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養生大道:行走坐卧皆學問

《儒家養生大道》

前面我們講了在吃這個方面,儒家有很多健康的觀念,除此之外,在生活的其他細節上也能體現出儒家守禮養生的一面。

《論語·鄉黨》中說:「君子不以紺

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錢穆有一段精闢的翻譯:君子不把玄色

色來做衣領與袖之邊。不把紅色紫色做日常起居之服。當暑天時,在室內穿葛單衣,出外必加上衣。黑衣內用羔羊皮的裘,素衣用小鹿皮裘,黃衣用狐裘。在家私居時所穿之裘,較出門時所穿者稍長,又把右袂裁短些。夜睡必有寢衣,其長過身一半,下及兩膝。冬天把狐貉皮來做坐褥。除去在喪事中,大帶上沒有不佩一切備用的玉器的。除非朝祭用正幅的帷裳,其餘所穿裳,總是開剪斜幅縫製的。弔喪不穿黑羔裘,不戴玄色冠。每年正月歲首,必穿著朝服上朝去。

從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幾點,穿衣要適時,夏天穿單衣,冬天穿皮裘,冬日裡的坐墊也要厚實些,這樣才不會著涼。區分外出的衣服和寢居的衣服,這不但是禮節的需要,也是衛生的需要,現在我們都提倡回家後就把外衣脫下來,換上居家服,才不會把外面的病菌帶到家裡的各個角落。而且外出時穿的衣服多沒有家居服隨意、大柔軟,舒服度自然也就差些。

對平時的坐卧儒家也有明確的說法——「寢不屍,居不客。」睡覺時不像死屍一樣,仰天平躺;平日坐著,也不像見客或做客—樣,跪著兩膝在席上。這兩件事似乎合乎養生之道。側睡是既正確又舒服的姿勢,尤其向右側睡,對腸胃較好。平日居家,當然不必像見客或做客一樣,連坐著都嫌拘謹,何況衣著正式呢。因此,除非相約,否則絕不貿然走訪朋友。下班回家,應有個人家居的自在與怡然。

然後,「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齋戒時,一定改變平常的飲食,如少量素食;居住也遷移房間,與妻室不同房。由此可見,齋戒在孔子生活中十分重要。問題是:我們現代人一年之中有幾天齋戒?或者,我們還有「齋戒」的觀念嗎?如果不是宗教徒,可能不會有這個習慣。齋戒其實不止關乎宗教和禮儀,定期的齋戒也對我們的健康大有幫助。

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會讓自己盡量變得潔凈,不止在身體上,也包括心靈層面,所以會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食,同時戒除各種慾望,不與妻妾同房,不參加娛樂活動。這對現代人來說意義更勝古人。現代人吃的東西往往過剩,對身體是個極大的負擔,終其一生,也未必有個機會能讓身體好好休息一下。現代的娛樂活動又很多,無論是出於應酬的需要,還是親朋好友歡聚,都經常會讓身體在這些活動中透支。如果能一個月,哪怕一個季度齋戒一次,每次三天到一周,那我們的健康狀況肯定會有很大好轉,身心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在做事方面,我們已經說了不要自取其禍。「迅雷風烈,必變。」遇到疾雷、狂風,一定改變態度,嚴肅以待。何以如此?對我們意義比較大的一種說法就是為了安全。天災人禍出現時,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生命寶貴,不必輕易冒險。由此可知,孔子的起居作息很有原則,從中我們完全可以吸取到養護身體的方法。


推薦閱讀:

鞋櫃擺放有講究 風水學問藏其中
量子力學本質的哲學問題
佛學問答類編03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財神分三類 供奉有學問

TAG:養生 | 儒家 | 學問 | 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