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修復的研究進展
創傷修復的研究進展
創傷癒合與組織修復,是醫學中最古老的課題之一。交通事故發生率的上升,動物的撕咬,手術造成的創傷,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皮膚受損現象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創傷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創面癒合後外觀的變化以及功能的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這就對創面癒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就創傷修復研究綜述如下。
1.研究背景
創傷修復是外科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社會經濟的發展,機動車數量的增加,使得創傷也相應的增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990年全球因各種創傷致死人數為510萬,預計2020年達840萬。儘管醫療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嚴重創傷的死亡率並沒有明顯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們對於創傷修復機理了解的不透徹。近年來,創傷修復已經有許多新進展,皮膚組織工程產品已經問世,VSD等新技術也促進了創面癒合,轉化醫學的興起更促使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發展,即所謂「B to B」(from Bench to Bed side)。
2.創傷修復的主要過程
創傷修復是一個複雜的病理生理學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局部炎症反應階段,細胞增殖分化階段和組織重建階段。這三個階段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交叉覆蓋,構成了一個複雜而連續的生物反應過程。
3.影響創傷修復的因素
3.1巨噬細胞與創傷修復機體創傷後,巨噬細胞被激活繼而參與創傷修復的整個過程,巨噬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均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3.1.1巨噬細胞在創傷修復炎症期中的作用:侵潤、活化和吞噬作用正常皮膚組織的巨噬細胞處於未活化的狀態,一旦活化則分泌一系列的細胞因子參與創面修復。實驗證明,阻斷傷口巨噬細胞的浸潤、活化會阻礙傷口的修復。
炎症是機體抵禦外來感染、創傷等的保護反應,巨噬細胞在炎症期的主要作用是識別並清除壞死組織、細胞碎片和病原體,從而限制炎症反應的強度。嚴重創傷後,機體會出現免疫抑制導致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細胞因子功能障礙。
3.1.2巨噬細胞在創傷修復增生期的作用一般的創傷修復是由肉芽組織充填,且肉芽組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膠原的生成和新生血管的生成。巨噬細胞分泌的一系列細胞因子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膠原的合成以及血管內皮的形成。
3.1.3巨噬細胞在創面修復重塑期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調節成纖維細胞分泌膠原酶。
3.2血小板促進創傷修復血小板在創傷後立即激活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凝塊起到止血作用,可以充當組織的密封劑 。且其釋放的多種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有趨化和促進有絲分裂的特性,能加快傷口的癒合過程,促進細胞增殖及新生血管等作用,並能清除壞死組織 。這些生長因子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B(TGF—p)、表皮生長因子(E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以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它們與創傷癒合密切相關,可刺激成纖維細胞,表皮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向傷口移動,促進體內多種類型組織細胞的分裂和增殖,促進纖維組織和肉芽組織的形成,增加膠原合成能力,刺激參與創傷後上皮再生、間質增生和新血管形成等過程。
如VEGF是血管形成刺激因子,在體內具有刺激血管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的特性,與內皮細胞表面上的受體有很高的親和力,是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礎,與傷口癒合、組織重建密切相關。其次,研究發現富血小板血漿(PRP)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能為創傷修復提供良好的微環境。
3.3脂肪組織促進創傷修復脂肪組織是一個活躍的內分泌器官,它在營養代謝、生長發育、炎症反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對脂肪組織研究的不斷進展,脂肪組織在創面癒合所起的作用也被人們不斷的認識和利用。血管再生、成纖維細胞及角朊細胞等的增殖是創面癒合的關鍵,脂肪組織可通過脂肪幹細胞及分泌脂肪因子促進血管內皮、成纖維、角朊等細胞增殖的方式,同時脂肪幹細胞也可以向上述細胞分化,促進創面癒合,提高創面癒合質量。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已經知道,參與創面癒合的脂肪因子主要有瘦素、抵抗素、生長因子及參與炎症反應的細胞因子。
3.4雌激素加速創傷修復皮膚屬於激素敏感型器官,在創傷修復的多個階段激素水平都影響著創傷的癒合 。子宮內膜更新、上皮增殖與雌激素水平的關係提示著我們,雌激素與上皮生物活性有密切關係。雌激素的受體主要分為a和B兩大類。在皮膚及皮下組織中,主要是B受體,它可以在角質形成細胞、成纖維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核中強烈表達 。這些細胞都是創面癒合過程中重要修復細胞,貫穿於癒合的各個階段。另一方面:在創傷癒合中充當重要角色的致炎細胞因子也受雌激素的調節。由此可知,雌激素在皮膚損傷的修復活動中充當重要角色,有助於未來臨床上加快創面癒合的速度,提高組織修復的質量。 這些究表明,雌激素受體與皮膚的生理、病理以及損傷修復具有密切關係,但在皮膚創面癒合過程具體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4.創傷修復常用技術
正常創面癒合是在損傷因素刺激下,機體通過再生或增生方式恢復損傷組織的有序過程,其本質是一種「可控」 適度的生物學行為 。創面難愈,創傷後的組織損害是臨床上典型的創面修復「失控」現象。通過新型技術和方法構建的組織和器官在創傷創面修復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4.1基因工程技術創傷修復領域的基因工程,主要是通過轉染技術,使各種生長因子的基因在細胞內表達,之後將這種轉染細胞用於創傷修復。基因工程技術的成果涉及慢性難愈性創面癒合、內臟損傷修復以及組織器官損傷後的功能性修復,90年代生產的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是第一個採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用於創傷修復的新葯。
4.2幹細胞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根據分化階段,可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目前,成體幹細胞研究廣泛,各種組織來源的成體幹細胞研究已涉及生長發育、創面癒合和組織工程各個方面,涉及創面修復的主要是表皮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和脂肪來源幹細胞。
4.3 組織工程 通過組織工程技術和方法所研製的人工皮、人工骨、人工肌腱等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應用。目前國內外生產的組織工程人工皮種類繁多,但主要有3
大類型:只含細胞成分的替代物,只含細胞外基質的替代物,由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組成的合成物。
4 4中醫藥 「祛腐生肌,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創傷的精髓,祛腐生肌是中醫中常用的治療方法。所謂「腐」,包括潰瘍、竇道、痂垢、異物等,「生肌」是指組織缺損狀態下的修
復過程。祛腐生肌是指選用的藥物能促進腐肉脫落、新肉生長,加速祛腐生肌瘡口癒合。《黃帝內經》對創傷的病機概述為:「營氣不從,逆於腠理,乃生癰腫。」由此可見,創傷的病機是局部脈絡不暢,瘀血凝滯所致。所以,中醫外科治療創傷的代表方劑也均以祛腐生肌,活血化瘀為主。
5.展望
幹細胞方面的研究以及難愈創面的機制方面,而中醫藥對創傷修復具有獨特的治療作用,查閱多篇文獻,均可發現中醫藥治療創傷有效,並且是目前對創傷修復具有優勢的一種治療方法。中醫博大精深,是我國的國粹,以此為切入點,為我們開發臨床上具有使用價值的中成藥提供理論指導。
推薦閱讀:
※夫妻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才能修復破裂婚姻?
※歐米茄表摔花了,可以修復好嗎?在哪裡可以修好?
※練瑜伽,如何修復及預防大腿後側拉傷?
※《易經》解讀(25)返歸修復之道
※瑞典礦區環境恢復實例