成為報道對象,這給公眾造成了一個印象,即食品和衛生是小事,不會成大問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急與監督技術部研究員、副主任計融認為,地震之後第一時間看不到防疫人員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在緊急情況下救人是第一位的,衛生隊伍中首先出現的肯定是臨床醫生,但救人有個急重期,比如黃金72小時,過了72小時就要轉到關注災民的居住狀態上。在歷史上,大災之後很容易出現大疫,而且這些大疫所造成的人員損傷甚至會超過災害本身。

  災區救援是個複雜的過程,也是社會各方面的聯合行動,其中很多環節都是交叉的,對衛生防疫來說,控制重點包括公共衛生、環境、食品安全、水源及個人衛生問題,如果沒有控制這些關鍵點,可能會導致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

  計融曾經參加過98抗洪、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嘯的災後衛生防疫工作,他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災後衛生防疫都有規範化的文件,而各個國家的政府也會對救援人員進行專門培訓。事實上,每次救災搶險隊伍後面都會跟進很強的防疫隊伍,由於相關措施到位,中國近年來的幾次災害都沒有發生大的疫情,甚至是沒有疫情。

  災區往往是一大片區域,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有不同,衛生防疫隊伍會對現場做快速評估。比如有沒有水,衛生狀態怎麼樣,會不會發生大的疫情,把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列出來的,提醒大家注意。後面會不斷評估,在不同的階段採取不同的措施。

  計融認為,衛生防疫工作相對複雜一點,需要專業知識。對於綜合防控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平時哪個系統做什麼就做什麼。比如供水的繼續供水,管水的繼續管水,負責食品安全的,平時怎麼儲藏、怎麼防雨、怎麼索證索票、怎麼防蟲,還是要堅持這些方案。他也特別提醒赴災區的救援隊伍和志願者,他們所面臨的食品衛生風險和災區群眾是一樣的,要注意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同時按操作規範來做,有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彙報。

  心理疏導的誤區

  在震後救援中,及時安慰關懷和幫助倖存者,給他們必要的心理救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但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吳瑞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研究員暨北京協和啟迪心理諮詢中心主任楊霞等心理學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不注重科學的方法,往往就會適得其反。不僅一些倖存者不領情別人的幫助,有的甚至還會反感、拒絕來自他人的幫助。

  安慰語言表達方式不恰當

  地震剛剛發生時,看到親人遇難,倖存者痛不欲生,安慰者讓其不要傷心、不要哭泣,還有社會及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其實這些都無法取代遇難者在倖存者心中的地位;不知具體情況就肯定地告訴對方家人安全,或者答應對方一定幫助他找到失散的親人,給他極強的心理預期,這樣一旦不能兌現,對其心理傷害更大。

  因此,看到痛哭者,不要輕易勸止,讓其痛哭,這是一種很好的發泄和疏解壓力的方式,救助者可以拉著對方的手,年長者甚至可以擁抱對方,撫摸或者輕拍其後背,在這種情況下,親密接觸有時是最好的方式;不要試圖以他人的關心代替其失去親人的痛苦,親人始終是無法取代的;不要盲目給受害者心理預期,盡量告知對方親屬的實情,不要許諾一定幫助其找到;對於生命垂危者,有時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撒善意的謊。

  反覆扒開受害者傷口

  媒體記者、心理援助人員通常會要求地震受害者回憶當時的情形,反覆扒開其心理傷口。另外在地震初期,專業心理救援人員在對嚴重地震心理障礙者進行心理援助時一般都使用「暴露療法」,即讓受害者述說地震情形和痛苦,釋放自己的壓力,但是很多時候由於沒有實施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同一個受害者被多撥專業心理援助者實施「暴露療法」,造成「暴露療法」過度,心理傷害反覆被撕裂。於是,有些人就開始反感這種心理援助。

  對嚴重地震心理障礙患者,媒體記者要少打擾,不要一撥又一撥讓其重複地震經歷,對於不願回憶現場情景的人,一定不要強作要求;專業心理援助人員應該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嚴重心理患者實施心理救援,一人對一個患者。另外這樣的群體心理救援應該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暴露療法」。第二階段是對其實施「行動療法」,引導、建議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地震救災工作,可以舒緩其壓力和痛苦。第三階段是「意義療法」,讓其認識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不要光想著解脫自己的痛苦,要認識到自己還需要承擔的責任。

  施救者以強者姿態出現

  有的幫助者、援助者在對地震倖存者進行幫助時,無論是在穿著打扮、說話和做事方式時都給人感覺是一種強者的姿態,讓受助者感到自己是受人憐憫、可憐的對象。這讓一些受助者就會對他人的援助產生反感,甚至是拒絕援助。

  其實,不管是誰,在對地震倖存者進行幫助時,一定要保持平等的姿態,平易近人的態度,要引導其自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能夠救自己。同時,對於震後出現的孤兒,應該按照對待正常人的心理撫養和對待他們,並予以嚴格要求,不縱容,不溺愛。

  地震科普,為何總從零開始?

