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困境挑戰中國改革決心

「習李」新政府3月上任以來,一直在傳遞改革信號:要讓中國經濟從依賴投資和信貸轉為依賴消費和創新。但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遜於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國政府加深改革的決心。本周二發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報告顯示,最高層的論調已從專註於改革,悄然轉變為「細水長流式」改革和促進增長相結合。

從此前的堅定推進改革,轉為強調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其中含義值得玩味。一方面,中國改革勢在必行,一旦政府重返刺激經濟的舊模式,則背離了改革初衷,但如果過分激進,有可能引發經濟乃至社會動蕩;另一方面,「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經濟結構調整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從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看,「穩增長」在下半年經濟工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如何平衡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關係,成為中國政府當前面對的主要任務。

無論是穩增長,還是調結構,抑或是促改革,中國政府只有一個目標:維穩。經濟要維穩,社會要維穩,政權也要維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日增,要避免重開印鈔機,通過適時微調、有針對性的政策維持經濟一定速度的短期增長,有利於改革長期漸進式推行。著眼於社會穩定的「保就業」,也需要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速方能實現。

此外,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還表態將「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值得關注。去年12月的上次會議,仍然表示「要繼續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最新表態是否容易讓人解讀為樓市調控有所鬆動?至少中國股市樂於如此解讀。周三,地產類股票集體暴漲,地產板塊上漲1.47%。

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引擎,投資主要由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三部分組成。製造業去產能壓力沉重,儘管中西部鐵路建設仍在日程上,但其規模和效果難抵2009年「四萬億」,餘下的只有房地產投資。如果政府在樓市調控上繼續加碼,那麼穩增長難度就會更加大。本次會議提出「平穩健康」,言外之意是樓市調控並未放鬆,一方面暗示不會讓樓市泡沫繼續吹大,另一方面說明管理層認識到地產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本次中共中央會議的政策表態並未超預期,只是「穩增長」的意味濃於此前。中央政府近幾周推出的一系列規模不大但針對性強的舉措,似乎與「穩增長」目標仍有差距,投資者或許可以期待更多穩增長政策的出台。馮濤
推薦閱讀:

歐美國家是否應該對中國環境污染擔責?
德國經濟(二):勞動力市場怎麼改?
如何辨析西方經濟倫理思想的真與謬
世界三大灣區
剩女」緣何青睞「經濟適用男」

TAG:中國 | 經濟 | 改革 | 挑戰 | 決心 | 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