  沒有發生地震的時候,時不時有人會被地震謠言蠱惑,地震發生時,由於不懂科學逃生及避險,大幅增加了人員的傷亡,而在平時,強烈的防震意識依舊還沒有深入民眾的頭腦。

  而這一切,意味著我國的地震科普依舊要從零開始。

  一些地震教育主要是象徵意義

  「當前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我國缺乏針對地震的危機教育,廣大普通民眾對地震並沒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也缺乏地震應急救援和逃生知識的學習訓練。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一個地方發生大級別的地震,就會造成異常嚴重的後果。」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孫進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儘管在很多城市,每年時不時有一些社區、學校或者其他一些單位進行地震知識的普及和地震救援、逃生的有關演練,但是一般都是在科普日等一些特定的日期才這樣做,平時則很難看到這樣的普及。

  「目前我們在科普日進行的一些地震教育,其主要是象徵意義,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孫進忠表示,實際上,要很好地對民眾進行地震教育,就是要讓地震教育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成日常的事情來做。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張荊曾經在日本東京都和神奈川縣留學11年,日本的地震應急避難演習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在日本,教育系統一直有旨在教育青少年防備地震的應急避險和逃生演習,在每一座幼兒園和小學、中學裡,每個學期都要至少進行一次。並且在每次舉行演習之前,老師都會十分嚴肅而詳細地講解地震可能對人造成的傷害和避險、逃生時的注意事項,另外演習的每個環節,也都儘可能模擬「地震來臨」的緊張氣氛。由於長期堅持地震防災演練,絕大部分日本國民在學生時代就有了良好的地震救援與逃生意識。等到他們成年,依舊會保持這樣的意識習慣。

  演習要真實

  目前國內學校的一些地震演練和日本仍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張荊說,儘管國內的一些學校有時也會組織一些地震演習,但是演習時,往往很少向學生們說明演習的目的,這就導致學生們不容易緊張起來,令演習難以做到「擬真」,甚至成為學生們眼中的一項新遊戲,很多人在演習過程中也是嘻嘻哈哈,因此往往很難達到應用的效果。

  張荊表示,在日本,由於演習逼真,從小學入學到高中畢業的12年間,日本的青少年每年都能「親歷」地震,並感受到被保護的安寧感,到成年時,便不會再對地震感到恐懼。

  不僅如此,按照日本的有關規定,無論是防災演習還是地震真正來臨,教師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髮出「隱蔽」或「撤離」的指令;教師有責任等待全班的學生都隱蔽(或撤離)之後,再設法保存自身。這種犧牲精神會讓學生有被保護的感覺,當他們成年並走上工作崗位之後,也會承襲這種精神去保護其他人。

  而在學校定期組織針對地震的避險和逃生演習之外,日本由各個城市的消防隊管理的地震模擬車,也承擔起了幫助青少年和成年人複習這些技能的責任。這種模擬車一般都是在車廂里營造一個近似居室的場景,讓人們在其中體驗地震。每逢節假日,這些地震模擬車幾乎都會出動,停放在公園空地、商廈門前或是其他人流密集的場所,全天供人們體驗地震。並且模擬車每次啟動之前,隨車的消防隊員,都會向所有觀眾介紹地震中的自護方法;體驗結束之後,消防隊員會仔細講評每位體驗者在「地震」中的表現,讓在旁邊觀看的人也一樣能受到教育。

  地震救援與逃生培訓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隊員何紅衛表示,地震中很多死於非命的人如果平時進行一些地震救援訓練,或許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但是目前國內的情況卻很讓人憂慮。「很多人沒有地震時的防護和救援意識,地震來了大家都不知所措。」何紅衛說。

  中國地震局現場評估專家賈群林表示,他們曾進行過統計,在地震發生以後,逃生出來的人員中,有高達97%的都是在自救或者互救中逃生出來的,而真正能夠被救援隊救出來的人只有3%左右。賈群林告訴記者,自汶川大地震以後,我們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對普通人地震救援培訓的重要性,目前全國很多中小學都已經開始進行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救援培訓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進行逃生技巧和救援技能方面的培訓,掌握了這些技巧和方法,地震發生後,就可以迅速進行逃生或者展開營救;另外,要進行心理方面的培訓,在地震這樣的巨大災害面前,人們常常感到驚恐並且驚慌失措,如果提前有相關的心理訓練,他們就要鎮定得多,而這也將會增加地震後的逃生機會。」賈群林說。

  建築規劃要科學

  「在將來,在進行相關城市規劃和建設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些斷裂帶的分布和走向,一定要科學地規劃。」孫進忠表示,一般而言建築物建在斷裂帶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動斷裂帶兩側的一定範圍內都不能規劃重要建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將重要或者大型建築跨建在斷裂帶上。

  孫進忠表示,現在房地產開發商等,在進行相關建設時一定要考慮到地震斷裂帶的分布,購房者在購置房產時最好也要予以考慮。而對其進行地震科普,提高人們的防患意識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

  (本文節選自《科技生活》周刊,編輯/顏潤澤。歡迎個人轉發,機構轉載須得到授權。合作聯繫微信:科通社)

 《歐陽自遠院士推薦值得一讀的科普書》

 《過度醫療,並非你想像的那樣簡單》

 《小南海之困:與珍稀魚類的生死「博弈」》

 《實測告訴你:高壓電附近究竟有沒有輻射》

 《每月「科學」流言榜3月榜單》

科學通訊社(科通社 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鮮科學與生活資訊

組織各類有趣活動

主辦:北京科技報社|北科傳媒

推薦閱讀:

糖尿病友在飲食上最常見的6個誤區!
關於小零食的五點誤區
毛髮越刮越粗?7大脫毛誤區你中槍了嗎
8大健身房常見動作誤區
八字吉凶推定常見的五大誤區

TAG:地震 | 誤區 | 認識 | 關於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